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棉状血管瘤的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寇镭 吴庆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海棉状血管瘤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激光治疗 激素疗法
下载PDF
消瘤汤治疗海棉状血管瘤17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英 邹雪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6,共1页
笔者自1986年~1990年以来,运用自拟消瘤汤加减治疗儿童海棉状血管瘤1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17例中,男7例,女10例;
关键词 血管瘤 海棉状 消瘤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第四脑室内海棉状血管瘤2例
3
作者 杨开勇 易章超 龚雨水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35-236,共2页
第四脑室内海棉状血管瘤2例杨开勇,易章超,龚雨水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颅内海棉状血管瘤发病率低[1],位于四脑室内者宴罕见,文献报道仅3例[2]。我院曾收治2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59岁。因头痛... 第四脑室内海棉状血管瘤2例杨开勇,易章超,龚雨水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颅内海棉状血管瘤发病率低[1],位于四脑室内者宴罕见,文献报道仅3例[2]。我院曾收治2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59岁。因头痛6天,呕吐并反复发作短时意识障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棉状血管瘤 第四脑室 脑室内 神经外科 小脑半球 蚓部 瘤内出血 意识障碍 占位效应 梗阻性脑积水
下载PDF
肝海棉状血管瘤介入治疗21例报告
4
作者 阎小纺 贺继刚 +1 位作者 宋华志 赵传芝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用介入法治疗肝海棉状血管瘤至今未见报导。我科自1991年3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21例肝海棉状血管瘤病人,经一次介入治疗后17例痊愈,3例病灶区缩小50%,1例缩小30%,全组自觉症状消失,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本文就肝血管瘤的介入诊断、治疗... 用介入法治疗肝海棉状血管瘤至今未见报导。我科自1991年3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21例肝海棉状血管瘤病人,经一次介入治疗后17例痊愈,3例病灶区缩小50%,1例缩小30%,全组自觉症状消失,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本文就肝血管瘤的介入诊断、治疗方法、栓塞材料的选择与评价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棉状血管瘤 介入法 栓塞材料
下载PDF
左上睑额部发际内多发性海棉状血管瘤一例报告
5
作者 赵德清 朱继平 李启寿 《青海医药杂志》 1993年第5期10-10,共1页
患者,女,32岁,于1984年开始出现左眼上睑一浅紫色肿物,且渐渐增大。于1988年在某医院做冷冻治疗二月余,但未见好转,近来已扩大到额部和发际内。遂于1992年7月3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见左眼上睑、额部左侧及发际内共约有16cm^... 患者,女,32岁,于1984年开始出现左眼上睑一浅紫色肿物,且渐渐增大。于1988年在某医院做冷冻治疗二月余,但未见好转,近来已扩大到额部和发际内。遂于1992年7月3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见左眼上睑、额部左侧及发际内共约有16cm^2浅紫色隆起区域。呈片叶状、边界清、表面粗糙、高低不平,压之略退色,硬度中等、弹性差、无压痛、毛发尚存。左上睑下坠,眼裂明显缩小,睁眼时上睑不能上举。其它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毛细血管瘤。1992年8月18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手术切除,深达浅筋膜,切除面积约16.5cm^2额部和发际内切口做适当减张缝合,剩余创面做大邮票式植皮,缝合固定,植皮面积约11cm^2。左上睑处植皮取左大腿内侧中厚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上睑 海棉状血管瘤 发际内切口 毛细血管瘤 复合麻醉 浅紫色 减张缝合 浅筋膜 眼裂
下载PDF
取消因牛海棉状脑病而禁止进口的产品的规定
6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 2004年第6期4-4,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407号文件联合公告,为防止牛海绵状脑病传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人体健康,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先后发布公告禁止从牛海绵状脑病国家或地区进口有关动物及其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407号文件联合公告,为防止牛海绵状脑病传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人体健康,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曾先后发布公告禁止从牛海绵状脑病国家或地区进口有关动物及其产品。根据最新的科学证据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建议,从即日起取消因牛海绵状脑病而对下列产品采取的禁止进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棉状脑病 动物产品 限制进口撤消工作
原文传递
颌面颈部巨大型囊状水瘤1例报告
7
作者 何晓松 陈关福 《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囊水瘤 海棉状血管淋巴管瘤 颌面颈部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传染性海绵状脑炎病原因子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闫玉河 卢景良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传染性海绵状脑炎病原因子是一类具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它对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和加热处理等有极强的抵抗力,并能抗核酸酶的水解作用,但对蛋白酶较敏感。目前有四种有关该病原因子的结构理论,即:非常规病毒假说、朊病毒假说、蛋... 传染性海绵状脑炎病原因子是一类具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它对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和加热处理等有极强的抵抗力,并能抗核酸酶的水解作用,但对蛋白酶较敏感。目前有四种有关该病原因子的结构理论,即:非常规病毒假说、朊病毒假说、蛋白侵染因子假说和统一学说。研究表明,PrP在海绵状脑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PrP的深入研究将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炎的检测和免疫预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海棉状脑炎 传染性 病原因子
下载PDF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肖青 丁正平 王洁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平片、超声和 CT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 ;(2 ) B超发现占位病变 45例 ,确诊 42例 ;CT扫... 目的 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平片、超声和 CT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 ;(2 ) B超发现占位病变 45例 ,确诊 42例 ;CT扫描 5 1例病变全部检出并准确定位 ;(3)病理上肿瘤多呈有完整包膜的实性肿块 ,由不规则血窦构成。结论 临床表现及 X线检查可提示良性肿瘤 ,CT扫描可准确定位 ,而 B超的定位优于 CT,二者可以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分析 眶肿瘤 海棉状 B超 CT 病理
下载PDF
牛海绵状脑病
10
作者 朱蔼 《山东畜牧兽医》 1999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海棉状脑病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 诊断
下载PDF
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出现垂直旋转性眼震和双眼分离性水平凝视麻痹
11
作者 Washio N. Suzuki Y. +1 位作者 Yamaki T. 陈立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4,共2页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16 year old girl with verticaltorsional oscillations. She had a 4 year history of bilateral horizontal gaze palsy caused by a cavernous angioma in the medial part of the dorsal pons. She prese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16 year old girl with verticaltorsional oscillations. She had a 4 year history of bilateral horizontal gaze palsy caused by a cavernous angioma in the medial part of the dorsal pons. She presented with vertical oscillopsia that had worsened during the past 3 months. Unilateral three dimensional eyemovements and bilateral horizontal eye movements were recorded using a magnetic search coil method and direct current electro-oculography, respectively. She had vertical-torsional oscillations (avera-ge frequency: 3.0 Hz) leaving vertical saccades and pursuits intact. The average amplitudes of the vertical and torsional components were 2.0° and 0.6° , respectively. Her horizontal rapid eye movements were severely impaired; however, her horizontal pursuits and slow phases of vestibulo-ocular reflex were only partially impaired (gain < 0.3, oculomotor range <± 9° ).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were intact. Lesions, involving the medial part of the dorsal pons and bilateral paramedian pontine reticular formation can induce vertical and torsional oscillations without disruption of vertical rapid eye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性眼震 凝视麻痹 分离性 海绵血管瘤 海棉状血管瘤 眼球运动 眼电图 前庭眼球反射 平均频率 运动障碍
下载PDF
羊瘙痒因子263K毒株感染金黄地鼠后鼠脑组织中检出PrP-res蛋白及其神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孙宪锋 董小平 +4 位作者 张宝云 侯星生 胥爱源 赵同兴 洪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3,共6页
羊瘙痒病是累及山羊及绵羊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病。为了观察羊瘙痒因子 (Scrapie)的病原特征及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将羊瘙痒因子 2 6 3K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经过 81~ 110天的潜伏期 ,89%的动物发病 (17/19只 )。对发病地鼠的神经病理... 羊瘙痒病是累及山羊及绵羊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病。为了观察羊瘙痒因子 (Scrapie)的病原特征及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将羊瘙痒因子 2 6 3K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经过 81~ 110天的潜伏期 ,89%的动物发病 (17/19只 )。对发病地鼠的神经病理学检测发现 ,海绵状空泡变性的检出率为 5 9% ,淀粉样斑的检出率为 17 6 %。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酶消化后的Westernblotting检测证实 ,10 0 %的发病地鼠的脑组织中都出现蛋白酶抗性朊蛋白 (PrP res)。17只发病地鼠脑组织提取物中 ,PrP res的泳动位置和分子量大小完全一致 ,出现两条分子量在 2 5kD~ 31kD的反应带。尝试应用快速玻片印迹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PrP res,结果显示 ,与常规固定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检出效果相似。这提示脑组织印片法可成为临床检测克 雅氏病 (Creutzfeldt Jacobdisease ,CJD)患者脑组织活检标本中PrP res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羊瘙痒因子 2 6 3K成功感染金黄地鼠再次证明 ,金黄地鼠是TSE感染因子良好的动物模型 ,发病率高 ,潜伏期短 ,发病动物PrP re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典型病理改变的检出率。新生成的PrP res的电泳类型与接种的TSE因子有关 ,与宿主的个体差异无关 ,提示TSE感染因子的确存在“株”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羊因子263K 可传播性海棉状脑病 神经病理学分析 蛋白酶抗性朊蛋白 羊瘙痒病
下载PDF
三种形态的壳聚糖固定化脲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晨光 陈微 +3 位作者 孟祥红 刘成圣 彭虹旎 陈西广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3-246,共4页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 3种固定化载体 ,即粉末状 (Ⅰ ) ,凝胶状 (Ⅱ ) ,海棉状 (Ⅲ ) ,并测定了固定化酶的特性 .结果显示 :固定化脲酶Ⅰ ,Ⅱ ,Ⅲ的最适 pH都是 6,而游离酶的最适pH为 7;固定化脲酶Ⅰ ,Ⅱ ,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5 5 ,5 ...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 3种固定化载体 ,即粉末状 (Ⅰ ) ,凝胶状 (Ⅱ ) ,海棉状 (Ⅲ ) ,并测定了固定化酶的特性 .结果显示 :固定化脲酶Ⅰ ,Ⅱ ,Ⅲ的最适 pH都是 6,而游离酶的最适pH为 7;固定化脲酶Ⅰ ,Ⅱ ,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5 5 ,5 5 ,45℃ ,游离酶为 5 0℃ ;固定化酶Ⅰ ,Ⅱ ,Ⅲ的表观米氏常数Km 分别为 2 .78,14.5 ,3 4.5mmol/L ,游离酶的Km 为 5 5 .5mmol/L .以上结果并结合固定化酶 pH耐受性及贮存稳定性可知 ,凝胶状 (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化脲酶 粉末 凝胶 海棉状 游离酶 pH耐受性 贮存稳定性
下载PDF
^(90)锶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
14
作者 代祖荫 吴文敏 +3 位作者 何展云 邹泉 许速 陈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2年第5期320-321,共2页
一、病例概况本组血管瘤共952例(男436例,女516例),单发者701例(73.6%),2片者124例(13%),其余病例在3片以上。分布于头面867片(57.7%),躯干283片(18.8%),四肢352片(23.4%)。皮损≤1cm^2者171例,1—10cm^2者644例(67.6),10—20cm^2... 一、病例概况本组血管瘤共952例(男436例,女516例),单发者701例(73.6%),2片者124例(13%),其余病例在3片以上。分布于头面867片(57.7%),躯干283片(18.8%),四肢352片(23.4%)。皮损≤1cm^2者171例,1—10cm^2者644例(67.6),10—20cm^2者87例(9.1%),20~50cm^2者24例(2.5%),50~100cm^2者21例(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敷贴治疗 海棉状血管瘤 敷贴器 慢性放射性皮炎 基本治愈 橡皮片 辐射剂量率 病变类型 照射量
下载PDF
颈外静脉逆行造影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来友 聂明华 蔡晓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4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用解剖剥离的方法对25具新生儿新鲜尸体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如下:50侧标本的颈外静脉均由耳后静脉与颌后静脉合成;面静脉直接或间接注入颈外静脉者占42%;颈外静脉完整的抗逆流结构双瓣均位其中下1/3;面颈部抗逆流结构的抗力大小顺... 本文用解剖剥离的方法对25具新生儿新鲜尸体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如下:50侧标本的颈外静脉均由耳后静脉与颌后静脉合成;面静脉直接或间接注入颈外静脉者占42%;颈外静脉完整的抗逆流结构双瓣均位其中下1/3;面颈部抗逆流结构的抗力大小顺序为:面静脉、颈外静脉、颌后静脉、耳后静脉;发生逆流时各静脉的分流量以耳后及颞浅的分流量较大。以上结果进一步论证了颈外静脉逆行造影的可行性、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据此提出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逆行性造影 抗逆流结构 抗力 海棉状血管瘤
下载PDF
简述肝血池显像的临床意义?
16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5期1393-1393,共1页
答:通过显示占位性病变部位的血供程度以鉴别肝内占位病变的性质。(1)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缺乏血供,病变为肝囊肿或脓肿。(2)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同程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 答:通过显示占位性病变部位的血供程度以鉴别肝内占位病变的性质。(1)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缺乏血供,病变为肝囊肿或脓肿。(2)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同程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程度血供,多数肝癌呈血池放射性填充,应结合临床考虑。(3)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区血池放射性过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血供很好,病变为海棉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池显像 临床意义 肝内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 海棉状血管瘤 放射性 病变部位 血供
下载PDF
疯牛病与人新型克雅氏病
17
作者 丁琰山 叶五曲 韩陆奇 《肉品卫生》 2002年第3期30-30,共1页
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炎,简称BSE B是牛,S是海绵状,E是脑炎。该病是牛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牛的脑组织经病理学检查,发现是海绵状的空洞,才能确诊。临床上表现为失常、不安、恐慌、惊吓、颤抖、沉郁潜伏期比较长,一般为4~5年,也有十几年... 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炎,简称BSE B是牛,S是海绵状,E是脑炎。该病是牛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牛的脑组织经病理学检查,发现是海绵状的空洞,才能确诊。临床上表现为失常、不安、恐慌、惊吓、颤抖、沉郁潜伏期比较长,一般为4~5年,也有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目前尚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办法,死亡率高达100%。 疯牛病最早在英国于1986年发现后,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才承认,疯牛病可使人感染海绵状脑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新型克雅氏病 海棉状脑炎 预防
下载PDF
克雅二氏病检测有了新试剂
18
作者 张俊玲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8年第3期46-46,共1页
单克隆抗体15B<sub>3</sub>已被研制出来用于传染性海棉状脑病(TSE<sub>3</sub>)的检测,15B<sub>3</sub>可检测出微孔蛋白的病原特异结构,从而可以对人和动物的机体进行检测,也可用来检测血液中... 单克隆抗体15B<sub>3</sub>已被研制出来用于传染性海棉状脑病(TSE<sub>3</sub>)的检测,15B<sub>3</sub>可检测出微孔蛋白的病原特异结构,从而可以对人和动物的机体进行检测,也可用来检测血液中的微孔蛋白。 微孔蛋白被看作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潜在的一种传染媒介,它含有细胞微孔蛋白的一种异常结构。 研究人员说,用单克隆抗体15B<sub>3</sub>可检测出染病的羊,牛,人等体内微孔蛋白质中的三种抗原表位,这些抗原表位不存在于细胞微孔蛋白中。 研究人员同时也探讨了6H<sub>4</sub>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蛋白 二氏病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异常结构 研究人员 传染性海绵脑病 特异结构 人和动物 海棉状
下载PDF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2期166-166,共1页
0006923 早老性痴呆的脑电图的连贯性/Locatelli T∥Elec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1998,106(3).-229~237 医科情 0006924 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电图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eong J∥Electroeneephalogr Clin Neumphysiol.-1998,106(... 0006923 早老性痴呆的脑电图的连贯性/Locatelli T∥Elec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1998,106(3).-229~237 医科情 0006924 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电图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eong J∥Electroeneephalogr Clin Neumphysiol.-1998,106(3).-220~228 医科情 0006925 Creutzfeldt-Jakob病和相关的可传染的海棉状脑病/Johnson R T∥New Eng J Med.-1998,339(27).-1994~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早老性痴呆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海棉状脑病 连贯性 医科 患者 传染 相关
下载PDF
一起掺假牛乳的检测报告
20
作者 师邱毅 刘冬冬 +1 位作者 宋德珍 其格 《内蒙古预防医学》 1996年第1期26-26,共1页
一起掺假牛乳的检测报告师邱毅,刘冬冬,宋德珍,其格1995年7月17日内蒙乳品厂从个体奶点收购13份鲜牛乳,这批牛乳在加工乳粉时,由于罐底出现结块,无法喷粉。1检测方法感观检查:目测观察牛乳的色味。温度实验:将样品置... 一起掺假牛乳的检测报告师邱毅,刘冬冬,宋德珍,其格1995年7月17日内蒙乳品厂从个体奶点收购13份鲜牛乳,这批牛乳在加工乳粉时,由于罐底出现结块,无法喷粉。1检测方法感观检查:目测观察牛乳的色味。温度实验:将样品置于4℃冰箱放置1h,观察样品外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假牛乳 定性实验 正常牛乳 食品卫生 海棉状 鲜牛乳 监测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温度实验 温度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