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性大陆地形对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影响:基于2020年9月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孔钰博 周逸豪 汪曙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5,共9页
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是夏季大气季节内振荡(the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BSISO)传播的必经途径,而MC对于BSISO结构和传播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机制很不清楚.针对此问题,利用高精度数值模式对一次BSISO事件... 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是夏季大气季节内振荡(the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BSISO)传播的必经途径,而MC对于BSISO结构和传播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机制很不清楚.针对此问题,利用高精度数值模式对一次BSISO事件展开数值模拟试验研究.选取2020年8-9月的一次BSISO事件,利用高精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本次BSISO过程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数值模拟.发现WRF控制试验合理模拟出与再分析资料中相近的北传低层风场以及明显具有BSISO特征的西北-东南倾斜的雨带,并合理地捕捉了本次BSISO事件的传播特征和平均状态.为了研究MC地形对本次事件传播和强度的影响,在WRF模式中去除了MC地区的地形,开展了敏感性试验.在去除地形的敏感性试验中,BSISO低空风加强,传播更加平滑,整体降水幅度增加,而在岛屿上水汽大幅增加,降水量减少.在地形高度为零的情况下,纬向平流大大增强,从而增强了海上对流,促进了BSISO的加强和传播.此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MC地形对BSISO降水结构、传播和幅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季节内振荡 海洋性大陆 地形 对流允许数值试验
下载PDF
海洋性作为一种文学特征——浅论海洋文学的概念界定
2
作者 吴繁 吴佳蔚 李明慧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近年来,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新维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海洋文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海洋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本文在梳理海洋文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概念界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海南的海洋诗歌... 近年来,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新维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海洋文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海洋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本文在梳理海洋文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概念界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海南的海洋诗歌为样本,试图从两个层面重新定义海洋文学,即:浅层海洋层面和深层海洋层面。海洋文学中的海洋不仅仅是一系列物化的背景,也应该是一种促使人们多方面理解和阐释文学作品的因素,一种新的思考文学作品和关照文学批评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学 海南诗歌 海洋性
下载PDF
海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性特征的历史演进
3
作者 邓琼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海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洋渔民、海盐晒制盐工、民间造船工匠以及沿海居民等海洋族群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海洋族群与海洋和谐共生的产物。海洋族群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洋... 海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洋渔民、海盐晒制盐工、民间造船工匠以及沿海居民等海洋族群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海洋族群与海洋和谐共生的产物。海洋族群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洋性特征经历了靠海吃海、搏海斗海、读海耕海、爱海护海的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性 和谐共生
下载PDF
海洋性大陆地区季节内对流活动对中国东南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
4
作者 陈桂万 龙雨青 +3 位作者 陈雄 赵雨晴 凌健 李崇银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9,共17页
分析了海洋性大陆地区季节内对流活动对北半球冬季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根据这些对流活动是否具有东传特征,进一步将它们分为连续东传的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对流事件和准静止的非MJO对流事件。结果表明,这两类季节内对... 分析了海洋性大陆地区季节内对流活动对北半球冬季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根据这些对流活动是否具有东传特征,进一步将它们分为连续东传的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对流事件和准静止的非MJO对流事件。结果表明,这两类季节内对流活动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MJO对流对中国降水影响的空间范围较大,并且降水在MJO东传过程中呈现连续南传特征;非MJO对流的影响范围较小,并且其影响的关键区域随时间由北向南跳变。当对流在海洋性大陆地区处于活跃(抑制)位相时,MJO对流会导致中国东南地区降水呈现南正北负(南负北正)的偶极型分布,而非MJO对流仅仅会导致广东和福建一带降水偏少(偏多)。当对流在海洋性大陆地区由抑制(活跃)位相向活跃(抑制)位相转换时,MJO对流会引起中国东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偏少),非MJO对流则引起江西北部、福建西北和浙江西部一带降水偏少(偏多)。水汽通量诊断结果表明,两类对流事件影响中国降水都主要受到季节内尺度风场异常的调控。具体来说,季节内尺度上低层经向风的差异,进而导致其经向梯度对水汽的输送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导致两类不同的季节内对流对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内对流 海洋性大陆 中国降水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冰川-径流”系统的全球变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宗省 何元庆 +7 位作者 贾文雄 庞洪喜 院玲玲 宁宝英 刘巧 和献中 宋波 张宁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分析多种数据和资料,再现海螺沟冰川过去100年来的冰川进退过程,分析发现,冰川末端变化阶段在滞后期的基础上,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阶段相对应。运用水量-物质平衡法恢复海螺沟冰川45年来的物质平衡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物... 分析多种数据和资料,再现海螺沟冰川过去100年来的冰川进退过程,分析发现,冰川末端变化阶段在滞后期的基础上,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阶段相对应。运用水量-物质平衡法恢复海螺沟冰川45年来的物质平衡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物质平衡变化与北半球和中国同期(1960~2004年)气温变化表现出显著负相关。20世纪80年代全球加速变暖,海螺沟冰川冰舌段消融速率为7.86 m/a,冰川河径流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表明流量主要贡献者是冰雪融水。分析表明,全球变暖是冰川后退、持续亏损及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海洋性冰川 海螺沟 “冰川-径流”系统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寡糖的生物活性及海洋性寡糖的潜在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真庆 江晓路 管华诗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1-56,共6页
寡糖有着多种生物活性,如:抗凝、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与抗炎等。它也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方面。同时,海洋性寡糖在结构与带电性等方面与内源性寡糖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它有着很多潜在的活性应用价值。
关键词 寡糖 生物活性 海洋性寡糖 抗凝作用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气候、冰川、径流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宗省 何元庆 +4 位作者 贾文雄 和献中 庞洪喜 张宁宁 刘巧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共5页
中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近百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温明显加速.而降水量变化则相对比较复杂,20世纪初至80年代,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区西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部降水量仍保持上升趋势.由此... 中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近百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温明显加速.而降水量变化则相对比较复杂,20世纪初至80年代,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区西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部降水量仍保持上升趋势.由此反映出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西部向暖干方向发展,而东部则向暖湿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表现出以退缩和物质亏损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20世纪初至30年代,冰川处于稳定或前进状态,20世纪30~60年代处于后退,60~80年代初期则处于稳定或减速后退状态。80年代中期以来又转入后退.白水1号冰川区和海螺沟冰川区50年来累积物质亏损分别达18000 mm和11000 mm水当量.冰川表面形态也表现出显著变化,贡嘎山海螺沟流域和玉龙雪山漾弓江流域径流年际和季节变化表明,径流增加明显且主要是冰雪融水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冰川 径流 季风海洋性冰川区
下载PDF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苏珍 宋国平 曹真堂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1-59,共9页
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该冰川表现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高大的贡嘎山山体和优越的物质补给条件是冰川生存的主要原因;冰川积累区的成冰,主要是当年积雪以融化-再冻结为主要变质成冰作用,平衡线以上附加冰带宽阔;冰川消... 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该冰川表现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高大的贡嘎山山体和优越的物质补给条件是冰川生存的主要原因;冰川积累区的成冰,主要是当年积雪以融化-再冻结为主要变质成冰作用,平衡线以上附加冰带宽阔;冰川消融区冰层温度接近融点温度;冰川运动速度快。冰舌中段主流线处年平均运动速度为171.4m;通过冰川水量平衡计算,近年来冰川均表现为负平衡,冰舌末端持续后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海洋性特征 贡嘎山
下载PDF
稀土(Ce/La)对碳素钢耐海洋性大气腐蚀影响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汪兵 刘清友 +3 位作者 刘小明 毛新平 王向东 董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
稀土元素提高钢铁材料耐大气腐蚀性能的机理已有多种解释,但它本身所具有的缓蚀特性对提高钢铁材料耐候性的机理没有深入研究报道。为此,使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锈层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e/La混合稀土对碳素结构钢耐海洋性大气... 稀土元素提高钢铁材料耐大气腐蚀性能的机理已有多种解释,但它本身所具有的缓蚀特性对提高钢铁材料耐候性的机理没有深入研究报道。为此,使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锈层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e/La混合稀土对碳素结构钢耐海洋性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氯化钠溶液中,钢中加入稀土后自腐蚀电位负移,阴极反应受到阻碍;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锈层变得较为致密,厚度减薄,裂纹和空洞也明显减少,锈层中的电荷传递电阻呈上升趋势,而锈层电阻成下降趋势。对稀土提高钢铁材料耐候性的缓蚀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Ce/La 碳素结构钢 海洋性大气腐蚀 电化学
下载PDF
晚秋前冬海洋性大陆区域向外长波辐射年际变化及其与云贵高原降水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阳 管兆勇 孙一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5-736,共12页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资料、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资料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6站逐日观测资料,通过定义一...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资料、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资料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6站逐日观测资料,通过定义一个海洋性大陆区域对流强度指数(IOLR),分析了海洋性大陆区域(Maritime Continent,MC)近35年来11月—次年1月对流活动特征,并揭示了11月—次年1月海洋性大陆区域对流活动强度的年际变化与同期云贵高原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海洋性大陆区域对流活动除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外,还存在3—5 a及8—10 a的振荡周期。当海洋性大陆区域对流活动偏弱(强)时,云贵高原西部降水偏少(多),东部降水偏多(少),高原东西部之间降水分布差异加大(减小)。引起云贵高原降水异常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在海洋性大陆区域与云贵高原间存在显著的异常垂直环流圈,当下沉(上升)支位于海洋性大陆区域时,上升(下沉)支将位于云贵高原地区。而云贵高原地形可能对云贵高原降水异常在东南部和西北部的差别的产生存在影响;二是海洋性大陆区域在对流层低层的辐散和对流层上层的辐合运动为热带和高原以东地区提供了异常的位涡强迫,直接导致对流层低层南海—孟加拉湾地区异常反气旋和对流层上层位于中国南方的异常气旋性环流的产生;三是由于海洋性大陆区域辐散运动作为位涡制造而激发的位涡扰动的能量从热带地区向云贵高原及其东侧频散并辐合,对云贵高原上空扰动异常的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理解云贵高原冬季降水异常的形成机理以及为寻找降水异常预测因子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大陆 云贵高原 异常降水 向外长波辐射 晚秋前冬
下载PDF
论明清青花瓷业海洋性的成长——以“漳州窑”的兴起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新天 吴春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8,共8页
明清青花瓷业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洋性的成长,漳州窑的兴起是其中的典范。漳州窑的兴起是景德镇窑青花瓷业向闽粤沿海空间转移的一个直接成果,其青花瓷业的形成是模仿明代中后期以来景德镇青花瓷业技术的产物。漳州窑的兴起根... 明清青花瓷业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洋性的成长,漳州窑的兴起是其中的典范。漳州窑的兴起是景德镇窑青花瓷业向闽粤沿海空间转移的一个直接成果,其青花瓷业的形成是模仿明代中后期以来景德镇青花瓷业技术的产物。漳州窑的兴起根植于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环中国海海洋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以月港为中心的闽粤沿海海洋社会经济的繁盛和葡、西、荷等西方洋船的东渐,是漳州窑兴起的外在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窑 青花瓷 海洋性
下载PDF
地域认同视角下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狄乾斌 计利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8-1696,共9页
海洋是影响整个沿海城市发展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定义沿海城市的海洋性特征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13个体现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对形成地域认同感作用的直接程度为逻辑判断标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 海洋是影响整个沿海城市发展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定义沿海城市的海洋性特征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13个体现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对形成地域认同感作用的直接程度为逻辑判断标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影响人们地域认同感的递进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海洋景观、城市涉海就业、城市海洋产品和服务消费对沿海城市地域认同感的影响最为直接;城市海洋文化和城市海洋产业生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他影响因素是系统的基础元素。参照该结果,构建了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评价体系,并运用舍弃等级论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7个典型沿海城市进行评价排序。评价结果显示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大连>青岛>宁波>上海>厦门>天津>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海洋性特征 地域认同 解释结构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乌源1号冰川和帕隆94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牟建新 李忠勤 +3 位作者 张慧 徐春海 金爽 梁鹏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 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 a来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平衡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累积物质平衡达-17 102 mm w. e.与-8 159 mm w. e.,相当于冰川厚度减薄19 m与9. 01 m,且分别于1996、2004年左右发生突变。同期两条冰川所处区域年均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二者年内气温分配相仿,但降水分配差异较大。初步分析认为气温上升是导致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的差异和地性因子(坡度、冰川面积)的不同使得乌源1号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高于帕隆94号冰川,由于目前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监测时段相对较短,为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过程仍需加强对冰川的持续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大陆性冰川 海洋性冰川 乌源1号冰川 帕隆94号冰川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快速检测3种海洋性弧菌的方法学建立及创伤弧菌16S rRNA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丽娜 郑妍 +2 位作者 胡成进 周月霞 陈英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海洋致病性弧菌的快速诊断方法,为海洋性弧菌感染的临床检测构建新的技术平台。方法分别针对创伤弧菌vvh A,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toxR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并PCR扩增特异性DNA片段,制备单链模板,进行焦磷酸测序,... 目的建立一种海洋致病性弧菌的快速诊断方法,为海洋性弧菌感染的临床检测构建新的技术平台。方法分别针对创伤弧菌vvh A,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toxR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并PCR扩增特异性DNA片段,制备单链模板,进行焦磷酸测序,得到的碱基序列经NCBI比对验证;对创伤弧菌16S rRNA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创伤弧菌的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均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4株创伤弧菌均扩增出167 bp大小的DNA片段,并且测序结果与NCBI比对达到100%匹配度,而其他菌株未见扩增条带,测序结果为阴性;11株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均分别扩增出105 bp和134 bp大小的DNA片段,并且经测序得到与预期相符的DNA碱基序列。4株创伤弧菌中1株属于16S rRNA-A型,其余3株均属于16S rRNA-B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焦磷酸测序方法是一种短核苷酸序列实时测定的新方法,具有高通量、精确、简单易行的优点,适用于海洋性致病菌及陆地感染细菌的快速精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弧菌 焦磷酸测序 快速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海洋性大陆”观测研究计划介绍及中国参与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鑫 王东晓 +1 位作者 Chidong Zhang 李崇银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3-654,共2页
1“海洋性大陆”观测研究计划介绍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以下简称MC)是指由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岛等众多岛屿和中国南海及一系列浅海组成的区域(图1),该地区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 1“海洋性大陆”观测研究计划介绍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以下简称MC)是指由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岛等众多岛屿和中国南海及一系列浅海组成的区域(图1),该地区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的连接地带,是中国战略构想“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MC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 研究计划 中国南海 海上丝绸之路 中高纬度 MARITIME 海陆 海-气相互作用 罗斯贝波 气候系统
下载PDF
基于ETM^+影像的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海洋性冰川信息提取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明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方案线穿越冰川作用强烈的南迦巴瓦峰地区, 为查明该区冰川活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以ETM+为信息源, 以图像统计量为基础, 运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对该区冰川进行了图像光谱信息提取与分析.冰川在 TM5、7 波段光... 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方案线穿越冰川作用强烈的南迦巴瓦峰地区, 为查明该区冰川活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以ETM+为信息源, 以图像统计量为基础, 运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对该区冰川进行了图像光谱信息提取与分析.冰川在 TM5、7 波段光谱值范围窄, 且冰碛与冰雪有明显的光谱差异, 是冰川信息提取的有利波段. 包含TM5、7的多波段图像K—L变换的最后主组分是TM5、7的差值图像, 主要反映的是图像中的冰川信息.这种基于图像变换、信息分离提取冰川信息的方法, 在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勘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峰 西藏墨脱 ETM^+ 海洋性冰川 信息提取 图像变换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杰 龚子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明显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独特但脆弱的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 ,土壤的发生、发育与演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同样敏感 ,其响应结果通过气候变化对成土因素的影响间接表现出来。首先 ,...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明显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独特但脆弱的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 ,土壤的发生、发育与演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同样敏感 ,其响应结果通过气候变化对成土因素的影响间接表现出来。首先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日益加速的气候变暖现象导致冰川消退、地表积雪融化 ,为土壤形成与分布提供了母质与空间基础 ;同时 ,气候变暖导致自由水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加强促进了以自由水为基础的土壤过程和冰缘地貌过程 ,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发生、发育产生深刻影响。低等植物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增加、生境拓展、群落结构演变、初级生产力与生物量提高 ,从而对土壤有机质积累过程以及土壤有机质结构与性状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海洋脊椎动物的活动影响巨大 ,而动物活动直接影响海洋性有机质进入土壤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途径与数量 ;同时 ,动物栖息地的变迁与海岸及附近地区土壤景观演变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判断和预测一段时期内气候变化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域土壤形成与演化影响的规模、程度与速率 ,对各种成土因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响应与反馈机制、以及与土壤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亟需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南极 海洋性气候 土壤演变
下载PDF
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杰 龚子同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1-254,共14页
利用特制的石膏抗冻电极作为土壤水分探测探头 ,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两个土壤类型饱和寒冻石质土和贫盐基寒冻始成土进行了土壤自由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土壤解冻期可持续 5~ 6个月甚至... 利用特制的石膏抗冻电极作为土壤水分探测探头 ,对南极海洋性气候区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两个土壤类型饱和寒冻石质土和贫盐基寒冻始成土进行了土壤自由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土壤解冻期可持续 5~ 6个月甚至更长 ,解冻期内土壤自由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地表融雪、坡面径流以及水平侧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因土壤类型差异以及剖面底部有无永冻层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另外 ,土壤进入冻结与解冻期的时间、冻融作用的强度以及土壤自由水分状况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冻融过程 定位监测 南极 海洋性气候
下载PDF
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新型特隆布墙被动降温的通风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金玲 陈滨 +2 位作者 丁颖慧 陈会娟 贾珣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5,共6页
针对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的夏季室内过热问题,对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带有新型特隆布墙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被动降温模式的降温效果和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给出了适用于该类太阳房被动降温的最佳通风模式,认为内壁面温度... 针对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的夏季室内过热问题,对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带有新型特隆布墙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被动降温模式的降温效果和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给出了适用于该类太阳房被动降温的最佳通风模式,认为内壁面温度是室内气温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与内陆地区利用自然通风降温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提高通风量、强化夜间通风可以改善海洋性气候条件下被动降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气候 特隆布墙 被动降温 自然通风 通风模式 降温效果 气候条件 模式研究 海洋 被动式太阳房
下载PDF
海洋性贫血伴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硬化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埏芳 汤绍辉 李俊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04-150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症状 系统性硬化病 海洋性贫血 2009年 消化内科 胃内容物 解痉止痛 主要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