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异海蟑螂提取物抗炎活性及改善筋伤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韩倩 蒋翠萍 +6 位作者 李玥瑶 高程海 夏家朗 李蜜 刘永宏 米顺利 易湘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对筋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诱导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水平,进而... [目的]研究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对筋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诱导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水平,进而评价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以重物自由落体组织损伤法建立筋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予以大鼠外用涂抹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 d。通过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观察病理切片,检测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来评价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筋伤模型大鼠受损肌肉组织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奇异海蟑螂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RAW264.7炎症细胞释放NO含量(P<0.01),且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筋伤模型大鼠受损肌肉组织中PGE2、IL-1β、MDA的含量,提高受损肌肉组织的SOD活力,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或P<0.01),改善筋伤模型大鼠损伤肌肉的组织形态。[结论]奇异海蟑螂乙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炎活性,同时高剂量的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能更为显著地增加SOD含量,降低MDA、PGE2和1L-1β的含量,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而达到改善模型大鼠筋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海蟑螂 RAW264.7 抗炎 筋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海蟑螂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卞俊 宣伟东 +1 位作者 储智勇 蔡定国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考察海蟑螂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温浸、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制备海蟑螂提取物;MTT法检测其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7901)、人非大细胞肺癌细胞(NCI)和正常人体成纤维细胞(929)的生长抑制作用;考察对小鼠移植性肉... 目的考察海蟑螂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温浸、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制备海蟑螂提取物;MTT法检测其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7901)、人非大细胞肺癌细胞(NCI)和正常人体成纤维细胞(929)的生长抑制作用;考察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结果海蟑螂提取物对HeLa,7901,NCI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正常的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应。海蟑螂提取物腹腔注射0.25,0.50,1.00 g.kg-1共7d,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26.9%,45.3%和64.6%。结论海蟑螂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蟑螂提取物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海蟑螂生物学及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静娴 邢晓磊 张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6-90,共5页
海蟑螂是陆生等足类的祖先,大多生活在海陆交界的高潮间带区域,特殊的生物学地位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使其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综述了海蟑螂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习性与生活史以及生理生态学研究,包括水分、食物、光照... 海蟑螂是陆生等足类的祖先,大多生活在海陆交界的高潮间带区域,特殊的生物学地位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使其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综述了海蟑螂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习性与生活史以及生理生态学研究,包括水分、食物、光照、温度、盐度与渗透压、氧气、活性物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蟑螂 生物学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蟑螂中腺苷含量 被引量:7
4
作者 宣伟东 卞俊 +1 位作者 曾华武 肖靖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建立海蟑螂中药理作用成分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海蟑螂全体经37℃水温浸提取,硅胶 薄层层析分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60nm处测定腺苷吸光度。结果在1.0~20.0μg·mL-1的范围内腺苷 的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 目的建立海蟑螂中药理作用成分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海蟑螂全体经37℃水温浸提取,硅胶 薄层层析分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60nm处测定腺苷吸光度。结果在1.0~20.0μg·mL-1的范围内腺苷 的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9%,n=3)。结论本法 简捷、准确,适用于海蟑螂中腺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蟑螂 腺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大连黑石礁地区暗灰海蟑螂(Ligia cinerascens)形态学测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丽 黄子茜 +1 位作者 孙静娴 张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1,80,共5页
为详细了解暗灰海蟑螂的形态分类特征,掌握雌雄两性体形差异和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采集了大连黑石礁地区不同体质量规格的暗灰海蟑螂雌雄样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早期阶段雌雄间体质量、体长和体宽差异较小,而后期阶段雄... 为详细了解暗灰海蟑螂的形态分类特征,掌握雌雄两性体形差异和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采集了大连黑石礁地区不同体质量规格的暗灰海蟑螂雌雄样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早期阶段雌雄间体质量、体长和体宽差异较小,而后期阶段雄性明显超越雌性呈现两性差异。体长-体质量回归模型表明体长与体质量间存在正相关性,且雄性相关性优于雌性,可以通过体长准确估算体质量。雌雄第二触角无显著区别,其生长变化与体长、体宽变化一致。第二触角鞭节数28,与性别和体质量无关,第二触角及其各部位占体长的比例稳定,这些参数都可以作为物种分类的重要依据。早期阶段雌雄尾肢无差异,中期阶段雄性尾肢生长超越雌性,而后期阶段两性差异再次缩小,雌性尾肢结构的生长变化过程较雄性复杂。内肢、外肢和基肢占体长的比例关系稳定,可以作为形态分类的依据。通过对比日本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和日本暗灰海蟑螂种群因长期地理隔离,在形态特征上呈现出遗传分化现象,其主要差异出现在第二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灰海蟑螂 大连 黑石礁湾 形态学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海海蟑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奚志芳 徐懿懿 +2 位作者 徐佳微 葛阳婷 顾海萍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9期162-162,199,共2页
分离并鉴定中国东海海蟑螂中的化学成分,利用多次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反向柱层析、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分离得到化合物若干,运用现代波谱技术(UV,IR,NMR,MS等)以及标准品和文献对照。鉴定了其中2个化合物为胆甾醇、对羟基苯甲醛,... 分离并鉴定中国东海海蟑螂中的化学成分,利用多次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反向柱层析、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分离得到化合物若干,运用现代波谱技术(UV,IR,NMR,MS等)以及标准品和文献对照。鉴定了其中2个化合物为胆甾醇、对羟基苯甲醛,这两个化合物均首次从中国东海海蟑螂中分离得到,因此丰富了中国东海海蟑螂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中国东海海蟑螂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蟑螂 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乐乐 雷英姿 +4 位作者 李永芹 蒋湘 刘健强 周晓燕 王锂韫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1-356,共6页
海蟑螂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为半陆生甲壳类生物,常栖息于近海岩礁的石缝中。海蟑螂野生资源量巨大,饲用与药用效果明显,且适应能力强,有很高的科研和实用价值。实验评估了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从出生到60日龄的生长表... 海蟑螂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为半陆生甲壳类生物,常栖息于近海岩礁的石缝中。海蟑螂野生资源量巨大,饲用与药用效果明显,且适应能力强,有很高的科研和实用价值。实验评估了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从出生到60日龄的生长表现,发现在45日龄后,个体体重增加开始明显加快。60日实验期间幼体增重率为7746.51%,特定生长率为7.27%,高于其他甲壳类生物。幼体体长和体宽呈现相近的增长趋势,且体长的增长快于体宽。回归分析显示海蟑螂幼体体重与体长、体宽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和0.87,故可以通过体长和体宽估算其体重。实验首次实现了海蟑螂幼体的全人工培育,为其成为经济虾蟹类研究的模式动物打下了基础。且实验证实海蟑螂幼体生长速度非常快,有利于人们对其种群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海蟑螂 幼体 生长表现
下载PDF
海蟑螂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子茜 赵丽 +1 位作者 孙静娴 张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0-966,共7页
海蟑螂(Ligia)是陆生等足目中个体最大、最原始的类群,被认为是等足类从海洋向陆地演化的过渡类型。传统分类学将海蟑螂划分为42个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海岸种,仅8种生活在内陆。分子系统学研究手段的引入,揭示出海蟑螂种内存在大量的遗传... 海蟑螂(Ligia)是陆生等足目中个体最大、最原始的类群,被认为是等足类从海洋向陆地演化的过渡类型。传统分类学将海蟑螂划分为42个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海岸种,仅8种生活在内陆。分子系统学研究手段的引入,揭示出海蟑螂种内存在大量的遗传分化现象,认为海蟑螂自身有限的扩散能力和地理隔离效应影响了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是导致物种分化与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海蟑螂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首次划分出了三大研究热点区域,即泛加州半岛分布群、夏威夷群岛分布群和中日韩东亚分布群。尽管当前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统计样本的生物学信息缺失,基础生态学研究资料匮乏,以及欠发达地区研究水平滞后等问题。为此,增加数据资料的可比对性,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开展跨区域间合作,并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蟑螂 种类划分 分子系统学
原文传递
海蟑螂在“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建芹 张萍 +1 位作者 王爱娟 王艳芳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9期55-57,共3页
对鲁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在材料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发挥烟台本地资源的优势,并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结果发现,用海蟑螂作实验材料,配合自制装置进行实验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 海蟑螂 非生物因素 初中生物学
下载PDF
长江下游陆生等足目的研究(Ⅰ)江苏沿海陆生等足目记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归鸿 唐伯平 吴钿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70,81,共8页
本文报导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陆生等生足目共6个种:海蟑螂(LigiaexoticaRoux)、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具粉腊鼠妇(Porcell... 本文报导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陆生等生足目共6个种:海蟑螂(LigiaexoticaRoux)、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具粉腊鼠妇(Porcellionidespruinosus(Brandt))、光滑鼠妇(PorcelliolaevisLatreille)、快捷气管虫(Trachelipusrathkei)(Brandt))和方鼻卷甲虫(ArmadillidiumnasatumBuddeLund)并将其分类性状、生活习性及地理分布分别予以记述,其中快捷气管虫和方鼻卷甲虫为我中国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足目 海蟑螂 具粉腊鼠妇 长江
下载PDF
海港夜钓黑鲷二法
11
作者 陈泽良 《中国钓鱼》 1994年第12期15-16,共2页
我工作、居住的地方靠近海南第一大港——海口港。港口的防波堤、护堤的乱石堆、趸船的码头、港外的沙滩等都是海钓的好钓点。每当晚饭之后,收拾好渔具,就向码头出发了,夜钓也从此拉开了帷幕。钓饵是天然的,傍晚时分在防波堤石缝里或码... 我工作、居住的地方靠近海南第一大港——海口港。港口的防波堤、护堤的乱石堆、趸船的码头、港外的沙滩等都是海钓的好钓点。每当晚饭之后,收拾好渔具,就向码头出发了,夜钓也从此拉开了帷幕。钓饵是天然的,傍晚时分在防波堤石缝里或码头壁上捕捉些海蟑螂(该物傍晚时喜欢在石壁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钓 手竿钓 口港 海蟑螂 传统钓 竿 二法 小螃蟹 下钩 潮涨潮落
原文传递
十大鱼儿“最爱”钓饵
12
作者 铁花 《钓鱼》 2007年第09X期46-48,共3页
 题记:鱼儿种类繁多,胃口不一,因此钓饵也就五花八门起来。无论是香的、臭的、鲜艳的、单一的、活的、死的等等,不同的钓饵总会赢得不同鱼儿的"欢心"。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鱼儿最为喜爱的钓饵,以飨读者。
关键词 钓饵 钓鱼 种类 蛞蝓 海蟑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