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1
作者 王达敏 胡焕龙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3年第2期1-17,共17页
在中国文学现代传统谱系中,浪漫主义传统是最重要的核心传统之一。它萌发于'晚明思潮',滥觞于19世纪末由'西风东渐'酝酿的'情感解放'文学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个人主义精神及新文学创作实践,为它奠... 在中国文学现代传统谱系中,浪漫主义传统是最重要的核心传统之一。它萌发于'晚明思潮',滥觞于19世纪末由'西风东渐'酝酿的'情感解放'文学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个人主义精神及新文学创作实践,为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树立了艺术典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反叛精神和自由精神,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区别于古代浪漫主义传统的基本精神。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文学、40年代的新历史剧与新浪漫派小说、80年代以后的'朦胧诗'与蕴含着人道主义情怀的小说开创的浪漫主义思潮,从不同侧面与层面,延传着'五四'凝结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传统 个性解放 京派文学 浪漫主义 新时期浪漫主义
下载PDF
作为观念史现象与审美范式的浪漫主义——洛夫乔伊与艾布拉姆斯浪漫主义研究之比较
2
作者 于鑫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洛夫乔伊、艾布拉姆斯从各自不同的理论方法出发开展浪漫主义研究,其不同之处在于洛夫乔伊运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浪漫主义,通过挖掘浪漫主义形成时期的实证材料消解浪漫主义的整体性和统一内涵,进而考察浪漫主义形成的源头与历史发... 洛夫乔伊、艾布拉姆斯从各自不同的理论方法出发开展浪漫主义研究,其不同之处在于洛夫乔伊运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浪漫主义,通过挖掘浪漫主义形成时期的实证材料消解浪漫主义的整体性和统一内涵,进而考察浪漫主义形成的源头与历史发展过程。艾布拉姆斯则从美学理论的逻辑思维出发概括了浪漫主义理论的整体特征与核心内涵,并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凭借其直觉,关注文学的隐喻性,详尽阐释浪漫主义经典作品,完成了对浪漫主义的完整把握。洛夫乔伊与艾布拉姆斯都为浪漫主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全新的视野,但也都没能完全解决当前浪漫主义研究所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乔伊 艾布拉姆斯 浪漫主义 观念史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审美范式
下载PDF
《楚辞》与中华美学的浪漫精神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望衡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0-47,共8页
由屈原开创的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美学传统有三个特点:一、理想为魂。突出体现为人神互拟,人的形象与神的形象不分,神即人。虽然神与人不分,但神是最美的人,理想的人,神于人不仅没有恐怖感,而且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理想... 由屈原开创的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美学传统有三个特点:一、理想为魂。突出体现为人神互拟,人的形象与神的形象不分,神即人。虽然神与人不分,但神是最美的人,理想的人,神于人不仅没有恐怖感,而且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理想的民族,理想之境构成了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的灵魂。二、象征为体。浪漫主义重表现,重主观,这主观的表现,在《楚辞》中是借物象来反映的。这种主要用于展现主观的物象为象征。可以说,象征是中国浪漫主义美学之体。三、奇幻特色。抒情是一切浪漫主义的特点,《楚辞》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多用奇幻的意象来表现不一般的情感。于是,这强烈触动我们心灵的情感不仅是至真,至善,而且至美。这三个特点体现出中国美学三个重要的哲学立场:真善美不分;现象与本体不分;现实与理想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中华美学 中国浪漫主义传统
下载PDF
论简·奥斯丁的自然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霞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0,共5页
简.奥斯丁善于用她那散文的风格来描画风景,自然写作在其作品中无所不在。人物对自然的反应象征着奥斯丁的自然观。奥斯丁企图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寻找和谐。事实上,奥斯丁的自然写作属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奥斯丁作品的艺术效果在一... 简.奥斯丁善于用她那散文的风格来描画风景,自然写作在其作品中无所不在。人物对自然的反应象征着奥斯丁的自然观。奥斯丁企图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寻找和谐。事实上,奥斯丁的自然写作属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奥斯丁作品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于自然写作的过程。因此,对其自然写作的探讨对奥斯丁研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丁 自然写作 风景 浪漫主义传统 自然
下载PDF
Study on Dickinson's Works under Intertextual Context
5
作者 Jian Li Kunming Y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researching and studying Dickinson's background, education, her famil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where she lived. Analyzing the Dickinson's poets and other writers' or poets' ...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researching and studying Dickinson's background, education, her famil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where she lived. Analyzing the Dickinson's poets and other writers' or poets' works in different contexts of classical inheritance,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To break up the text of the solitary, put the text in the associative network of readers' experience, take the text as the link of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s, and connect the inheritanc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s' reading. Use the method of intertextuality to interpret the non-meaning of the text, then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xistence of Dickinson's works.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 reveals the intertextuality of the works of Dickinson and Shakespeare, Isaac Watts and some Romantic poets from the point of classical context. By studying from the point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Existentialism, It explores the intertexut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ckinson and Emerson, Thoreau as well as other writers. It also dissert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s of Dickinson's works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Dickinson and Li Qingzhao, Xi Murong, as well as Anneba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extuality point of view Dickinson's works STUDY
下载PDF
崇高诗学的传承与流变——布鲁姆《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评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晖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在新作《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中,哈罗德·布鲁姆通过解读六组作家的重要作品,梳理了从爱默生开始延续到哈特·克莱恩的美国崇高文学传统的原则与特质,揭示了十二位作家对崇高体验的执着与反思,并对美国式崇高与... 在新作《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中,哈罗德·布鲁姆通过解读六组作家的重要作品,梳理了从爱默生开始延续到哈特·克莱恩的美国崇高文学传统的原则与特质,揭示了十二位作家对崇高体验的执着与反思,并对美国式崇高与“神魔”内驱力的内涵,美国式崇高的文学、哲思及宗教之源,崇高诗学的诗性表现与反讽特点等问题进行了“个人化的、充满激情的”阐释与剖析,充分展示了其“浪漫主义复兴派”的一贯立场,对于深入理解浪漫主义传统及其在美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 《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 崇高诗学 浪漫主义传统
原文传递
文明的回归:玛丽莲·罗宾逊“对话经典”的文学主张与实践
7
作者 于倩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0-27,共8页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她的小说作品已经进入了当代美国文学经典行列。罗宾逊主张重回美国文学源头,关注个人和国家身份建构,强调文学的民族性特征。通过文学创作检视盎格鲁-新教"美国信念"和传承十...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她的小说作品已经进入了当代美国文学经典行列。罗宾逊主张重回美国文学源头,关注个人和国家身份建构,强调文学的民族性特征。通过文学创作检视盎格鲁-新教"美国信念"和传承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是罗宾逊"对话经典"的两大重要手段。罗宾逊的文学创作呼应了当前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国民认同的潮流,引导读者和一批美国新一代作家关注美国文学经典主题的现实意义,对美国文学的新人文主义转向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莲·罗宾逊 盎格鲁-新教“美国信念” 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