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战争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永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29-30,共2页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表现出自己明显战争观的一部作品。当时只有十九岁的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在前线受伤,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由此有了他对战争的反感并强烈地反对战争。作者从海明威反对战争观出发,以《永别了...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表现出自己明显战争观的一部作品。当时只有十九岁的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在前线受伤,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由此有了他对战争的反感并强烈地反对战争。作者从海明威反对战争观出发,以《永别了,武器》为例,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海明威当时的经历分析《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战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战争观《永别了 武器》
下载PDF
海明威的战争观分析——以《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桂芝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分析《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从反对战争到主张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的不同战争观。海明威的战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对世界、社会,对人的命运、道德准则及精神价值的看法。海明威的战争观对于... 分析《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从反对战争到主张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的不同战争观。海明威的战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对世界、社会,对人的命运、道德准则及精神价值的看法。海明威的战争观对于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战争 正义 非正义
下载PDF
通过《永别了,武器》来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树彪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2-94,共3页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阐述了他的战争观。战争是一场灾难,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亨利看透了战争的实质,逃离了部队。海明威认为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就像在着火木头上逃命的蚂蚁的命运,表达了他对那个战争中世界的特...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阐述了他的战争观。战争是一场灾难,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亨利看透了战争的实质,逃离了部队。海明威认为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就像在着火木头上逃命的蚂蚁的命运,表达了他对那个战争中世界的特有认识。作品艺术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战争 影响
下载PDF
战争带来的迷茫——评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被引量:4
4
作者 尹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8-100,共3页
海明威在小说中阐述了他对战争的观点。他认为战争一无是处,再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了。它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伤害人的精神。人在战争中还会失去爱情。总之进行战争是一件愚蠢的事。同时他还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正是在他们的鼓动下,... 海明威在小说中阐述了他对战争的观点。他认为战争一无是处,再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了。它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伤害人的精神。人在战争中还会失去爱情。总之进行战争是一件愚蠢的事。同时他还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正是在他们的鼓动下,怀有爱国之心的青年士兵们从希望一步步走向幻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战争 迷茫 爱情的破灭
下载PDF
战争与恋爱的双重主题──评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中 高游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73-75,共3页
战争与恋爱的双重主题──评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李正中,高游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swav)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在颁奖辞中赞誉他较之任何其他的美国作家,都... 战争与恋爱的双重主题──评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李正中,高游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swav)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在颁奖辞中赞誉他较之任何其他的美国作家,都使我们感受到一个年轻的国家在极力寻求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 武器》 双重主题 小说 凯瑟琳 “冰山”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 诺贝尔文学奖 语言风格
下载PDF
海明威双文本叙事下的战争观
6
作者 魏微丽 李谚 《神州》 2011年第07X期29-29,31,共2页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译成中文时初版书名为《战地春梦》,经多次影印翻版修订后才改名为《永别了,武器》。故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意大利——奥地利前线展开的。作品广泛描写了战争中的日常生活:硝烟弥漫和血肉横飞的...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译成中文时初版书名为《战地春梦》,经多次影印翻版修订后才改名为《永别了,武器》。故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意大利——奥地利前线展开的。作品广泛描写了战争中的日常生活:硝烟弥漫和血肉横飞的战场、野战医院里伤员们痛苦的呻吟、大溃败的狼狈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海明威 文本叙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战地春梦》 日常生活 奥地利 意大利
下载PDF
战争带来的迷惘——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7
作者 何波 《黑河学刊》 2017年第4期40-42,共3页
海明威生长在战乱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对待战争的观点非常明确,其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世界上无比糟糕的事情,他将这种观点带入到作品中,又通过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进而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永别了武器》中,他表述了... 海明威生长在战乱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对待战争的观点非常明确,其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世界上无比糟糕的事情,他将这种观点带入到作品中,又通过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场景,进而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永别了武器》中,他表述了战争是令人迷惘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能够摧毁爱情,清晰的表述了他的战争观,我们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做了简单的分析评价,探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反战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迷惘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下载PDF
论海明威战争观转变及其原因
8
作者 李佳静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3-76,91,共5页
海明威的战争作品有着很强的时代特色。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两部小说入手,探究海明威从积极参战到厌战、反战,再到积极参战的转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海明威 战争 反战 迷惘 红色三十年代
下载PDF
海明威的妇女观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治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5-77,共3页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他们对前途既无信心,又无希望,因而成为所谓“迷惘的一代”。战后社会经济的萧条,搞乱了人们的道德价值,更使女人堕落,而女人又去糟蹋男人。女人的淫乱,已成为人类生存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海明威的多数作品都贯穿着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海明威是一个在个性上充满许多矛盾的人物。他即十分慷慨,又极端自私;他热爱生活,同时又一直不停地思考着死亡;他一生刚勇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小说 迷惘的一代 现代小说家 厄内斯特 热爱生活 德里克 永别了 武器 斯泰因 布莱特 妇女
下载PDF
两种战争的异同——解读《西线无战事》与《永别了,武器》
10
作者 刘凤侠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7-,共1页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每个作家都不是机械地描摹生活,都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有选择地来写的。因而透过描写战争的文本,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与了解作家对战争的诠释——即作家的战争观。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和美国作家海...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每个作家都不是机械地描摹生活,都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有选择地来写的。因而透过描写战争的文本,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与了解作家对战争的诠释——即作家的战争观。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929),是两部著名的反战小说,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侧面,从而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特别是这两部作品所描写的都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作品主人公保罗(《西线无战事》的主人公)和享利(《永别了,武器》的主人公)的言行与内心的独白,也就分别是作家雷马克和海明威的思想的映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海明威 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 帝国主义战争 侵略战争
下载PDF
海明威的宗教情结——基督教视角下的《永别了,武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荣强 张玲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2-68,共7页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揭示了人类由干战争的罪恶注定走向毁灭,而人类命运的唯一前途在于对善、真爱及和平的追求这一主题。这一主题蕴涵于“尘土” 和“雨” 两大意象之中,并在主人公亨利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中得到集中体现。两大意...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揭示了人类由干战争的罪恶注定走向毁灭,而人类命运的唯一前途在于对善、真爱及和平的追求这一主题。这一主题蕴涵于“尘土” 和“雨” 两大意象之中,并在主人公亨利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中得到集中体现。两大意象极具《圣经》隐喻,喻示基督教“原罪论”基本教义;同时,作品的主要情节同贯穿《圣经》的善与恶冲突的主要情节相一致。这显示了海明威体认战争本质、沉思人类命运的基督教视角及其宗教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基督教 宗教情结 战争 命运 文学评论 美国 小说 《永别 武器》
下载PDF
虚无的爱情——试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爱情观的转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雪钦 庄满满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0期20-21,共2页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威在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中将由战争带来的幻灭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幻灭感主要体现在主人公亨利对爱情和战争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亨利的爱情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主...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威在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中将由战争带来的幻灭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幻灭感主要体现在主人公亨利对爱情和战争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亨利的爱情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亨利由视爱情为游戏到将其当作救治恐慌与寂寞的药剂,再到将其作为生活的全部,以及最终意识到爱情的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 武器》 亨利 爱情
下载PDF
他属于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云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83,共5页
那一次负伤成了他的事业中一件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而且他还要把它变成整个一代的所有作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 《永别 武器》 海明威 “迷惘的一代”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战争 长篇小说 人生态度 意大利 资产阶级 人生
下载PDF
战争于海明威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娜 《社会科学论坛》 2001年第6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战争 海明威 小说创作 《永别 武器》 美国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期美国的战争题材小说之《永别了,武器》
15
作者 张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12期8-9,共2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探讨了20世纪初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战争题材小说《永别了,武器》:一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小说《永别了,武器》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殊时代意义;二是深度剖析凯瑟琳这一完美女性形象的不完美性;最后探讨了小...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探讨了20世纪初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战争题材小说《永别了,武器》:一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小说《永别了,武器》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殊时代意义;二是深度剖析凯瑟琳这一完美女性形象的不完美性;最后探讨了小说中大量运用的象征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海明威 战争题材 《永别 武器》
下载PDF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和死亡观
16
作者 杨一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50-51,共2页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通过主人公亨利的悲剧,可以看出作者深刻的反战思想,以及其对人生的悲观失望,对死亡的恐惧及无能为力。这样的反战思想和死亡观是海明威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永别 武器》 海明威 反战思想 死亡
下载PDF
是“迷惘”,还是“奋进”?——读海明威作品所想到的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江玲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言人.“迷惘的一代”比较确切地概括了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迷失了方向,不知该怎么办的思想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及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怀着“保卫世界和平、...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言人.“迷惘的一代”比较确切地概括了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迷失了方向,不知该怎么办的思想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及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怀着“保卫世界和平、民主”的理想参加了战争,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只是残酷的厮杀和死亡,根本不是什么“和平、民主”.所谓崇高的事业,神圣和光荣都是骗人的东西.战争摧毁了他们原来的信仰和美好的希望,传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彻底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 武器》 帝国主义战争 凯瑟琳 斗牛场 “迷惘的一代”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作品
下载PDF
完美的女性形象——析《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莉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永别 武器》 凯瑟琳 女性形象 海明威 战争题材
下载PDF
试探《永别了,武器》中的动物象征性审美价值
19
作者 杜小红 肖鸣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其五个部分便是莎士比亚“五幕剧”的悲剧形式。为使小说的悲剧气氛更浓,海明威采用了多种策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象征的预示作用,一连串的灾难性象征通过“雨”这个字眼贯穿于小说的始终,预示着...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其五个部分便是莎士比亚“五幕剧”的悲剧形式。为使小说的悲剧气氛更浓,海明威采用了多种策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象征的预示作用,一连串的灾难性象征通过“雨”这个字眼贯穿于小说的始终,预示着主人公一个接一个的悲剧。比如动物形象在海明威的笔下就不仅仅是个烘托气氛、表现思想内容的道具,它们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作者从动物的角度来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使这部小说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动人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象征 战争 悲剧 海明威 《永别 武器》
下载PDF
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评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28
20
作者 胡铁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4-87,共4页
美国小说名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厄纳斯特·海明威,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反战的士兵、反法西斯的战士、斗牛士、拳击家、猎狮者和渔夫等。虽然其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 美国小说名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厄纳斯特·海明威,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反战的士兵、反法西斯的战士、斗牛士、拳击家、猎狮者和渔夫等。虽然其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厄运,表现出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塑造的这种艺术形象,已被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以“硬汉形象(the Image of the Code Hero)所普遍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重压下的优雅 硬汉形象 人物形象 桑提亚哥 《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 武器》 战争 《在我们的时代里》 乔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