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念志:让海洋微型生物走上气候变化的前台
1
作者 段晓川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第4期21-24,共4页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近3/4的面积是海洋,海洋中除了我们常见的鱼、虾、贝之外,还存在着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面对"大海中什么最吸引您"这个问题,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毫不犹豫地回答:"海洋微型生物。"1979年,焦念志考入...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近3/4的面积是海洋,海洋中除了我们常见的鱼、虾、贝之外,还存在着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面对"大海中什么最吸引您"这个问题,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毫不犹豫地回答:"海洋微型生物。"1979年,焦念志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山东海洋学院。四十年来,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最广阔的海洋里研究最微小的生物。他长期活跃在海洋科学研究第一线,深入探索海洋中的微型生物以及它们在海洋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型生物 生物 海洋碳汇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亚辉 金德祥 《福建水产》 1989年第3期33-37,共5页
微型浮游生物个体小(一般小于20μm),但在海洋生态系和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水产养殖业、污染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对它们的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分布、饵料、培养和污染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在简单介绍微型浮游... 微型浮游生物个体小(一般小于20μm),但在海洋生态系和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水产养殖业、污染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对它们的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分布、饵料、培养和污染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在简单介绍微型浮游生物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面作了综述,并讨论我们的初步实验观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海洋微型生物 微型生物
下载PDF
微型生物碳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蔡阮鸿 郑强 +4 位作者 陈晓炜 徐大鹏 王煜 骆庭伟 张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5-366,共12页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加剧了气候变化,引发全球关注.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工业革命以来吸收了近1/3人类活动排放的CO2,调控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吸收和储藏CO2的机制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中“微...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加剧了气候变化,引发全球关注.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工业革命以来吸收了近1/3人类活动排放的CO2,调控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吸收和储藏CO2的机制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中“微型生物碳泵(MCP)”是一种新认识的生物机制,阐述了由微型生物(异养细菌、古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等)参与的将活性有机质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质(RDOM)的生态过程,在海洋循环和储藏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自MCP理论提出以来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MCP介导的RDOM解析方法及其分子特征,海洋微型生物与DOM的相互作用机制,病毒及原生生物介导的碳循环对海洋有机质的影响等,并展望MCP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物碳泵 气候变化 海洋微型生物 浮游植物 异养细菌 古菌 病毒 原生生物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军 蔡立哲 +10 位作者 陈建芳 单秀娟 丁兰平 黄凌风 金显仕 林茂 刘洋 邵宗泽 徐奎栋 王雨 张晓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98,共18页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研究 生物海洋 海洋生物 海洋浮游植物 海藻 海洋浮游动物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 海洋小型底栖生物 海洋大型底栖生物 海洋渔业 海洋哺乳动物
下载PDF
冬季南海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丽平 相卫国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细胞丰度为33~529个/dm3.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45~1.8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44~1.76 d-1,摄食压力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42.6%~82.8%,占初级生产力的97.3%~225.1%.近岸区摄食压力比陆架区高,表明冬季南海近岸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能够有效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陆架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摄食率,浮游植物存在着现存量的积累,微型浮游动物并不能完全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南海北部
下载PDF
从微型生物功能类群研究到海洋储碳机制的新认识——方法创新带动科学发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飞 刘纪化 +2 位作者 李强 邹丽洁 张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7,共9页
海洋微型生物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也是海洋能量代谢的主要参与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是海洋中一类重要的功能类群,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它们可以利用光能补充自身的能量代... 海洋微型生物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也是海洋能量代谢的主要参与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是海洋中一类重要的功能类群,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它们可以利用光能补充自身的能量代谢,在海洋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在21世纪初,由于微型生物显微荧光定量方法的弊端,人们对于AAPB分布规律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时间序列红外荧光显微数字化方法"(TIREM)的建立,修正了AAPB定量偏差,揭示了海洋中AAPB分布的真正规律.之后,对AAPB生态分布调控因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光照,溶解有机碳(DOC)对AAPB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的影响更重要.此认识推翻了"AAPB通过利用光能就可以赢得与普通异养细菌竞争"这一"想当然"的理论推测.而对AAPB碳源利用特点的研究表明,此功能类群具有重要的碳分馏作用,即AAPB在碳代谢过程中,部分碳源并非简单的沿着传统生物泵方向传递.在此基础上的海洋微型生物与DOC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最终导致海洋储碳新机制—微型生物碳泵(MCP)的提出,它解释了海洋中巨大溶解有机碳库存在的原因和机制,实现了海洋储碳机制理论上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型生物 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 时间序列红外荧光显微数字化技术 微型生物碳泵 海洋碳循环
原文传递
海洋固碳与储碳——并论微型生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77
7
作者 焦念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3-1486,共14页
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根本的机制就是生物固碳.然而,海洋浮游植物光合固碳量远远大于海洋调节大气CO2的能力和容量.本文指出,"... 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根本的机制就是生物固碳.然而,海洋浮游植物光合固碳量远远大于海洋调节大气CO2的能力和容量.本文指出,"固碳"不等于"储碳",只有长期储存在海洋中的那部分碳才能对气候变化起到调节作用.但已知的海洋储碳机制(包括依赖于理化过程的"溶解度泵"以及依赖于颗粒有机碳沉降的"生物泵"等)并不能解释海洋碳汇有关的若干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占海洋总有机碳90%以上的溶解有机碳(DOC)的形成机制.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微型生物对DOC转化并形成惰性DOC(RDOC)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储碳机制、探讨了海洋碳汇研发所面临的挑战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型生物 固碳 储碳 生物 微型生物碳泵
原文传递
变形菌视紫质——海洋光能生物利用的新途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焦念志 冯福应 魏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7-894,共8页
海洋环境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揭示出海洋细菌中存在可利用光能的视紫质——变形菌视紫质(PR).基因及其蛋白序列分析和激光诱导光解实验等证明PR属于质子泵型视紫质,PR将光能转化成细胞膜内外质子梯度化学势能,并用于合成ATP.PR的发... 海洋环境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揭示出海洋细菌中存在可利用光能的视紫质——变形菌视紫质(PR).基因及其蛋白序列分析和激光诱导光解实验等证明PR属于质子泵型视紫质,PR将光能转化成细胞膜内外质子梯度化学势能,并用于合成ATP.PR的发现揭示了海洋中存在与依赖于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不同的光能生物利用的新途径.已有研究表明PR细菌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之一.表层海水中PR细菌约占总细菌数量的13%,而每个细胞中PR的平均分子数约为2.5×10^4个.显然,PR在海洋能量代谢以及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基于对国外研究的认识和我们对中国海PR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包括光合色素途径和非光合色素途径的能流和碳循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菌视紫质(proteorhodopsin) 光合作用 海洋微型生物 质子泵 碳循环模型
原文传递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被引量:35
9
作者 焦念志 李超 王晓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8-681,共14页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命题,也是当前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需要通过微观与宏观结合、古今链接、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科学家发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戈登科学前沿论坛"(Gordo...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命题,也是当前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需要通过微观与宏观结合、古今链接、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科学家发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戈登科学前沿论坛"(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GRC)首届论坛上,以海洋生物泵(Biological Pump,BP)、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MCP)以及碳酸盐泵(Carbonate Counter Pump,CCP)等海洋储碳机制为核心,深入研讨了海洋碳汇的过程与效应,起到了引领国际海洋学科发展方向的作用。国内学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在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组织了海洋碳汇专题,从古海洋碳汇、现代海洋碳循环及海洋碳汇的生物海洋学过程3个方面开展研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过程与海洋碳汇以海洋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以及不同微型生物间的互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微型生物的储碳和固碳作用的过程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古海洋碳汇方向的报告在时间尺度上跨越了从18~8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到距今2.5 Ma的第四纪,涵盖了包括古海洋碳汇形成的古海洋环境、古海洋碳汇的生态环境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古海洋碳汇的报告为现代海洋碳汇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有助于本领域科学家对海洋碳汇的历史演化观的认识。现代海洋碳循环过程方面,专题报告结合时间梯度和空间梯度,以南海珊瑚礁碳循环源汇争议为代表,探讨了碳循环中的初级生产力、溶解有机碳的来源与有机碳的降解等过程,对现代海区和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的源汇评估提出了新的想法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气候变化 海洋 碳循环 海洋微型生物
原文传递
古今结合论碳汇、见微知著识海洋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念志 张传伦 +2 位作者 谢树成 刘纪化 张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4-1297,共4页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研究海洋碳循环过程与储碳机制是当前的国际热点。然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注定了这个重大命题必须通过学科交叉、古今结合才能取得较全面的认识和新的突破。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循环 海洋微型生物碳泵 古菌 古环境
原文传递
Opinion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rine anti-fouling coating 被引量:3
11
作者 WANG Wei CAO Zhi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968-1970,共3页
Marine biofouling is a global problem that is detrimental to both moving ships and static underwater devices.Marine microorganisms tend to attach to any unprotected surface and grow into biofilm,which can be hardly re... Marine biofouling is a global problem that is detrimental to both moving ships and static underwater devices.Marine microorganisms tend to attach to any unprotected surface and grow into biofilm,which can be hardly removed even under high shear flow condition[1].With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marine organisms,ships su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increase on the net weight as well as the drag when cruising.Increased drag causes fuel power penalties of up to86%at cruising speed;it is notable even a very thi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ling biofilm suffer friendly removed Marine hardly attach ships underwat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