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辽东海防体系建制与军事聚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谭立峰 刘文斌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1-426,共6页
通过对明代军事管理体制演化进程的分析,以及对明代辽东长城军事聚落与沿海军事聚落在防御对象、地理条件、建置沿革、规划布局、功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明代辽东沿海军事聚落的形态特征,证明了明代辽东沿海军事聚落是一个立体化... 通过对明代军事管理体制演化进程的分析,以及对明代辽东长城军事聚落与沿海军事聚落在防御对象、地理条件、建置沿革、规划布局、功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明代辽东沿海军事聚落的形态特征,证明了明代辽东沿海军事聚落是一个立体化而高效率的防御空间;其体系化的规划布局和功能设计,使这一系统具备了层次化的纵深防御和独特的信息传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海防体系 军事聚落 防御模式 驿站驿路
下载PDF
清代前期的海防体系与广东海盗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小全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156,共13页
有清一代,广东盗匪不断出现,嘉庆皇帝在位其间,便有天地会、黎民起义和海盗等。本文对这时期的广东海盗与广东海防体系作初步的考察,指出这一时期广东海防体系中以“三路设防,重在东路”的局面与该时期的海盗活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嘉庆 广东 海防体系 海盗
下载PDF
明末长山列岛海防体系探析
3
作者 曾磊 《中国边疆学》 2020年第1期231-245,共15页
作为战略要冲的长山列岛,在明末抗清战争爆发前就有辽东流民定居开垦,受明政府的管理。明末抗清战争爆发后,明朝方面派遣登莱水师与毛文龙部共同进驻长山列岛,在此地建立起海防体系,以牵制后金、保护朝鲜使者往来和反攻辽东。该地长期... 作为战略要冲的长山列岛,在明末抗清战争爆发前就有辽东流民定居开垦,受明政府的管理。明末抗清战争爆发后,明朝方面派遣登莱水师与毛文龙部共同进驻长山列岛,在此地建立起海防体系,以牵制后金、保护朝鲜使者往来和反攻辽东。该地长期受东江镇管辖,在东江沦陷后依然被明军所控制。后金同明朝对该地进行了长期争夺,在东江镇发动的数次叛乱中,叛军曾一度控制长山列岛部分岛屿,但没有彻底瓦解明朝对该地的控制。明朝灭亡后,驻石城岛之军最终降清,长山列岛海防体系也随之瓦解。由此可见,长山列岛海防体系在抗清战争中地位较为重要,对其在抗清战争中所扮演的地位和角色进行探究,有利于促进对明末抗清战争的研究,并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列岛海防体系 抗清战争 东江镇 登莱镇
下载PDF
明嘉靖、万历年间南海海防体系的变革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爱军 吴宏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47,共9页
明初为安定海疆,在广东南海地区构筑了以卫所为主体的沿岸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吴桂芳、殷正茂、凌云翼等两广总督为平定日趋严重的倭寇、海盗祸乱,逐步变革卫所体制,根据南海要冲港湾等地理及军事形势,先后通过构筑拓林、碣石、... 明初为安定海疆,在广东南海地区构筑了以卫所为主体的沿岸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吴桂芳、殷正茂、凌云翼等两广总督为平定日趋严重的倭寇、海盗祸乱,逐步变革卫所体制,根据南海要冲港湾等地理及军事形势,先后通过构筑拓林、碣石、南头、北津、白鸽、白沙等"六水寨",设置南澳副总兵,规划"海陆联防"、"分区防守"体制,形成完整的南海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南海海防体系的变革,对明清时期南海地区"东、中、西"三路海防思想的形成以及后世南海海防体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南海 海防体系 变革
原文传递
清代八旗水师与海防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潘洪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在清代海防体系的研究中,八旗水师的兴衰及其与海防的关系鲜有关注。在"首崇满洲"和"国语骑射"的国策之下,与陆路建立以八旗驻防为中心的军事体系一样,清统治当局也曾有过建立以八旗水师为中心的海防体系的实践。... 在清代海防体系的研究中,八旗水师的兴衰及其与海防的关系鲜有关注。在"首崇满洲"和"国语骑射"的国策之下,与陆路建立以八旗驻防为中心的军事体系一样,清统治当局也曾有过建立以八旗水师为中心的海防体系的实践。从东北到天津、福州直至广州,八旗水师曾经作为海防体系的核心而存在,这是八旗为基础的清政权稳固的根本性要求。八旗水师的兴衰与清代海防成败同步,对清代海防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水师 海防体系
原文传递
厦门海防林体系建设与树种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国生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10-214,共5页
在对厦门市地理环境、海防林体系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厦门市海防林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厦门市海防林体系建设方向以及适合厦门市不同地域、不同应用方式的最有应用价值的防护林优势树种。
关键词 海防体系 建设方向 树种选择 厦门市
下载PDF
论明代巡海制度向巡洋会哨制度的转变——以明代广东海防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韩虎泰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第3期50-56,共7页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海疆防御体系的建设,其中最关紧要的便是巡海制度的实施。至明中后期,随着倭寇日炽,巡海制度开始发生转变,逐渐形成了划有明确巡防区划、进行连界会哨的巡哨制度,使海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巡海制度 巡洋会哨 海防体系
下载PDF
明代辽东镇海防地峡烽燧台研究——以金州现存两座烽燧台为例
8
作者 王鹤 吕海平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第2期27-32,共6页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部的"地峡"区域,西控渤海金州湾、东制黄海大连湾,是明代辽南海防之枢纽要冲。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是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明代石砌方型烽燧台,是研究14-17世纪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军事布防和基... 金州地处辽东半岛南部的"地峡"区域,西控渤海金州湾、东制黄海大连湾,是明代辽南海防之枢纽要冲。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是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明代石砌方型烽燧台,是研究14-17世纪中国东北沿海地区军事布防和基础设施的典型实例。在文献分析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RE和GIS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地理空间与战略关联、信息传递与选址布局、自身防御与建造特点三个方面对遗址形制的研究显示,两座烽火台在整体海防战略和冷兵器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对"金州地峡"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警戒和控制,是兼有"墩台"和"路台"特征的海防型烽燧台,揭示了明代辽东镇海防传烽系统设施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海防体系 地峡烽燧台 辽东镇 金州石河烽燧台 金州二十里堡烽燧台
下载PDF
威海地区明清时期的海防
9
作者 周晓惠(文/图) 刘辉(文/图) 张斌(文/图) 《大众考古》 2022年第9期63-74,共12页
威海,别称威海卫,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而得名,寓意威震东海。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是南北海运、海防军事的重要门户。自元代始... 威海,别称威海卫,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而得名,寓意威震东海。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是南北海运、海防军事的重要门户。自元代始,威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侵扰,为加强海防、抵御倭寇,洪武元年(1368)五月,明政府整饬海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洪武 海防体系 威海卫 倭患 朝鲜半岛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文登县
下载PDF
浙东象山地区明代海防遗存调查报告
10
作者 姚乐音 郑松才 +1 位作者 史伟 王光远 《杭州文博》 2020年第1期92-107,共16页
基于考古学角度首次将航拍、遥感、3D建模等新技术运用到象山明代海防遗址的调查中,全面掌握了象山明代海防遗址的数量、分布和特征,从多学科、全方位的角度对这些遗址进行了重新认识、解剖和研究,获得了较为科学和最新的基础资料,从单... 基于考古学角度首次将航拍、遥感、3D建模等新技术运用到象山明代海防遗址的调查中,全面掌握了象山明代海防遗址的数量、分布和特征,从多学科、全方位的角度对这些遗址进行了重新认识、解剖和研究,获得了较为科学和最新的基础资料,从单一性向整体性、综合性、线型文化遗产方向进行研究,构筑成一个完整的浙东象山地区海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 明代 海防体系
下载PDF
清末北海镇的设立及其重要作用
11
作者 牛凯 陈启流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5-42,共8页
中法战争的爆发使得北部湾成为中法冲突的中心地带,进而迫使北部湾特别是整个广东沿海不得不建立完备的海防体系。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对北部湾海防体系进行全盘谋划和部署,确立了以新设北海镇为中心的北部湾海防体系。北海镇的设立不... 中法战争的爆发使得北部湾成为中法冲突的中心地带,进而迫使北部湾特别是整个广东沿海不得不建立完备的海防体系。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对北部湾海防体系进行全盘谋划和部署,确立了以新设北海镇为中心的北部湾海防体系。北海镇的设立不仅整合、优化了北部湾的海防体系,也有利于广东沿海各军镇之间的协调联动,同时在戍边、巡洋、缉匪及清末“清乡”运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中法战争 北海镇 北部湾 海防体系
下载PDF
明人笔下的钓鱼岛:东海海上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5-13,共9页
有关钓鱼岛的确切记载,迄今为止始见于明代。根据对明代文献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明人笔下的钓鱼岛,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航海针路传抄本,属于民间文书性质;第二种是明朝大臣出使琉球记录,属于官方文书性质;第三种是海防类图籍,主... 有关钓鱼岛的确切记载,迄今为止始见于明代。根据对明代文献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明人笔下的钓鱼岛,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航海针路传抄本,属于民间文书性质;第二种是明朝大臣出使琉球记录,属于官方文书性质;第三种是海防类图籍,主要由官方编纂,也有私人编撰。3种类型的明代官私记载,均可印证最迟在明太祖洪武初年,即14世纪70年代,钓鱼岛列岛已确定为中国海上领土的历史事实。以钓鱼岛为例,明代不仅是钓鱼岛命名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钓鱼岛归属与中琉两国国界界定、中国海防体系建立与管辖范围确定,以及东海海上疆域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定型 岛屿归属 国界界定 海防体系 海上疆域
下载PDF
明代南海海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桂灵 司徒尚纪 《新东方》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明代基于巩固南海安全,保护海上贸易,不断发展以海防为核心的海疆文化,特别重视海南岛行政划分和岛内治理,建立由卫所、水寨、烽堠组成的海防体系,编绘南海地图和加强海洋意识,有力地维护南海领土主权,标志着南海海疆文化发展到一个新... 明代基于巩固南海安全,保护海上贸易,不断发展以海防为核心的海疆文化,特别重视海南岛行政划分和岛内治理,建立由卫所、水寨、烽堠组成的海防体系,编绘南海地图和加强海洋意识,有力地维护南海领土主权,标志着南海海疆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海防体系 海洋意识
下载PDF
军事运作角度下的“军事工程”类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构建
14
作者 沈旸 周小棣 布超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12期72-75,共4页
本文从"军事工程"类遗址自身的功能特征出发,指出军事运作的视角是认知此类遗址的有效途径。并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口西炮台遗址的保护为例,具体阐述基于军事运作角度的保护规划编制和构建文物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操作... 本文从"军事工程"类遗址自身的功能特征出发,指出军事运作的视角是认知此类遗址的有效途径。并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口西炮台遗址的保护为例,具体阐述基于军事运作角度的保护规划编制和构建文物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操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工程”类遗址 军事运作 晚清海防体系 西炮台
下载PDF
明代巡海向巡洋会哨制度的转变——兼论南海巡洋区划与连界会哨
15
作者 韩虎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 明初,东南沿海反明势力盘踞沿海岛屿与明廷对抗。其时恰逢日本国内处于南北分裂之际,致使日本乱民、武人、商贾等逃渡至中国,窃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一股强大的倭寇势力,与反明势力相互勾连结引,为害甚巨。在此种情形下,朱元璋开始注重海疆防御体系的建设,其中最关紧要的便是巡海制度的实施。至明中后期,随着倭寇日炽,巡海制度开始发生转变,逐渐形成了划有明确巡防区划,进行连界会哨的巡哨制度,使海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巡海制度 巡洋会哨 海防体系
下载PDF
信息广角
16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2005年第9期40-41,共2页
云南省严控机构编制增长,村级农家店可获补三千元,又有十类食品将实施市场准入,我国启动新型海防林体系建设。
关键词 云南 国有企业 海防体系 食品市场 市场准入制度 村级农家店 政府机关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7
作者 陈明富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52-152,共1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防建设经历了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70年来,新中国海防建设和海防斗争取得了重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防建设经历了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70年来,新中国海防建设和海防斗争取得了重大成就: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海防体系;捍卫了国家领土、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权;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侵略 海防体系 海防建设 海洋事业 重大使命 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 回顾与思考
原文传递
浅论钦州乌雷炮台
18
作者 吴琳波 陈虞添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18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文据文献记载、文物普查及考古出土资料,对广西钦州乌雷炮台的考古发现及其与周边炮台和烽火台的关系作简要探讨。乌雷炮台是一处清代海防军事建筑,与鹰岭炮台、大观港西炮台、北海的冠头岭炮台和大观港东炮台、防城港的石黾炮台和白... 本文据文献记载、文物普查及考古出土资料,对广西钦州乌雷炮台的考古发现及其与周边炮台和烽火台的关系作简要探讨。乌雷炮台是一处清代海防军事建筑,与鹰岭炮台、大观港西炮台、北海的冠头岭炮台和大观港东炮台、防城港的石黾炮台和白龙尾炮台等炮台共同构成清代北部湾沿海海防体系。乌雷炮台出土陶瓷器,可能来自邻近的浦北小江窑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雷炮台 烽火台 海防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