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活态传承背景下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1
作者 倪鹏飞 赵雅芝 赵明明 《艺术科技》 2023年第9期79-81,共3页
秧歌作为一种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且不断发展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弘扬和传承汉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阳大秧歌不仅展现了海阳地区的地域特点,还生动表现了地域文化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阳大秧歌不断演变、创新,逐渐成为海阳人民引... 秧歌作为一种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且不断发展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弘扬和传承汉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阳大秧歌不仅展现了海阳地区的地域特点,还生动表现了地域文化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阳大秧歌不断演变、创新,逐渐成为海阳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象征.海阳大秧歌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还承载了山东文化的多重内涵,展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气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海阳大秧歌这种通过口头流传和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文章从"非遗"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以海阳大秧歌的历史发展和表演形式为基础,结合当下海阳大秧歌的生存状况,探讨其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提出海阳大秧歌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策略.通过数字化平台共享、数字影像内容展示、VR全景沉浸式体验等数字化手段,帮助海阳大秧歌打破传承瓶颈,提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与路径,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创新融合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对中国"非遗"的历史资料档案保存、多元化展示与宣传、创新性业态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大秧歌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山东海阳大秧歌助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樱 《新传奇》 2023年第27期94-96,共3页
民间舞蹈是一种具有文化象征符号的传统艺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海阳大秧歌是山东省海阳市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主要对海阳大秧... 民间舞蹈是一种具有文化象征符号的传统艺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海阳大秧歌是山东省海阳市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主要对海阳大秧歌进行了探讨,分析其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其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海阳大秧歌这一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阳大秧歌 民间舞蹈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滕希望 郭玉成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4,共7页
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史、逻辑分析等方法及阐释人类学的深描理论,以海阳大秧歌为个案,探讨其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研究认为海阳大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是武舞与巫术的交融,本质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 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史、逻辑分析等方法及阐释人类学的深描理论,以海阳大秧歌为个案,探讨其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研究认为海阳大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是武舞与巫术的交融,本质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两个维度分析,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由祭祖与祭海仪式组成,武舞融合则包括对军事武艺与民间武艺的融合两部分。其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象征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推广礼乐以教化百姓、民间演武以保境安民,其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祀”与“戎”向下的强力推行,另一方面是民间地方对“祀”与“戎”的主动模仿,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研究表明武舞融合是武术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巫术)交融的重要形式,在当代仍是武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态,其对深化武术文化研究、拓展研究视野具有一定意义,也为武术在当代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海阳大秧歌 祭祀仪式 武舞 巫术
下载PDF
山东海阳大秧歌艺术与服饰特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琳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秧歌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山东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服饰的色彩、款式、质料无不透露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随着海阳大秧歌文化... 秧歌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山东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服饰的色彩、款式、质料无不透露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随着海阳大秧歌文化的继承和不断发展,其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产生了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海阳大秧歌 服饰色彩 款式 现代服装设计 风格
下载PDF
浅谈海阳大秧歌舞蹈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马晨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2期25-25,共1页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它与鲁北的"鼓子秧歌"、还有胶州的"胶州秧歌"一起称为三大秧歌,此中海阳秧歌的规模最大、角色也最多,最有名望。本文从起源、基本动作、表演形式、风格特色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海阳大秧歌舞蹈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海阳大秧歌 舞蹈 民俗
下载PDF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冲 董玉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6-101,共6页
海阳大秧歌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整个海阳地区人们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也成为海阳人将“年”与民间舞蹈巧妙结合的非遗文化典范。随着时代的更迭,海阳大秧歌在表演方面推陈出新,通过言传身教世代相传,逐渐成为海阳人引以为傲的文... 海阳大秧歌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整个海阳地区人们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也成为海阳人将“年”与民间舞蹈巧妙结合的非遗文化典范。随着时代的更迭,海阳大秧歌在表演方面推陈出新,通过言传身教世代相传,逐渐成为海阳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目前,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曾经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海阳大秧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议相关部门能从政策制定、表演素材、表演形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海阳大秧歌走出困境,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阳大秧歌 历史演变 保护措施
下载PDF
论海阳大秧歌的渊源与礼节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晓华 《黄河之声》 2018年第5期113-113,共1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文化同样对于现代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文中就从海阳大秧歌的渊源与礼节出发,分析其对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用。以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作用发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海阳大秧歌 现代艺术 传承
下载PDF
农业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8
作者 刘晓明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4期94-94,共1页
为了促进农业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来探究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希望今后海阳大秧歌能... 为了促进农业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来探究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希望今后海阳大秧歌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资源 开发与利用 海阳大秧歌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从“文斗”到“武斗”:礼法约束下“斗秧歌”田野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滕希望 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83,共11页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阳大秧歌 “斗秧歌 武术 兵法 “文斗” “武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