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羊宣科 黄发才 吴科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38-1941,共4页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海南特种野猪骨骼肌不同部位肌纤维形态和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直径较小,肌纤维密度较大,肌纤维面积适中;肌纤...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海南特种野猪骨骼肌不同部位肌纤维形态和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直径较小,肌纤维密度较大,肌纤维面积适中;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均与剪切力呈显著(P<0.05)正相关;肌纤维等效直径和面积与肌内脂肪呈显著(P<0.05)负相关;肌纤维长径与肉色和大理石纹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结果揭示了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肌纤维细,肌纤维密度高,肌肉表面纹理细腻致密,嫩度好,肉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种野猪 肌纤维 肉质性状
下载PDF
F2代海南特种野猪生长发育和胴体品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羊宣科 吴科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品质,试验通过对F2代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代海南特种野猪体型较小,初生重和断奶重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F2代海南特种野猪胴体重为25.19 kg,屠...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品质,试验通过对F2代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代海南特种野猪体型较小,初生重和断奶重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F2代海南特种野猪胴体重为25.19 kg,屠宰率为73.56%,背膘厚为2.46 mm,眼肌面积为37.47 cm2,后腿比例为14.93%,瘦肉率为52.38%,骨率为28.66%;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胴体重、皮脂率、背膘厚、板油比例、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瘦肉率与皮脂率、骨率、胴体重、背膘厚、板油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屠宰率、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南特种野猪体型小,生长缓慢,但屠宰率和瘦肉率均较高,胴体品质呈现中国优质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种野猪 生长发育 胴体品质 F2代 生长曲线
下载PDF
海南特种野猪与屯昌黑猪肌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文川 羊宣科 +1 位作者 蔡克奇 吴科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和屯昌黑猪的肌肉挥发性风味特性的差异,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吸附提取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组分,经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分析检测背最长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根据总离子流图,由计算机Nist和Wil...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和屯昌黑猪的肌肉挥发性风味特性的差异,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吸附提取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组分,经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分析检测背最长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根据总离子流图,由计算机Nist和Willey库检索定性检出的化合物,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检出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并用相对含量表示;采用SAS 9.0软件整理数据并对成分相同且相对含量大于1%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观测两种杂交猪肉品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差异,结果用百分比和特征向量表示。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杂交猪的肌肉中,主要检测出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酯类、酸类、杂环化合物等。脂质的氧化产物醛、醇以及酮类化合物是海南特种野猪肌肉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85.95%,其中醛类物质含量最多,占总体化合物的60%以上,而碳氢化合物、酸类、酯类、酚类、杂环化合物含量较低。肉品中重要的风味呈味物质是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在两种肉品中检出对猪肉香气有重要贡献的2-烷基呋喃,并且含量相对较高。与屯昌黑猪相比,海南特种野猪肉中碳氢化合物种数相对含量总数小于屯昌黑猪,主要以庚烷、β-蒎烯、1,3-二甲基-环戊烷为主。十一醛、十四醛、顺-2-壬烯-1-醇、2,4-己二烯-1-醇、1-苯基-1,2-丙二酮、β-蒎烯等多种化合物只存在于海南特种野猪中,因此推测脂质的氧化产物醛、醇以及酮类化合物是造成海南特种野猪和屯昌黑猪肉风味差异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种野猪 屯昌黑猪 固相微萃取法 风味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利用DNA条形码对海南特种野猪的鉴定研究
4
作者 蔡克奇 管庆丰 +1 位作者 彭文川 吴科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3-1288,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以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识别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海南特种野猪、海南野猪、屯昌猪、五指山猪及长白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OXⅠ基... 试验旨在探讨以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识别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海南特种野猪、海南野猪、屯昌猪、五指山猪及长白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OXⅠ基因,同时在NCBI中下载已发表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13个猪品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分析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猪COXⅠ基因序列长1 419bp,5个猪品种45个个体COXⅠ基因共检测到67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4.7%,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2个;5个猪品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0.019,其中海南特种野猪的种内遗传最大,为0.019;5个猪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9~0.123,其中海南特种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23;海南特种野猪杂交情况比较明显,与海南本地品种五指山猪、屯昌猪和海南野猪都有聚类,与武夷黑猪、三都黑猪、陆川猪位于一个分支,另一部分与大花白猪位于一个分支,与长白猪没有聚类。本试验结果为海南特种野猪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种野猪 DNA条形码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