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改革中求发展——关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发展新思路的调查
1
作者
明安书
王成洪
《学习月刊》
2003年第1期47-,共1页
丹江口市浪河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发展为主线,围绕发展精减机构,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的新路。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合村并组,为发展打好基础。浪河镇地处十堰门户,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
丹江口市浪河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发展为主线,围绕发展精减机构,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的新路。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合村并组,为发展打好基础。浪河镇地处十堰门户,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余人。并村前辖4个管理区,19个自然村,一个场带队,103个村民小组,这种村级组织设置一直沿袭的是六十年代初期的村级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河镇
党委
政府
花卉苗木
农民
劳动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多种优势·积极安排就业
2
作者
徐晓伟
郑世杰
《中国劳动》
1981年第6期21-,共1页
去年,湖北省均县劳动部门发挥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广开就业门路,安置了待业人员3.430人,占总数的97.4%。均县利用地方工业基础较好,县内的企业较多以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武当山旅游风景区的优越条件,扶植和发展劳动密集...
去年,湖北省均县劳动部门发挥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广开就业门路,安置了待业人员3.430人,占总数的97.4%。均县利用地方工业基础较好,县内的企业较多以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武当山旅游风景区的优越条件,扶植和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浪河镇农具厂和五金加工厂原来生产没有固定项目,原料无可靠保证,产品销路又打不开,生产任务一直不饱满。镇委帮助这两个厂与附近驻军、二汽及地区五金站等9个单位挂上钩,签订加工合同,使这两个厂的生产从“吃不饱”变为“吃不了”,年产值从不足6万元猛增到56万元。县劳动部门配合文化部门,在武当山游览区所在地老营公社办了集体所有制的古建筑维修队,安排了20名待业人员。此外,这个县还利用丹江水库辽阔水域,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县
待业人员
文化部门
产品销路
加工合同
浪河镇
网箱养鱼
企事业单位
劳动密集型行业
生产任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进农业产业化 铺就农村小康路
3
作者
王长均
《政策》
2000年第6期35-35,共1页
丹江口市浪河镇位于武当山东麓,东临襄樊,南靠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连丹江水库,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横贯全境,肖河、白河、四道河汇聚浪河注入汉江。全镇辖两个管理区,19个村(场),总人口2.3万。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
丹江口市浪河镇位于武当山东麓,东临襄樊,南靠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连丹江水库,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横贯全境,肖河、白河、四道河汇聚浪河注入汉江。全镇辖两个管理区,19个村(场),总人口2.3万。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收入42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2209元。 近几年来,浪河镇围绕经济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产业化
浪河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市教育工会:情深至亲 支撑生命延续
4
作者
周作全
《基础教育论坛》
2012年第12X期50-50,共1页
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12名困难教职工分别领取到了市教育工会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入冬以来,丹江口市教育工会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历时一周深入到全市农村各学校,逐校了解困难教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根据不同情况填写"困...
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12名困难教职工分别领取到了市教育工会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入冬以来,丹江口市教育工会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历时一周深入到全市农村各学校,逐校了解困难教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根据不同情况填写"困难教职工情况调查表",现场送给慰问金。年近七旬身患糖尿病和尿毒症的特困女教师于世桃,接过慰问金后,两眼饱含泪水地说:"十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教育工会
生命延续
工会领导
浪河镇
情况调查表
十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油坊经营窍门
5
作者
李雪山
《农村新技术》
2015年第4期44-44,共1页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楼村上冲组的杨冬珍,1993年和爱人张少发一起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开了一家小油坊。如今,她的小油坊已发展成为以经营油料为主,兼营服装、鞋类等商品的大门店。在同一条街上,同样都是榨油的,一样的机器设备,怎样...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楼村上冲组的杨冬珍,1993年和爱人张少发一起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开了一家小油坊。如今,她的小油坊已发展成为以经营油料为主,兼营服装、鞋类等商品的大门店。在同一条街上,同样都是榨油的,一样的机器设备,怎样才能招揽到顾客?杨冬珍有她的高招。一、在"钱"字上下工夫首先,对待顾客她真诚相待,偶尔因自己眼拙收到了假钞,她也会自认倒霉,绝不会在和顾客的生意来往中把假钞再花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河镇
九重镇
河南省淅川县
机器设备
湖北省丹江口
坊里
真诚相待
九十年代
开门营业
头脑灵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们的史诗——南水北调中线感怀
6
作者
纪红建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4年第8期199-205,共7页
引子又一首史诗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关于水的史诗层出不穷。标题为灵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等一系列的辉煌诗篇,即使千百年后,依然为人们所传诵。诗魂犹在,何患无诗。伟人毛泽东极...
引子又一首史诗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关于水的史诗层出不穷。标题为灵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等一系列的辉煌诗篇,即使千百年后,依然为人们所传诵。诗魂犹在,何患无诗。伟人毛泽东极具浪漫主义诗人情怀,一生喜好诗词,"南水北调"无疑是他继构思"三峡"之后的又一鸿篇巨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忧虑,更来源于伟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今天的鸿篇,明天的史诗。其篇幅与内涵,决定其必将经历漫长的酝酿,这其中不乏犹豫、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中华民族文明
浪漫主义诗人
伟人毛泽东
淅川
诗魂
移民区
文化之源
团城湖
浪河镇
原文传递
题名
在改革中求发展——关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发展新思路的调查
1
作者
明安书
王成洪
机构
丹江口市委
出处
《学习月刊》
2003年第1期47-,共1页
文摘
丹江口市浪河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发展为主线,围绕发展精减机构,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的新路。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合村并组,为发展打好基础。浪河镇地处十堰门户,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余人。并村前辖4个管理区,19个自然村,一个场带队,103个村民小组,这种村级组织设置一直沿袭的是六十年代初期的村级体制。
关键词
浪河镇
党委
政府
花卉苗木
农民
劳动者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多种优势·积极安排就业
2
作者
徐晓伟
郑世杰
出处
《中国劳动》
1981年第6期21-,共1页
文摘
去年,湖北省均县劳动部门发挥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广开就业门路,安置了待业人员3.430人,占总数的97.4%。均县利用地方工业基础较好,县内的企业较多以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武当山旅游风景区的优越条件,扶植和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浪河镇农具厂和五金加工厂原来生产没有固定项目,原料无可靠保证,产品销路又打不开,生产任务一直不饱满。镇委帮助这两个厂与附近驻军、二汽及地区五金站等9个单位挂上钩,签订加工合同,使这两个厂的生产从“吃不饱”变为“吃不了”,年产值从不足6万元猛增到56万元。县劳动部门配合文化部门,在武当山游览区所在地老营公社办了集体所有制的古建筑维修队,安排了20名待业人员。此外,这个县还利用丹江水库辽阔水域,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
均县
待业人员
文化部门
产品销路
加工合同
浪河镇
网箱养鱼
企事业单位
劳动密集型行业
生产任务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进农业产业化 铺就农村小康路
3
作者
王长均
机构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
出处
《政策》
2000年第6期35-35,共1页
文摘
丹江口市浪河镇位于武当山东麓,东临襄樊,南靠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连丹江水库,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横贯全境,肖河、白河、四道河汇聚浪河注入汉江。全镇辖两个管理区,19个村(场),总人口2.3万。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收入42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2209元。 近几年来,浪河镇围绕经济抓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产业化
浪河镇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市教育工会:情深至亲 支撑生命延续
4
作者
周作全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2年第12X期50-50,共1页
文摘
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12名困难教职工分别领取到了市教育工会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入冬以来,丹江口市教育工会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历时一周深入到全市农村各学校,逐校了解困难教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根据不同情况填写"困难教职工情况调查表",现场送给慰问金。年近七旬身患糖尿病和尿毒症的特困女教师于世桃,接过慰问金后,两眼饱含泪水地说:"十年来。
关键词
市教育工会
生命延续
工会领导
浪河镇
情况调查表
十年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油坊经营窍门
5
作者
李雪山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15年第4期44-44,共1页
文摘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楼村上冲组的杨冬珍,1993年和爱人张少发一起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开了一家小油坊。如今,她的小油坊已发展成为以经营油料为主,兼营服装、鞋类等商品的大门店。在同一条街上,同样都是榨油的,一样的机器设备,怎样才能招揽到顾客?杨冬珍有她的高招。一、在"钱"字上下工夫首先,对待顾客她真诚相待,偶尔因自己眼拙收到了假钞,她也会自认倒霉,绝不会在和顾客的生意来往中把假钞再花出去。
关键词
浪河镇
九重镇
河南省淅川县
机器设备
湖北省丹江口
坊里
真诚相待
九十年代
开门营业
头脑灵活
分类号
TH1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的史诗——南水北调中线感怀
6
作者
纪红建
出处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4年第8期199-205,共7页
文摘
引子又一首史诗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关于水的史诗层出不穷。标题为灵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等一系列的辉煌诗篇,即使千百年后,依然为人们所传诵。诗魂犹在,何患无诗。伟人毛泽东极具浪漫主义诗人情怀,一生喜好诗词,"南水北调"无疑是他继构思"三峡"之后的又一鸿篇巨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忧虑,更来源于伟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今天的鸿篇,明天的史诗。其篇幅与内涵,决定其必将经历漫长的酝酿,这其中不乏犹豫、矛盾、冲突、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中华民族文明
浪漫主义诗人
伟人毛泽东
淅川
诗魂
移民区
文化之源
团城湖
浪河镇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改革中求发展——关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发展新思路的调查
明安书
王成洪
《学习月刊》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发挥多种优势·积极安排就业
徐晓伟
郑世杰
《中国劳动》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推进农业产业化 铺就农村小康路
王长均
《政策》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丹江口市教育工会:情深至亲 支撑生命延续
周作全
《基础教育论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油坊经营窍门
李雪山
《农村新技术》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们的史诗——南水北调中线感怀
纪红建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