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窦非脑膜瘤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荣 周良辅 毛颖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非脑膜瘤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7例海绵窦区非脑膜瘤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方式和疗效。67例患者中男32例,女35例,平均年龄(41±16)岁。主要临床表现有:颅神经症状47例(70.... 目的探讨海绵窦非脑膜瘤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7例海绵窦区非脑膜瘤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方式和疗效。67例患者中男32例,女35例,平均年龄(41±16)岁。主要临床表现有:颅神经症状47例(70.1%),内分泌症状11例(16.4%),眼痛9例(13.6%),突眼7例(10.6%),肢体乏力5例(7.5%),头痛、头昏、嗜睡、颞叶癫痫各4例(6.0%),鼻衄1例(1.5%)。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26例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球囊阻塞试验。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眶-颧-翼点开颅,其中以硬膜下入路手术者20例,硬膜外入路手术者33例,硬膜外与硬膜下入路相结合手术者14例。结果通过硬膜下入路手术者全切8例,次全切除者7例,大部切除者5例,分别占此组病例的40%、35%、25%。通过硬膜外手术者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5例,分别占此组病例的81.8%、3.0%、15.2%。硬膜外与硬膜下入路相结合者(主要为侵袭性垂体瘤与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4例,其中全切除10例(71.4%),次全切除4例(28.6%)。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原有的神经系统症状有所恢复者39例(58.2%)。加重或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三叉神经麻痹16例(23.8%)、动眼神经麻痹13例(19.4%)及外展神经麻痹9例(13.4%)。结论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及肿瘤的生长方式,选择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或结合硬膜下入路,可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颅神经的功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非脑膜瘤性肿瘤 显微外科 治疗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相关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思广 戴恺 +2 位作者 苏芷惠 彭福华 江滢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隐球菌病是一种好发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等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并发恶性肿瘤及其治疗也可能会增加隐球菌感染的风险,但至今为止国内并无文献对恶性肿瘤相关的隐球菌病进行总结并描述。该文... 隐球菌病是一种好发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等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并发恶性肿瘤及其治疗也可能会增加隐球菌感染的风险,但至今为止国内并无文献对恶性肿瘤相关的隐球菌病进行总结并描述。该文综述了近20年发表的大于5例的非HIV感染的隐球菌病合并恶性肿瘤的文献,进而总结了恶性肿瘤相关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肿瘤类型、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恶性肿瘤相关隐球菌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肿瘤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脑膜 淋巴 非HIV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小龙 王延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实施研究,对患者CT、MRI诊断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CT、MRI在疾病诊断,肿瘤对周围骨质...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实施研究,对患者CT、MRI诊断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CT、MRI在疾病诊断,肿瘤对周围骨质、软组织结构侵犯的价值。结果 98例患者在颅底位置内外沟通,其中62例患者呈现颅眶沟通,26例患者呈现颅鼻沟通,10例患者呈现颅颈沟通。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定性诊断中准确率达到85.71%(84/98),MRI诊断的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87.76%(86/9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的诊断符合率为83.67%(82/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64.29%(63/98),CT高于MRI,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诊断符合率为66.33%(65/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3.88%(92/98),MRI高于CT,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可应用于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在疾病定性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的优势是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底孔道、周围骨质增生变化、病灶斑片钙化;MRI的优势是可清晰地显示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提示合理应用两种影像学技术,是更准确、更全面地诊断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颅底沟通脑膜 影像学诊断 肿瘤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 被引量:1
4
作者 毕玉珍 白洁 +4 位作者 白培瑞 李向荣 付圣莉 王键 任延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经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病例68例、AM患者病例41例...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经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病例68例、AM患者病例41例。运用3D Slicer软件对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T1WI增强轴位图像进行预处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及特征提取,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选择。联合T1WI、FLAIR及T1WI增强筛选多参数MRI序列的最佳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76例)与测试集(33例),使用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之间AUC的差异。结果AM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SF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T1WI、FLAIR、T1WI增强以及多参数MRI序列分别筛选出22、12、12、65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多参数MRI序列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序列模型,其中SVM模型效能最好,测试集AUC为0.99。单序列模型中,T1WI和FLAIR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T1WI增强模型。LR模型的AUC均大于0.9。结论基于MR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鉴别SFT与AM,多参数MRI序列模型的效能较好,其中SVM模型的效能最高,LR模型具有较好的效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血管脑膜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MR常规平扫+增强结合ADC值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与脑膜瘤的鉴别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春凤 马红 +2 位作者 陈新蕾 何业银 马绪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增强结合ADC值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脑膜瘤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SFT及25例脑膜瘤患者的术前资料。所有患者行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检查。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增强结合ADC值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脑膜瘤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SFT及25例脑膜瘤患者的术前资料。所有患者行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检查。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ROC曲线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SFT好发于枕部,脑膜瘤好发于额部;两者在瘤内血管流空信号、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SFT在分叶状形态、囊变坏死、强化方式和骨质破坏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脑膜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FT与脑膜瘤中位ADC值分别为1.210×10^(-3)mm^(2)/s和0.8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8,P<0.001),当ADC=0.948×10^(-3)mm^(2)/s时,绘制ROC曲线,AUC为0.9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4.0%。结论MR常规平扫+增强+ADC值能明显提高对SFT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 脑膜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14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蒋依娜 王鸿雁 杨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M-HP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M-HP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中男性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3岁(13~5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及呕吐。镜下肿瘤组织富于细胞,由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构成,间质富含"鹿角状"薄壁分支血管。大部分复发病例,肿瘤细胞密度增高,异型性更显著,核分裂象>5/10 HPF。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STAT6均呈弥漫强阳性,CD34、BCL-2、CD99均呈部分阳性;EMA仅1例呈局灶阳性,CK、PR、S-100、GFAP、NSE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30%。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肿瘤富含网状纤维,并包绕单个瘤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提示M-HPC存在Rb通路失活。结论 M-HPC是少见的脑膜间叶来源肿瘤,与脑膜瘤不易鉴别,术后复发率高。细胞丰富、"鹿角状"血管、STAT6阳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网状纤维染色对M-HPC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复发可导致肿瘤分级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脑膜 血管周细胞 孤立纤维肿瘤 免疫表型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中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袁晓露 夏丹萍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脑膜组织中STAT6(单/多克隆)、PAX8及CD34的表达。比较STAT6、PAX8和CD34在诊断M-HPC及其相似肿瘤中的价值。结果不论单/多克隆抗体,26例M-HPC中STAT6均呈弥漫核强阳性,阳性率为100%(26/26);57.7%(15/26)的SFT/脑膜HPC中PAX8呈核阳性;92.3%(24/26)的M-HPC中CD34呈膜阳性;而在其他类型肿瘤及脑膜组织中所有抗体均阴性。相比PAX8和CD34,STAT6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M-HPC是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软组织肿瘤。特别是不典型病例,其形态学谱容易与其他间充质肿瘤混淆。相比PAX8和CD34,STAT6单/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能够更好地阐明M-HPC的免疫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 单克隆/多克隆抗体 STAT6 PAX8 CD34
下载PDF
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媛 宋欣 桂秋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类、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6年间诊断为脑膜SFT/HP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 目的探讨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类、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6年间诊断为脑膜SFT/HP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4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影像学检查均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与脑膜关系密切,并可出现"鼠尾征"。组织学均表现为富含分支血管的梭形细胞肿瘤,不同等级肿瘤分别有其相对应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示NAB2-STAT6基因融合导致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STAT6核强(+),CD34、vimentin和bcl-2不同程度的(+),网织纤维染色阳性。结论脑膜SFT/HPC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改变、特殊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STAT6特异的细胞核强(+)等特点,并需与脑膜瘤等肿瘤相鉴别。对于Ⅱ、Ⅲ级的HPC外科手术切除辅以术后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案。同时,由于该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脑外转移的风险,需密切随访以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 NAB2-STAT6基因融合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 被引量:1
9
作者 陶存山 楼美清 +5 位作者 卢亦成 汪亮 王冰心 李文 张康 蒋建华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的残障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9例海绵窦内肿瘤,经前外侧或外侧硬膜外入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夹层,按神经走行方向切开,辨认肿瘤生长和颅神经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9例... 目的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的残障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9例海绵窦内肿瘤,经前外侧或外侧硬膜外入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夹层,按神经走行方向切开,辨认肿瘤生长和颅神经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9例海绵窦内肿瘤中,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例,神经鞘瘤6例,脑膜瘤2例。全切除5例,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6个月后新出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减轻2例,完全恢复1例。结论明确的海绵窦区显微外科解剖概念,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术中出血、术后残障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肿瘤 外科手术 显微解剖 神经鞘 脑膜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及囊性肿瘤非手术治疗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家宏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和囊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并作简要分析。方法 :使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分别行瘤腔内注射各 10例 ,进行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 1~ 10年。结果 :平阳霉素组疗效总达 10 0 % ,鱼肝...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和囊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并作简要分析。方法 :使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分别行瘤腔内注射各 10例 ,进行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 1~ 10年。结果 :平阳霉素组疗效总达 10 0 % ,鱼肝油酸钠组疗效总达 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海绵状血管 肿瘤 非手术治疗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鱼肝油酸钠
下载PDF
MRI纹理分析对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烁 程敬亮 +1 位作者 王程程 张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4例SFT/HPC患者和20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资料。利用Image... 目的:探讨基于MR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4例SFT/HPC患者和20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资料。利用ImageJ软件在T2WI、对比增强T1WI(T1CE)和ADC图像中选取肿瘤最大径层面并在瘤体实性部分勾画ROI,采用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两种纹理分析方法,测量病灶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角二阶矩(ASM)、对比度、逆差矩、熵值及自相关等纹理参数,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SFT/HPC与AM的各项纹理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直方图参数中,在T2WI、T1CE和ADC图像上SFT/HPC的最大值(MaxT2WI、MaxT1CE)、最小值(MinT2WI、MinT1CE、MinADC)、均值(MeanT2WI、MeanT1CE、MeanADC)和中位数(MedT2WI、MedT1CE、MedADC)均低于AM,在T1CE图像上的标准差(SDT1CE)大于AM,在T2WI和T1CE图像上的峰度值(KurtT2WI、KurtT1CE)和偏度值(SkeT2WI、SkeT1CE)均大于A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GLCM参数中,SFT/HPC在ADC图像上的ASM值(ASMADC)小于AM,在T2WI和T1CE图像上的对比度(ConT2WI、ConT1CE)小于AM,在ADC图像上的熵值(EntADC)大于A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WI、T1CE和ADC图像上的逆差矩值(IDMT2WI、IDMT1CE、IDMADC)及T1CE图像上的自相关值(CorT1CE)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AUC>0.7的参数中,以MinT1CE、MedT1CE和MeanT1CE的诊断效能最佳,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0(95.8%、90.0%)、0.964(91.7%、95.0%)和0.960(91.7%、95.0%)。结论:MRI的纹理分析可提供更多量化信息,对于术前通过MRI鉴别SFT/HPC与AM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细胞 纤维肿瘤 脑膜 血管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肺脑膜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慧芝 沈晓涵 +1 位作者 王素英 王淑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脑膜瘤(primary pulmonary meningioma,PP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PPM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4岁(51~61岁),2例表现为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脑膜瘤(primary pulmonary meningioma,PP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PPM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4岁(51~61岁),2例表现为咳嗽,2例为体检发现肺结节。术后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4~6年,均无复发或转移。镜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排列呈漩涡状,无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MA及vimentin均阳性,1例PR阳性,CK、S-100、HMB-45、Syn、Cg A、NSE、CD34、SMA均阴性。结论 PPM是极其罕见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不难诊断,应该首先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的转移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PPM大多数为良性,只需外科手术切除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发 脑膜
下载PDF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引发的一例关于颅底肿瘤的思考
13
作者 王军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4期72-7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7月所治疗的1例由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而引发的颅底肿瘤疾病患者,通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颅底肿瘤疾病在CT与MRI此两种影像与临床的诊断表现。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CT与MRI检查方式可知,患者颅底肿瘤组织形态比较复杂,且对附近的组织结构造成的硬性也具有多样性。虽然检查影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垂体大腺瘤以及脑膜瘤等少数的肿瘤疾病存在显著的特征性影像情况。且患者疾病术后病理被进一步诊断为脑膜瘤WHOⅡ级。结论 由于颅底肿瘤疾病其病变形态组织较为复杂多样,且对附近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多样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附近组织结构与肿瘤本身成长特点两者共同的影响。除此之外,综合性影像学检查方式还可以为临床诊断颅底肿瘤疾病给予正确合理的影像诊断思路方向,有利于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值得临床推荐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沟通脑膜 颅底肿瘤 CT影像 MRI影像 诊断结果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理东丽 许乙凯 +1 位作者 郝鹏 谭相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4-1240,共7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不同病理分级SFT/HPC的MRI表现。结果:41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幕上31例,呈分叶或浅分叶状31...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周细胞瘤(HP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不同病理分级SFT/HPC的MRI表现。结果:41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幕上31例,呈分叶或浅分叶状31例,边界清楚34例。肿瘤信号不均,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信号10例、等信号21例、高信号10例。21例行DWI扫描,其中肿瘤呈低信号15例、高信号6例。病理分级为Ⅰ级的肿瘤在T2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Ⅱ级和Ⅲ级的肿瘤在T2WI上以等、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显示肿瘤的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其它征象: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27例;病灶与脑膜关系密切22例,其中9例可见脑膜尾征;肿瘤表面及内部有流空血管征28例;可见瘤周水肿28例,主要为轻度水肿;伴颅骨骨质破坏12例。对不同病理分级SFT/HPC的MRI征象进行比较,Ⅲ级肿瘤中边界不清的出现率明显多于Ⅰ级和Ⅱ级(P值分别为0.005和0.011);Ⅱ级、Ⅲ级肿瘤的流空血管和瘤周水肿的出现率均明显多于I级(P值均小于0.0167)。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0个月),14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3例伴有颅外转移,2例Ⅱ级SFT/HPC术后复发进展为Ⅲ级。结论:颅内SFT/HP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分级间的表现也有一定差异,术前MRI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血管周细胞 磁共振成像 脑膜
下载PDF
脑膜瘤MR征象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鸿雁 何宁 周俊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目的:研究脑膜瘤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征象与肿瘤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从MRI影像学角度评价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潜能。方法:45例脑膜癌患者,应用细胞图像分析仪,采用吸光度法对脑膜瘤细胞核DNA含量和倍性水平进行检... 目的:研究脑膜瘤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征象与肿瘤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从MRI影像学角度评价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潜能。方法:45例脑膜癌患者,应用细胞图像分析仪,采用吸光度法对脑膜瘤细胞核DNA含量和倍性水平进行检测,所得数据资料与MR征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膜瘤瘤周水肿、肿瘤外形不规则、瘤脑边界模糊毛糙3种MR征象的DNA含量及倍性水平与无瘤周水肿、肿瘤外形光滑和瘤周边界清晰的脑膜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这3种征象的MRI得分与DNA含量相关(r=0.696,P=0.000)。结论:脑膜瘤MR图像上,有瘤周水肿、不规则肿瘤外形、瘤脑边界模糊毛糙者,其DNA含量及异倍体率较高,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增殖潜能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磁共振波谱学 DNA 肿瘤 非整倍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琛 佟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中枢神经系统SFT的临床特点,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4例均为中年男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中枢神经系统SFT的临床特点,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4例均为中年男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型或胖梭形,呈席纹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BCL-2、CD34阳性率为100%。结论中枢神经系统SFT需与纤维型脑膜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避免误诊造成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孤立纤维肿瘤 纤维型脑膜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劲松 韩雪立 刘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起源于颅内脑膜覆盖部位并沿颅底解剖腔(孔)或间隙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称为沟通性脑膜瘤[1]。此类肿瘤发病率较低,跨度较广,颅神经损害较为多见,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术前若能全面了解其影像表现有助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沟通路... 起源于颅内脑膜覆盖部位并沿颅底解剖腔(孔)或间隙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称为沟通性脑膜瘤[1]。此类肿瘤发病率较低,跨度较广,颅神经损害较为多见,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术前若能全面了解其影像表现有助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沟通路径以及周围结构的改变,可为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切除肿瘤以及颅底的修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解剖 脑膜 沟通 诊断价值 MRI CT 颅神经损害 肿瘤
下载PDF
囊性非典型脑膜瘤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宣萱 孙玉学 +2 位作者 闫旭 徐松柏 黄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头痛3年,突发抽搐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MRI可见右侧额叶囊状病灶,呈短T1、长T2信号,dark-fluid呈高信号,最大层面大小约为6.5 cm×4.0 cm×4.1cm,其内可见小结节状长T1、短T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头痛3年,突发抽搐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MRI可见右侧额叶囊状病灶,呈短T1、长T2信号,dark-fluid呈高信号,最大层面大小约为6.5 cm×4.0 cm×4.1cm,其内可见小结节状长T1、短T2信号,dark-fluid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术前诊断:右侧额叶血管母细胞瘤,拟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肿瘤 影像学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福林 孙文利 +3 位作者 黄文清 李雪 闫玲 唐谊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 (fibrohistocytomyticmeningioma ,FHM)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 11例FHM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 :本病在临床、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和生物学特性等各个方面 ,都有其独特表现 ... 目的 :探讨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 (fibrohistocytomyticmeningioma ,FHM)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 11例FHM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 :本病在临床、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和生物学特性等各个方面 ,都有其独特表现 ,手术应尽量切除以防止复发。结论 :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是脑膜瘤的一种少见类型 ,多呈低度恶性。电镜及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脑膜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下载PDF
酷似脑膜瘤的颅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清熙 许劲松 +1 位作者 崔风伟 胡晓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91-793,共3页
关键词 脑膜/诊断 颅骨肿瘤/病理学 血管 海绵状/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