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溶过程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氮海拔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晓丽 吴艳宏 +1 位作者 周俊 马婷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7-194,共8页
为揭示淋溶过程在山地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贡嘎山东坡海拔2600~3200 m针叶林土壤碳(C)、氮(N)的海拔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海拔4个样点的针叶林土壤C、N含量及碳氮比(C/N),并结合其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探讨了淋溶过程对土... 为揭示淋溶过程在山地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贡嘎山东坡海拔2600~3200 m针叶林土壤碳(C)、氮(N)的海拔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海拔4个样点的针叶林土壤C、N含量及碳氮比(C/N),并结合其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探讨了淋溶过程对土壤C、N海拔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分解强烈的凋落物层(O H层)的C、N含量和碳氮比(C/N)随海拔升高有降低趋势。由于凋落物碳(C lit)含量分别与O H层C、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O H层C、N海拔分布特征主要由C lit输入量控制。与O H层相比,矿质土层(A、B和C层)中C、N含量及C/N并未发现明显的梯度变化趋势。A层C、N含量在2781 m样点较低,而B和C层C、N含量均在2781 m样点最高。天然降雨中C、N含量明显低于壤中流中C、N含量,展现了淋溶作用对C、N空间分布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淋溶过程对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土壤C、N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海拔分布特征 淋溶过程 针叶林土壤 亚高山 山地养分循环 C、N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基于FAREAST模型的青海云杉中-幼龄林生物量碳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清涛 赵传燕 +5 位作者 王小平 胡姗姗 刘美艳 史文宇 王晓雨 单文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6-1326,共11页
为预测未来青海云杉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范围,基于FAREAST模型,对祁连山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站点的青海云衫(Picea crassifolia)中-幼龄林(0~60 a)生物量碳的海拔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同一站点,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 为预测未来青海云杉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范围,基于FAREAST模型,对祁连山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站点的青海云衫(Picea crassifolia)中-幼龄林(0~60 a)生物量碳的海拔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同一站点,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在中间海拔分布最多,集中在海拔2800~3100 m之间,此范围以外,生物量碳随之减少。(2)不同站点比较,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平均生物量碳在祁连山中部最高,达到27.48±5.51 t·C·hm^-2,其次为东部的24.56±3.50 t·C·hm^-2和西部的23.80±2.07 t·C·hm^-2。(3)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分布的海拔范围约在2500~3400 m之间,但不同站点间存在差异。模拟得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分布存在最佳海拔区间2800~3100 m,高于或低于该区间时,青海云杉的生长和更新过程将会受到限制。祁连山中部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高于东部和西部,表明中部是青海云杉生长和潜在分布的最佳区域,导致东、西部区域更新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东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频繁,而西部山区则可能更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青海云杉幼苗幼树 FAREAST模型 生物量碳 海拔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