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ST模型的国外海岸带碳汇开发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逊 李梦言 朱晖 《自然资源情报》 2023年第6期35-41,共7页
海岸带碳汇作为重要的增汇机制,具有极高的碳汇开发价值。目前,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实施的沿海蓝碳示范项目,有力证明了蓝碳具有激励保护气候的能力。针对海岸带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国尝试运用PEST方法,通过简化项目开... 海岸带碳汇作为重要的增汇机制,具有极高的碳汇开发价值。目前,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实施的沿海蓝碳示范项目,有力证明了蓝碳具有激励保护气候的能力。针对海岸带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国尝试运用PEST方法,通过简化项目开发程序、增强部门联动,丰富碳汇交易市场融资机制。同时,创建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开发激励机制,推行多种碳排放标准适用等措施,为构建海岸带碳汇开发的完善体系,以及推进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 海岸带碳汇 项目 PEST模型
下载PDF
互花米草防治后的海岸带增汇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春松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8期109-111,共3页
《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互花米草清除率达到90%以上。互花米草防治后,我国海岸带生态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碳汇损失的风险和乡土海岸带植被群落快速构建与恢复的需求。因此,如何利用海岸... 《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互花米草清除率达到90%以上。互花米草防治后,我国海岸带生态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碳汇损失的风险和乡土海岸带植被群落快速构建与恢复的需求。因此,如何利用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实现海岸带增汇是近几年的重点研究方向。文章以上海为例,提出互花米草防治后的海岸带增汇技术,以期为上海和其他地区海岸带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海岸带碳汇 盐沼植被 牡蛎礁 海堤生态化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措施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镇杭 刘大海 +1 位作者 池源 李彦平 《海岸工程》 2023年第1期13-24,共12页
海岸带碳汇类型多、潜力大,不仅是重要的碳源/汇空间,具有强大的碳捕获、碳埋藏能力,是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区域。本文基于海岸带及海岸带蓝碳的自然禀赋特征分析,结合红树林、盐沼湿地和海草床三种生态系统,从自... 海岸带碳汇类型多、潜力大,不仅是重要的碳源/汇空间,具有强大的碳捕获、碳埋藏能力,是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区域。本文基于海岸带及海岸带蓝碳的自然禀赋特征分析,结合红树林、盐沼湿地和海草床三种生态系统,从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等角度开展研究,综合分析了现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修复与增汇技术并总结归纳其优缺点;探索构建现实可达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将其分为修复技术、辅助技术、管理与价值化技术;面向未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科学问题和管理需求,以期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碳汇 自然禀赋 措施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海岸带蓝色碳汇权利客体及其法律属性探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海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8,共14页
海岸带蓝色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增汇机制,为海岸带蓝色碳汇交易的实现提供重要来源。国内外法律法规对海岸带蓝色碳汇的规定虽有所涉及,但相关私法规范却严重不足。海岸带蓝色碳汇核证减排量,因其具有价值性、可支配性和独立性,成为海... 海岸带蓝色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增汇机制,为海岸带蓝色碳汇交易的实现提供重要来源。国内外法律法规对海岸带蓝色碳汇的规定虽有所涉及,但相关私法规范却严重不足。海岸带蓝色碳汇核证减排量,因其具有价值性、可支配性和独立性,成为海岸带蓝色碳汇权之客体。海岸带蓝色碳汇权,具有不同于知识产权和债权的物权属性,但因其客体的特殊性以及一定的公法色彩,使其区别于完全意义的"物权"。同时,为符合实践需要并与既有权利理论体系相容,也不宜将其定性为"用益物权""新型财产权"或"行政特许权"。因此,应明确海岸带蓝色碳汇权之"准物权"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蓝色 权利客体 法律属性 准物权
下载PDF
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5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3 位作者 孙景宽 李捷 杨帆 付战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83-2697,共15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岸带蓝色碳汇,准确把握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状况,辨识不同人为干扰下蓝碳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近30a(1987年、1995年、2005年、2016—2017年)为时间尺度,...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岸带蓝色碳汇,准确把握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状况,辨识不同人为干扰下蓝碳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近30a(1987年、1995年、2005年、2016—2017年)为时间尺度,通过遥感手段和现场调查,对黄河三角洲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近30年来研究区NPP均值和总量呈现先下降又略微增长的特征,2016—2017年度NPP平均值为294.38g C m^(-2)a^(-1),总量为710.05Gg C/a,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2)研究区NPP在各行政区、保护区和地表覆盖类型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2016—2017年度NPP分区结果显示,不同分区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生产力区(49.5%)、低生产力区(38.3%)和高生产力区(12.1%)。(3)研究区NPP的时空分异性是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生长状况共同影响的结果,海陆交互作用、开发利用活动和近年来的生态建设是NPP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湿地植被和农田是研究区碳汇的主要贡献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者NPP均值逐渐上升,在2016—2016年度分别达570.28g C m^(-2)a^(-1)和335.92g C m^(-2)a^(-1);近30年来,湿地植被NPP总量逐渐减少,农田NPP总量则逐渐增加。湿地植被是海岸带蓝碳的典型载体,农田作为位于滨海地区、由湿地植被转化而来、本身具有较高固碳能力和潜力的碳汇类型,可作为海岸带蓝碳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蓝色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特征 人类活动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