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华文小说中传统意象资源的转化:以张翎《归海》为例
1
作者 王小平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张翎的长篇小说新作《归海》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叙事主题,分别指向书写母亲、自我疗愈及回望故土。同时,作家援引、激活传统意象符号,建构起以“归海”为核心的雨/水、龙、凤意象体系,紧密贴合小说叙事且与之形成互补关系,深化了作... 张翎的长篇小说新作《归海》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叙事主题,分别指向书写母亲、自我疗愈及回望故土。同时,作家援引、激活传统意象符号,建构起以“归海”为核心的雨/水、龙、凤意象体系,紧密贴合小说叙事且与之形成互补关系,深化了作品的叙事美学内涵。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不仅体现出张翎在跨文化语境中汲取、转化汉语文学传统的叙事自觉,也示范了一种将海外生命体验与民族精神进行融合性书写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归海》 海外华文小说 传统意象
下载PDF
性别修辞与历史话语:海外华文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3,共6页
作为一种文本迁移现象,严歌苓、张翎、艾米等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小说被多次改编成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会话题性的电影作品。这些小说中显见的女性视阈、历史书写经不同创作者影像转换后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美学面向--或承续,或置换。电影... 作为一种文本迁移现象,严歌苓、张翎、艾米等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小说被多次改编成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会话题性的电影作品。这些小说中显见的女性视阈、历史书写经不同创作者影像转换后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美学面向--或承续,或置换。电影对小说的"阐释"差异源于改编场域中的多元驱动力,如小说与电影在媒介属性上的相异性,创作者一以贯之的审美趣味和价值立场,不同影片在制片定位、市场策略上的差别等。在"从小说到电影"这个转换场域中,电影创作者既有艺术维度的取舍判断,亦不可能忽略更深层的社会语境与文化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性别修辞 历史话语 海外华文小说 严歌苓
下载PDF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抗战叙事
3
作者 朱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以《南京安魂曲》《沙捞越战事》《劳燕》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小说,承接"十七年"时期抗战叙事的"小传统",又将中国的抗日战争置于整个反法西斯战场来思考,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疾斥战争的毁灭性。沟通英雄形象的传统要素... 以《南京安魂曲》《沙捞越战事》《劳燕》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小说,承接"十七年"时期抗战叙事的"小传统",又将中国的抗日战争置于整个反法西斯战场来思考,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疾斥战争的毁灭性。沟通英雄形象的传统要素与现代精神,塑造出指向当下的英雄主义式人物,使得英雄人物形象既展现民族品格、精神,又是人类精神谱系的重要注解。在叙事形式上,突破了中国当代战争小说叙事形式的陈规,展现出新的可能性。海外华文小说中对中国抗战的叙写,不仅从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进行审美观照,更是从人类自身的价值体系去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丰富且良性的互动,呈现出当代抗战小说新的叙述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小说 抗战叙事 人类意识 英雄品格
原文传递
论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小说创作视野下的洛学“理欲”观
4
作者 彭燕彬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二程依据其"性即理"原则,将人性二重化,使天理天性与人的自然之性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欲原则。千百年的传承积淀难以逾越,后世至今的文学创作理念的一再复载形成了叠嶂,传承到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小说的... 二程依据其"性即理"原则,将人性二重化,使天理天性与人的自然之性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欲原则。千百年的传承积淀难以逾越,后世至今的文学创作理念的一再复载形成了叠嶂,传承到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小说的创作中亦为鲜明。虽然作家创作空间自由广大,但在对"去人欲"的反叛上仍然脱离不了二程理学的藩篱。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体例创作都或多或少给予小说人物以活的灵魂,同时又囿于理学的范畴。并非作家本身不能去超越文体所带来的局限空间,而是某种程度上对理学影响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小说 洛学“理欲”观
原文传递
论海外华文小说的民间共同体书写
5
作者 戴瑶琴 《思想与文化》 2023年第2期330-344,共15页
百年华人移民史中“传帮带”模式依托宗亲会、同乡会、堂会等民间共同体。华商“桥头堡”即为地缘或亲缘的共同体,同乡同宗是招募赴海外务工人员的优先条件。海外华文小说的移民史书写基于扎实史料,呈现民间共同体的形成动因、结构特点... 百年华人移民史中“传帮带”模式依托宗亲会、同乡会、堂会等民间共同体。华商“桥头堡”即为地缘或亲缘的共同体,同乡同宗是招募赴海外务工人员的优先条件。海外华文小说的移民史书写基于扎实史料,呈现民间共同体的形成动因、结构特点及发展历程,突出其亲缘、地缘、神缘的特性。在多形态的民间共同体中,堂会具有特殊性,它打破同族和联族的限制,向全体华人开放。作品刻画堂会对华裔“在地化”进程的介入,并再现它在20世纪20—40年代以“江湖”力量践行家国信仰。唐人街则是更宽泛的华人生活共同体,小说将其定位于华人对故乡的一种重塑,同时揭示其对华裔女性移民的事实压制,以及对华洋融合的直接助益。21世纪以来,移民史呈现新发展趋势,民间共同体从单纯的命运共同体转型为中华文化共同体是海外华文创作应该思考的新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小说 民间共同体 堂会 唐人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