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冬春转换期间南海东北部水文和环流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洪周 许金电 +3 位作者 李立 陈举 杜岩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0,共11页
根据2001年3月份南海东北部航次调查温、盐资料,分析了2001年冬末春初南海东北部温、盐结构和环流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海东北部环流主要受一次海盆尺度气旋型冷环流支配,冷环流呈现双核结构,垂向尺度接近1000 m.吕宋海峡内... 根据2001年3月份南海东北部航次调查温、盐资料,分析了2001年冬末春初南海东北部温、盐结构和环流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海东北部环流主要受一次海盆尺度气旋型冷环流支配,冷环流呈现双核结构,垂向尺度接近1000 m.吕宋海峡内侧断面的水交换在600 m以浅海水流入南海,在断面南部(20°N以南)中层和深层有流出,断面法向地转流向西净输运量为6.9×106m3/s;直接的黑潮入侵不超过120.5°E,但有部分的黑潮水沿陆坡达到台湾岛西南部海域,并更有一部分逸入东沙岛以西海域,与南海水混合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次海盆尺度 吕宋海峡水交换 黑潮入侵
下载PDF
南海北部冬季混合层深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2
作者 王一格 王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基于简单海洋资料同化(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再分析数据集v2.2.4中的温盐数据,本文使用小波能量谱分析了冬季南海北部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的年际变化,发现其存在2~4 a与7~8 a的准周期年际振荡。不同年际... 基于简单海洋资料同化(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再分析数据集v2.2.4中的温盐数据,本文使用小波能量谱分析了冬季南海北部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的年际变化,发现其存在2~4 a与7~8 a的准周期年际振荡。不同年际信号的主导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短周期(2~4 a)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表净热通量和风应力旋度,但海表净热通量等局地因素与长周期(7~8 a)年际变化之间并无明显相关。吕宋海峡水交换的纬向流速垂向变化显著,能够调整南海北部的垂向密度分布,因此MLD与吕宋海峡水通量差(Luzon Strait transport,LST,ΔLST)之间存在密切联系。ΔLST的正(负)异常表示通过海峡断面0~70 m(70~140 m)进入的高盐水相对增加,强化了其对南海北部混合层内(混合层之下)水体的增密作用,使层结强度降低(增强),进而导致MLD加深(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混合层 年际变化 吕宋海峡水交换
下载PDF
南海海洋动力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杜岩 王东晓 +2 位作者 陈举 王卫强 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92,共11页
主要从动力学角度回顾了近年来与南海环流有关的南海物理海洋学调查与模拟研究的进展。目前,对南海上层海洋海盆和次海盆尺度季节性环流的基本模态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对特定区域中尺度的环流特征也达成共识。已有的观测和数值模拟... 主要从动力学角度回顾了近年来与南海环流有关的南海物理海洋学调查与模拟研究的进展。目前,对南海上层海洋海盆和次海盆尺度季节性环流的基本模态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对特定区域中尺度的环流特征也达成共识。已有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南海准定常涡旋的空间分布,获得其时间演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其形成和演化的可能因素;研究行星波动在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过程中的作用,获得南海低阶行星波动的速度场分布以及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的典型时间尺度;分析并讨论南海与其周边海域,尤其是与西太平洋海域水交换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初步了解海峡水交换的季节差异及其水平和垂向结构,提出黑潮入侵南海的几种形式。未来南海环流的研究方向将扩展到能量学机制方面,并包括热量、动能、动量和涡度等物理量的多时空尺度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环流 涡旋 ROSSBY波 海峡水交换
下载PDF
印尼贯穿流与南海贯穿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钦燕 王东晓 +1 位作者 谢强 黄企洲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通过绕岛环流理论和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对印尼贯穿流(ITF)和南海贯穿流(即吕宋海峡水交换,LST)在1976年气候突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6年后吕宋海峡水交换体积输送(LSTT)异常增大,而印尼贯穿流体积输... 通过绕岛环流理论和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对印尼贯穿流(ITF)和南海贯穿流(即吕宋海峡水交换,LST)在1976年气候突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6年后吕宋海峡水交换体积输送(LSTT)异常增大,而印尼贯穿流体积输送(ITFT)异常减少。吕宋海峡东部东风分量和南海内部的北风分量的局地驱动是导致LSTT在1976年后增加的主要因素,南海内部异常北风分量对LSTT增加的贡献能够达到53%;而赤道太平洋的西风分量则是导致ITFT在1976年后减少的主要因素,其贡献大约为61%。1976年后15°N左右的NEC(North Equatorial 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增强,但总NEC体积输送异常减弱。KC(Kuroshio 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增强,而MC(Mindanao Current)、NECC(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SEC(South EquatorialCurrent)体积输送异常减弱。赤道西太平洋由风场变化通过Sverdrup动力过程产生的异常气旋性环流阻碍了太平洋水体向印度洋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贯穿流 吕宋海峡水交换 体积输送 局地驱动 赤道太平洋 风场变化
下载PDF
Water exchange and circulation structure near the Luzon Strait in early summer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更新 侯一筠 储小青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70-481,共12页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covering large areas of ocean for the period from June 21 to July 5 in 2009, we studied the circ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Luzon Strait area, examined the routes of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Sou...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covering large areas of ocean for the period from June 21 to July 5 in 2009, we studied the circ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Luzon Strait area, examined the routes of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the Philippine Sea, and estimated the volume transport through Luzon Strait. We found that the Kuroshio axis follows a e-shaped path slightly east of 121°E in the upper layer. With an increase in depth, the Kuroshio axis became gradually farther from the island of Luzon. To study the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Philippine Sea and the SCS, identification of inflows and outflows is necessary. We first identified which flows contributed to the water exchange through Luzon Strait, which differs from the approach taken in previous studies. We determined that the obvious water exchange is in the section of 121°E. The westward inflow from the Philippine Sea into the SCS is 6.39 Sv in volume, and mainly in the 100-500 m layer at 19.5°-20°N (accounting for 4.40 Sv), while the outflow from the SCS into the Philippine Sea is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100 m at 19°-20°N and upper 400 m at 21°-21.5°N, and below 240 m at 19°-19.5°N, accounting for 1.07, 3.02 and 3.43 Sv in volume transport,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xchange the Luzon Strait circulation structure KUROSHI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