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VHF相干散射雷达及初始观测结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思源 赵正予 +2 位作者 周晨 倪彬彬 顾旭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5,共5页
武汉VHF雷达坐落于武汉大学(30.5°N,114.4°E),工作频率为48.2 MHz,是我国首部用于观测中纬度电离层场向不均匀体实时演变特征的相干散射雷达。首先详细介绍该雷达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天线阵系统、功放系统、接收系统、波束控制... 武汉VHF雷达坐落于武汉大学(30.5°N,114.4°E),工作频率为48.2 MHz,是我国首部用于观测中纬度电离层场向不均匀体实时演变特征的相干散射雷达。首先详细介绍该雷达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天线阵系统、功放系统、接收系统、波束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然后利用噪声基底拟合方式去除射频干扰,增强RTI图的可读性和雷达有效回波结构的清晰度。武汉VHF雷达E层不均匀体的观测结果表明,中纬E层准周期回波的发生是风剪切激发K-H不稳定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f相干散射雷达 中频数字接收机 场向不均匀体 噪声基底拟合
下载PDF
VHF雷达回波距离拓展特性频率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统乐 李海英 +2 位作者 徐彬 张雅彬 刘瑶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320,共7页
针对相干散射雷达探测中受方向敏感性的影响产生距离拓展的现象,研究了在不规则体尺度参数影响下回波距离拓展特性与雷达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基于相干散射雷达回波方程,对回波展宽随不规则体尺度变化进行了计算,开展了雷达工作频率与距... 针对相干散射雷达探测中受方向敏感性的影响产生距离拓展的现象,研究了在不规则体尺度参数影响下回波距离拓展特性与雷达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基于相干散射雷达回波方程,对回波展宽随不规则体尺度变化进行了计算,开展了雷达工作频率与距离拓展特性依赖关系的仿真,得到了雷达工作频率-展宽宽度拟合斜率随不规则体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波展宽宽度与雷达频率之间为线性相关,拟合斜率与不规则体纵向尺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计算的斜率可以用于反推不规则体的纵向尺度参数.由于斜率计算无需获取绝对的雷达天线增益、馈线损耗和发射功率等参数,因此可为未标定的VHF雷达提供一种新的不规则体尺度探测方法,这对开发新的不规则体探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不规则体 vhf相干散射雷达 距离拓展特性 尺度参数
下载PDF
非相干散射雷达进展:从传统体制到EISCAT 3D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宗华 代连东 +2 位作者 董明玉 许正文 吴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76-2381,共6页
从最初的电离层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概念开始,介绍了早期的传统体制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建设情况,在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其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基于相控阵技术的新体制非相干散射雷达,重点介绍了正在筹建的代表当今非相干散射雷达最先进... 从最初的电离层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概念开始,介绍了早期的传统体制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建设情况,在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其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基于相控阵技术的新体制非相干散射雷达,重点介绍了正在筹建的代表当今非相干散射雷达最先进设计水平的欧洲EISCAT 3D的技术特点、性能指标、科学能力和最新进展,最后给出了我国非相干散射雷达建设与发展的几点考虑,本文对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设计、建设和使用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相干散射雷达 EISCAT 3D 相控阵
原文传递
利用点目标回波抑制距离旁瓣的方法
4
作者 蓝爱兰 阎敬业 +1 位作者 赵飞 武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0-536,共7页
针对雷达脉冲压缩过程中引入的距离旁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卷积算法并利用点目标回波进行旁瓣抑制的方法.从雷达回波中提取准点目标回波,进而提取目标信息,实现对距离旁瓣的抑制.利用点目标回波旁瓣抑制方法对海南VHF非相干散射相控阵... 针对雷达脉冲压缩过程中引入的距离旁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卷积算法并利用点目标回波进行旁瓣抑制的方法.从雷达回波中提取准点目标回波,进而提取目标信息,实现对距离旁瓣的抑制.利用点目标回波旁瓣抑制方法对海南VHF非相干散射相控阵雷达的电离层回波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强目标的旁瓣干扰抑制优于5 dB,这证明了该抑制方法的有效性;旁瓣抑制效果与回波的信噪比有关,降低背景噪声和系统噪声的影响可提高其距离旁瓣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旁瓣抑制 点目标回波 反卷积 海南vhf相干散射相控阵雷达
下载PDF
对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欺骗干扰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孝国 张剑云 王珽 《航天电子对抗》 2012年第5期61-64,共4页
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STAP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针对目标保护的相干散射干扰方法。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存储,经频率调制形成密集的相干脉冲串干扰信号,使得最优二维频率响应,在目标所在的距离单元上除了真实目... 介绍了机载相控阵雷达STAP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针对目标保护的相干散射干扰方法。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存储,经频率调制形成密集的相干脉冲串干扰信号,使得最优二维频率响应,在目标所在的距离单元上除了真实目标外,还存在多个欺骗假目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相干散射干扰 机载相控阵雷达 欺骗干扰 数字射频存储
下载PDF
曲靖E区场向不规则体回波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云舟 邓忠新 +3 位作者 赵振维 徐彤 徐彬 刘瑶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利用曲靖VHF相干散射雷达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持续观测数据,对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体(field-aligned irregularities, FAI)回波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E区FAI回波在地方时和高度上呈现出三个高发区间,日侧主要位于07:00—12:... 利用曲靖VHF相干散射雷达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持续观测数据,对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体(field-aligned irregularities, FAI)回波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E区FAI回波在地方时和高度上呈现出三个高发区间,日侧主要位于07:00—12:00LT和90~105 km,而夜侧两个高发区间分别对应于15:00—01:00LT和90~100 km以及18:00—04:00LT和100~115 km;E区FAI回波发生率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5—8月是其高发期,而冬季的11和12月发生率为极小; E区FAI回波多普勒速度均在-85~85 m/s变化,而其谱宽主要分布在60 m/s以内,三个区间的平均多普勒速度均仅为数m/s,明显小于其平均谱宽,后者约在20~30 m/s.此外,高度分层研究发现,日侧E区FAI的各层平均多普勒速度总体上为负值,但在96 km高度上下薄层内存在一个小幅正值,而夜侧则以105 km高度为界,其上端各层均为负值,下端各层均为正值.曲靖E区FAI表现出典型的Ⅱ型回波特征,其生成和演变过程源自电离层电子密度梯度漂移不稳定性,子午风和低F区电场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vhf相干散射雷达 E区场向不规则体 梯度漂移不稳定性
下载PDF
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电离层Es响应研究
7
作者 刘瑶 张鹦琪 +5 位作者 胡艳莉 张雅彬 邓忠新 徐彬 徐朝辉 李江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1-496,共6页
为研究日环食期间电离层Es演化过程,利用VHF相干散射雷达和便携式垂测仪在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期间开展联合观测试验,得到日环食期间h′Es和f_(o)Es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强的变化形态.分析表明,该演化过程类似于快速日出日落对电离层Es的... 为研究日环食期间电离层Es演化过程,利用VHF相干散射雷达和便携式垂测仪在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期间开展联合观测试验,得到日环食期间h′Es和f_(o)Es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强的变化形态.分析表明,该演化过程类似于快速日出日落对电离层Es的影响,其成因是日环食期间太阳活动作为辐射源经历了快速减弱、复原的一个过程.本次试验观测结果对研究和完善电离层Es形成机制、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Es 日环食 f_(o)Es vhf相干散射雷达 电离层垂测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