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高估的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静 徐晶 +6 位作者 偶奇 韩龙飞 王子君 邵志刚 张培震 姚文倩 王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9-596,共18页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0.2),与文献和大众广泛接受的M8(1/2)的数值相差较大。本文通过对震级标度及其演化历史的总结和梳理,阐述了仪器记录早期阶段基于地震波波形振幅和频率的震级标定存在系统偏差的问题,这与仪器限制、台站稀疏、标定不统一等因素有关,也使得1920年海原大地震和同时期世界上其它一些重要大地震的震级不同程度被高估。在各种震级标度中,矩震级MW与地震破裂面积和位移等物理参数关联,是地震震级的最佳标定方法。震级作为表述地震大小和能量的重要参数,被广泛地用于评估断层未来的地震潜势;震级的偏差对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样式的研究会产生重要影响,并造成基于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灾害评估等产品的可信度降低。因此,本文倡导对历史地震震级进行检验和修订,并建议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采用矩震级M_(W)(7.9±0.2)表示,修正后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与2008年汶川地震(M_(W)7.9,M_(S)8.0)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M_(W)7.8,M_(S)8.1)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 海原大地震 历史地震 震级标定 面波震级 矩震级 同震位移分布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灾害研究的历史考察与未来之思
2
作者 程玄皓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92-100,共9页
海原大地震灾害发生已逾百年。百年以来,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的研究不断涌现。回望研究历史,发现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的研究呈现为地震灾害发生后不同主体的社会性初步实地调查,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与文献,开创了中国地... 海原大地震灾害发生已逾百年。百年以来,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的研究不断涌现。回望研究历史,发现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的研究呈现为地震灾害发生后不同主体的社会性初步实地调查,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与文献,开创了中国地震灾害科学研究的历史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研究,主要展现为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并进”,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关注到对地震灾害持续性的科学分析、地震成因溯源的科学探讨、地震灾害特征的科学认知、地震灾害诱发黄土滑坡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体表现为历史学视域下的海原大地震灾害之历史研究、文学视域下的海原大地震灾害之历史叙事及民族学人类学视域下海原大地震灾害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变迁”研究。关于海原大地震灾害研究的未来之思,主要在于关注海原大地震灾害受灾主体的差异性研究,多维度扩展相关主题与研究范围,同时走向多学科结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地震灾害 社会调查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肃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尚季芳 张丽坤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48,共5页
1920年12月16日甘肃海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本已贫瘠的甘肃以重创。由于多种因素,这次地震所带来的损失比发生同等强度地震的其它地区损失更为严重。中央政府救灾态度默然,救灾重任让渡于民间,各地方团体及地... 1920年12月16日甘肃海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本已贫瘠的甘肃以重创。由于多种因素,这次地震所带来的损失比发生同等强度地震的其它地区损失更为严重。中央政府救灾态度默然,救灾重任让渡于民间,各地方团体及地方绅士相继肩负起救灾重任,积极组织赈灾,使灾后损失降到最低。但一个健康的社会,赈灾需要政府的公共救济与民间的自我救助相结合,不论政府还是公民都应承担起使社会正常有序运行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甘肃 海原大地震 赈灾
下载PDF
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学习和进步--纪念海原大地震90周年,为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事业而努力 被引量:6
4
作者 邓起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发生于中国宁夏海原地区的8.5级大地震是中国3个最大的8.5级地震之一,死亡人数当时估计为23万余人,最近重新估计达27万余人,其灾难之重,惨绝人寰。海原地震研究开辟了中国首次地震实地科学调查、利用现代科...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发生于中国宁夏海原地区的8.5级大地震是中国3个最大的8.5级地震之一,死亡人数当时估计为23万余人,最近重新估计达27万余人,其灾难之重,惨绝人寰。海原地震研究开辟了中国首次地震实地科学调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先河。20世纪中叶海原地震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长达200余km作左旋水平位移的同震破裂带,出版了该地震的第一部专著。20世纪80年代,在海原活动断裂带建立和发展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填图技术,开创性完成了第一份活动断裂带大比例尺地质图;对发震断裂的细结构和变形机制、断裂滑动速率、同震位移分布、古地震及其重复间隔和发震模型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对其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在断裂的低速率滑动、拉分盆地、走滑断裂的破裂扩展、走滑断裂走滑量与尾端构造挤压量的转换平衡和六盘山构造变形机制等动力学问题上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海原大地震发生90周年的今天,回顾几十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告慰在灾难中逝去的先民,更加努力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为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贡献更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活动断裂 地震 科学研究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考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思源 《西夏研究》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海原大地震死亡27万人的数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1920年 海原大地震 死亡人数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害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兰民 郭安宁 +1 位作者 王平 马星宇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43-53,共11页
引言根据《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20年12月16日20:05′53″在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震中烈度Ⅻ度,震中位置:N36.7°,E104.9°(仪器震中),宏观震中:N36.5°,E105.7°,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宏观震源深度17km,发震断裂... 引言根据《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20年12月16日20:05′53″在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震中烈度Ⅻ度,震中位置:N36.7°,E104.9°(仪器震中),宏观震中:N36.5°,E105.7°,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宏观震源深度17km,发震断裂带长度237km,极震区面积达20000km2,造成23.4万人遇难。2010年,中国近现代重大地震考证研究宁夏项目组《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的调研报告》复核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7万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宏观震中 震中位置 地震目录 极震区 死亡人数 仪器震中 震中烈度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震破裂带调查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环文林 葛民 +1 位作者 吴宣 李金臣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21-35,共15页
本文作者正在编写《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破裂带调查与研究》一书,原意是想在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但由于作者已年逾八十,加之工作量巨大,遗憾未能如期。故撰此文,摘书中部分研究进展和收获,并对全书编写情况做一简单介... 本文作者正在编写《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破裂带调查与研究》一书,原意是想在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但由于作者已年逾八十,加之工作量巨大,遗憾未能如期。故撰此文,摘书中部分研究进展和收获,并对全书编写情况做一简单介绍,作为对海原大地震的百年纪念。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是我国大陆板块内部近代所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隆起的东北缘,由于其所处的构造部位的特殊性,历来为国内外地学工作者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大陆板块 断层破裂 构造部位 地学工作者 青藏高原隆起 地震破裂带 百年纪念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灾况及救助——纪念海原大地震90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建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1-56,共6页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震级之大,烈度之高,波及之广,历时之长,破坏之重,灾情之惨,世所罕见。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极震区东起宁夏固原,西至甘肃景泰,面积二万余平方公里,并形成220余公里的构造...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震级之大,烈度之高,波及之广,历时之长,破坏之重,灾情之惨,世所罕见。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极震区东起宁夏固原,西至甘肃景泰,面积二万余平方公里,并形成220余公里的构造形变带。大地震造成人口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巨大,经济遭受破坏等严重后果。政府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救济措施,但无法开展大规模的震害救助工作,救助不及时,救济不力;民间组织在海原大地震救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尤以旅京甘肃震灾同乡会、甘肃震灾救济会、华洋义赈会表现最为突出;灾民自救主要是临时解决无食、无住的困难。要提高灾害救助效率,必须建立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灾民三位一体的救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灾况 救助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与中国灾害治理思想的近代化转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明 《中国减灾》 2020年第23期14-19,共6页
海原大地震发生在历史性转型时期,近代化灾害治理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灾害治理主体、救灾力量和制度,救灾主体责任和激励约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对此进行分析,为当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一... 海原大地震发生在历史性转型时期,近代化灾害治理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灾害治理主体、救灾力量和制度,救灾主体责任和激励约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对此进行分析,为当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灾害治理 激励约束 自然灾害 救灾力量 主体责任 近代化转型 应急管理体系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诱发石碑塬黄土滑坡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博 田文通 +2 位作者 孙军杰 刘琨 徐舜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5-1172,共8页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诱发的石碑黄土塬滑坡,因其规模大、坡度小、滑距远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对该滑坡的物理力学过程仍无统一认识。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该滑坡初始状态、地震动力响应和流滑发展过程。...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诱发的石碑黄土塬滑坡,因其规模大、坡度小、滑距远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对该滑坡的物理力学过程仍无统一认识。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该滑坡初始状态、地震动力响应和流滑发展过程。为分析震前斜坡初始状态,建立考虑斜坡表面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削弱了斜坡整体稳定状态;为研究地震时斜坡动力响应过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获得地震时斜坡饱和土层的孔隙水压力比和斜坡位移的变化特性;为解释远程滑坡,将液化后土层等效为流体,借鉴泥流滑距估算理论,求算石碑塬滑坡的滑距,计算结果与前人现场考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石碑塬滑坡 滑移机制 液化 滑距
下载PDF
震后社会秩序的重建与文化调适——民族学视角下的海原大地震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玄皓 王欣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62-66,共5页
地震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文化系统遭到破坏,为适应灾害的后果,人们调整原有的生存与生产生活方式。这种调整或重建实质是人类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建设,是社会文化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调适,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所采取的文... 地震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文化系统遭到破坏,为适应灾害的后果,人们调整原有的生存与生产生活方式。这种调整或重建实质是人类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建设,是社会文化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调适,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所采取的文化适应过程。海原大地震给海原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使家庭结构、社会秩序、人之心理与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居住观念等文化因素出现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社会秩序 文化调适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调查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百篪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36-42,共7页
1920年12月16日20时许,在我国大陆内部甘肃宁夏交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8.5级特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在日本东京,即便是放大倍数仅12倍的地震仪,也记录到了该地震的面波。因此,兰州市白... 1920年12月16日20时许,在我国大陆内部甘肃宁夏交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8.5级特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在日本东京,即便是放大倍数仅12倍的地震仪,也记录到了该地震的面波。因此,兰州市白塔寺的庙碑上用“寰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是很恰当的(郭增建,1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大陆内部 地震 特大地震 面波 大震 地震 放大倍数
下载PDF
谢家荣与海原大地震科学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立生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1917年,在地质研究所毕业的18位学生中,谢家荣第一个被派往美国留学。1920年6月谢家荣在威斯康星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继而在美国从事各方面的科学考察。其间,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 1917年,在地质研究所毕业的18位学生中,谢家荣第一个被派往美国留学。1920年6月谢家荣在威斯康星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继而在美国从事各方面的科学考察。其间,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时属甘肃省管辖)发生了8.5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也是全球最大的地震之一,全球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时称“寰球大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荣 地质研究所 海原大地震 威斯康星大学 地震 科学考察 大震 庚申年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历史考:灾害治理体系中的国家与社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华 《中国减灾》 2020年第23期20-24,共5页
国家与社会是灾害治理的两个重要力量。海原大地震时,国家灾害治理体系的缺失造成了超极值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力量的积极赈灾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力量的缺位。构建灾害治理中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双强结构,是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 国家与社会是灾害治理的两个重要力量。海原大地震时,国家灾害治理体系的缺失造成了超极值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力量的积极赈灾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力量的缺位。构建灾害治理中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双强结构,是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将从灾害治理的视角审视海原大地震,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灾害治理 生命财产损失 国家与社会 防灾减灾救灾 重要路径 力量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明 《中国减灾》 2020年第23期25-29,共5页
2020年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在祭日这一天,那场亘古未有的灾难打开尘封,供人们凭吊和检视。回望那段历史,海原大地震为当代特别重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体制机制和模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发挥民间社会救... 2020年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在祭日这一天,那场亘古未有的灾难打开尘封,供人们凭吊和检视。回望那段历史,海原大地震为当代特别重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体制机制和模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发挥民间社会救灾力量及注重科普宣传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科普宣传 救灾力量 统筹规划 当代启示 体制机制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首次地质调查与后续十年科学活动
16
作者 张尔平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68-72,共5页
1922年5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刊登了克洛斯(Upton Close)和麦克科米克(Elsie Mc-Cormick)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山走动的地方”(Where the Mountains Walked)。该文是关于1920年中国甘肃海原大地... 1922年5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刊登了克洛斯(Upton Close)和麦克科米克(Elsie Mc-Cormick)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山走动的地方”(Where the Mountains Walked)。该文是关于1920年中国甘肃海原大地震的详细报告,附有1921年3-5月黑斯-霍尔救济考察队(Hayes-Hall relief expedition)在震区拍摄的照片(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地质调查 克洛斯 考察队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展望
17
作者 杨顺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8期1085-1092,共8页
1920年海原大地震在陇西地区诱发了大量的黄土地震滑坡,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生态破坏,至今为止,黄土地震滑坡仍是陇西地区典型的地震地质灾害,数量多、灾害重,严重制约着陇西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多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就... 1920年海原大地震在陇西地区诱发了大量的黄土地震滑坡,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生态破坏,至今为止,黄土地震滑坡仍是陇西地区典型的地震地质灾害,数量多、灾害重,严重制约着陇西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多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就海原大地震及其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梳理讨论了黄土工程特性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黄土滑坡的分类,总结分析了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发育机理,并对今后黄土地震滑坡需要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本文的工作,期以对黄土地震滑坡的研究及陇西地区的工程建设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黄土地震滑坡 黄土工程特性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发育机理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是亟待开发的地震科研宝库
18
作者 庄电一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73-76,共4页
被称为“寰球大震”的海原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了,但人们至今还会提起它、研究它、纪念它,因为这场20世纪我国震级最大、烈度最高的地震,灾情最重、影响最大、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它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有许多领域都有待于继续研究... 被称为“寰球大震”的海原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了,但人们至今还会提起它、研究它、纪念它,因为这场20世纪我国震级最大、烈度最高的地震,灾情最重、影响最大、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它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有许多领域都有待于继续研究。如今,海原大地震因其在我国地震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丰富遗存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宝库(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地震 多学科研究 大震 地震科研 烈度 震级 宝库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留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李全茂 《中国减灾》 2013年第11X期46-48,共3页
1920年12月16日,当时的甘肃省平凉专区海原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特大地震。霎时,"地如船播(颠簸),人不能立","有声如雷","土山崩溃","平地裂缝多有泉涌",有的地区地面"出现巨大裂缝,... 1920年12月16日,当时的甘肃省平凉专区海原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特大地震。霎时,"地如船播(颠簸),人不能立","有声如雷","土山崩溃","平地裂缝多有泉涌",有的地区地面"出现巨大裂缝,并有黑水冒出","城中房屋几全数削平","麦场上的石碾子自地面跳起一人多高,有的竞将牛砸死"。强烈地震持续了10多分钟。地震造成200多公里远的兰州"倒塌房屋十分之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平凉专区 地裂缝 石碾 城中 地震 不知道 震中距 大震 北堡子村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减灾》 2020年第23期10-11,共2页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个世纪,一代人从出生到老去,一座城从废墟中崛起。百年间,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人们经受住自然的考验,时间见证了永恒的历史。1920年12月16日,在海原这片土地上,山崩土走,大地开裂,恍如末世。这场8.5级的"环球大震&q...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个世纪,一代人从出生到老去,一座城从废墟中崛起。百年间,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人们经受住自然的考验,时间见证了永恒的历史。1920年12月16日,在海原这片土地上,山崩土走,大地开裂,恍如末世。这场8.5级的"环球大震",震感面积波及251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大陆面积的25%以上;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左右;造成约27万人罹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大震 山崩 震感 持续时间长 桑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