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栾锡武 秦蕴珊 +1 位作者 张训华 龚建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7-475,共9页
利用实测的海底温度和海底热流资料对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中轴以西的槽底地区的海底温度场和热流场进行了分析 .利用地震声纳浮标和OBS(OceanBottomSeismometer)资料将本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 6层 ,自上而下地层的速度分别为 1.8(1.8~ 2 .... 利用实测的海底温度和海底热流资料对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中轴以西的槽底地区的海底温度场和热流场进行了分析 .利用地震声纳浮标和OBS(OceanBottomSeismometer)资料将本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 6层 ,自上而下地层的速度分别为 1.8(1.8~ 2 .2 )km s、2 .2 (2 .0~ 2 .5 )km s、2 .8(2 .7~ 3.2 )km s、3.4~ 3.6km s、4 .2 (4 .1~ 4 .7)km s、5 .1km s.上部的 1.8~ 2 .2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第四纪的地层 ,2 .8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上部的地层 ,3.4~4 .2km s的速度层相当于上新世下部的地层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覆盖的面积从水深约 5 0 0m的陆坡下缘到冲绳海槽的中轴部分约 70 0 0 0km2 ,相当于整个东海海域面积的十分之一 .稳定带的厚度从 4 0 0m(研究区中部 )到 110 0m(研究区北部和南部 )不等 .适合水合物稳定赋存的地层主要是第四纪 (1.8km s、2 .2km s)和上新世的地层(2 .8km s) .根据热流、构造活动性和稳定带的厚度分析 ,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更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赋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坡 海底温度 海底热流场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域分析 冲绳海槽 海洋地球物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