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
1
作者 张素萍 张树乾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8,共8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在海洋贝类分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建所以来我所海洋腹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概述了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分析了现代腹足类分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海洋腹足类 分类学 进展
下载PDF
重金属在珠江口海域两种腹足类动物组织中的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2
2
作者 田磊 张大文 黄小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91-1496,共6页
通过测定珠江口海域典型腹足类动物习见蛙螺(Bursa rana)和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各组织器官中重金属(Cu、Zn、Pb、Cd和As)的含量,研究了腹足类动物重金属的组织分布及累积模式。结果表明:肠与肝脏重金属累积模式差异较大,腮在两... 通过测定珠江口海域典型腹足类动物习见蛙螺(Bursa rana)和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各组织器官中重金属(Cu、Zn、Pb、Cd和As)的含量,研究了腹足类动物重金属的组织分布及累积模式。结果表明:肠与肝脏重金属累积模式差异较大,腮在两种螺累积重金属的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性腺是重金属在螺体的重要累积器官;人体通过食用习见蛙螺和棒锥螺肌肉摄入的重金属虽未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的最大容许摄入量,但重金属联合毒性的潜在危害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腹足类 组织分布 累积模式 珠江口海域
原文传递
Two new records of Pyramidellidae(Gastropoda,Heterobranchia)from China seas
3
作者 陈志云 张素萍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02-1305,共4页
This paper reports two species of the family Pyramidellidae (Gastropoda, Heterobranchia), Otopleura nitida (A. Adams, 1854) and Rugadentia manzakiana (Yokoyama, 1922). The former wa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l... This paper reports two species of the family Pyramidellidae (Gastropoda, Heterobranchia), Otopleura nitida (A. Adams, 1854) and Rugadentia manzakiana (Yokoyama, 1922). The former wa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latter was from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s deposited in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i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se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China seas. In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 we describe and illustrate these two species, and compare them with similar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PODA Heterobranchia Pyramidellidae new records China seas
下载PDF
DDTs和HCHs在珠江口南部海域管角螺的组织分布及生物转化
4
作者 田磊 张大文 黄小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通过测定珠江口海域典型腹足类管角螺(Hemifusus tuba)各组织器官中DDTs和HCHs的含量,研究了管角螺体内DDTs和HCHs的组织分布和生物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管角螺肠中DDTs和HCHs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表明其肠壁对有机氯农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通过测定珠江口海域典型腹足类管角螺(Hemifusus tuba)各组织器官中DDTs和HCHs的含量,研究了管角螺体内DDTs和HCHs的组织分布和生物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管角螺肠中DDTs和HCHs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表明其肠壁对有机氯农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性腺中检出较高浓度的DDTs和HCHs,表明性腺是DDTs和HCHs重要的累积器官;各组织器官中的(DDE+DDD)/p,p′-DDT比值(3.20~7.53)均高于沉积物(1.23),说明管角螺具有较强的降解DDT能力;腮中这一比值高于其他各器官,表明腮可能是管角螺排泄DDTs的潜在器官;β-HCH是HCHs各器官中的主要存在形式(63.88%~88.99%),表明生物体可以高效地将α-HCH降解为β-HCH;管角螺肌肉组织中DDTs和HCHs的含量虽未超过WHO规定的食用安全标准,但有机氯农药沿食物链放大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海洋腹足类 累积 生物转化 珠江口南部海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