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
1
作者 吴仁广 孙小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91,共16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于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分析回顾了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内容包括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表征方法、区域变化、季节变化和随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以及表面风速...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于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分析回顾了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内容包括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表征方法、区域变化、季节变化和随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以及表面风速和海气湿度差对表面潜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相对贡献。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在中纬度海洋锋区和副热带涡旋区显著不同。在中纬度海洋锋区,海洋过程对海表面温度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因而表现为海洋强迫作用,并且冬季比夏季更大。在副热带涡旋区,表面湍流热通量对海表面温度变化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表现为大气强迫作用,并且夏季比冬季更为明显。在阿拉伯海西部地区,夏季海洋过程对海表面温度变化影响明显,表现出海洋强迫作用,而冬季以表面湍流热通量影响为主,表现为大气强迫情况。在孟加拉湾、南中国海和菲律宾海地区,无论冬夏季都表现为大气强迫作用。在中纬度海洋锋区冬季和阿拉伯海西部地区夏季,海洋强迫随时间尺度增长而增强,而在其它地区和季节,存在由较短时间尺度的大气强迫为主向较长时间尺度的海洋强迫变得重要的转换,转换的时间尺度大约在20~40天。在中纬度海洋锋区,海洋强迫作用随空间尺度增大而减弱,并向大气强迫情况转换,转换的空间尺度夏季比冬季小。一般而言,大气强迫作用随空间尺度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湍流热通量 海表面温度 海气变化关系 季节变化 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
下载PDF
与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中尺度海洋涡旋相联系的海气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全倩 徐海明 马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1207,共17页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和再分析资料,利用涡旋探测技术、滤波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中尺度海洋涡旋与大气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时间尺度上,海洋涡旋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与海表...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和再分析资料,利用涡旋探测技术、滤波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中尺度海洋涡旋与大气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时间尺度上,海洋涡旋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与海表风速之间不仅存在同位相的正相关关系,还存在反位相的负相关关系,即在涡旋这种中尺度上既存在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也存在大气对海洋的强迫。海表风速与SST同位相时,对暖(冷)涡来说,向上(下)的净热通量增强,云和降水增多(减少);其海水温度异常和海流旋度较强,暖(冷)涡较为深厚,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海洋对大气的强迫。海表风速与SST反位相时,对暖(冷)涡而言,当其处在正(负)位势高度异常、中低层相对湿度较小(大)、气温较高(低)的大气配置下,海表风速较小(大);同时向下(上)净热通量增强,云和降水减少(增多);涡旋海水温度异常和海流旋度较弱,这种暖(冷)涡较为浅薄;表明晴空(阴雨)条件下有利于暖(冷)涡的维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副热带 中尺度海洋涡旋 海气关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的变化特征及海气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缪予晴 徐海明 刘佳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3,共13页
全球增暖背景下更加频繁和持续的海洋热浪事件已经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于海洋热浪的海气相互关系和对区域气候制作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基于1982-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逐日最佳插值海表温度和美国... 全球增暖背景下更加频繁和持续的海洋热浪事件已经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于海洋热浪的海气相互关系和对区域气候制作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基于1982-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逐日最佳插值海表温度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等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之相联系的海气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日数和次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在除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外的区域呈线性增加趋势,第二模态则呈南北反向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海洋热浪的最大强度、持续时间、累积强度第一模态也呈线性上升趋势,最大强度和累积强度在高纬地区上升最多,持续时间在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变化最明显。从海气关系的角度来看,中低纬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海气之间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潜热感热通量的增加,从而对周边区域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高纬度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海气之间则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以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变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海洋热浪 西北太平洋 变化特征 海气关系
下载PDF
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季节内尺度海气变化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仁广 曹西 陈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728,共22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和海洋季节内尺度变化关系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文中对10~20天和30~60天两种季节内振荡海气变化关系的不同以及冬、夏季间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相比较而言,大气中10~20...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和海洋季节内尺度变化关系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文中对10~20天和30~60天两种季节内振荡海气变化关系的不同以及冬、夏季间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相比较而言,大气中10~20天振荡所占比例大于30~60天振荡,海表温度30~60天的振荡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比10~20天振荡的贡献大,而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地区10~20天振荡与30~60天振荡贡献相近或稍大。在北半球夏季,10~20天低频振荡的分布呈西南—东北走向,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偏西方向传播,而30~60天低频振荡则以东西向分布为主,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传播特征。在北半球冬季,10~20天和30~60天两种低频振荡的水平结构类似,均表现为西南—东北走向;同时,南海地区季节内变化信号表现出明显的向南传播的独特特征,并与东亚冬季风的季节内变化密切相关。北半球夏季,南海—菲律宾海地区10~20天低频振荡强度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得到加强,而30~60天低频振荡强度则在拉尼娜衰减年得以加强。分析还指出,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热带辐合带附近的季节内变化,尤其是10~20天尺度变化,对季节平均海表温度异常有显著的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热带西太平洋 季节内尺度 海气变化关系
下载PDF
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夏季东亚季风区海气系统位相关系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荔珊 胡轶佳 +1 位作者 钟中 朱益民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9-339,共11页
本文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POM,分别选取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和Emanuel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北半球夏季(5—10月)的东亚气候进行模拟,研究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CPS)对东亚夏季季风区海气系统位相关系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PS... 本文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RegCM-POM,分别选取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和Emanuel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北半球夏季(5—10月)的东亚气候进行模拟,研究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CPS)对东亚夏季季风区海气系统位相关系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PS模拟的陆地降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海洋降水和海温的模拟受CPS选择的影响更大。其中,Emanuel方案对海洋降水和海温的分布形势模拟总体上要好于Grell方案,且可以更好的模拟中国近海各海区的海气系统位相关系,特别是大气对海温的负反馈过程。原因在于Emanuel方案模拟的对流降水与海温的位相关系更接近观测总降水与海温的位相关系;而Grell方案对南海和孟加拉湾的对流降水模拟偏少,对黑潮对流降水的模拟偏多,错误地模拟了这几个海区积云对流过程发挥的作用,故其模拟的海气系统位相关系不如Emanuel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海气系统位相关系 积云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季节内变化及相联系的海气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雅楠 徐海明 张乐英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基于高分辨的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带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变化,并首先发现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存在4~16 d的季节内变化周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该时间尺度上峡谷风异常与局... 基于高分辨的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带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变化,并首先发现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存在4~16 d的季节内变化周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该时间尺度上峡谷风异常与局地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存在由负相关到正相关的明显转变,在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之前及最大时,峡谷风异常与局地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北风分量的加强使中高纬度干冷空气进入峡谷风地区,海表面的净热通量损失使得海温降低。在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之后其与局地海温异常的关系则转变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冷海温异常可一直持续到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后的第六天。冷海温异常的维持使得湍流混合受到抑制,导致其上的海表面风速减小。此外,峡谷风的季节内变化可能与东太平洋至北美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演变有关。在湾区峡谷风达到最大之前,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正异常逐渐东移南下并在其最大时到达墨西哥湾上空,使得北美高压增强,湾区两侧气压差增大,对应湾区峡谷风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风 东太平洋 季节内变化 海气关系
下载PDF
简化的中纬度冬季环流耦合模式中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
7
作者 蒋国荣 李训强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9,共9页
用包括有天气尺度大气变率、海温(SST)平流和海气热交换的简化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问题。研究发现将模式SST的强暖型事件合成对显示海洋强迫大气迹象是有用的。还提供了海洋影响大气的其他证据,即海洋... 用包括有天气尺度大气变率、海温(SST)平流和海气热交换的简化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研究了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问题。研究发现将模式SST的强暖型事件合成对显示海洋强迫大气迹象是有用的。还提供了海洋影响大气的其他证据,即海洋平流似乎通过反馈效应增强了模式SST异常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纬度 环流 耦合模式 海气关系
下载PDF
海-气耦合模式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8
作者 曹永忠 封国林 +1 位作者 朱庆军 曹鸿兴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对一种海-气耦合非线性模型运用稳定性分析、拟能函数和Melinikov函数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该系统的振荡、分岔和非周期性态。结果表明,当系统拟能最小时,具有有界的稳定周期解;系统拟能最大时,将出现分岔。考虑交... 本文对一种海-气耦合非线性模型运用稳定性分析、拟能函数和Melinikov函数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该系统的振荡、分岔和非周期性态。结果表明,当系统拟能最小时,具有有界的稳定周期解;系统拟能最大时,将出现分岔。考虑交叉因子作用时,系统有3个平衡态。考虑阻尼作用后,通过Melinikov函数导出的系统出现分岔的参数方程说明,系统存在唯一的不稳定极限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海气关系 分岔现象
下载PDF
海~气耦合振荡的非绝热慢波
9
作者 李超 朱方来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8-17,共10页
本文从大气能量平衡方程和海温变化方程出发,得到海~气耦合的多频振荡系统,分析此多频系统的特殊频率方程得到: 1)当大气视为非定常,海洋视为定常的情况下,得到的波动本质上是非绝热的Rossby波。 2)当大气定常,海洋非定常的情况下,得... 本文从大气能量平衡方程和海温变化方程出发,得到海~气耦合的多频振荡系统,分析此多频系统的特殊频率方程得到: 1)当大气视为非定常,海洋视为定常的情况下,得到的波动本质上是非绝热的Rossby波。 2)当大气定常,海洋非定常的情况下,得到两类性质相异的波动;一类是周期为准半年(4~9月)的非绝热慢波,另一类是周期为准两年(2~3年)的非绝热慢波;两类慢波的传播方向完全相反,准两年波比准半年波传播得更慢(两者几乎相差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海气关系 耦合 振荡 能量平衡 大气波动
下载PDF
一百多年来ENSO事件分类和ENSO循环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永平 陈永利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2,共6页
根据1956—1990年期间两类ENSO事件的循环规律,提出了用SOI资料对历史。上ENSO事件定义和分类的方法。对1882年以来ENSO事件分类结果表研,一百多年来共出现25次较强的EINino事件,其中13次中部型,12次东部型,21次较强的LaNina事件... 根据1956—1990年期间两类ENSO事件的循环规律,提出了用SOI资料对历史。上ENSO事件定义和分类的方法。对1882年以来ENSO事件分类结果表研,一百多年来共出现25次较强的EINino事件,其中13次中部型,12次东部型,21次较强的LaNina事件,其中13次东部型,8次中部型。分析结果还指出一百多年来46次较强ENSO事件循环中,有25次是相反位相ENSO事件之间的直接转换,产生25次东部型ENSO事件;有20次是相反或相同位相ENSO事件之间的缓慢转换,产生20次中部型ENSO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相互关系 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循环
下载PDF
厄尔尼诺与行星运动的联系及其预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更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34-640,共7页
计算了1950~2050年太阳系各大行星运行轨道及冲日时间,将计算结果与厄尔尼诺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行星运动有重要的联系:在1950~1989年期间,所有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四大行星(火、木、土... 计算了1950~2050年太阳系各大行星运行轨道及冲日时间,将计算结果与厄尔尼诺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行星运动有重要的联系:在1950~1989年期间,所有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四大行星(火、木、土、天王星)冲日时日心黄纬的极值年或极值年的下1年,在其它年份则不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大行星在3月冲日和8月冲日,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非常有利。从这一事实出发,预测了今后50a厄尔尼诺将要发生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行星运动 日心黄纬 海气关系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太阳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
12
作者 狄新武 韩玺山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1年第3期22-26,共5页
海气关系即两者相互作用是当今海洋、气象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之一。如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等现象即是研究的重点。西太平洋海域是台风和厄尔尼诺的发源地,因此对这一特定地区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这次(1987年1... 海气关系即两者相互作用是当今海洋、气象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之一。如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等现象即是研究的重点。西太平洋海域是台风和厄尔尼诺的发源地,因此对这一特定地区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这次(1987年10月)就中美西太平洋海洋大气联合考察之机,进行辐射观测,取得了宝贵的资料。经整理,现对赤道海域的太阳辐射几个分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又对船舶观测及仪器安装提出建议,最后得出几点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通量 热带西太平洋 辐射观测 净辐射表 海气关系 南方涛动 总辐射表 船舶观测 长波辐射 特定地区
下载PDF
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南区夏季降水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瑛 刘富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考察了西南区夏季(5~8月)降水距平分布与太平洋海温场的统计相关,认为与冬季太平洋海温场存在三个显著相关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得到了基本的物理规律,为西南区夏季降水长期预报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 气候学 海气关系 海面温度 降水 相关分析 长期天气预报
下载PDF
学术交流在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4
作者 苏培仁 《学会》 1993年第5期47-47,共1页
学术交流是知识更新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学术交流是由两方面体现继续教育的,一是论文撰写中的提高,二是听取学术报告中的提高。如我台一位年轻的女预报员,为了参加华东地区暴雨预报会议,她除进行日常总结外,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后,... 学术交流是知识更新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学术交流是由两方面体现继续教育的,一是论文撰写中的提高,二是听取学术报告中的提高。如我台一位年轻的女预报员,为了参加华东地区暴雨预报会议,她除进行日常总结外,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后,终于寄出丁一篇优秀论文,得到专家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 华东地区 暴雨预报 文献资料 特大暴雨 暴雨过程 国际交流 低频振荡 高原效应 海气关系
下载PDF
Climate-growth relationship stability of Picea crassifolia on an elevation gradient,Qilian Mountain,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2
15
作者 LEI Jing-pin FENG Xiao-hui +2 位作者 SHI Zheng BAI Deng-zhong XIAO Wen-f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Climate affects Picea crassifolia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 will lead to changes in the climate–growth relationship(i.e., the "divergence" phenomenon). However, standardization methods can also change the u... Climate affects Picea crassifolia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 will lead to changes in the climate–growth relationship(i.e., the "divergence" phenomenon). However, standardization methods can also change the understanding of such a relationship. We tested the stabil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by considering several variables: 1) two periods(1952–1980 and 1981–2009), 2) three elevations(2700, 3000, and 3300 m), and 3) chronologies detrended using cubic splines with two different flexibilities.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the climatic factor limiting the radial growth of Picea crassifolia shifted from precipitation to temperature. At the elevation of 2700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al growth and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previous December changed so that the more flexible spline had a greater precipitation signal. At the elevation of 3000 m,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radial growth with mea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September of the previous year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At the elevation of 3300 m,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adial growth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currentsummer and the previous spring and autumn was no longer significant, wherea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adial growth and temperature of the current spring and summer strengthened. The detrending with the most flexible spline enhanced the precipitation signal at 2700 m, while that with the least flexible spline enhanced the temperature signal at 3300 m. 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vergence phenomenon was affected by the climatic signals in the chronologies and that it was most dependent on the detrending method. This suggests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a suitable spline bootstrap for studies of growth divergence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Detrending method Divergence problem Tree ring
下载PDF
Relations between Low-Frequency Mod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Air-Sea Heat Flux at the Mediterranean Interface
16
作者 Lamri Nacef Nour El Islam Bachar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examine statistical caus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w-frequency mod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winter (December to February) anomaly of net heat flux at the Mediterranean ai...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examine statistical caus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w-frequency mod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winter (December to February) anomaly of net heat flux at the Mediterranean air-sea interfa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anger causality allowed u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limates indices on the net heat flux anomaly and to select Mediterranean surface regions that really influenced by each index.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ter anomaly of the net heat flux in the Algerian basin south and the gulf of L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Arctic Oscillation. El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influences much more the Algerian basin north and the northern lonian Sea.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affects only the Alboran and the Tyrrhenian Seas. But the Adriatic and Levantine basin are impacted by any climate index. They also show that these climate indices can increase explained variance in winter variations of air-sea net heat flux by 10% to 15%, with a lag of three seasons.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less persistent and spatially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terranean Sea winter net heat flux air-sea interface climate index causality analysis.
下载PDF
转变教学观念 创设有效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7
作者 全斌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5,共1页
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有效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斌/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中地理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已在“两省一市”试用。试教一段时间以来,感到新教材适应了新形势需要,突出了素质教育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观念新。用可持... 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有效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斌/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中地理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已在“两省一市”试用。试教一段时间以来,感到新教材适应了新形势需要,突出了素质教育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观念新。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框架,使新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教学观念 有效方法 新教材 提高课 有效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 框架结构 海气关系 幻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