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mmox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宝兰 郑平 管丽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316,共3页
从 Anammox反应器污泥中分离了 6株好氧氨氧化菌 ,并对其中的 N1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氨氧化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anammox反应器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测定Anammox菌研究进展
2
作者 祖波 魏世强 +1 位作者 祖建 龙明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前,已经发现了4种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Brocadia"(Candidatus"Brocadia fulgida",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 planctomycete和Candidatus"Brocadia anammoxida"),Candidatus"Kuenenia&quo... 目前,已经发现了4种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Brocadia"(Candidatus"Brocadia fulgida",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 planctomycete和Candidatus"Brocadia anammoxida"),Candidatus"Kuenenia"(Candidatus"Kuenenia stuttgarti"),Candidatus"Scalindua"(Candidatus"Scalindua wagneri",Candidatus"Scalindua brodae"和Candidatus"Scalindua sorokinii")和异养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 planctomycete Cquenviron-1和Candidatus"Jettenia asiatic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厌氧氨氧化菌包括:PCR扩增(DGGE,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定量PCR)、FISH、FISH-MAR和ISR-FISH等方法.结合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各种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测定,这对于全面认识厌氧氨氧化菌的性质、开发新的废水脱氮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分子生物学 测定
下载PDF
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培养ANAMMOX菌试验研究
3
作者 杜兵 司亚安 +1 位作者 孙艳玲 刘寅 《机械给排水》 2003年第4期26-32,共7页
对ANAMMOX菌的培养及恰当的反应器形式进行了讨论和试验研究。采用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地获得了ANAMMOX活性,并培养出了红色颗粒污泥。在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小于450mg/L、350mg/L时,出水氨氮、亚硝... 对ANAMMOX菌的培养及恰当的反应器形式进行了讨论和试验研究。采用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地获得了ANAMMOX活性,并培养出了红色颗粒污泥。在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小于450mg/L、350mg/L时,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基本为0mg/L。出水硝酸盐浓度70mg/L左右,总氮的去除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 氨氮 亚硝酸盐 总氮 培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特性及其在生物脱氮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祖波 张代钧 白玉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在无分子氧环境中,同时存在NH4+和NO2-时,NH4+作为反硝化的无机电子供体,NO2-作为电子受体,生成氮气,这一过程称为厌氧氨氧化。目前已经发现了3种厌氧氨氧化菌(Brocadia anamm oxidans,Kuenenia stuttgartiensis,Scalindua sorokinii);... 在无分子氧环境中,同时存在NH4+和NO2-时,NH4+作为反硝化的无机电子供体,NO2-作为电子受体,生成氮气,这一过程称为厌氧氨氧化。目前已经发现了3种厌氧氨氧化菌(Brocadia anamm oxidans,Kuenenia stuttgartiensis,Scalindua sorokinii);对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色素、营养物质、抑制物、结构特征和生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多种代谢能力。基于部分硝化至亚硝酸盐,然后与氨一起厌氧氨氧化,以及厌氧氨氧化菌与好氧氨氧化菌或甲烷菌的协同耦合作用,提出了几种生物脱氮的新工艺(ANAM-MOX、SHARON-ANAMMOX、CANON和甲烷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anammox CANON SHARON-anammox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的驯化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玫 刘艳 +1 位作者 邓芳 吴自润 《江西化工》 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
厌氧氨氧化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混合菌直接以NH4+为电子供体,以NO3_或NO2-为电子受体,将NH4+、NO3-或NO2-转变为N2的过程。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其耗能少且不消耗碳源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厌氧氨氧化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混合菌直接以NH4+为电子供体,以NO3_或NO2-为电子受体,将NH4+、NO3-或NO2-转变为N2的过程。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其耗能少且不消耗碳源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活性污泥为种泥,采用SBR反应器,以NH4Cl和NaNO2配制人工模拟废水进行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的培养与驯化。在此系统中观察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但是氨氮并没有与亚硝酸盐氮一直呈比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此时厌氧氨氧化菌的驯化培养仍处于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驯化培养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DOMESTICATION 厌氧氨氧化反应 污水处理工艺 亚硝酸盐氮 培养与驯化 SBR反应器 应用前景 厌氧条件 模拟废水 理论意义 活性污泥 电子受体 电子供体 NO3- NH4+ anammox 混合
下载PDF
厌氧氨氧菌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昭玉 《四川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厌氧氨氧化反应是指在厌氧条件下,Anammox菌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转化为氮气的脱氮过程。该工艺相对于传统脱氮过程的优势在于无需额外添加碳源,且污泥少,在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Anammox菌生长速率低限制了... 厌氧氨氧化反应是指在厌氧条件下,Anammox菌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转化为氮气的脱氮过程。该工艺相对于传统脱氮过程的优势在于无需额外添加碳源,且污泥少,在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Anammox菌生长速率低限制了该工艺的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影响Anammox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基质和底物、溶解氧浓度、有机物和亚铁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anammox 脱氮
下载PDF
MnO_2对海底沉积物ANAMMOX菌的富集培养影响
7
作者 许芳涤 乔森 +1 位作者 王蕾 周集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3-1378,共6页
采用上流式固定床反应器,在常温下连续运行,考察MnO2对海洋性ANAMMOX菌富集培养的影响,其中接种的海洋海底沉积物采自大连市附近海域。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近150d中,加入MnO2的R1反应器的最大总氮去除速率为137.82gN/(m3... 采用上流式固定床反应器,在常温下连续运行,考察MnO2对海洋性ANAMMOX菌富集培养的影响,其中接种的海洋海底沉积物采自大连市附近海域。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近150d中,加入MnO2的R1反应器的最大总氮去除速率为137.82gN/(m3·d),比没有加人MnO2的R2反应器高出近20gN/(m3·d)。在低温环境(10~15℃)运行时,R1反应器的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比R2反应器均高出10%,且Rl反应器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和运行稳定性都好于R2反应器。这表明MnO2的加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洋性ANAMMOX细菌的富集,并增强了ANAMMOX反应器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性anammox菌 常温 富集培养MnO2
原文传递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侯金良 康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6-370,376,共6页
评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的新方法:ANAMMOX–SHARON组合法、好氧同步脱氮除磷法和倒置A2/O法,并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聚磷技术在倒置A2/O工艺中的应用将成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 评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的新方法:ANAMMOX–SHARON组合法、好氧同步脱氮除磷法和倒置A2/O法,并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聚磷技术在倒置A2/O工艺中的应用将成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anammox—SHARON组合工艺 好氧颗粒污泥 倒置A^2/O 反硝化除磷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CANON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初里冰 张兴文 +1 位作者 李晓惠 杨凤林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CANON工艺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CANON工艺与其它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比较。
关键词 生物脱氮 CANON anammox 亚硝酸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基于不同污泥量间歇饥饿的CANON工艺启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冬 刘名扬 +2 位作者 任纪元 张杰 曾辉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07-3614,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污泥量间歇饥饿对于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启动的影响,R1、R2和R3反应器分别采用水力筛分间歇饥饿、部分污泥间歇饥饿和全部污泥间歇饥饿3种不同的方式启动CANON工艺.结果显示,R1、R2和R3反应器分别在第44,66和58d顺利启... 为了探究不同污泥量间歇饥饿对于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启动的影响,R1、R2和R3反应器分别采用水力筛分间歇饥饿、部分污泥间歇饥饿和全部污泥间歇饥饿3种不同的方式启动CANON工艺.结果显示,R1、R2和R3反应器分别在第44,66和58d顺利启动,第70d时,其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3.63%、71.56%和67.40%左右,粒径分别达到了404,359和306μm.分析表明,水力筛分间歇饥饿方式可以选择性地针对絮状污泥进行饥饿,避免间歇饥饿对于污泥EPS及粒径的负面影响,在有效抑制NOB菌活性的同时易于保持相关功能菌的活性;部分污泥间歇饥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AOB和ANAMMOX活性的衰减,但同时NOB的抑制效果也较差;整体间歇饥饿策略对于NOB的抑制效果最好,但同时也不利于CANON工艺相关功能菌的活性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脱氮(CANON) 间歇饥饿 水力筛分 厌氧氨氧化(anammox) 亚硝酸盐氧化(NOB)
下载PDF
梯度递减曝气实现一体化部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工艺(SPNAD)的稳定运行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永臻 阮蓉蓉 彭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0-545,共6页
为了解决一体化部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ingle-stage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SPNAD)系统中部分短程硝化由于过曝气难以稳定维持及短程硝化出水不稳定的问题,在以氨氮质量浓度为80 mg/L、化学需... 为了解决一体化部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ingle-stage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SPNAD)系统中部分短程硝化由于过曝气难以稳定维持及短程硝化出水不稳定的问题,在以氨氮质量浓度为80 mg/L、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生活污水为进水的SPNAD系统中,通过曝气量控制进行了60 d的稳定进水负荷试验.在连续曝气控制0.3~0.5 mg/L的低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过程中,会依次出现3次明显的DO跃变点Ta、Tb、Tc.结果表明:Tb可作为COD的降解完成指示点,Tc可作为部分短程硝化停曝气的指示点,Tc时刻NH4+-N、NO2--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0.11、22.83 mg/L,NO2--N和NH4+-N的质量浓度比值为0.93~1.37,适宜作为厌氧氨氧化进水;以DO变化率Δρ(DO)/Δt≥0.04 mg/(L·min)作为渐减曝气量和停止曝气量的设定值;将该梯度递减曝气控制策略应用于以实际生活污水(NH4+-N质量浓度为41.4~75.5 mg/L)为进水的SPNAD系统中,稳定实现了平均96.7%的总氮去除率(nitrogen removal ratio,NRR),平均出水总氮(total nitrogen,TN)质量浓度为2.11 mg/L.通过近150 d的试验为SPNAD系统的稳定短程硝化的稳定维持提出了一种梯度递减曝气控制策略,应用该控制策略可灵活调节本系统适应低氨氮、低ρ(COD)/ρ(TN)城市生活污水的水质变化且出水远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短程硝化 一体化部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ingle-stage partial nitritation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SPNAD) 厌氧氨氧化(anammox) 梯度递减曝气 生活污水 稳定运行
下载PDF
铵盐的形态对ANAMMOX菌活性的影响及其抑制规律
12
作者 朱亮 李祥 +3 位作者 黄勇 崔剑虹 张大林 刘福鑫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67-3672,共6页
采用具有实时监测和调控pH功能的连续流反应器,通过人工模拟废水研究了铵盐的形态及浓度对氧氨氧化(anox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菌活性的影响及抑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进水NH+4-N、NO-2-N浓度分别为990.4mg/L和121.9 mg/L的条件... 采用具有实时监测和调控pH功能的连续流反应器,通过人工模拟废水研究了铵盐的形态及浓度对氧氨氧化(anox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菌活性的影响及抑制规律。结果表明,在进水NH+4-N、NO-2-N浓度分别为990.4mg/L和121.9 mg/L的条件下,经过38 h运行反应器内NO-2-N浓度积累至85.60 mg/L,ANAMMOX菌活性被抑制了70.2%。通过pH的调控,使得铵盐的形态发生转化,出水NH+4-N和NO-2-N出现同步下降,ANAMMOX菌活性得到恢复,证实了游离氨(FA)才是ANAMMOX菌的真正抑制物。同时,随着进水NH+4-N浓度由1 000 mg/L增加到5 000 mg/L,厌氧氨氧化菌活性达到半抑抑所需的抑制时间由18 h缩短到了7 h,抑制时所对应的FA浓度不同。结果表明,FA对ANAMMOX菌的抑制水平与进水NH+4-N浓度、T、pH和t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盐 anammox 抑制形态 抑制规律
原文传递
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培养ANAMMOX菌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杜兵 司亚安 +1 位作者 孙艳玲 刘寅 《给水排水技术动态》 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
对ANAMMOX菌的培养及恰当的反应器形式进行了讨论和试验研究。采用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地获得了ANAMMOX活性,并培养出了红色颗粒污泥。在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小于450mg/L、350mg/L时,出水氨氮、亚硝酸... 对ANAMMOX菌的培养及恰当的反应器形式进行了讨论和试验研究。采用推流式固定化絮体生物反应器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地获得了ANAMMOX活性,并培养出了红色颗粒污泥。在进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小于450mg/L、350mg/L时,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基本为0mg/L。出水硝酸盐浓度70mg/L左右,总氮的去除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试验 絮体生物反应器 颗粒污泥 亚硝酸 富集 推流式反应器
原文传递
填料对ANAMMOX污泥活性恢复的影响及菌群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景文 杨津津 +4 位作者 李绍康 赵昕宇 杨一飞 韩嘉琛 李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431,共8页
为实现室温下长期储存的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快速恢复,采用3组反应器分别对在室温(15~30℃)且无基质的条件下储存9个月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活性恢复,其中R2和R3反应器分别添加彗星纤维填料和K3填料作为生物载体,探究不同填料添加对厌... 为实现室温下长期储存的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快速恢复,采用3组反应器分别对在室温(15~30℃)且无基质的条件下储存9个月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活性恢复,其中R2和R3反应器分别添加彗星纤维填料和K3填料作为生物载体,探究不同填料添加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恢复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2和R3反应器分别在第8 d和第10 d开始出现厌氧氨氧化反应,TIN去除率分别达82.25%和80.92%,明显优于未添加填料的R1反应器(第15 d开始出现,TIN去除率80.26%).经过42 d的运行,进水ρ(NH^(+)_(4)-N)和ρ(NO^(-)_(2)-N)分别达300 mg·L^(-1)和396 mg·L^(-1), 3组反应器的TIN去除率分别为78.96%、84.92%和84.66%.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显示,R2和R3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6.85%和6.06%,是R1反应器的2~4倍,污泥中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属为Candidatus Jettenia,其在3组反应器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62%、5.74%和5.21%.综上,投加填料构建厌氧氨氧化生物膜-颗粒污泥复合系统,可以显著缩短在室温且无基质条件下长期储存的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恢复时间,填料有效促进了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相对丰度的提高,且彗星纤维填料的促进作用略优于K3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填料 室温储存 活性恢复 群特征
原文传递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样品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瑛 阮晓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多聚酶链式反应(PCR)、DNA克隆及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将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淡水水体底泥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菌)和好氧氨氧化菌的原位检测中,从底泥样品中鉴别出这两种细菌,其中好氧氨氧化菌... 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多聚酶链式反应(PCR)、DNA克隆及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将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淡水水体底泥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菌)和好氧氨氧化菌的原位检测中,从底泥样品中鉴别出这两种细菌,其中好氧氨氧化菌属于亚硝酸单胞菌属,厌氧氨氧化菌属于anammox菌的Brocadia分支,为进一步研究淡水环境中氮的微生物循环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FISH PCR DNA克隆 DNA测序 anammox
下载PDF
关于焦化废水处理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佳 《山西化工》 2018年第6期212-213,216,共3页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通常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近年来,通过微生物对其进行深度吸附处理使焦化废水达标排放的技术有很多。主要针对微生物类型中的ANAMMOX菌、喹啉降解菌及苯酚降解菌在焦化废水的实际降...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通常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近年来,通过微生物对其进行深度吸附处理使焦化废水达标排放的技术有很多。主要针对微生物类型中的ANAMMOX菌、喹啉降解菌及苯酚降解菌在焦化废水的实际降解效果,以及基因工程菌微生物技术在今后焦化废水处理方面的潜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喹啉降解 苯酚降解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盐度条件下ANAMMOX-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晗 李瀚翔 +3 位作者 陈猷鹏 郭劲松 晏鹏 方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06-1913,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0、15和30 g·L^(-1)盐度条件下稳定运行ANAMMOX-EG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发现,进水盐度提升至15 g·L^(-1)及30 g·L^(-1)后,反应器脱氮性能呈现小幅下降,随运行时间延长脱氮...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0、15和30 g·L^(-1)盐度条件下稳定运行ANAMMOX-EG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发现,进水盐度提升至15 g·L^(-1)及30 g·L^(-1)后,反应器脱氮性能呈现小幅下降,随运行时间延长脱氮性能均可恢复.反应器性能稳定后,3种盐度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依次为10. 33%、20. 90%和35. 87%,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属为优势属.浮霉状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占总体比例较高且累计丰度超过了80%,为反应器的优势菌门.盐度条件下,浮霉状菌门丰度增加,变形菌门丰度降低,绿弯菌门丰度相对稳定.电镜扫描显示盐度条件下颗粒污泥表面有大量丝状菌和胞外聚合物.盐度条件下反硝化菌丰度提高,增强了反硝化协同脱氮,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微生物丰度的提高有利于维持颗粒污泥结构稳定,好氧微生物及反硝化菌的存在也有利于维持反应器内部厌氧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经驯化可适应盐度,盐度条件下伴生菌对厌氧氨氧化菌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颗粒污泥 伴生 盐度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利用EGSB反应器富集高纯度厌氧氨氧化菌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晓丽 高大文 +1 位作者 丛岩 王小龙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45-1853,共9页
以储存60 d的ANAMMOX污泥为种泥,采用EGSB反应器富集高活性、高纯度的ANAMMOX菌富集培养物,考察反应器的脱氮能力,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培养前后ANAMMOX富集培养物中的优势菌种及ANAMMOX菌的相对丰度。在反应器运行的185 d中,最... 以储存60 d的ANAMMOX污泥为种泥,采用EGSB反应器富集高活性、高纯度的ANAMMOX菌富集培养物,考察反应器的脱氮能力,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培养前后ANAMMOX富集培养物中的优势菌种及ANAMMOX菌的相对丰度。在反应器运行的185 d中,最高氮负荷达3.0 kg N/(m3·d),氨氮与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率均大于85%。培养后ANAMMOX富集培养物中的优势菌种由待定荧光布罗卡地菌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和待定巴西布罗卡地菌Candidatus Brocadia brasiliensis变为待定亚洲杰特氏菌Candidatus Jettenia asiatica。FISH结果表明ANAMMOX菌所占总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由(57.69±4.79)%提高到(83.32±4.40)%。定量PCR结果证实了培养后的富集培养物内ANAMMOX菌的拷贝数由1.14×1011拷贝/g湿重提高到3.69×1011拷贝/g湿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mmox 待定亚洲杰特氏 荧光原位杂交 定量PCR EGSB 富集培养
原文传递
冷冻PN/A颗粒污泥快速活化过程中的污泥形态与菌群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子恒 张立 +3 位作者 崔舒惠 张绮亮 文言 钱飞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0-927,共8页
接种颗粒污泥是快速启动高性能自养脱氮反应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建立污泥活化与反应器效能的响应关系,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接种冷冻储存的颗粒污泥,并采用高负荷和高水力选择压的调控策略,在34 d内成功启动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 接种颗粒污泥是快速启动高性能自养脱氮反应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建立污泥活化与反应器效能的响应关系,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接种冷冻储存的颗粒污泥,并采用高负荷和高水力选择压的调控策略,在34 d内成功启动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一体化系统.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大于83%,总氮去除负荷稳定在1.67 kg·(m^(3)·d)^(-1).实验期间,使用Image pro-plus软件对颗粒的特征尺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内砖红色区域的投影面积与其总氮比去除速率呈现良好的线性正相关(R^(2)=0.988).这为快速评估PN/A污泥的活性提供了一种简易方法.由MiSeq高通量测序的结果可知,反应器运行在富集好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和淘洗异养菌(如Denitratisoma和Haliangium等)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颗粒密实度,为内部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30%)的活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形态 群结构 脱氮性能
原文传递
Inspirations from the scientific discovery of the anammox bacteria: A classic example of how scientific principles can guid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20
作者 DANG Hong Yue HUANG Rong Fang JIAO Nian Zh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49-455,共7页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 is a relatively new pathway within the N cycle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990 s. This eminent discovery not only modified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matter cyc...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 is a relatively new pathway within the N cycle discovered in the late 1990 s. This eminent discovery not only modified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matter cycling, but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sources for life. A new member of chemolitho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carbon fixation was found in the vast deep dark ocean. If the discovery of the chemosynthetic ecosystems in the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 environments once challenged the old dogma "all living things depend on the sun for growth," the discovery of anammox bacteria that are widespread in anoxic environments fortifies the victory over this dogma. Anammox bacteria catalyze the oxidization of NH_4^+ by using NO_2^- as the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 to produce N_2. Similar to the de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 anammox bacteria play a biogeochemical role of inorganic N removal from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unlike heterotroph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anammox bacteria are chemolithoautotrophs that can generate transmembrane proton motive force, synthesize ATP molecules and further carry out CO_2 fixation through metabolic energy harvested from the anammox process. Although anammox bacteria and the subsequently found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 another very important group of N cycling microorganisms are both chemolithoautotrophs, AOA use ammonia rather than ammonium as the electron donor and O_2 as the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 in their energy metabolism.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process of AOA mainly takes place in oxic seawater and sediments, while anammox bacteri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anoxic water and sediments, and even in some typical extreme marine environments such as the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s and methane seep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nammox proces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30%–70% N_2 production in the ocean.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lated to nitrogenous wastewater treatment, anammox provides a new technology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that can achiev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owever, the discovery of anammox bacteria is actually a hard-won achievement. Early in the 1960 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nammox biogeochemical process was predicted to exist according to some marine geochemical data. Then in the 1970 s, the existence of anammox bacteria was further predicted via chemical reactio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However, these microorganisms were not found in subsequent decades. What hindered the discovery of anammox bacteria, an important N cycling microbial group widespread in hypoxic and anoxic environments?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finally led to their discovery? What are the inspirations that the analyses of these questions can bring to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review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elucidate the above questions by presenting the fundamental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ne anammox bacteria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Marine nitrogen cycle Chemolithoautotrophy Wastewater treatment Scientific inspi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