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与恶的选择——宗教对海斯特·白兰与潘金莲的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付少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中世纪的东西方虽处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下 ,但都提出禁锢肉欲的宗教主张。《红字》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追求激情而为清教视为恶行 ,在受教义的“逼迫”下苦行赎罪的过程中由于善举而化恶为善 ;而《金瓶梅》的女主人公潘金莲与... 中世纪的东西方虽处于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下 ,但都提出禁锢肉欲的宗教主张。《红字》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追求激情而为清教视为恶行 ,在受教义的“逼迫”下苦行赎罪的过程中由于善举而化恶为善 ;而《金瓶梅》的女主人公潘金莲与白兰一样犯有通奸罪 ,但由于当时纵欲的社会背景和腐化的僧尼队伍无法让她的灵魂受到约束 ,使其在邪恶的道路越走远 ,并同时以其邪恶加重社会的邪恶。对两个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可见有时人是需要象白兰身上的 A字来唤起内在的良知 ,不致使人性恶代代相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海斯特·白兰 清教 《金瓶梅》 潘金莲 佛教
下载PDF
《红字》中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苦难与“救赎”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瑞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通过对《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苦难、救赎,以及作者霍桑三个层面的阐释,深刻剖析了她无法得到真正救赎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红字》 海斯特·白兰 苦难 救赎
下载PDF
反抗与超越——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的形象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毕宇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7-78,共2页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探究人的复杂心理和罪恶对人造成道德、情感、心理上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海斯特的复杂性格,进而揭示霍桑笔下的人物的多面性,海斯特的反抗对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海斯 反抗 超越
下载PDF
爱在“红字”中永生——论《红字》中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花不但没有被清教教规和教义扼杀,而是得之以浇灌,在逆境中茁壮、坚强地生长、绽放,展示了美丽的人间真情。特别是男主人公的爱,在受到上帝对他的意志和对上帝的忠诚历练之后,他的爱变得越加的坚贞,使他公...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花不但没有被清教教规和教义扼杀,而是得之以浇灌,在逆境中茁壮、坚强地生长、绽放,展示了美丽的人间真情。特别是男主人公的爱,在受到上帝对他的意志和对上帝的忠诚历练之后,他的爱变得越加的坚贞,使他公开了他和海斯特的恋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丁梅斯代尔没能活着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的爱却在"红字"中永生、传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纳桑尼尔.霍桑 言情小说 海斯 丁梅斯代尔
下载PDF
范海斯“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简论 被引量:11
5
作者 单中惠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前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在担任校长的14年中,提出了"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他强调大学是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主张大学通过提供专家服务和广泛传播知识两种方式来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海斯 大学理念 为社会服务
下载PDF
勇敢追逐和叛逆的海斯特——从《红字》看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9-90,共2页
霍桑的《红字》虽然传承了美国文学的宗教传统,作者对女主人公的个性特征描绘却无不反映出了相当复杂和充满矛盾的宗教意识。从女主人公海斯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并用行动表示出反抗精神的个性形象中,我们不难看出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 霍桑的《红字》虽然传承了美国文学的宗教传统,作者对女主人公的个性特征描绘却无不反映出了相当复杂和充满矛盾的宗教意识。从女主人公海斯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并用行动表示出反抗精神的个性形象中,我们不难看出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也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霍桑 海斯 勇敢 反抗 女权主义 宗教意识
下载PDF
走向悲剧的两极——评海斯特·白兰和繁漪 被引量:1
7
作者 申丽红 王文静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海斯特·白兰和繁漪是世界文坛上较为著名的两位女性人物形象,其经历颇有相似之处,为了幸福和自由,她们抗争和努力。但是在种种男权势力和社会背景下,她们的抗争以悲剧而结束。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使海斯特和繁漪的抗争... 海斯特·白兰和繁漪是世界文坛上较为著名的两位女性人物形象,其经历颇有相似之处,为了幸福和自由,她们抗争和努力。但是在种种男权势力和社会背景下,她们的抗争以悲剧而结束。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使海斯特和繁漪的抗争结果走向了悲剧的两极,其抗争结果和抗争历程为后来的女性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雷雨》 海斯特·白兰 繁漪 悲剧
下载PDF
《西游记》海斯译本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1930年出版的《西游记》海斯译本迄今仅限文献提及,第一手资料严重不足。海斯译本在整体内容编排、部分译文引用等方面借鉴吸收了李提摩太《西游记》译本,但同时,海斯译本在句式措辞、章节内容详简安排等方面富有创新。
关键词 《西游记》 海斯译本 李提摩太译本
下载PDF
霍桑小说《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晶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红字》是霍桑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17世纪北美清教徒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反映了政教合一的殖民统治对女性的迫害。文章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女主人公海斯特.普琳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红字》 海斯特.普琳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本我,自我,超我——《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詹佳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8-89,92,共3页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声誉的杰作,自1850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其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性格一直是评论家们讨论的焦点。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声誉的杰作,自1850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其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性格一直是评论家们讨论的焦点。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性格,探寻她灵魂最终得以升华的三部曲:本我的爆发,新自我的形成和超我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海斯特·白兰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本我
下载PDF
策略与妥协——《海斯法典》对美国电影工业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怡平 《文化与传播》 2012年第3期61-69,共9页
在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研究中,通常的重点常放在法典本身以及法典对影片生产的影响上。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遭到忽略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即,电影工业在应对反电影力量时所表现出的极强适应力。从这个意义来看,《海斯法典》并非被动出台的... 在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研究中,通常的重点常放在法典本身以及法典对影片生产的影响上。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遭到忽略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即,电影工业在应对反电影力量时所表现出的极强适应力。从这个意义来看,《海斯法典》并非被动出台的行业自律规范法典,而是经过缜密运作产生的法典,它既是电影工业为求自保而不得不为的妥协,同时也是电影工业推进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法典 妥协 策略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叙事话语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娟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3-48,144,共6页
以《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的中国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叙事学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彼此的"他者"、文化适应与异国乡愁、"传统范"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三个层次展... 以《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的中国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叙事学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彼此的"他者"、文化适应与异国乡愁、"传统范"与"现代性"的相互建构三个层次展开,探讨其建构中国形象的话语方式、文化价值与跨文化意义。海斯勒建构的"中国形象"不再是某种西方标准之下的参照物,也非宏大叙事中冷冰冰的"国家形象",而是从现实的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融入了海斯勒作为"外来者"的体验与思考,包含了生活复杂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现代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 中国形象 叙事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红字》主人公海斯特人物性格剖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义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89-191,共3页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对海斯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诠释了清教主义对人们精神上束缚、压制以及女主人公海斯特对真爱、自由的勇敢追求。
关键词 红字 海斯 清教 追求者
下载PDF
抗争中的坚忍,妥协中的坚持——《红字》海斯特·白兰性格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喜玲 《文教资料》 2009年第9期23-25,共3页
《红字》是女性追求真爱,挑战清教社会中神权、父权和政权的代表作。小说以红字为主线,刻画了海斯特·白兰在自我改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双重性格:抗争性与妥协性。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体现了海斯特·白兰对社会的改造:她通过自... 《红字》是女性追求真爱,挑战清教社会中神权、父权和政权的代表作。小说以红字为主线,刻画了海斯特·白兰在自我改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双重性格:抗争性与妥协性。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体现了海斯特·白兰对社会的改造: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对真爱的追寻,改变了人们对红字的世俗看法,并赋予它更多反映女性精神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海斯特·白兰 妥协性 勇敢性
下载PDF
反叛与颠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红字》中的海斯特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建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8-40,共3页
霍桑的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其女主人公海斯特作为一个通奸罪者和宗教的牺牲品,被无情地抛弃在社会边缘,而作者霍桑却以独特的视角,在其作品中赋予海斯特以主体地位。对海斯特在父权社会中表现出的反叛意识和女权... 霍桑的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其女主人公海斯特作为一个通奸罪者和宗教的牺牲品,被无情地抛弃在社会边缘,而作者霍桑却以独特的视角,在其作品中赋予海斯特以主体地位。对海斯特在父权社会中表现出的反叛意识和女权思想,霍桑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海斯 女性主义 霍桑
下载PDF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析海斯特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婷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敢爱敢恨、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彰显了女性意识。海斯特女性意识的发展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各个阶段是相吻合的。运用马斯洛需求...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敢爱敢恨、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彰显了女性意识。海斯特女性意识的发展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各个阶段是相吻合的。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海斯特女性意识的建构进行分析,为其女性意识的觉醒、萌芽、发展、成熟和飞跃找到有力的证据,从而展现霍桑小说对人性的洞察及对女性深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海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传统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海斯特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彦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红字》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这一反叛形象,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女权主义者的经典形象之一。霍桑在《红字》中通过海斯特.白兰这一女主人公向读者展示了1... 《红字》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这一反叛形象,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女权主义者的经典形象之一。霍桑在《红字》中通过海斯特.白兰这一女主人公向读者展示了17世纪父权制度下自然与男性、自然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表达自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海斯特与自然一样,同样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都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 生态女权主义 自然 父权制度
下载PDF
海斯特的另一面——重读《红字》 被引量:5
18
作者 时晓英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从批评背景、历史与现实三个不同角度试图揭示出海斯特并不确定的"另一面"的某些特质。体现在这一人物身上,许多的界限被打破,小说亦即历史;对事物非此即彼式的理解无形中被瓦解;尊严、激情、自由等成为海斯特为代表的美... 本文从批评背景、历史与现实三个不同角度试图揭示出海斯特并不确定的"另一面"的某些特质。体现在这一人物身上,许多的界限被打破,小说亦即历史;对事物非此即彼式的理解无形中被瓦解;尊严、激情、自由等成为海斯特为代表的美国新夏娃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 另一面 《红字》 历史 现实
下载PDF
从红字“A”看海斯特的人生及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婷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5-96,共2页
在《红字》这部作品中,霍桑把象征主义表现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红字"A"本身,霍桑赋予其多变的象征意义。"A"字不断变化的象征意义不仅展示了女主人公海斯特丰富的人生经历并给现代的我们带来重... 在《红字》这部作品中,霍桑把象征主义表现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红字"A"本身,霍桑赋予其多变的象征意义。"A"字不断变化的象征意义不仅展示了女主人公海斯特丰富的人生经历并给现代的我们带来重大的人生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 红字 象征意义 人生 启示
下载PDF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晓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11期83-84,共2页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从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三次反叛获胜为线索,结合作者对两位男主角的命运安排,可以分析出这一有争议的形象以及蕴含的作者的清教观。
关键词 《红字》 海斯 形象解读 纳撒尼尔·霍桑 丁梅斯代尔 清教 从女 教观 男主人公 自然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