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U-Net网络与联合损失函数的海南自然保护区高分辨率遥感变化检测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桐 吴文瑾 +1 位作者 刘海江 李新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200,共7页
海南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对森林资源监测、生态保护及热带亚热带地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针对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大范围变化检测问题,对U-Net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每一个卷积层后加入标准化层,以跳线连接的形式将原有卷... 海南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对森林资源监测、生态保护及热带亚热带地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针对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大范围变化检测问题,对U-Net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每一个卷积层后加入标准化层,以跳线连接的形式将原有卷积模块改进为优化模块,同时在编码器底端添加金字塔池化模块以更好提取全局信息,形成了改进U-Net网络模型。模型训练采用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和广义骰子损失函数构建的联合损失函数,配合多种优化策略实现端到端的地物变化信息提取。该模型应用于公开数据集和研究构建的海南自然保护区数据集的变化检测任务,总体精度分别为97.21%(Kappa系数0.88)和95.12%(Kappa系数0.90),相比原始U-Net效果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南自然保护区 变化检测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种群数量调查
2
作者 冯尔辉 罗战 +5 位作者 朱萧文 施雪岩 梁笑 杨卓 吴庭天 王力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调查表明:海陆蛙主要分布在管理局、道学和三江片区,而塔市和博度片区海陆蛙分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个年度海陆蛙种群密度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江、道学和管理局;2020年度三江种群密度为221.6只/hm^(2)、道学164.7只/hm^(2)和管理局137.4只/hm^(2),明显高于2022年度(三江151.2只/hm^(2)、道学144.8只/hm^(2)和管理局116.3只/hm^(2))和2021年度(三江113.2只/hm^(2)、道学99.6只/hm^(2)和管理局51.9只/hm^(2));2020—2022年三江、道学和管理局片区总的海陆蛙种群数量分别为6498、3357、4847只。盐度高、水体污染、牡蛎附生和潮汐裸滩面积少等是导致海陆蛙在塔市和博度分布缺失的主要因素。非法捕捉、周边养殖塘包围及其导致的繁殖生境减少和污染是影响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红树林 潮沟 种群数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水质状况与评价
3
作者 陈积杰 梁计林 +4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孙婆援 邢孔敏 符俊优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根据2019年5月对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 根据2019年5月对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评价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指数较小;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1,污染物浓度较低;富营养化评价指数E<1,该海域海水水质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状况 污染指数 富营养化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茂金 陈玉凯 +1 位作者 陈冬洋 吴庭天 《乡村科技》 2023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为了解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0—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48科498属806种,其... 为了解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0—12月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48科498属806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6属2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0科479属780种;在科级水平上,热带性质的科占61.49%,世界分布科占27.03%,温带性质的科占6.75%,热带成分明显占优,但也呈现出向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趋势;在属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属及其变型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属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数的31.53%和20.07%,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及其变型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14.06%和9.64%,表明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维管植物 海南番加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积杰 梁计林 +4 位作者 谢海群 庞巧珠 孙婆援 邢孔敏 符俊优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 调查及评价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重金属污染现状。2019年5月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采集18个站位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Cu、Pb、Zn、Cd、Cr、As平均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站位Cu和Pb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3.6%和9.1%,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Zn>As>Cd>Cr。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海水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野猪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29
6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1 位作者 宋延龄 曾治高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对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低平地热带草原和灌丛草地,通常选择草本植物高、草本生物量大、草本覆盖度高、灌木矮小、1m以下当年枝比例高、隐蔽程度相对较低、接近水源的地点... 对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低平地热带草原和灌丛草地,通常选择草本植物高、草本生物量大、草本覆盖度高、灌木矮小、1m以下当年枝比例高、隐蔽程度相对较低、接近水源的地点作为取食地,而选择灌木高大且密度高、灌木覆盖度高、草本植物高、隐蔽程度好、接近水源和远离人为干扰的地点作为卧息地。在雨季,野猪卧息地的灌木覆盖度和隐蔽度均比旱季高,而取食地的草本生物量也比旱季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取食地第Ⅰ主成分的贡献率达35.51%,其中绝对值较大的有乔木密度、灌木高度、灌木覆盖度、1m以下当年枝比例、草本覆盖度和隐蔽级;卧息地第Ⅰ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9.57%,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出现在灌木高度、灌木覆盖度、1m以下当年枝比例、草本高度、草本覆盖度、草本生物量、距水源距离和隐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生境选择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初报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3 位作者 宋延龄 李善元 符运南 曾治高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9,共7页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采用晨昏沿样带观察及用鸟网捕捉的方法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本次考察共记录鸟类 75种 ,分属于 12目 30科 ,加上以往文献记载 ,该地区总计有鸟类 13目 36科 92种 ,约占全国...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采用晨昏沿样带观察及用鸟网捕捉的方法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本次考察共记录鸟类 75种 ,分属于 12目 30科 ,加上以往文献记载 ,该地区总计有鸟类 13目 36科 92种 ,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 6 97%。其中东洋界鸟类 71种 ,古北界鸟类 4种 ,广布种 17种 ;繁殖鸟类 6 5种 (包括留鸟和夏候鸟 ) ,冬候鸟和旅鸟 2 3种 ,居留期不清或迷鸟 4种。该区域有许多被保护的鸟类 ,其中BirdstoWatch收录 2种 ,CITES收录 5种 ,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 10种 ,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资源 热带稀树灌丛草原 鸟类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及其垂直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焕强 吴兴亮 +3 位作者 邓春英 陈少思 陈文雄 黄浩 《贵州科学》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经过初步的野外调查,对采集的300多份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51属,117个分类单元(包括变种),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子囊菌12种,担子菌105种。本... 经过初步的野外调查,对采集的300多份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51属,117个分类单元(包括变种),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子囊菌12种,担子菌105种。本名录是对这次鉴定结果的总结,显示了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佳西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
9
作者 蒋帅 林思亮 +2 位作者 李之龙 王合升 王伟锋 《热带林业》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2012年,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对区内鹦哥嘴-主峰、元门和道银3个调查小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有了初步研究。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该区的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19个亚类51个基本... 2012年,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对区内鹦哥嘴-主峰、元门和道银3个调查小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对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有了初步研究。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该区的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19个亚类51个基本类,占GB/18972-2003记录的主类、亚类和基本类的100%、61.3%和32.9%。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包括4个主类、11个亚类和27个基本类;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个4主类、8个亚类和24个基本类,表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下载PDF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栗鸮的繁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肖峰 《野生动物》 2003年第4期43-43,共1页
栗鸮(Phodilus badius)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夜行性森林号鸟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干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有关其繁殖习性,国外只有Ail等人在印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内仅记载其营巢于树洞。每窝产卵3~... 栗鸮(Phodilus badius)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夜行性森林号鸟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干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有关其繁殖习性,国外只有Ail等人在印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内仅记载其营巢于树洞。每窝产卵3~4枚,2002年3月11日大田保护区工作人员报告说。有一只猫头鹰在其居住哨所的厨房内停留,不肯离去。笔者随即赶去,鉴定其为一只粟鸮,并对它进行观察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栗鸮 夜行性森林号鸟类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下载PDF
海南大田保护区内赤麂的种群数量和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3 位作者 宋延龄 曾治高 李善元 林贤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2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和在不同生境类型分层抽样进行网捕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区内赤麂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结果显示,赤麂主要生活在落叶季雨林和有刺灌丛中,种群数量为7... 2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和在不同生境类型分层抽样进行网捕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区内赤麂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结果显示,赤麂主要生活在落叶季雨林和有刺灌丛中,种群数量为716 13±4 7 6 2只,种群密度为5 4 5±3 6只/km2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三角形,成体最多,占6 2 5 0 % ,亚成体占2 8 85 % ,幼体最少,占9 6 2 %。成年个体的雌雄性比是1 32∶1 0 0 ,亚成体为1 5 0∶1 0 0 ,幼体是1 5 0∶1 0 0。群平均大小为1 32只,其中独居个体最多,占总观察次数的6 8 31% ;2只群次之,占31 15 % ;3只群最少,占0 5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赤麂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9月 特征 年龄结构 2001年 分层抽样 生境类型 直接观察 群体大小 种群密度 雌雄性比 亚成体 季雨林 三角形 幼体 个体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幼苗库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陶建平 臧润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同年龄林隙内幼树和成树的个体密度变化也不大。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在大林隙和成熟林隙内明显高于小林隙和幼龄林隙。依据林隙树木幼苗数量变化的差异 ,可将林隙填充者分为 4种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热带山地雨林 林隙 幼苗库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已知食(药)用菌和毒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泰辉 邓旺秋 +4 位作者 宋斌 杨祝良 曹晖 陈学波 梁绍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食用菌、药用菌和毒菌共 115个种和变种 ,其中可食用的5 9种、可药用的 5 9种和有毒的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毒菌 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原鸡繁殖期夜栖地的选择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玲 张春兰 +4 位作者 张海 符运南 张才有 林贤梅 胡慧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7,共6页
原鸡Gallus gallus在繁殖期的日常活动趋向于以夜栖地为中心,因此夜栖地的研究对原鸡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5月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原鸡的夜栖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5个夜... 原鸡Gallus gallus在繁殖期的日常活动趋向于以夜栖地为中心,因此夜栖地的研究对原鸡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5月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原鸡的夜栖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5个夜栖地。结果表明:1)原鸡在繁殖期多结成2~6只(3.3±1.5,n=13)的繁殖群,在同一棵树或邻近几棵树上集群夜栖;2)落叶季雨林和灌丛草地是原鸡繁殖期夜栖的主要植被类型;3)原鸡多以小刺竹Bambusa bambos作为夜栖树,占53.3%,其次是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占20.0%;4)原鸡倾向于选择灌木生长茂密、地面草本稀疏的生境作为夜栖地,并栖息在胸径均值为8.4cm±3.5cm的乔木或灌木的枝条上,栖枝均高为4.4m±0.8m;5)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原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栖树高、栖枝高度、栖树胸径、栖枝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栖枝下方盖度和栖枝上方盖度。据此分析认为:繁殖期原鸡警惕性高,夜栖地多选择易于隐蔽和转移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鸡 繁殖期 夜栖地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的理化性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小青 王健 陈雄庭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32-37,共6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粒密度平均值为2.2g/cm3,剖面上不同深度间变化小,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平均土壤容重1.2g/cm3,大多数介于1.1~1.5g/cm3之间,属于粘质土壤;平均土壤...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粒密度平均值为2.2g/cm3,剖面上不同深度间变化小,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平均土壤容重1.2g/cm3,大多数介于1.1~1.5g/cm3之间,属于粘质土壤;平均土壤含水量17.7%,不同土层无规律变化;剖面上绝大部分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在30%~60%之间,平均47.2%;土壤pH值为4.5,平均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w为130.10g/kg;土壤水溶性盐分平均含量15.03g/kg(9.15~16.60g/kg),硫酸根含量w(SO42-)平均为0.990g/kg,远高于当地其它土壤;平均有效磷含量为3.690mg/kg;水解性氮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中分布无规律,平均值为49.02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27.445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18.740mg/kg,都明显高于其它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盐土 酸性硫酸盐土 理化性质 海南岛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已知食(药)用菌和毒菌(续完)
16
作者 李泰辉 邓旺秋 +4 位作者 宋斌 杨祝良 曹晖 陈学波 梁绍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species or varieties of edible,medicinal or poisonous macrofungi known from Diaoluosh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of Hainan Province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Among them 59 taxa are edible,59 medicinal and 19 poisonous.
关键词 毒菌 食用菌 药用菌 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碳储量及固碳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0
17
作者 胡杰龙 辛琨 +2 位作者 李真 高春 颜葵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43,共6页
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利用遥感判读、野外调查和采样数据,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12种红树群落植物和土壤的固碳量,得到海南东寨港红树群落的固碳总量为29.56×104t,单位面积固碳量为187.54 t/hm2,其中,土壤... 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利用遥感判读、野外调查和采样数据,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12种红树群落植物和土壤的固碳量,得到海南东寨港红树群落的固碳总量为29.56×104t,单位面积固碳量为187.54 t/hm2,其中,土壤固碳量达到90.99%;最后,运用碳税法计算东寨港红树林固碳功能价值为2.75×108元,单位面积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价值为17.44×1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功能 红树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 价值估算 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海南发现褐耳鹰繁育幼鸟
18
作者 吴冠糆 曾庆羚 +2 位作者 许誉馨 饶晓东 王合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812,共2页
2023年5月19日,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05′~19°17′N,108°47′~108°49′E,海拔34 m)记录到处于育幼阶段的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1繁殖巢。巢中有3只幼鸟,头部为灰白色,颊部灰色而缀有棕色,背部褐色,腹... 2023年5月19日,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05′~19°17′N,108°47′~108°49′E,海拔34 m)记录到处于育幼阶段的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1繁殖巢。巢中有3只幼鸟,头部为灰白色,颊部灰色而缀有棕色,背部褐色,腹部白色并镶有棕色斑点。虹膜呈黄色,喙部为黑色,脚和趾均为黄色,爪为黑色(图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刘阳等2021),确认为褐耳鹰。利用红外相机对巢进行监测,获得2 d连续监测数据,共拍摄到照片144张,视频5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鸟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颊部 红外相机 褐耳鹰
原文传递
NGO
19
《环境》 2007年第4期11-11,共1页
中国首部环境绿皮书出版发行,“绿色和平”再曝金光集团破坏海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
关键词 中国 环境绿皮书 金光集团 海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 环境保护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for Natural Forests Protection in Tropical Hainan: a 20 Year Analysis 被引量:4
20
作者 YU Bowei CHAO Xuelin +2 位作者 ZHANG Jindong XU Weihua OUYANG Zhiy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08-215,共8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s a key approach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particularly in China, ...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s a key approach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particularly in 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supporting some of the most valuable biodiversity hotspots in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20 of the earliest nature reserves established in Hainan Province, an island home to among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imagery from 1988, 1998, and 2008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natural forests in these nature reserv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We also conducted transition matrix analysis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driv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During the 20-year period from 1988 to 2008,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of the 20 studied nature reserves dropped 2.34 percentage points, whereas the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dropped 11.31 percentage points in a 0–5 km outside reserve buffer and 9.36 percentage points in a 5–10 km outside reserve buffer,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nature reserves on the loss of natural forests. 2)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dropped in 60% of the studied nature reserves during the 20-year period, suggesting a poor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eserves, while the coverage proportion showed some increase(0%/yr–5%/yr) in other reserves. 3) Expansion of rubber and pulp forests as part of a booming economy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ure reserves for conserving natural forests in Hai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mportant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forests in Hainan Provinc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lueprint for nature reserve evaluation in other plac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reserve natural forests reserve effectiveness Hainan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