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陆立军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
-
出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58-63,共6页
-
文摘
本文是作者所主持的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借鉴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趋势,就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基础条件、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国际经验
思路与对策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加速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文亮
-
机构
天津市海洋局渤海海洋监测监视管理基地筹备处
-
出处
《求知》
2013年第7期46-49,共4页
-
文摘
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海洋.正以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短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海洋。因此,世界沿海各国都把海洋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加速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国家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海洋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砝码.海洋经济必将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强市
世界经济发展
国家发展
海洋资源
全球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福州:千亿元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肖石
张娟娟
-
机构
<中国经济周刊>
-
出处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福州市
会议决定
海洋工作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大连加快转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乔翔
赵万里
赵前程
-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672-679,共8页
-
基金
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大课题(2019dlskzd066)。
-
文摘
近年来大连正在加快由海洋资源大市迈向海洋经济强市的建设步伐。然而,大连存在一些短板,如海洋经济增速仍然较低,港口能级提升竞争压力较大,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不充分也不均衡。这些短板各有其内在的形成逻辑。鉴于各类短板破解的主次轻重以及大连海洋经济强市建设进程的动态性与增殖性,在"稳定存量,优化增量"原则下可提出大连由海洋资源大市加快转向海洋经济强市的基本路径:在大体稳定既有政策格局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竞争能力培育和现代海洋经济开放聚集为轴心,着眼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依托,加快大连海洋经济在制度、技术与组织维度的优化进程。为此,大连宜以提升效益为宗旨,在稳定现有政策存量的基础上适度微调,同时全力培育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相关技术创新竞争能力,持续增强海洋经济的开放聚集能力。
-
关键词
大连市
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资源大市
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产业
海洋生态环境
-
Keywords
Dalian
ocean central city
a big city of marine resources
a strong marine economy city
marine industry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P74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加快建设福州“海洋经济强市”的探索与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廖彩辉
-
机构
福州市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8-11,共4页
-
文摘
福州市发展“海洋经济强市”是比较有前瞻性的战略目标。在“海洋经济强市”的打造中,福州市以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战略规划得到了一定的优势,但其海洋资源开发不够全面,科技含量较低、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港口建设缓慢、海洋的管理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人才短缺、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给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增添了阻碍。文章给出了福州市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若干建议,包括巩固和拓展海洋渔业,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培育发展新模式、科技兴海,培育新兴海洋产业、科学规划港口建设,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海洋管理机制、加强海洋管理,保护海洋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海洋意识等,以期加快福州“海洋经济强市”的建设。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产业
港口
-
分类号
F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福州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林丽娟
-
机构
福州市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海洋经济》
2021年第2期71-85,共15页
-
文摘
福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港城市,港口开发历史悠久,海洋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优越,区位特征独特,福州市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基础明显、优势突出,但也存在海洋产业结构不优、海洋科技创新研发基础薄弱、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海洋经济国际交流合作尚待加强等诸多问题与压力。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应以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海区环境治理、国际交流互通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为基本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强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深入开展海洋经济国际交流互通,着力推动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
关键词
海港城市
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产业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生态环境
-
Keywords
Port City
Strong Marine Economy City
Marine Indus-try
Marin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构建海洋经济强市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黄延聪
-
机构
泉州市统计局农村科
-
出处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8期124-126,123,共4页
-
文摘
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较为发达的海洋产业,是泉州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所在;确立海洋经济战略,符合泉州实际,是增强泉州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提出要围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海洋旅游业为先导,现代渔业为基础,海洋工业为主导,积极发展海鲜餐饮业,切实抓好港口建设,大力推进海洋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努力实现由海洋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
-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发展开发
海洋经济强市
泉州市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彰显优势 突出特色 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
- 8
-
-
作者
王强
-
机构
中共荣成市委
-
出处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9年第10期45-47,共3页
-
文摘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过去荣成能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主要得益于海洋经济之力。现在荣成要保持优势、加快发展,必须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为目标。大力建设“绿色形象、海洋韵味、知识内涵、开放特征”的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现代化
沿海国家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山东半岛
绿色形象
知识内涵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 9
-
-
-
出处
《宁波经济丛刊》
2011年第U10期20-20,共1页
-
文摘
港口是宁波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宁波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国际
海洋经济发展
战略资源
区域竞争
宁波
港口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 10
-
-
-
出处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2年第4期30-30,共1页
-
文摘
党代会报告提出,海洋是宁波发展的最大空间,港口是宁波发展的最大优势,必须大力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个一万平方公里"空间,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不断增强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经济发展战略
示范带动作用
海洋经济发展
党代会报告
空间
宁波
港口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 11
-
-
作者
张水清
夏晖
孙立锋
-
机构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
出处
《宁波经济丛刊》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
文摘
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浙江建设“港航强省”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是长三角地区建设亚太重要国际门户的主载体和主平台。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对于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海洋资源优势
长三角地区
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
主阵地
主战场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福州加快海洋经济强市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黄丽惠
-
机构
闽江学院思政部
-
出处
《才智》
2015年第31期7-8,共2页
-
文摘
福州地处台湾海峡北口西岸,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仍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把海洋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海洋经济优势,加快实现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战略。
-
关键词
福州
海洋经济强市
对策建议
-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 13
-
-
作者
王辉忠
-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
宁波市委
-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区位优越,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以宁波——舟山港海域为核心区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宁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实力较强、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国家战略
主动服务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
科学发展观
先进制造业
资源丰富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大力发展海洋金融 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 14
-
-
作者
黄小彪
-
机构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运经贸学院
-
出处
《港口经济》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广东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自古以来因海而兴,区位优势明显,海洋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海洋产业基础良好,海洋科技实力较强,海洋综合服务与保障功能比较突出,海洋经济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特别是我国南海开发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在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处于关键地位。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经济强省
金融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强国
广东省
中心城市
试点城市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以特取胜 错位发展 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 15
-
-
作者
陈平
-
机构
中共大丰市委
-
出处
《港口经济》
2012年第9期41-42,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大丰市发挥大丰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优势,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立足江苏乃至全国发展大局定位和谋划大丰沿海开发,坚持建设特色产业港不动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动摇,坚持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不动摇,以特取胜,错位发展,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错位发展
取胜
江苏沿海
国家战略
沿海开发
一体化发展
开发与保护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把文登建成一个海洋经济强市
- 16
-
-
作者
张文华
-
机构
山东省文登市海洋与水产局
-
出处
《齐鲁渔业》
1998年第5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城市建设
山东
文登市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烟台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中重点突出发展港口经济
- 17
-
-
作者
徐立京
王金虎
-
出处
《港口经济》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滨海城市烟台一向是因海而名、依海而兴的,濒临黄海、渤海,地处东北亚中心;拥有海岸线909公里,占山东省海岸线总长的近三分之一;对应海域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两倍;浅海、滩涂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山东总面积的37.9%;500平方米以上的基岩岛屿72个,岛屿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山东的40.7%;宜港岸线77.6公里,有待开发的占58.9%,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港口经济
烟台
陆地面积
海岸线
山东省
滨海城市
地理条件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5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上海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定位与思路
- 18
-
-
作者
沈则瑾
-
出处
《港口经济》
2008年第2期60-60,共1页
-
文摘
上海将海洋经济发展定位于“三个基地”:国际上重要的船舶及配套设备制造基地,形成千万吨以上的造船能力,并成为全球高科技船型的研制基地;全国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在海洋钻井平台、海底勘探和施工等海洋工程设备的开发上取得突破,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全国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信息服务基地,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上海
高科技领域
经济发展定位
海洋钻井平台
海洋工程设备
制造基地
产业化发展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加快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型发展
- 19
-
-
作者
王培廷
-
机构
山东威海市委
-
出处
《港口经济》
2011年第5期13-13,共1页
-
文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威海市一定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开拓进取,走在前列。威海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发展蓝色经济条件优越。威海市将重点培育“六大基地”,加快推进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一是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威海市海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在稳步增加产量的同时,重点在海珍品养殖、远洋捕捞和海洋“三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实现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转型发展
经济区建设
生产加工基地
产品产量
威海市
山东半岛
开拓进取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烟台迈向海洋经济强市
- 20
-
-
-
出处
《走向世界》
2018年第9期10-10,共1页
-
文摘
2017年,烟台市成立海洋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步伐,突破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海洋强市。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9%。
-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强市
烟台市
生态文明建设
国际竞争力
转型升级
现代渔业
新兴产业
海洋战略
-
分类号
F326.4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