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浪漫主义戏剧的社会书写
1
作者 齐才华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47-55,共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浪漫主义戏剧是经过现实主义的洗礼,从外在世界向内在世界寻求"灵的觉醒"的戏剧。"五四"落潮使得部分新兴知识分子笔下的新浪漫主义剧作出现了寂寞、孤单与彷徨的情绪。这些内心情绪是时代现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浪漫主义戏剧是经过现实主义的洗礼,从外在世界向内在世界寻求"灵的觉醒"的戏剧。"五四"落潮使得部分新兴知识分子笔下的新浪漫主义剧作出现了寂寞、孤单与彷徨的情绪。这些内心情绪是时代现实和剧作家人生遭遇的折光,是另一种形态的社会书写。此外,"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社会书写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工具理性意识,而新浪漫主义戏剧则有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探索的趋向,体现出更深入地探讨内在人性和寻找人的价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戏剧 社会书写 价值理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的“新浪漫主义戏剧”
2
作者 彭耀春 《三江高教》 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为西方现代主义所吸引而高标"新浪漫主义",创作"新浪漫主义戏剧"。田汉早期戏剧热衷于"新罗曼谛的乐土",郭沫若在新浪漫主义影响下创作新历史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从新浪...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为西方现代主义所吸引而高标"新浪漫主义",创作"新浪漫主义戏剧"。田汉早期戏剧热衷于"新罗曼谛的乐土",郭沫若在新浪漫主义影响下创作新历史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从新浪漫主义戏剧那里撷取某些因素和手法来丰富和增华自己。随着时代发展"新浪漫主义戏剧"很快淡出中国剧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戏剧 田汉早期戏剧 郭沫若历史剧
原文传递
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的综合发展
3
作者 唐娄彝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8-52,共5页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当音乐还正处在古典主义鼎盛时期时,一种新的思潮——浪漫主义,已经在文学中酝酿。一七七五年的枉飚突进运动,标志着这种即将震颤世界,改变人类艺术观念的新思潮不可抑制地在德国也在全欧取代了古典主义,而成为艺术发...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当音乐还正处在古典主义鼎盛时期时,一种新的思潮——浪漫主义,已经在文学中酝酿。一七七五年的枉飚突进运动,标志着这种即将震颤世界,改变人类艺术观念的新思潮不可抑制地在德国也在全欧取代了古典主义,而成为艺术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时期 人类艺术 艺术歌曲 门德尔松 李斯特 浪漫主义戏剧 综合发展 标题性 舒曼 柏辽兹
下载PDF
现代西方戏剧美学的转折和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良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5-33,共9页
现代西方戏剧美学的转折和形成徐良整体的西方美学,在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戏剧美学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内容始终参与其中,无论其理论思想还是艺术实践,都以它强劲的态势和无与伦比的力量起到了任何其它审美艺术所无可替代... 现代西方戏剧美学的转折和形成徐良整体的西方美学,在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戏剧美学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内容始终参与其中,无论其理论思想还是艺术实践,都以它强劲的态势和无与伦比的力量起到了任何其它审美艺术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和直接影响。在这场人类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美学 艺术实践 本质主义 启蒙主义戏剧 浪漫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 历史性转折 美学本体论 构成内容 人文主义戏剧
下载PDF
论戏剧作家的主体意识
5
作者 啸湖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67-74,共8页
刘再复同志关于文学的主体性的理论,对于我们的戏剧研究与戏剧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过去,我们局限于传统的写实的戏剧观,认为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是戏剧的主要职能,是否忠实于客观现实,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成为衡量... 刘再复同志关于文学的主体性的理论,对于我们的戏剧研究与戏剧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过去,我们局限于传统的写实的戏剧观,认为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是戏剧的主要职能,是否忠实于客观现实,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成为衡量戏剧创作成败的唯一标尺。作家的主体意识的发扬,主观理想的表现,作家的心灵世界与艺术个性的展现,往往成为戏剧评论家们忽视的课题。其实,早在浪漫主义的戏剧观里,就强调了作家主体意识在戏剧创作中的决定性的作用。法国浪漫主义戏剧大师雨果曾经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作家 戏剧创作 戏剧 作家主体 戏剧研究 刘再复 浪漫主义戏剧 戏剧大师 主体性 《雷雨》
下载PDF
尘世之间——评林兆华版《人民公敌》
6
作者 林琰 《剧影月报》 2023年第1期40-41,共2页
《人民公敌》是挪威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曾经被多次搬上舞台,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版本。2005年,南京大学排演的《人民公敌事件》在当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身为现实主义剧作家的易卜生,在19世纪的戏剧... 《人民公敌》是挪威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曾经被多次搬上舞台,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版本。2005年,南京大学排演的《人民公敌事件》在当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身为现实主义剧作家的易卜生,在19世纪的戏剧舞台上曾经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天赋,还是因为他对于戏剧环境、社会以及戏剧中的人物深刻的洞察力。他把普通人物的命运上升到了悲剧的高度,在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社会问题,他的作品《玩偶之家》《野鸭》《人民公敌》等作品脍炙人口,在欧洲甚至中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敌》 《玩偶之家》 浪漫主义戏剧 易卜生 现实主义戏剧 《野鸭》 南京大学 林兆华
下载PDF
卑尔根诗人的啸歌 格里格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7
作者 陈芸萱 《音乐爱好者》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与许多年少成名的作曲家相比,格里格算不上纯粹的“天赋型选手”,尽管他学习音乐,却没有机缘得到名家大师的指点。好在他所在生活的卑尔根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父母经常带他去戏剧泰斗易卜生(Henrik Ibsen)创办的德·诺尔斯... 与许多年少成名的作曲家相比,格里格算不上纯粹的“天赋型选手”,尽管他学习音乐,却没有机缘得到名家大师的指点。好在他所在生活的卑尔根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父母经常带他去戏剧泰斗易卜生(Henrik Ibsen)创办的德·诺尔斯克剧院看戏。在观摩民族浪漫主义戏剧的过程中,挪威的民俗风情在他年幼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卑尔根郊外兰达斯的农家别墅中,他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挪威小提琴家欧勒·布尔(Ole Bull),并在其推荐下远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186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了家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格 钢琴奏鸣曲 莱比锡音乐学院 浪漫主义戏剧 诺尔斯 卑尔根 易卜生 小提琴
下载PDF
The Joumey of the Magi: A Lyric Monologue for First and Second Voices and Three-in-One Character(s)
8
作者 Robert Keir Shepherd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2期1511-1529,共19页
Although T. S. Eliot's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is a religious poem in the profoundest sense,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ntended to give only a sly wink at Trinitarianism. My real object is to explain how Eliot con... Although T. S. Eliot's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is a religious poem in the profoundest sense,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intended to give only a sly wink at Trinitarianism. My real object is to explain how Eliot contrived to manufacture a poem which, at fu'st glance, resembles a dramatic monologue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a poem for one voice----that of a historical/fictional/mythological character addressing a silent listener, group of listeners or reader), yet which is slowly revealed as a lyrical monologue (for the poet's own voice) which yet--and this quite intentionally----contains considerably more than mere echoes of another two speakers: namely a Magus and the biblical translator and, most famously, sermon writer Archbishop Launcelot Andrewes (1555-1626) court preacher to James 1 and Charles 1 of England. I wish to show how Eliot, in writing what is ultimately confessional verse, goes out of his way to hoodwink the reader by allowing the first two of his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1957) to overlap with and then incorporate the third. His own descriptions of these voices are (i) lyric, defined as "the poet talking to himself", (ii) that of the single speakerwho gives a (dramatic) monologuel "addressing an {imaginary} audience in an assumed voice" and (iii) that of the verse dramatist "who attempts to create a dramatic character speaking in verse when he {i.e. the author} is saying.., only what he can say within the limits of one imaginary character addressing another imaginary character" yet adding "some bit of himself that the author gives to a character may be the germ from which that character starts" (Eliot, 1957, pp. 38, 40). The basis of my argument is that such an act of"giving of the self' as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 creation of a dramatic monologue persona as well as a character designed for the stage had been part and parcel of Eliot's modus operandi up to and including "Prufrock" and The Waste Land; further, that in "The Journey of the Magi" and his later commentary upon it he fmally comes out and admits the fact, and in far clearer a manner than he does when defining the Objective Correlative in his essays on Hamlet. Far from attempting to erase the sense of selfhood from his poetry, I believe that Eliot, consciously or not, ended up by demonstrating to those who worshipped the Romantics and their cult of personality just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express the purely subjective self in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atic monologue dramatic poetry lyric monologue peritext subjective self
下载PDF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On Early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anguozhi YangYi
9
作者 Lu P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 2014年第3期138-153,共16页
本文集中讨论《三国演义》的英译问题。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19世纪开始引起英语世界读者的注意。从1820年开始,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内,这本小说有十四个节译本和一个全译本在英国及其殖民地陆续出版。在翻译过程中... 本文集中讨论《三国演义》的英译问题。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19世纪开始引起英语世界读者的注意。从1820年开始,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内,这本小说有十四个节译本和一个全译本在英国及其殖民地陆续出版。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减轻英语世界读者的理解困难,当时大多数译者都采取了极端归化译法,尽可能地消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以求满足目标读者群体的心理预期。如此一来,文学翻译作为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不仅参与塑造了中国在英国的文化形象,同时也影响了英帝国自身的主体性建构。本篇论文以邓罗的节译《精心密谋与爱情场景》为例,具体描述这一过程并分析其运行机制。作者认为,邓罗综合运用了内容指向型策略、形式指向型策略和意识形态干预等翻译技巧,成功地将原文本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章节转化成了一幕浪漫主义戏剧。他砍掉了主体情节以外的多数旁枝末节,将翻译重心完全放在角色行为和戏剧冲突上,最终呈现出了一个能够取悦大多数目标读者的改头换面的"美人计"。他的翻译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学在英语世界的固有形象,同时作为英国文化殖民的一环,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无声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语世界 中国传统文学 历史小说 读者群体 主体性建构 浪漫主义戏剧 戏剧冲突 TRANS
原文传递
边疆(组诗)
10
作者 秦安江 《绿风》 2006年第5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浪漫主义戏剧 遍地黄金 雪拉 哲学系
原文传递
故事的载体,历史的载体 《巴黎圣母院》拯救了巴黎圣母院
11
作者 王静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8期90-101,共12页
对于一向勤奋的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来说,1829年可谓最辛苦的一年,几乎天天都在工作,从早到晚,通宵达旦。这一年,他已经开始下笔写《巴黎圣母院》,还写了数量不少的诗篇, 为了他的浪漫主义戏剧扛鼎之作《艾那尼》能顺利上映,... 对于一向勤奋的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来说,1829年可谓最辛苦的一年,几乎天天都在工作,从早到晚,通宵达旦。这一年,他已经开始下笔写《巴黎圣母院》,还写了数量不少的诗篇, 为了他的浪漫主义戏剧扛鼎之作《艾那尼》能顺利上映,他不得不到处跑剧院,接洽戏剧审核机关、演员,还要为自己的书寻找出版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扛鼎之作 浪漫主义戏剧 出版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