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下游生态脆弱区-济南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1980~2020年6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InVEST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model),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以黄河下游生态脆弱区-济南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1980~2020年6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InVEST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model),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198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由于林草地碳储量的累积,碳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2005~2010年城市扩张速度最快,城乡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林地和草地,使区域固碳能力明显下降;2010~2020年,由于城市化扩张限制以及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区域碳储量逐渐呈增长趋势;1980~2020年济南南部山区的总碳储量呈“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且林地是济南南部山区碳储量的主要供给者,区域碳储量值随着远离城乡居民生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说明人类活动对区域碳储量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引起地类碳密度的变化,是区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变化与各地类的面积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该成果可为生态脆弱区塑造良好的陆地碳汇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胶州湾以其独特的自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胶州湾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特征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了大气校正、DEM合成等预处理,获得了能够满足解译要求的优质工作底图。结合胶州湾海岸带调查成果和胶州湾实际情况,建立了胶州湾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的遥感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Landsat TM/E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胶州湾海岸带2000年及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检测。研究表明:2000—2009年,胶州湾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住宅交通运输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住宅交通运输用地转换;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反映出来。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以黄河下游生态脆弱区-济南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1980~2020年6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InVEST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model),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和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198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由于林草地碳储量的累积,碳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期;2005~2010年城市扩张速度最快,城乡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林地和草地,使区域固碳能力明显下降;2010~2020年,由于城市化扩张限制以及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区域碳储量逐渐呈增长趋势;1980~2020年济南南部山区的总碳储量呈“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且林地是济南南部山区碳储量的主要供给者,区域碳储量值随着远离城乡居民生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说明人类活动对区域碳储量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引起地类碳密度的变化,是区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变化与各地类的面积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该成果可为生态脆弱区塑造良好的陆地碳汇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文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胶州湾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特征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遥感影像是土地利用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了大气校正、DEM合成等预处理,获得了能够满足解译要求的优质工作底图。结合胶州湾海岸带调查成果和胶州湾实际情况,建立了胶州湾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的遥感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Landsat TM/E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胶州湾海岸带2000年及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检测。研究表明:2000—2009年,胶州湾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住宅交通运输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住宅交通运输用地转换;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反映出来。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