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西城市群灰霾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隋平 冯宏芳 +3 位作者 王宏 郑秋萍 陈晓秋 林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7,共5页
利用2005-2010年海西21个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灰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城市间灰霾发生总天数存在明显差异,两个高发区在以福州、漳州为代表的闽中、闽南地区,少发区位于闽东北。1-4... 利用2005-2010年海西21个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灰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城市间灰霾发生总天数存在明显差异,两个高发区在以福州、漳州为代表的闽中、闽南地区,少发区位于闽东北。1-4月是灰霾的高发期,10-12月是次高发期;春季霾日最多,其次是冬季,夏季和秋季较少。灰霾的产生不仅与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城市地形、大气复合污染有关。受低涡锋面、台风等降水系统影响,不会出现灰霾,非降水天气系统下均有可能出现,其中在锋前暖区和地面倒槽影响下灰霾出现率最高。秋冬季灰霾的出现与冷空气的强弱有关;春季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弱有关,夏季与副热带高压的进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灰霾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工业空间格局与演化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伍世代 李婷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通过构建工业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工业化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变量,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城市群工业化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从工业整体空间格局、热点区域演进及基于制造... 通过构建工业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工业化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变量,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城市群工业化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从工业整体空间格局、热点区域演进及基于制造业层面的空间结构分析,得到结论:①工业空间的点—轴格局明显,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性,闽西、闽北地区的边缘化地位基本没有改变;③制造业层面首先表现为沿海与内陆的差别,其次是二者内部的差异,再者体现为行业内部集聚水平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形成核心—转承—边缘—辐射的圈层递进式空间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未来工业空间格局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空间结构 格局演化 海西城市群
下载PDF
典型天气系统下海西城市群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连东英 林长城 +2 位作者 陈少琴 邵颖斌 吴珠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22-126,246,共6页
利用2006-2010年海西沿海9个城市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浓度数据和每天对应的影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选取典型过程,分析天气系统变化时对应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暖区辐合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暖区辐合中心所... 利用2006-2010年海西沿海9个城市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浓度数据和每天对应的影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选取典型过程,分析天气系统变化时对应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暖区辐合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暖区辐合中心所在的地方,也是PM10污染最严重的地方;(2)变性冷高压后部比高压底部更易造成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3)一般情况下,高空槽前易出现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而槽后不利于降水,易造成污染物的堆积;(4)登陆台风影响时,跟城市与登陆台风的相对位置有关:北部登陆台风有利于海西中北部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中部登陆台风影响时,海西城市群PM10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南部登陆台风影响时,南部城市群在台风登陆后,PM10浓度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典型天气系统 PM10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施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海西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对海西城市群以及区域内20个城市2003-2012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超效率DEA评价结果显示,海西城市群整体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以海西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对海西城市群以及区域内20个城市2003-2012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超效率DEA评价结果显示,海西城市群整体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没有达到DEA有效。区域内广东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明显优势;浙江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次之;福建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江西省除鹰潭市外,其余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排名均靠后。Malmquis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2003-2012年,海西城市群内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改善的趋势,且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基本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为此,区域内城市应努力在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实现突破,以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土地利用效率 海西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中部和东部就地城市化的差异——基于中原城市群与海西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栋 《创新》 2010年第5期73-76,共4页
中国的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就地城市化的演进模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中原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就地城市化演进机理和地域特征各不相同,两者的就地城市化在区位禀赋、动力机制和演进行为绩效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就地城市 中原城市 海西城市群 地域差异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菁 《科技和产业》 2016年第4期29-33,55,共6页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海西城市群20个城市作为旅游行动者,以各地旅行社推出的典型旅游路线为关系矩阵,构建海西城市群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图。利用旅游空间个体网结构和整体网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海西城市群各个城市节点在网络中的地...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海西城市群20个城市作为旅游行动者,以各地旅行社推出的典型旅游路线为关系矩阵,构建海西城市群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图。利用旅游空间个体网结构和整体网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海西城市群各个城市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层次和整体网络属性、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现代化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厦门港口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海西城市群旅游网络中占据重要的核心地位,同时具有很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2海西城市群旅游形成"三级城市节点,二大凝聚子群"的空间网络格局;3为了提升海西城市群旅游整体竞争力,需要加强海西区域旅游合作,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旅游信息平台,形成海西特色旅游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网络结构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海西城市群交通格局与旅游经济的影响
7
作者 吴贵华 李勇泉 +1 位作者 林雪玲 孙希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8-87,共10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以海西城市群高铁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铁网络对海西城市群交通格局与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网络显著改善了海西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和铁路交通流的空间布局,优化了海西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且显著...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以海西城市群高铁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铁网络对海西城市群交通格局与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网络显著改善了海西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和铁路交通流的空间布局,优化了海西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且显著影响海西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网络。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海西旅游交通网络以优化旅游交通服务供给,开发海西高铁旅游市场以整合海西旅游产品体系,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海西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海西城市群 交通格局 旅游经济
下载PDF
典型天气系统影响下海西城市群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8
作者 连东英 林长城 +1 位作者 吴珠妹 邵颖斌 《福建气象》 2014年第2期34-39,共6页
利用2006~2010年海西沿海9个城市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浓度数据和每天对应的影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选取典型过程,分析天气系统变化时对应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暖区辐合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暖区辐合... 利用2006~2010年海西沿海9个城市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PM10浓度数据和每天对应的影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选取典型过程,分析天气系统变化时对应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暖区辐合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暖区辐合中心所在的地方,也是PM10污染最严重的地方;(2)变性冷高压后部比高压底部更易造成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3)一般情况下,高空槽前易出现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而槽后不利于降水,易造成污染物的堆积;(4)登陆台风影响时,跟城市与登陆台风的相对位置有关:北部登陆台风有利于海西中北部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中部登陆台风影响时,海西城市群PM10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南部登陆台风影响时,南部城市群在台风登陆后,PM10浓度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典型天气系统 PM10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提升路径研究
9
作者 李为 黄之杰 《中国发展》 2018年第6期22-30,共9页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测度海西城市群14个设区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海西城...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测度海西城市群14个设区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分析海西城市群绿色发展空间特征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海西城市群以福建9个设区市为主体,纳入北侧浙江省温州市,南侧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2)厦门市、福州市绿色发展快速推进,但离高度推进区还存在较大差距;泉州市、温州市处于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区,也是海西城市群的次区域中心城市;在这4个中心城市带动下的海西城市群,面临"小""散""弱"困境。(3)泉州市、厦门市、福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位居前三;各设区市资源减量利用水平普遍较高,对绿色发展水平贡献率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群特色发展水平,厦门市一枝独秀。最后,该文提出提升海西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建议:优化资源环境保护格局,实施资源环境优化利用战略,推进低碳工业化、低碳城镇化,加强城市群内部协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间分异 提升路径 海西城市群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
10
作者 杨敏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2,共2页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探讨人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海西城市群人才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构建海西城市群建设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机制,最后提出海西城市群建设人才资源管理的相关...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探讨人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海西城市群人才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构建海西城市群建设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机制,最后提出海西城市群建设人才资源管理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人才资源管理 区域经济增长 创新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10)时空分布特征
11
作者 陈芳 蔡珍 +2 位作者 许丽忠 林茂兹 饶清华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5期38-45,共8页
以海西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研究对象,分析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8年海西城市群整体平均降幅比例为29.54%,颗粒物污染... 以海西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研究对象,分析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海西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8年海西城市群整体平均降幅比例为29.54%,颗粒物污染水平有显著改善.PM10浓度季节性特征明显,春季和冬季浓度较高,秋季居中,夏季最低.月均浓度呈“W”型的变化趋势,全年中1月、12月PM10浓度相对较高,6月、7月PM10浓度相对较低.海西地区南部、北部城市PM10浓度呈较高的势头,而沿海中部城市PM10浓度水平较低.10个城市中,温州PM10年均浓度最高,厦门PM10年均浓度最低.城市间PM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是影响PM10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时空分布 气象要素 海西城市群 相关性
下载PDF
希冀海西城市群崛起——《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扫描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美秋 《人民政坛》 2010年第8期20-21,共2页
2010年7月30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决议》。《规划》勾勒出了未来10年海西城市群建设蓝图。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 2010年7月30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决议》。《规划》勾勒出了未来10年海西城市群建设蓝图。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城市发展 海西城市群 《规划》 扫描 2010年 人大常委会 城市建设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空间演变
13
作者 陈秀玲 王东方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4-59,共6页
随着海西城市群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城市物流的发展问题也受到关注。物流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对2003-2018年海西城市群物流业的集聚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 随着海西城市群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城市物流的发展问题也受到关注。物流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对2003-2018年海西城市群物流业的集聚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呈现下降趋势,城市群内的差距逐年上升。物流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发展不均衡,两级分化较为突出,高集聚区域没有明显增加,低水平集聚占比超过一半,城市群群体效应未发挥。研究期间海西城市群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由东至西逐渐减弱的趋势,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东西空间异质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提高海西城市群物流业集聚水平,减少区域内不均衡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间自相关 空间演变 海西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西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14
作者 肖惠珍 《城市地理》 2018年第4X期196-197,共2页
本文基于海西城市群内城镇不同规模等级的发展现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Voronoi图方法,对海西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式已呈现出由沿海密集带向内陆山区扩散的点-轴-面结构特征。(2)... 本文基于海西城市群内城镇不同规模等级的发展现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Voronoi图方法,对海西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式已呈现出由沿海密集带向内陆山区扩散的点-轴-面结构特征。(2)东南沿海已形成了以厦门、泉州、漳州为中心的三个城市密集区。(3)各地级市围绕其综合实力重心与周边市县形成紧密的空间联系,而Voronoi图的临界边则成为相邻区域的竞争腹地,并向综合实力更强的城市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GIS 空间结构 VORONOI图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15
作者 陈秀玲 张建嫱 《福建茶叶》 2019年第7期56-57,共2页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型服务业,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不仅能促进物流业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亦是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以海西城市群这一特殊...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型服务业,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不仅能促进物流业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亦是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以海西城市群这一特殊的城市群区域的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lmquist指数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对其测度的结果从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物流业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 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衍婷 杜文娇 +1 位作者 陈进生 徐玲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9-437,共9页
采集2010~2011年海西城市群PM_(2.5)样品,用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技术(PIXE)方法测试样品中痕量重金属(Zn、Cu、Pb、Mn、Ni、Cr、As)的浓度,分析痕量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富集程度和来源,并进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PM_(2.5... 采集2010~2011年海西城市群PM_(2.5)样品,用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技术(PIXE)方法测试样品中痕量重金属(Zn、Cu、Pb、Mn、Ni、Cr、As)的浓度,分析痕量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富集程度和来源,并进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PM_(2.5)中重金属总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PM_(2.5)的不一致,这与PM_(2.5)的某些主要贡献源(如建筑尘和扬尘等)并非痕量重金属的贡献源有关.PM_(2.5)中Zn、Cu、Pb、Mn、Ni、Cr、As等重金属的EF值均高于10,呈明显的人为源富集现象.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PCA-MLR)解析结果显示,PM_(2.5)中痕量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即燃煤和机动车尾气(70.59%)、混合源(燃煤、燃油和冶炼行业,17.55%)以及其他工业源(11.8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M_(2.5)中致癌重金属(Ni、Cr、As)的风险值高于非致癌重金属(Zn、Cu、Pb、Mn)风险值,但均低于一般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说明海西城市群大气环境PM_(2.5)中重金属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痕量重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PCA—MLR)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海西城市群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兼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艳华 熊柴 +1 位作者 王俊沣 刘春雨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9,共12页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发展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海西城市群人口总量、人口城乡分布和人口素质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发现当前海西城市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人口集聚能力不足...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发展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海西城市群人口总量、人口城乡分布和人口素质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发现当前海西城市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人口集聚能力不足,且集聚趋势减弱;其二,城镇化进程乏力;其三,缺乏核心大城市;其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章认为,海西城市群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培育厦门为核心城市,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的交通,加强中高等教育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城镇化 人口发展
原文传递
海西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 被引量:36
18
作者 郭施宏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5,180,共7页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评价海西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海西城市群及区内20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基于城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评价海西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海西城市群及区内20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结构调整建议。结果表明:1海西城市群整体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比较均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内城市土地类型分布的均衡度降低,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分布最不均衡,居住用地最均衡。22003—2012年海西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半的年份非DEA有效,区域总体上处于城市土地利用报酬递增阶段。3海西城市群中位于南部和北部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中部地区,区内85%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非DEA有效,这些城市存在土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共存的困境,土地产出不足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效率 洛伦兹曲线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海西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于艳科 尹丽倩 +2 位作者 牛振川 陈进生 张福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6-1553,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采集该区域8个城市共14个采样点位(包含1个背景点)的PM2.5和PM2.5~10样品,采用离子色谱分析F-、Cl-、NO3-、SO42-、Na+、K+、NH4+、Ca2+和Mg2+9种水溶性离子的质... 为了研究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采集该区域8个城市共14个采样点位(包含1个背景点)的PM2.5和PM2.5~10样品,采用离子色谱分析F-、Cl-、NO3-、SO42-、Na+、K+、NH4+、Ca2+和Mg2+9种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PM2.5和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89.65,135.65μg/m3,PM2.5占PM10的66.1%.城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集中在PM2.5上,其浓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温州地区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处于较高水平;SO42-、NO3-和NH4+是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贡献者,其占PM2.5中水溶性离子总量的79.6%~89.0%,占PM10的74.2%~83.4%.由于受冬季季风的影响,该区域非海盐离子对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贡献较大.NO3-/SO42-的质量浓度比显示,冬季海峡西岸城市群已处于机动车污染与燃煤污染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冬季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群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4,共9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长远建设必须立足于以"福州-厦门","温州"和"汕头"为核心的海西城市群之协同发展,以加速完善基础建设,引入总部经济为主线,通过打造海洋经济,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扩大经济腹地的辐射范围,...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长远建设必须立足于以"福州-厦门","温州"和"汕头"为核心的海西城市群之协同发展,以加速完善基础建设,引入总部经济为主线,通过打造海洋经济,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扩大经济腹地的辐射范围,进而消除地区差异,统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建设 中心城市 差异分析 经济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