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海域X凹陷枯竭气藏二氧化碳封存潜力估算
1
作者 刘方圆 盛志超 +2 位作者 李久娣 严曙梅 朱睿哲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达成了共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其中海域封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一项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某海域X凹陷目前已开发的气田以凝析气藏为主,部分气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面临枯竭...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达成了共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其中海域封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一项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某海域X凹陷目前已开发的气田以凝析气藏为主,部分气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面临枯竭,枯竭后的气藏是良好的二氧化碳封存箱体。为明确X凹陷枯竭气藏的封存潜力,该研究主要估算构造、束缚和溶解三种机理的埋存量。X凹陷枯竭气藏的埋存二氧化碳的理论封存量为7.32×108 t,有效储存容量(2.39~4.63)×108 t。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封存二氧化碳的潜力较大,前景较好,为后续开展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论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封存 封存机理 封存潜力 有效封存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CO_(2)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可行 陈建文 +5 位作者 龚建明 杨传胜 杨长清 谢明英 王建强 袁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共12页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了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及诸多次生灾害,CO_(2)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应运而生。中国东海沿岸CO_(2)排放源众多,但陆上盆地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巨量CO_(2)封存的需求。根据相关学者做出的中国全海域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东...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了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及诸多次生灾害,CO_(2)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应运而生。中国东海沿岸CO_(2)排放源众多,但陆上盆地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巨量CO_(2)封存的需求。根据相关学者做出的中国全海域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东海陆架盆地在中国近海盆地中碳封存适宜性排名第3,面积宽广且封闭性好,因此,在此基础上对东海陆架盆地开展了盆地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级分析法确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再根据盆地内各二级构造单元的相关地质资料,按照评价指标分级赋分表对各单元的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结合权重计算出综合适宜性评分。综合考虑碳封存容量、封闭性及可操作性的评价结果认为,台北坳陷为盆地中碳封存综合适宜性最好的单元,可作为优先实验性封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海域封存 适宜性评价 台北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