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下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探析与启示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玫黎
陈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9-82,共14页
闭海或半闭海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在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合作、双边合作保护闭海或半闭海区域海洋环境的弊端日益凸显,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为创新此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路径。世界各国...
闭海或半闭海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在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合作、双边合作保护闭海或半闭海区域海洋环境的弊端日益凸显,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为创新此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路径。世界各国在闭海或半闭海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中主要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这三种立法模式为推动南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发展、促进培育成熟的南海海洋环境科学认知共同体、选择符合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在南海地区发挥区域大国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
海洋
环境
保护
合作
立法模式
南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海洋保护区工具价值的审视——以马来西亚在南海建立海洋公园的法律分析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蒋小翼
何洁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68-75,共8页
促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合作是推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切入口,但是应当警惕,海洋保护区可能被寄予了超越其工具价值的政治期许。马来西亚在卢康暗沙“设立海洋国家公园”的举措,虽然以环境保护为名义,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海...
促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合作是推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切入口,但是应当警惕,海洋保护区可能被寄予了超越其工具价值的政治期许。马来西亚在卢康暗沙“设立海洋国家公园”的举措,虽然以环境保护为名义,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海争议海域和地物的占有和控制。马来西亚的这一举措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海洋保护区建设普遍面临的矛盾,即在海洋保护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不断得到重视的同时,各国的利益分歧使有效的海洋保护区建设合作难以达成。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于海洋保护区实践,积极促进国际层面、争端海域中以及管辖海域内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命运共同体
海洋
保护
区
马来西亚
海洋
公园
海洋保护合作
南海争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下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探析与启示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玫黎
陈悦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9-82,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南海区域海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7XGJ003)
文摘
闭海或半闭海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在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合作、双边合作保护闭海或半闭海区域海洋环境的弊端日益凸显,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为创新此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路径。世界各国在闭海或半闭海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中主要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这三种立法模式为推动南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发展、促进培育成熟的南海海洋环境科学认知共同体、选择符合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在南海地区发挥区域大国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
海洋
环境
保护
合作
立法模式
南海
Keywords
the system of enclosed or semi-enclosed seas
prote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
legislature mode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D996.9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海洋保护区工具价值的审视——以马来西亚在南海建立海洋公园的法律分析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蒋小翼
何洁
机构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68-7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度“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陆海经济一体化增强我国在南海维权手段和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8VHQ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争议海域的海洋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研究”(19YJCZH066)
文摘
促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合作是推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切入口,但是应当警惕,海洋保护区可能被寄予了超越其工具价值的政治期许。马来西亚在卢康暗沙“设立海洋国家公园”的举措,虽然以环境保护为名义,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海争议海域和地物的占有和控制。马来西亚的这一举措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海洋保护区建设普遍面临的矛盾,即在海洋保护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不断得到重视的同时,各国的利益分歧使有效的海洋保护区建设合作难以达成。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于海洋保护区实践,积极促进国际层面、争端海域中以及管辖海域内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合作。
关键词
海洋
命运共同体
海洋
保护
区
马来西亚
海洋
公园
海洋保护合作
南海争端
分类号
DF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下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探析与启示
王玫黎
陈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海洋保护区工具价值的审视——以马来西亚在南海建立海洋公园的法律分析为例
蒋小翼
何洁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