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求理想的一曲颂歌——论浮士德形象的自我超越
1
作者 张继云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一位自强不息、努力追求者的形象。他追求理想的过程即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修正错误 ,以实现超越自我 。
关键词 文学译论 诗歌 歌德 <<浮士德>> 浮士德形象
下载PDF
对有关浮士德形象局限性认识的几点质疑
2
作者 夏腊初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浮士德是西方文学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对其意义局限性的认识我国学界普通强调两点: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冷酷自私”;二是历史观的局限性,即宣扬了“回避社会革命,仅把社会发展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 浮士德是西方文学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对其意义局限性的认识我国学界普通强调两点: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冷酷自私”;二是历史观的局限性,即宣扬了“回避社会革命,仅把社会发展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的唯心史观。本文从思维视角、理论视野及理论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形象 局限性 质疑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浮士德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冬尽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0-42,共3页
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人这种动物特有的意识 ,这是由人的悖论本性所决定的。从精神分析角度看 ,浮士德是人类精神困境的完全阐释者与体现者 ,这一形象也最准确的体现了人类的共同特征 ,最充分地展示了人的共同心理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精神分析方法 <<浮士德>> 浮士德形象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浮士德形象的时代转换与伦理变迁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定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3,共8页
浮士德形象自文本化以来,按照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规约,就已进入了不断修撰和反复描述的动态建构之中。通过"互文性"阐释机制对浮士德形象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伦理解读,不仅可以寻绎出浮士德形象自德国民间故事书经马洛的《浮士... 浮士德形象自文本化以来,按照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规约,就已进入了不断修撰和反复描述的动态建构之中。通过"互文性"阐释机制对浮士德形象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伦理解读,不仅可以寻绎出浮士德形象自德国民间故事书经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到歌德的《浮士德》的发展演变轨迹,而且能够清晰地显现浮士德形象所承载的伦理观念与"当下"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矛盾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而将浮士德形象作为形象系列纳入一个动态建构的有机整体。藉此,力图为今后有关浮士德形象的研究提供可资参照的研究视角及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形象 新历史主义 伦理观念 互文性
原文传递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对知识分子形象章永璘、浮士德的粗略比较
5
作者 梁庆华 《河池师专学报》 1992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文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这一角度出发,将张贤亮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主人公章永璘,与哥德笔下的浮士德作一粗略比较,认为章永璘与浮士德一样,是很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横向对比,相信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张贤亮小... 本文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这一角度出发,将张贤亮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主人公章永璘,与哥德笔下的浮士德作一粗略比较,认为章永璘与浮士德一样,是很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横向对比,相信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张贤亮小说的整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贤亮 小说 《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章永Lin形象 浮士德形象 文学评论 知识分子形象
下载PDF
论《浮士德》的象征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褚丽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77-179,共3页
歌德历时60年之久创作的《浮士德》,既是作者的个人史的艺术显现,又蕴涵着人的历史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诗人借助了象征手法,从浮士德形象,文本结构,以及构思和创作过程几个方面,深刻生动地将这一切予以艺术的再现。
关键词 象征性 浮士德形象 构思及创作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