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潮位站水位数据的海啸波特征值拾取与分析研究
1
作者 吕忻 丁骏 秦涛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2022年1月汤加海啸事件为例,采用高通滤波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日本父岛、上海芦潮港潮位站实测水位进行海啸波的特征拾取、分析与比对验证。结果表明:父岛站海啸波最大波高为0.88 m,主周期为12.2~20.5 min;芦潮港站最大波高为0.07 m... 以2022年1月汤加海啸事件为例,采用高通滤波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日本父岛、上海芦潮港潮位站实测水位进行海啸波的特征拾取、分析与比对验证。结果表明:父岛站海啸波最大波高为0.88 m,主周期为12.2~20.5 min;芦潮港站最大波高为0.07 m,主周期为20.3 min;由不同采样频率的水位数据计算得到的海啸波不同,各站首波到形成最大波幅的时长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高通滤波 最大熵谱分析 监测预警 海啸评估
下载PDF
南海主要岛礁概率海啸风险评估
2
作者 赵广生 牛小静 《海岸工程》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影响地震海啸的震源参数众多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充分评估海啸风险需要大量的情景模拟。本文基于建立的概率海啸风险模型,采用一种高效的海啸模拟方法,评估了南海主要岛礁的概率海啸风险。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震级、震... 影响地震海啸的震源参数众多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充分评估海啸风险需要大量的情景模拟。本文基于建立的概率海啸风险模型,采用一种高效的海啸模拟方法,评估了南海主要岛礁的概率海啸风险。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的随机性,形成了百万数量级的潜在地震情景集,并通过叠加近似方法实现了大量地震情景引发海啸过程的模拟。该方法将数量庞大的地震海啸情景转化为有限的单位源水位扰动的传播计算,利用单位扰动源的传播演进数据库,计算目标位置的水位波动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大规模情景模拟的计算负担。基于大规模情景模拟,结合各情景出现的概率,客观地给出了南海主要岛礁的海啸波高重现期,为海岛防灾减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岛礁处百年一遇的海啸波高不超过0.4 m。南海内不同位置处的海啸风险有较大差异,东沙群岛附近百年一遇的海啸波高超过0.6 m,而西沙的永乐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啸波高显著低于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海啸风险评估 马尼拉海沟 岛礁 南海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基于PTVA修正模型的建筑单体台风脆弱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辜智慧 王娟 +1 位作者 葛怡 陈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105,共7页
承灾体建筑单体的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有助于民政部门公正的灾后救助和保险公司的合理理赔。通过梳理建筑单体台风灾害影响因子,采用修正后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模型,利用基于技术的类别吸引力测量模型(MACBETH)确定各脆... 承灾体建筑单体的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有助于民政部门公正的灾后救助和保险公司的合理理赔。通过梳理建筑单体台风灾害影响因子,采用修正后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模型,利用基于技术的类别吸引力测量模型(MACBETH)确定各脆弱性指标的权重,构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筑单体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据此评估广东陆丰县双山村内的部分建筑单体的脆弱性。相对脆弱性评估结果与实际受2013年强台风"天兔"侵袭造成的灾损情况基本一致。15栋评价为高脆弱性的建筑单体,有9栋实际受损,而较高脆弱性的建筑单体中,仅1处受损,其余脆弱性等级建筑单体无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单体 脆弱性 Papathemo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 台风 东南沿海
下载PDF
区域建筑群台风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辜智慧 王娟 +1 位作者 葛怡 陈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评估,直接影响社会对灾害的应对和恢复能力。以典型承灾体建筑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概念评估模型。将台风灾害频发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分别采用修正后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模型(P... 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评估,直接影响社会对灾害的应对和恢复能力。以典型承灾体建筑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概念评估模型。将台风灾害频发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分别采用修正后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模型(PTVA模型)和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模型),评估其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最后结合GIS技术对广东省建筑群台风综合脆弱性进行等级评估,其结果与广东省近30年来历史台风灾害中建筑灾情损失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 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模型(PTVA模型) 综合脆弱性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模型) 台风灾害
下载PDF
基于PTVA模型的房屋多灾种耦合物理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卢颖 王洁鑫 +1 位作者 姜学鹏 赵云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为解决因诸灾害间相互作用导致房屋多灾种脆弱性评估较难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模型的多灾种耦合物理脆弱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不同灾种影响下承灾体脆弱性指标的差异性,构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修... 为解决因诸灾害间相互作用导致房屋多灾种脆弱性评估较难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的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模型的多灾种耦合物理脆弱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不同灾种影响下承灾体脆弱性指标的差异性,构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修正的PTVA模型,计算单灾种初始脆弱性指数和耦合后的脆弱性指数,经综合计算后,得到2个综合脆弱性指数;最后以福建某市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多灾种耦合物理脆弱性评估中具有可行性,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种 Papathoma海啸脆弱性评估(PTVA)模型 物理脆弱性 耦合效应 房屋脆弱性
下载PDF
验潮站和深海压力仪用于卫星高度计性能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1 位作者 刘晓刚 翟振和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在传统卫星高度计定标途径之外,探索了远海孤岛验潮站和深海压力仪分别用于卫星高度计性能评估的可行性。采用Harvest石油平台验潮站、1890000号验潮站和21419号深海压力仪,计算了Jason-3测量海面高偏差以及Jason-2、Jason-3海面高之间... 在传统卫星高度计定标途径之外,探索了远海孤岛验潮站和深海压力仪分别用于卫星高度计性能评估的可行性。采用Harvest石油平台验潮站、1890000号验潮站和21419号深海压力仪,计算了Jason-3测量海面高偏差以及Jason-2、Jason-3海面高之间的相对偏差。由3种设备得到的Jason-3海面高偏差序列的标准差分别为3.98、2.87、8.61 cm,Jason-2、Jason-3海面高之间的相对偏差(Jason-3—Jason-2)分别为-3.62±2.17、-2.58±1.97、-2.60±1.30 cm,与国外定标站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Jason-3海面高相比于Jason-2海面高低约3.0 cm;选用的深海压力仪适合用于Jason-2、Jason-3之间海面高相对偏差的计算,但不适用于单颗卫星的定标或性能评估;远海孤岛验潮站适用于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高度计定标 验潮站 海啸深海评估与预警 相对偏差 压力仪
下载PDF
利用测高卫星评估深海压力仪测深精度的方法
7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2 位作者 翟振和 刘晓刚 马健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3,40,共5页
针对深海压力仪高质量精度评定的需求,研究了利用海洋测高卫星数据对此进行评估的方法。利用测高卫星对海面高高精度测量的特性,以测高卫星过顶深海压力仪所在海域为前提,给出了通过测高卫星数据评估深海压力仪相对测深精度的原理。使用... 针对深海压力仪高质量精度评定的需求,研究了利用海洋测高卫星数据对此进行评估的方法。利用测高卫星对海面高高精度测量的特性,以测高卫星过顶深海压力仪所在海域为前提,给出了通过测高卫星数据评估深海压力仪相对测深精度的原理。使用Jason-3卫星151弧段前51周期的测量数据,对21419号DART测站所使用深海压力仪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该方法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21419号DART测站采用的Paroscientific Digiquartz 410K型压力传感器在近6 km的深海布设时,其海深相对变化测量精度约为10.18 cm(1σ),该方法适用于深海压力仪的精度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海面高 深海压力仪 压力传感器 海啸深海评估与预警
下载PDF
马尼拉俯冲带最大可能地震对南海诸岛的海啸灾害评估
8
作者 赵广生 牛小静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18,共7页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可能发生大型地震海啸的地质构造带,一旦发生大地震海啸将对南海沿岸和岛礁地区造成严重灾害。该文通过分析马尼拉俯冲带最大地震震级并模拟诱发海啸过程,评估在最大震级地震发生时南海岛礁面临的海啸危险性。研究综... 马尼拉俯冲带是南海可能发生大型地震海啸的地质构造带,一旦发生大地震海啸将对南海沿岸和岛礁地区造成严重灾害。该文通过分析马尼拉俯冲带最大地震震级并模拟诱发海啸过程,评估在最大震级地震发生时南海岛礁面临的海啸危险性。研究综合考虑地震震中、震源深度和断层滑动非均匀性等因素对海啸的影响,模拟了最大震级条件下70万个可能的海啸情景。其中,基于GPS大地测量数据的俯冲带闭锁反演和历史地震数据,选取评估结果500年一遇地震震级8.9级作为最大可能地震。研究给出了南海主要岛礁在发生8.9级地震时的岸外海啸波高,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震级下,海啸波高也有很大的随机性,东沙岛的海啸波高可从1.8 m增加到6.2 m。断层非均匀性对海啸波高影响显著,忽略断层非均匀滑动分布的传统模型会低估海啸波高约20%~50%。从空间分布来看,西沙宣德群岛的南沙洲、南岛和北岛,以及东沙群岛的海啸危险性最大,海啸波高超过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拉俯冲带 TDEFNODE 断层闭锁 南海诸岛 海啸灾害评估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Height of Tsunami Induced by Submarine Landslide
9
作者 Yoshikane Murakami Takemi Shikata Koji Tonomo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35-43,共9页
Under the new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Japan, which were enacted in response to the nuclear accident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Tsunami that occurred on 11 March 2011, i... Under the new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Japan, which were enacted in response to the nuclear accident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Tsunami that occurred on 11 March 2011, it is a requirement to establish a site-specific "standard tsunami" based on numerical analysis considering non-seismic factors in addition to general seismic fault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nsistent evaluation scheme for estimation of tsunami height induced by submarine landslide, since a standard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even though several models for calcul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In this study, we estimated the scale of submarine landslide from a literature survey and showed examples of tsunami height evaluation using multiple schemes. As a result of evaluation of tsunami height using three schemes, the Watts model, the KLS model, and the modified-KLS model, the result obtained by the KLS model was comparatively large for every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landslide landslide-induced tsunami tsunami height evaluation new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power plants in Japan standard tsunami.
下载PDF
Tsunami Hazard Assessment in the Alboran Sea for the Western Coast of Algeria
10
作者 Lubna A. Amir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4年第1期43-51,共9页
In October 1790, a destructive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 Oran c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Algeria (MSK, Medvdev-Sponheuer-Kamik macroseismic intensity: X). It generated a tsunami that inundated the Spanish and North... In October 1790, a destructive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 Oran c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Algeria (MSK, Medvdev-Sponheuer-Kamik macroseismic intensity: X). It generated a tsunami that inundated the Spanish and North Africa coasts. The regional tectonic includes NW-SE compressional stress in Algeria and NE-SW strike-slip structures in the Alboran basin. In this work, we identified tsunami sources for the Alboran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The sea bottom displacement is calculated from the Okada equations. The tsunami's propagation is simulated with the SWAN code. The identified tsunami source for the 1790 event is a 7.5 magnitude earthquak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Oran harbor, with a pure reverse faulting,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Murdjajo fold The tsunami wave height profile that is obtained for the city of Oran showed an initial withdrawal of the sea that was followed by tsunami waves reaching 2 meters in height.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Spain agree with the observa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Finally, the simulations l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be considered as for tsunami sources in the Alboran. Sedimentary mass-movements should be now included as an additional component in the tsunami hazard assessment for the West Mediterranean. The con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disturbance due to the series of canyons offshore the western margin could induce water waves higher than 2 meters in Western Alg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oran TSUNAMI modelling sedimentary mass-movements earthquake Western Alger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