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边海沟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激光探针^(40)Ar/^(39)Ar测年与成矿背景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介江 郭佳 崔培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海沟金矿为一大型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长期以来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致使矿床成因研究受到较大影响,成矿预测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采用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法对该金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测定,获得主成矿阶... 海沟金矿为一大型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长期以来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致使矿床成因研究受到较大影响,成矿预测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采用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法对该金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测定,获得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正、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0±20)Ma和(172±16)Ma,MS WD分别为0.31和0.35,40Ar/36Ar比值分别为298±4和299±4;进一步剔除接近大气的成分点和过剩氩高的成分点,计算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70±38)Ma(40Ar/36ArInt.=299±10)和(165±52)Ma(40Ar/36ArInt.=303±23)。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海沟金矿床主成矿期发生在早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与中生代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特别是由此引发的华北板块东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强烈拼贴并诱发的岩石圈加厚、减薄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单颗粒石英 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海沟金矿
下载PDF
利用矿物共生关系确定成矿条件--以海沟金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善琪 李永兵 +3 位作者 曾庆栋 田会全 朱伯靖 石耀霖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矿物共生关系是揭示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的基础,是探讨矿床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发展成矿理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海沟金矿为例,在广泛收集最新热力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矿物共生关系相图初步确定了海沟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研究矿物共生关系是揭示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的基础,是探讨矿床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发展成矿理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海沟金矿为例,在广泛收集最新热力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矿物共生关系相图初步确定了海沟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偏碱性(pH值7.1~9.2),弱氧化到弱还原环境(Eh值-0.3^+0.5 V);金-石英-黄铁矿阶段,属中酸性弱氧化-弱还原环境;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中酸性(pH值4左右),弱还原环境(Eh值<-0.2 V);金-石英-碳酸盐阶段,从高温到低温逐步从pH=4.5转变为pH=5.3,而成矿的Eh值也从弱还原(-0.3 V)向弱氧化(+0.5 V)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共生 成矿阶段 成矿环境 海沟金矿
下载PDF
吉林安图海沟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志刚 牛继辉 朱文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海沟金矿流体包裹体为3种类型:富CO_2三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流体盐度集中在7.44%~8.67%NaCleqv,8.54%~8.94%NaCleqv和9.84%~10.87%NaCleqv三个区间;流体密度为0.54~0.88 g/cm^3;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298.4~313.5℃和258.2~264.6... 海沟金矿流体包裹体为3种类型:富CO_2三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流体盐度集中在7.44%~8.67%NaCleqv,8.54%~8.94%NaCleqv和9.84%~10.87%NaCleqv三个区间;流体密度为0.54~0.88 g/cm^3;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298.4~313.5℃和258.2~264.6℃。研究表明成矿早期阶段流体为低盐度、富CO_2的高温流体,且富CO_2型和富气相包裹体共存。成矿中晚期阶段流体盐度和温度明显降低,CO_2、H_2O等气体能够大量逃逸,流体体系由封闭状态转化为较开放状态,大气降水、层间水等大量进入与岩浆流体发生混合,并引起流体内金络合物的溶解度减小而直接导致金和金属矿物的沉淀和富集。成矿压力范围为110~146 MPa,成矿深度为8.7~10.1 km。通过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特征对比,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成造山型金矿,动力学背景为早-中侏罗世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持续汇聚力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欧亚大陆的作用力引起的远程效应联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成矿深度 矿床成因 海沟金矿 吉林省
下载PDF
吉林海沟金矿的构造应力场分析与变形期次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建宇 刘志宏 +8 位作者 李绪俊 周飞 任德奎 赵呈祥 赵乘乘 刘桓 白江涛 孙石磊 任山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93-599,共7页
对海沟金矿的断层、节理进行野外和井下研究,应用赤平投影方法对节理产状进行统计与分析,确定研究区节理有6个较为明显的优势产状,构成3个节理系,并进一步确定了3期变形作用的构造应力场。海沟金矿早期受到NW--SE向伸展作用影响,使先存... 对海沟金矿的断层、节理进行野外和井下研究,应用赤平投影方法对节理产状进行统计与分析,确定研究区节理有6个较为明显的优势产状,构成3个节理系,并进一步确定了3期变形作用的构造应力场。海沟金矿早期受到NW--SE向伸展作用影响,使先存的近EW向海沟断层发生左行走向滑移,在海沟断层上盘形成NE向正断层组合,同时伴有含金石英脉的贯入;中期受到NEE--SWW向挤压作用,NE向正断层组合和发育于断层之中的含金石英脉受到压扭性变形作用的改造;晚期受到NW--SE向挤压作用,海沟断层表现为右行走滑的特征,NE向断层组合再次受到挤压作用改造,同时形成NWW向和NNW向走滑断层,使早期形成的断层和含金石英脉受到变形改造而发生空间上的错位。3期变形作用很可能是自白垩纪以来发生的,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节理 赤平投影 构造应力场 变形期次 海沟金矿 吉林
下载PDF
海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志明 张长江 +1 位作者 廖宗廷 秦建中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海沟金矿床产于海沟花岗岩体中,受NE—NNE向断裂控制,为大型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以充填作用为主,矿床主要指示元素为Au、Ag、Hg、Pb、Bi、Mo,由上至下的轴向分带序列为Ba-Hg-Ag-Bi-Au-As-Sb-Pb-Mo.同位素... 海沟金矿床产于海沟花岗岩体中,受NE—NNE向断裂控制,为大型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以充填作用为主,矿床主要指示元素为Au、Ag、Hg、Pb、Bi、Mo,由上至下的轴向分带序列为Ba-Hg-Ag-Bi-Au-As-Sb-Pb-Mo.同位素和流体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成矿物源与色洛河群变质岩系和海沟花岗岩有关,成矿流体由岩浆水和古大气降水组成,流体属CO2-NaCl-Na2SO4-H2O型.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背景下,深大断裂的活动导致富金的色洛河群变质岩系发生深熔作用形成海沟花岗岩及富矿质和矿化剂的岩浆热液,同时也产生了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含矿热液.在143Ma左右,随区内应力场转变为张性,并在岩体和周边地层中形成大量NE—NNE向次级断裂系统,富矿质和矿化剂的岩浆热液和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含矿热液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两种流体向NE—NNE向次级断裂系统的扩容带迁移,混合作用、沸腾作用以及物化条件的改变导致金的沉淀,从而造就了海沟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沟金矿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深熔作用 岩浆水和古大气降水 NE-NNE断裂区
下载PDF
吉林海沟金矿地质特征及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明 曹成润 +1 位作者 陈力 董晓伟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4期268-271,共4页
海沟金矿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和黄铜矿为主.28号主矿脉中,Au平均品位20.59×10-6.成矿物质来自地层和岩体.对构造应力场研究表... 海沟金矿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和黄铜矿为主.28号主矿脉中,Au平均品位20.59×10-6.成矿物质来自地层和岩体.对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矿区有3期构造应力场,分别是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NW向挤压和晚期NE向挤压.成矿期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沟金矿 构造应力场 石英脉 地质特征
下载PDF
海沟金矿28#脉深部隐伏矿体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绪俊 范振华 +1 位作者 范文亮 任山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59-367,共9页
海沟金矿28#脉单脉储量在30 t以上。矿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Au有关的12个元素可划分为5个矿化因子。F1、F2和F4因子同时存在的高值区表明成矿晕在空间上迭加,成矿具多阶段性,深部有成矿远景;单一F4高值区代表矿体根部位置;F3和F5高值... 海沟金矿28#脉单脉储量在30 t以上。矿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Au有关的12个元素可划分为5个矿化因子。F1、F2和F4因子同时存在的高值区表明成矿晕在空间上迭加,成矿具多阶段性,深部有成矿远景;单一F4高值区代表矿体根部位置;F3和F5高值同时出现表明高值部位属无矿间隔,近距离内无隐伏矿体出现。综合研究表明,28#脉39~71线之间14中段以下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不仅已知矿体向下有进一步的延深,深部还可能出现新的隐伏矿体。15~29线之间10中段以下的部位也有成矿显示,有必要开展新一轮的地质探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 地球化学预测 富集序列 海沟金矿
下载PDF
吉林省延边地区造山型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以海沟金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志河 李福文 +3 位作者 孙念仁 王迺宸 牛军平 苏永飞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4-190,共7页
夹皮沟海沟金城洞构造岩浆(杂岩)带为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区带,海沟金矿位于该构造岩浆(杂岩)带的中部,其经过古生代和中生代多期岩浆平行贯入与早晚不同性质断裂(韧性与脆性)以及不同样式构造(环形、弧形与线性)的叠加混合,这些地质事... 夹皮沟海沟金城洞构造岩浆(杂岩)带为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区带,海沟金矿位于该构造岩浆(杂岩)带的中部,其经过古生代和中生代多期岩浆平行贯入与早晚不同性质断裂(韧性与脆性)以及不同样式构造(环形、弧形与线性)的叠加混合,这些地质事件与金矿成矿关系极其复杂。同时,海沟金矿深部成矿预测也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试图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如磁法、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剖面分析对应分析海沟金矿表层浅部、中部以及深部地球物理场异常特征。由于海沟金矿表层及浅成控矿构造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部位和脆性构造,中层控矿构造指受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控矿,深层控矿构造主要为受角闪岩相韧性剪切。因此,不同深度地球物理场特征是控制金矿鉴别标志。磁低缓正异常中局部高异常尖峰定位层及浅成控矿构造,重力正负异常梯度带定位中层成控矿构造,陡峭低阻异常带定位深部控矿构造。由深至浅的控矿构造反映出大陆张裂、隆滑和拆离构造等多种大陆壳动力学机制转变过程中的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比典型金矿带地球物理特征,对深部及外围是否存在该类型金矿床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延边地区 海沟金矿 石英脉型金矿 成矿预测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海沟金矿区脉岩特征及其与金矿成矿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庆栋 沈远超 孟庆丽 《贵金属地质》 1999年第2期70-75,共6页
海沟金矿区脉岩发育,主要类型有闪长玢岩、次安山岩、徨绿岩、正长闪长玢岩,按其与矿脉穿切关系划分为矿脉就位前脉岩、就位后脉岩,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脉岩具有良好的同源演化关系,它们不仅与成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而且... 海沟金矿区脉岩发育,主要类型有闪长玢岩、次安山岩、徨绿岩、正长闪长玢岩,按其与矿脉穿切关系划分为矿脉就位前脉岩、就位后脉岩,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脉岩具有良好的同源演化关系,它们不仅与成矿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而且为金矿成矿带来成矿流体和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岩 地球化学特征 海沟金矿 金矿 成矿关系
下载PDF
吉林海沟金矿地压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戚文革 刘兴科 +1 位作者 杨立民 王小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24,共2页
文中分析了海沟金矿地压频繁活动给矿山生产带来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海沟金矿治理地压的措施。通过加强巷道支护、采矿方法变革、优化开采顺序、采空区充填等手段,确保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海沟金矿 地压管理 实践
下载PDF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探讨
11
作者 张传乐 于洪顺 《吉林地质》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海沟金矿床的围岩为燕山早期中酸性花岗岩体—海沟岩体,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深度约1~3 km,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岩浆,成矿物质源于上地幔,成矿温度范围为119~420℃。矿化岩石为石英脉,构造片理化带(绢云石英千糜岩)、片... 海沟金矿床的围岩为燕山早期中酸性花岗岩体—海沟岩体,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深度约1~3 km,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岩浆,成矿物质源于上地幔,成矿温度范围为119~420℃。矿化岩石为石英脉,构造片理化带(绢云石英千糜岩)、片理化闪长玢岩脉、含金石英脉构成了海沟金矿床"三位一体"的成矿标志和找矿标志。矿床虽然经过多次勘查,但仍有较大找矿潜力,根据成矿条件和地质工作程度,优选出5个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沟金矿 海沟岩体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找矿远景区
下载PDF
海沟金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场实现及施工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祥业 谢文杰 卜照伟 《黄金》 CAS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已被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矿山安全生产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海沟金矿生产现状,介绍了"六大系统"设计和施工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技术和进程,为海沟金矿"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已被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矿山安全生产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海沟金矿生产现状,介绍了"六大系统"设计和施工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技术和进程,为海沟金矿"六大系统"建设及现场实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定位 监控监测 压风自救 供水自救 联络通信 紧急避险 预可研 海沟金矿
下载PDF
海沟金矿区28号含金石英脉勘探历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龙虎 程明华 崔明洙 《吉林地质》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海沟金矿区28号含金石英脉由于它的形态、产状、品位等变化大、成矿后断裂破坏等原因,先后经历了5次勘探工作才基本上搞清了它的总体特征。本文通过介绍各阶段的勘探工作概况,总结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指出勘探工作中的综... 海沟金矿区28号含金石英脉由于它的形态、产状、品位等变化大、成矿后断裂破坏等原因,先后经历了5次勘探工作才基本上搞清了它的总体特征。本文通过介绍各阶段的勘探工作概况,总结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指出勘探工作中的综合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号含金石英脉 勘探历程 海沟金矿
下载PDF
吉林海沟金矿矿山地质环境及其恢复治理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春 赵洪满 程明华 《吉林地质》 2005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对海沟金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针对矿区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治理与防范措施,对同类矿山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矿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 海沟金矿
下载PDF
吉林海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堆仓 吴卫群 王堆珍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7期100-101,共2页
吉林海沟金矿位于夹皮沟成矿段中部,是国内有名的大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对海沟金矿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的特点,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规律,认为金矿体主要呈群出现在背斜轴部二长花岗岩岩内的韧-脆性剪切带以及岩体与地层的接触部的石英脉中。
关键词 吉林海沟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规律
下载PDF
海沟金矿床的成矿热动力源:来自伴生闪长玢岩的锆石CL图像和U-Pb测年证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艳 张勇 +3 位作者 孙景贵 柴鹏 李亮 杨帆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2,共8页
通过对海沟大型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与成矿伴生的闪长玢岩(脉)单颗粒锆石CL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三组内部组构和年龄时段不同的锆石。其中:第Ⅰ组锆石发育内部成分环带的同时,具有强烈脆性破裂构造、并在其内部有新... 通过对海沟大型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与成矿伴生的闪长玢岩(脉)单颗粒锆石CL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三组内部组构和年龄时段不同的锆石。其中:第Ⅰ组锆石发育内部成分环带的同时,具有强烈脆性破裂构造、并在其内部有新生锆石充填,其单点年龄为不谐和年龄,变化区间在2 292 Ma~1 262 Ma,计算得上交点为2 515Ma±34Ma、下交点为502Ma±110Ma(MSWD=0.59);第Ⅱ组以发育弱成分环带、自形—半自形晶为特征,单点谐和年龄为1 925 Ma~1 720 Ma(N=12,Mean=1 815Ma±130Ma,MSWD=0.069,MSWD=1.00);第Ⅲ组锆石则以发育清晰内部成分结构、自形为特征,单点谐和年龄为131 Ma~122 Ma(Mean=128 Ma±12 Ma,N=3,MSWD=3.2,MSWD=0.041)。从闪长玢岩岩浆作用与区域地壳演化角度分析,第Ⅰ组和第Ⅱ组锆石均为岩浆作用过程捕获的碎屑锆石,而第Ⅲ组锆石则是闪长玢岩岩浆上侵后结晶形成的锆石;依据三组锆石的内部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我们认为强烈缩减的新太古代地壳区可能是海沟金矿床的伴生脉岩和含矿流体产生的热动源区,其动力学背景与中生代库拉板块向中国东部大陆俯冲引发的和龙地体向北侧兴蒙造山带的强烈挤压剪切作用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Pb测年 闪长玢岩 热动源 海沟金矿
原文传递
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7
《当代审计》 1999年第4期2-2,共1页
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海沟金矿),是中国黄金总公司与吉林省黄金公司、吉林延边海沟矿业总公司的联营企业。始建于1976年,1985年正式投产,现有职工2000余名、固定资产8891万元,其黄金储量占全省探明黄金储量的48%。
关键词 吉林海沟 金矿 有限责任公司 海沟金矿 固定资产 中国黄金 吉林延边 黄金企业 吉林省 总公司
下载PDF
吉林两江镇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卢悦 《草原文物》 2011年第2期1-8,14+123,共9页
2006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两江镇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遗址点7处,出土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单直刃、双直刃、凸刃以及制作石器的石片、石叶和废弃的石核等,属于旧石器... 2006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两江镇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遗址点7处,出土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单直刃、双直刃、凸刃以及制作石器的石片、石叶和废弃的石核等,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该文对其出土石器的岩性、加工特征以及与周边遗址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旧石器地点 旧石器时代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考古研究 专项调查 遗址 文物考古 海沟金矿 分析研究 研究所 石人沟 代表性 中心 大学 边疆
下载PDF
《世界地质》2011年第30卷总目次
19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世界地质 松辽盆地 塔南凹陷 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 十屋油田 储层物性 海沟金矿 地质意义 营城组 下白垩统 准噶尔盆地 目次
下载PDF
《地质与资源》2005年第14卷总目次
20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4期314-320,共7页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地质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西天山 成矿预测 成因探讨 海沟金矿 义县组 PPL 目次 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