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文学70年:海外华文写作的女性形象谱系
1
作者 刘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建构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研究者们发展学科的动力和旨归之一,便是构建独属于这个学科的概念、术语,以期...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建构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研究者们发展学科的动力和旨归之一,便是构建独属于这个学科的概念、术语,以期实现新的学科的理论建构.近年来,学界已经逐渐注意到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以北美华文文学为例:它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兼容性,不仅已经在创作领域凸显,反映在评论研究方面,即要求研究者要考虑其与中国当代文学彼此兼容的问题,也已很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可以说,与当代文学70年两相兼容的70年来的海外华文写作,存在一个醒目的女性形象谱系.在历史历时的渐进历程里,可以看到无根放逐、无根漂泊和渐欲落地生根的女性形象;看到历经离散、迁移的文化心理而日渐呈现错位归属心态和生存状态的女性形象;看到离散美学和文学命题之后,海外华文作家笔下寄寓繁富中国想象的女性形象.海外华文写作的女性形象谱系,不啻中国当代文学70年中最为精彩的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写作 女性形象谱系 无根漂泊 离散 错位归属 中国想象
下载PDF
作为心灵灯塔的海外华文写作——以欧华女作家林湄和方丽娜的写作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冠青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闽籍荷兰华文女作家林湄将写作看作"可以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心灵灯塔,因为它照亮了生命,也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也是许多海外华文作家共同的生命追求。这一追求具体表现在,她们把写作当作思考人生之道的方式,她们通过写作寻找灵... 闽籍荷兰华文女作家林湄将写作看作"可以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心灵灯塔,因为它照亮了生命,也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也是许多海外华文作家共同的生命追求。这一追求具体表现在,她们把写作当作思考人生之道的方式,她们通过写作寻找灵魂栖息之地,她们在写作中审视人性困惑与迷茫,她们以写作传达独特的人文关怀;可以说,对当下人类生存境遇与精神归属的独特审视与人文关怀,始终是她们不懈的生命追求,所以她们独特的人生追求得到了读者的共鸣,也启迪了这个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里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写作 心灵灯塔 独特审视 人文关怀 人生追求
下载PDF
海外华人如何书写“中国故事”——以陈河《甲骨时光》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4,共10页
海外华文文学迄今为止,发展已逾百年。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来北美新移民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版图中强势崛起,其写作经历了初期国外猎奇、中期移民困境到中西文化对比几个阶段,近年来出现了回归本土写作的新趋势。但其回归不是简单复归,... 海外华文文学迄今为止,发展已逾百年。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来北美新移民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版图中强势崛起,其写作经历了初期国外猎奇、中期移民困境到中西文化对比几个阶段,近年来出现了回归本土写作的新趋势。但其回归不是简单复归,而是基于世界眼光的中国叙事。海外华文作家陈河的《甲骨时光》就是突出代表,他在近年来自觉开始了"中国故事"的探索。《甲骨时光》在中西文化对比的语境中建构起了独特的"中国形象",一个美学层面的中国形象在对甲骨的寻找中逐渐浮现出来;为了表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甲骨时光》采用了基于纪实性材料的小说写作,但其纪实的立足点和弱势华裔文学的自我东方化倾向不同,更多是理性和客观的精神使然;在叙事层面,陈河以纪实为基点,运用鬼魂隐喻、"藏宝/寻宝"的迷宫叙事结构、多维时空交错等策略,在古典与先锋叙事技巧的融汇中建构起一个具有诗性魅力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河 《甲骨时光》 海外华文写作 中国故事 身份与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