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丝状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汪天虹 肖天 +1 位作者 朱汇源 汪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生物活性 有机物质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海洋丝状真菌转化石油烃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7,共5页
研究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 4株丝状真菌MF1、MF2、MF3、MF4的生长特性及去除油污的过程。观察在温度 2 6℃ ,初始油浓度为 3g/l,培养 12d的过程中培养液的变化。分析培养液的 pH值及原油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丝状真菌去除原... 研究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 4株丝状真菌MF1、MF2、MF3、MF4的生长特性及去除油污的过程。观察在温度 2 6℃ ,初始油浓度为 3g/l,培养 12d的过程中培养液的变化。分析培养液的 pH值及原油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丝状真菌去除原油的过程是生物吸咐与生物降解相结合的生物转化过程。比较革兰氏阴性细菌与丝状真菌细胞壁组成、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转化 石油烃 研究 生物吸附 生物降解 海水污染
下载PDF
一株渤海丝状海洋真菌的形态学及18S rDNA-ITS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欣 张丽琳 +1 位作者 孟庆恒 孙建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真菌标准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及18S rDNA-ITS片段克隆分别对天津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筛选的一株渤海海洋真菌进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支持该菌为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Wilh.),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复核的结果... 在真菌标准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及18S rDNA-ITS片段克隆分别对天津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筛选的一株渤海海洋真菌进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支持该菌为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Wilh.),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复核的结果与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同源性为100%,与赭曲霉的同源性也高达98%,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该菌株应为曲霉属环绕亚组的赭曲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鉴定 ITS序列分析 赭曲霉
下载PDF
南极海洋丝状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慧 车茜 +2 位作者 李德海 顾谦群 朱天骄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4-81,共8页
海洋真菌由于能够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成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南极海洋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真菌在生物物种、活性代谢产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正在成为微生物药物研究新的重要资源。... 海洋真菌由于能够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成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南极海洋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真菌在生物物种、活性代谢产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正在成为微生物药物研究新的重要资源。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南极海洋丝状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丝状真菌 多样性 次级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南极海洋丝状真菌Lecanicillium kalimantanense HDN13-339胞外多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咸华丽 杨宝勤 +5 位作者 李慧 张其 李琳 刘山 朱天骄 毛文君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对来源于南极海洋丝状真菌Lecanicillium kalimantanense HDN13-339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沉淀法、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和凝胶渗透色谱柱对菌株所产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 目的对来源于南极海洋丝状真菌Lecanicillium kalimantanense HDN13-339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沉淀法、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和凝胶渗透色谱柱对菌株所产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气质联用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多糖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Fe2+螯合能力研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南极海洋丝状真菌Lecanicillium kalimantanense HDN13-339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多糖HDN-51,其分子量为16.3kDa,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糖链是由(1→)-Gal f、(1→2)-Manp、(1→5)-Gal f、(1→6)-Manp、(1→6)-Gal f和(1→2,6)-Manp组成,HDN-51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特别是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首次从南极海洋丝状真菌Lecanicillium kalimantanense HDN13-339中分离得到1种结构新颖的半乳甘露聚糖HDN-51,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胞外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一株渤海丝状海洋真菌的分子生物学复核鉴定
6
作者 张丽琳 冯欣 +1 位作者 孟庆恒 孙建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真菌形态观察的标准培养条件,结合18S rDNA-ITS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GeneBank比较分析,对本实验室分离保藏的海洋真菌Penicilliumsp.BH06进行了培养特征和显微形态的复核鉴定研究,依据分子生物学和形态结构特征,认定该菌株应修订... 采用真菌形态观察的标准培养条件,结合18S rDNA-ITS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GeneBank比较分析,对本实验室分离保藏的海洋真菌Penicilliumsp.BH06进行了培养特征和显微形态的复核鉴定研究,依据分子生物学和形态结构特征,认定该菌株应修订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研究结果提示,基于传统形态学观察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可为丝状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真菌 复核鉴定 18S RDNA
下载PDF
渤海湾丝状海洋真菌抑菌活性菌株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凡欢 王勇勇 +2 位作者 蒙春蕾 孟庆恒 孙建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了调查渤海湾丝状海洋真菌中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分布情况,以从渤海湾不同站位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为出发菌株,借助抑菌圈法和牛津杯法分别对菌块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80.0%的菌株显示出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 为了调查渤海湾丝状海洋真菌中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分布情况,以从渤海湾不同站位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为出发菌株,借助抑菌圈法和牛津杯法分别对菌块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80.0%的菌株显示出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的菌株分别为5株、27株和38株,对3种菌均有抑菌作用的有2株.活性菌株站位分布差异较大,垂直分布以中层水(10 m等深线)的活性菌株频数最高,达到该水层被检测到的菌株数量的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海洋真菌 抑菌活性 分布
下载PDF
海洋真菌灰绿曲霉蓝光感应基因Agwc1的克隆、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方喆 周祥山 +2 位作者 张健 张盈 张元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1-198,共8页
蓝光感应系统在不同的光感应过程中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生理过程包括无性/有性发育,昼夜节律钟,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等。为了对蓝光感应系统作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简并引物PCR和基因组走读方法得到了海洋真菌灰绿曲霉蓝光调节受体基... 蓝光感应系统在不同的光感应过程中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生理过程包括无性/有性发育,昼夜节律钟,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等。为了对蓝光感应系统作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简并引物PCR和基因组走读方法得到了海洋真菌灰绿曲霉蓝光调节受体基因Agwc1,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Agwc1基因全长2724bp,包含3个内含子,编码85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是96kD,等电点为8.17,很有可能定位于细胞核中,通过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AgWC1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WC-1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在本研究中成功鉴定了Agwc1基因,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海洋丝状真菌领域鉴定光感应基因,并且AgWC1很有可能在灰绿曲霉蓝光感应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曲霉 海洋丝状真菌 WC-1蛋白 蓝光感应 序列分析
下载PDF
1株能产生抗肿瘤多糖的海洋真菌YS4108的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菁蓉 沈瑶 +1 位作者 谭仁祥 宋勇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鉴定1株能产抗肿瘤多糖的海洋真菌YS4108。方法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部分核糖体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该菌株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结论形态加分子指纹法进行真菌分类鉴定是1种可靠、快速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YS4108 形态特征 分子指纹法 草茎点霉 鉴定
下载PDF
抗白色念珠菌海洋真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勇勇 蒙春蕾 +3 位作者 蔡爽 黄敏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9,共5页
实验以白色念珠菌为对象,对从渤海湾不同站位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从中筛选得到了BH431、BH515、BH531和BH09721 4株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并进一步对不同浓度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代谢物性质进行了检测... 实验以白色念珠菌为对象,对从渤海湾不同站位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从中筛选得到了BH431、BH515、BH531和BH09721 4株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并进一步对不同浓度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代谢物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4株海洋真菌对野生型白色念珠菌SC5314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5 g/mL、19 g/mL、54 g/mL、23 g/m L;其中BH431和BH515菌株还显示出对基因敲除型菌株RM1000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 g/m L、39 g/mL。4株海洋真菌所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具有较好的酸碱适应性,活性物质分子质量<6 000 u;其中BH431菌株的活性代谢物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白色念珠菌 抑菌活性 筛选
下载PDF
几丁质脱乙酰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丽蓉 秦汪艳 李永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6,共6页
以一株海洋丝状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UV-0S为出发菌株,通过多级紫外线诱变育种后获得几丁质脱乙酰酶(CDA)高产突变株UV-3S,并对该菌株产CDA的发酵特性及其细胞壁几丁质的脱乙酰度(D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UV-3S的胞外CD... 以一株海洋丝状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UV-0S为出发菌株,通过多级紫外线诱变育种后获得几丁质脱乙酰酶(CDA)高产突变株UV-3S,并对该菌株产CDA的发酵特性及其细胞壁几丁质的脱乙酰度(D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UV-3S的胞外CDA酶活力为11.05 U/m L,是出发菌株UV-0S的2.1倍。该菌株产胞外CDA的最适初始p H值为9.0,最适无机盐为NaH_2PO_4(11 mmol/L),胶体几丁质最适添加量为0.5%。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突变株UV-3S的CDA酶活力最高,为11.83 U/m L,说明CDA是一种诱导酶。细胞壁几丁质的脱乙酰度随真菌生长而增加,且在发酵96 h后脱乙酰度达到最高(9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几丁质脱乙酰酶 紫外诱变 选育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