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主义视野下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美春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6-72,共7页
莫言从乡村出发,谱写了众多乡土中国、民间中国的华章;莫言小说中女性世界的欢乐和苦难,表达了他对乡土中国、民间中国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大地、故土和母亲的深情感念。故乡是莫言创作的原动力,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描摹书写的女性既... 莫言从乡村出发,谱写了众多乡土中国、民间中国的华章;莫言小说中女性世界的欢乐和苦难,表达了他对乡土中国、民间中国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大地、故土和母亲的深情感念。故乡是莫言创作的原动力,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描摹书写的女性既素朴又绚丽。莫言笔下,没有人为的等级划分,也没有超人的道德审判,所有的女性形象都在人性的范畴内,被一种女性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所笼罩,她们是作家心目中想象的审美视野中的偶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人性关照 浪漫象征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carlet Letter
2
作者 李雪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4期95-96,共2页
Hawthorne is an influential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19thcentury. He is famous in handling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The Scarlet Letter makes the American writer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 Hawthorne is an influential romantic novelist in America in 19thcentury. He is famous in handling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The Scarlet Letter makes the American writer Nathaniel Hawthorne known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four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shows that Hawthorne is skilful in the use of symbolism. The Scarlet Letter was published in 1850 and it is Hawthorne'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novel, which stands as the best work of Hawthorne.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America literature. Hawthorne used symbolism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The most obvious symbol is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Hester Prynne, Arthur Dimmesdale, Roger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have their own symbolic meanings. This thesis is written in the hope to introduce ananalyz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carlet L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carlet Letter SYMBOLISM Hester Prynne PEARL
下载PDF
伊利亚·戈洛索夫:构成主义建筑的杰出实践者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豹 《建筑师》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伊利亚·戈洛索夫是一位苏俄时期的建筑师。1925~1931年间,他成为构成主义建筑的领袖之一。后来。伊利亚·戈洛索夫发展了他的个人风格——早期“斯大林主义建筑风格”,亦称“后构成主义”。
关键词 苏俄前卫建筑 象征浪漫主义 构成主义 朱耶夫工人俱乐部 后构成主义
下载PDF
本雅明:“讽喻是现代人的盔甲”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林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75,共7页
本雅明批评浪漫派诗学推崇的"象征"因为忽略了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本体论鸿沟"而显得不够辩证。与"浪漫派象征"不同,德国悲苦剧中的"巴洛克讽喻"则是"辩证讽喻",它展现了... 本雅明批评浪漫派诗学推崇的"象征"因为忽略了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本体论鸿沟"而显得不够辩证。与"浪漫派象征"不同,德国悲苦剧中的"巴洛克讽喻"则是"辩证讽喻",它展现了理念的在场与缺席、时间的瞬间与延续、自然和历史中的衰败与重生的辩证关系。作为"辩证讽喻"的现代版,波德莱尔的诗歌以震惊经验为基础,挖掘人们应对现代生活的心理抵御机制。"辩证讽喻"在否定世俗生活的同时又铭记着业已丧失的整体性,使世俗生活获得意义;它蕴含着对过去"无阶级社会"的历史回想和对未来的乌托邦展望,将"现在"改造成充满弥赛亚救赎和现实解放意味的"当下",具有改造社会现状的革命潜能,它是现代人抵御经验贫乏、创造新天地的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浪漫象征 “辩证讽喻” 波德莱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