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江回回(续四)
1
作者 夏容光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21,共3页
杨大波阿訇 易司马仪·杨大波阿訇,出身镇江阿訇世家(1879—1947年)。成年后,在天津大寺挂幛,继去河南开封文书寺深造穿袍;旋被朱仙镇大寺,聘为开学阿訇,南京蒋家因慕其名特派专人持聘书请来,任南门外义学首届开学阿訇,以后镇江乡... 杨大波阿訇 易司马仪·杨大波阿訇,出身镇江阿訇世家(1879—1947年)。成年后,在天津大寺挂幛,继去河南开封文书寺深造穿袍;旋被朱仙镇大寺,聘为开学阿訇,南京蒋家因慕其名特派专人持聘书请来,任南门外义学首届开学阿訇,以后镇江乡老请他回来,先后担任西大寺、牌湾寺阿訇。1937年又被南京五贵桥清真寺请去,1941年在松江真教寺、1942年在南京汉西门清真寺、1943年在净觉寺等处掌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司马仪 真教寺 西大寺 挂幛 伊赫瓦尼 净觉寺 朱仙镇 乡老 大波 海底耶
下载PDF
“教门话”与“教门歌”
2
作者 穆白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4-29,共6页
通用汉语的回族穆斯林,也同其他民族穆斯林一样,在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无不有着伊斯兰教深刻的印记。所不同的是。
关键词 回族穆斯林 海底耶 伦理道德观念 《古兰经》 穆圣 欧麦尔 穆罕默德言行录 色兰 卧尔兹 伊斯哈格
下载PDF
长河 被引量:9
3
作者 马金莲 《民族文学》 2013年第9期31-54,共24页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和母亲在厨房炕边剥玉米棒子。<br>  秋天是个令人陶醉的季节,莫说那漫天成熟得弯腰低头的糜子谷子,那埋在土里成串的土豆,单是门外麦场旁那一片玉米,就能让我们充分享受丰收的喜悦。<br>  这一...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和母亲在厨房炕边剥玉米棒子。<br>  秋天是个令人陶醉的季节,莫说那漫天成熟得弯腰低头的糜子谷子,那埋在土里成串的土豆,单是门外麦场旁那一片玉米,就能让我们充分享受丰收的喜悦。<br>  这一年的玉米秆子分外甜,只要母亲说晚饭咱们煮玉米吧,父亲就带着我去剁玉米,他用镰刀或者铲子将那些棒子成熟的玉米秆子剁倒,我就蹦蹦跳跳往家里拖。拖回屋,母亲已经坐起来,靠坐在窗户边,等着给我们剥玉米呢。她剥棒子,我就剥秆子,将玉米秆子上的叶子一片片剥去,露出光溜溜的身子骨儿来,像鞭杆一样。折下一节,用嘴啃着剥下皮,一口一口嚼里面的芯儿,满口清脆的甜香,可好吃了。尤其外面看上去发红的那种秆子,直往人心里甜呢。我脆生生地嚼着,母亲是不吃的,她剥棒子。一个个大棒子沉甸甸的,抓在手里,人心里就有一股喜悦水一样往外溢。其实,煮玉米棒子更好吃,想想吧,揭开热气腾腾的锅,只见半锅棒子胖乎乎热腾腾,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又软又甜又黏牙,就算你刚刚吃过饭,吃得很饱,也会禁不住淌口水,拿起来啃上一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耶
原文传递
满儿(小说)
4
作者 马金莲 《六盘山》 2015年第1期3-11,共9页
这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太厚了,人踩过去能埋没小腿。院子里的雪被我们清扫光了,背出去倒在门前高高的埂子下。大门外清扫出一条人行道。剩下的我们想等日头出来一晒,让自然的力量慢慢去消融。孩子们在院子里玩,一个个穿着鼓囊囊的劣质羽绒... 这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太厚了,人踩过去能埋没小腿。院子里的雪被我们清扫光了,背出去倒在门前高高的埂子下。大门外清扫出一条人行道。剩下的我们想等日头出来一晒,让自然的力量慢慢去消融。孩子们在院子里玩,一个个穿着鼓囊囊的劣质羽绒服和肥大的毛绒裤,戴着狗头一样的大暖帽,但是鼻涕还是冻出来了,在嘴唇上明晃晃吊着。我和嫂子起了一大盆面,淘洗了白萝卜和黄萝卜,切菜的切菜,煮肉的守着一口大锅烧火。热气腾腾中婆婆扭着脚跑进来,快快快,先把活儿停下,拾掇点吃头,亲戚来了!随着语声门口一暗,紧接着又亮了,婆婆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盆面 少年时代 海底耶 人我 细缝 一个儿 爬起来 乡老 间捕
原文传递
回族油香
5
作者 禹虹 穆群森 李靖 《宁夏画报(生活版)》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回族油香是回族日常生活礼仪和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是回族社会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食品,但它又不仅仅是食品,还是文化意图和社会常规的结合品,它在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宗教活动各种场景中出现,富于流动性,因此又是回族文... 回族油香是回族日常生活礼仪和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是回族社会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食品,但它又不仅仅是食品,还是文化意图和社会常规的结合品,它在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宗教活动各种场景中出现,富于流动性,因此又是回族文化生活中独具典型性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社会 家庭与社会 宗教仪式 宗教活动 尔麦里 传油香 法图麦节 穆圣 圣纪 海底耶
原文传递
“宗教意识”中的“死亡关怀”——评马金莲的小说《长河》
6
作者 姜应龙 《六盘山》 2014年第3期78-80,共3页
作为一个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以纯洁的眼睛和质朴的心灵审视乡土生活的"80后"女作家,宁夏回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书写着西海固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情风貌。在她的笔下,西海固生活显得有些忧... 作为一个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以纯洁的眼睛和质朴的心灵审视乡土生活的"80后"女作家,宁夏回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书写着西海固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情风貌。在她的笔下,西海固生活显得有些忧伤而又透露着丝丝甘甜,也许正是她的这种独特经历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构成了她"明静又伤感、好笑又苦涩、艰辛与希望、磨难与坚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意识 西海固地区 回族穆斯林 叙述风格 前定 女性生存 一个女性 海底耶 《古兰经》 伊玛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