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窦外侧壁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晓翔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72-2574,共3页
目的明确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学概念及其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海锦窦外侧壁及其邻近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1)海绵窦外侧壁可明确分为3层,中间层向前... 目的明确海绵窦外侧壁的解剖学概念及其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海锦窦外侧壁及其邻近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1)海绵窦外侧壁可明确分为3层,中间层向前延续到眶上裂但并不进入,向后覆盖于Meckel腔并融入后床岩韧带,向下融合于硬膜骨膜层;(2)观察海绵窦附近各个三角并测量各三角的边长;(3)海绵窦下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部中间外侧,在展神经上方发出前后2支供应海绵窦外侧壁和三叉神经的分支,后支与脑膜中动脉在棘孔处相汇合。结论 (1)海绵窦外侧壁是颅内硬膜外腔的一部分。(2)海绵窦外侧壁各三角是按神经间隙划分的区域,是手术中能够利用的安全通道,具体手术途径要根据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等情况决定,必要时可联合2个或多个间隙;(3)海绵窦下动脉大部分走形于神经内侧,在旁内侧三角前部和前外侧三角后部,分别有海绵窦下动脉的前支和后支经过,手术中要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解剖 海绵外侧壁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融合在颅底肿瘤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成才 姚国杰 +6 位作者 杜威 胡亮平 韦可 伍杰 秦汉 王再贵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在颅底肿瘤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颅底肿瘤术前均行DynaCTA检查及MRI薄层(2 mm)增强扫描检查,将多组影像数据输入工作站,采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脑血管及MRI的影像融合,通过静态及动态...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在颅底肿瘤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颅底肿瘤术前均行DynaCTA检查及MRI薄层(2 mm)增强扫描检查,将多组影像数据输入工作站,采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脑血管及MRI的影像融合,通过静态及动态融合影像观察肿瘤与脑结构、血管及颅骨的毗邻关系,并对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防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9例均获得满意的影像融合、具有很好的空间一致性,在一张影像上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及其周围脑结构、血管及颅骨解剖关系,提高精准性诊断,并应用于指导治疗策略、设计手术划及预防并发症。9例均恢复满意出院。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对提高颅底肿瘤的诊断精准性、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效果肯定,对血管损伤并发症治疗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多模态影像融合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