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东部高温事件环流特征及海温背景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郑泽华
张伟
上官志聪
-
机构
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厦门市气象台
翔安区气象局
-
出处
《海峡科学》
2021年第10期3-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编号:41705045)
厦门市海洋气象创新团队项目。
-
文摘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CEP COBE_SST逐月海温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与我国东部高温事件相关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阐明其与同期海表温度异常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6°N~34°N、105°E~123°E区域可以作为我国东部高温事件的关键区。②南亚高压偏东偏北、高空西风急流增强东伸、西太副高北抬西伸及长期维持都是导致我国东部高温事件发生的原因。③赤道中东太平洋冷异常、西太平洋暖异常、北大西洋三极子型是可能导致我国高温事件发生的海温分布型。
-
关键词
东部高温
海温背景
环流异常
-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珠三角冬季雷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海温异常背景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姜丽萍
彭端
陈吟晖
唐洁
-
机构
中山市气象局
肇庆市气象局
中山市环保局
-
出处
《广东气象》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
文摘
利用珠江三角洲14站1月份的观测资料,进行珠三角地区冬季雷暴的气候统计,得出上世纪80年代后有出现次数增加的趋势。根据历史天气图以及NCEP/NCAP再分析资料,引发珠三角冬季雷暴的天气特点是:500hPa多为南支槽和西风槽叠加,地面为静止锋或冷空气配合锋面南下、低压槽维持在华南;冬季雷暴发生前珠三角地区上干下湿配置明显,850、500hPa上K和Si指数呈逐日较大增长趋势。对比1961—2003年珠三角地区冬雷年、非冬雷年1月的500hPa平均高度距平合成图,分析形成珠三角冬季雷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发现冬雷年的500hPa大尺度环流背景是:欧亚中高纬平均高度距平从西到东呈“正负正”分布,即乌拉尔山附近有阻塞高压,欧洲长波槽深而活跃,蒙古、中国多低槽、冷空气活动,副热带高压偏强;相反,非冬雷年500hPa的欧亚中高纬平均高度距平从西到东呈“负正负”分布,欧洲长波槽偏北,乌拉尔山附近没有稳定阻高建立,冷空气势力偏弱。同时,冬雷年1月的海温特征是:赤道东太平洋170—80°W附近为正海温距平区。
-
关键词
气候学
冬季雷暴大气环流特征
海温异常背景
气候统计
珠三角
-
分类号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海南岛强台风事件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吴胜安
邢彩盈
朱晶晶
-
机构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气候中心
-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4-25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500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RC360)。
-
文摘
利用1949—2018年台风资料、海南历史灾情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观测分析、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综合台风强度和灾情,识别出1949年以来共24个影响海南岛的强台风事件(以下简称HNVTE),并从时间分布、源地路径、发展变化与破坏潜力以及海温背景4个方面分析其气候特征,结果显示:HNVTE在总体呈减少趋势的基础上,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还存在集中发生活跃期和长期沉寂间歇期的年际变化特征;HNVTE发生在下半年,高发月份是9月和10月,但10月发生概率有明显减少趋势;HNVTE中TC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大体在菲律宾以东海面生成后,先西行至菲律宾中部群岛再西北行自海南岛,或先西北行至菲律宾北部再西行至海南岛,主要登陆点是文昌,但其影响也有南移倾向;HNVTE中TC需在南海继续加强,特别是1971年后需在南海有快速发展,潜在破坏力极值随时间有增大趋势,振幅在1980s年代后有变大趋势;HNVTE与海温的联系有明显的年代际差异,1987年前中东太平洋冷状态和南海-西太平洋偏暖有利HNVTE发生,而1987年之后中东太平洋弱的暖状态有利于HNVTE的发生,但由于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温突变式升高导致HNVTE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对这些特征规律的认识可为HNVTE预测提供有力的帮助。
-
关键词
海南岛
强台风事件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海温背景
-
Keywords
Hainan Island
violent typhoon
temporal end spacial distribution
change trend
SST background
-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