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陆交互沉积土次固结试验与蠕变方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刚 张金利 +1 位作者 杨庆 蒋明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194-199,共6页
海陆交互沉积土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其力学性质较其他沉积土有所不同。针对大连海陆交互沉积土原状样,采用一维蠕变试验对黏性土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可以考虑沉积土主、次固结效应的蠕变方程。研究结果表明:... 海陆交互沉积土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其力学性质较其他沉积土有所不同。针对大连海陆交互沉积土原状样,采用一维蠕变试验对黏性土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可以考虑沉积土主、次固结效应的蠕变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蠕变特性。随固结压力的增加,土体应变随之增大,稳定时间越长,主次固结分界点也愈加明显。沉积土属中等至高次压缩性土,次固结系数随固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固结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深度黏性土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介于0.033~0.058之间,与Mesri结论相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蠕变方程适用于描述大连海陆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黏性土 主固结 次固结 蠕变方程
下载PDF
南亚抗震不利地段海陆交互复杂互层地基加固性能研究
2
作者 胡小波 王海燕 《水运工程》 2024年第3期165-170,183,共7页
针对孟加拉国某港口工程海陆交互相复杂互层地基加固中遇到的地层特性复杂、加固效果难以预测以及软黏土和粉细砂互层土场地地震液化的问题,结合场地地质条件、使用功能、工程特点等,对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在该场地条件下的加固效果展... 针对孟加拉国某港口工程海陆交互相复杂互层地基加固中遇到的地层特性复杂、加固效果难以预测以及软黏土和粉细砂互层土场地地震液化的问题,结合场地地质条件、使用功能、工程特点等,对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在该场地条件下的加固效果展开研究。依托项目试验区块,通过对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沉降-时程曲线、孔隙水压力-时程消散曲线等的研究,得到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加固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原状土和吹填土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法对于复杂互层土上吹填砂场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加固效果可满足设计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控制要求,该法对于减轻砂土层的液化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南亚地区复杂互层土吹填场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复杂互层地基 砂土液化 沉降特性
下载PDF
渤海海峡BHS01孔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军 路月 +5 位作者 杨慧良 褚宏宪 祁江豪 刘长春 李攀峰 窦振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8期11-19,共9页
通过对渤海海峡BHS01孔上部40m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分析,探讨渤海海峡地区的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海峡BHS01孔上部沉积物平均粒径(X珡)介于3.2Φ~7.5Φ,以粉砂质砂、砂质粉砂为主;分选系数(δ)介于1.3~2.5,分选较差—差;偏度(... 通过对渤海海峡BHS01孔上部40m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分析,探讨渤海海峡地区的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海峡BHS01孔上部沉积物平均粒径(X珡)介于3.2Φ~7.5Φ,以粉砂质砂、砂质粉砂为主;分选系数(δ)介于1.3~2.5,分选较差—差;偏度(Sk)为-0.4~3.0,以正偏、极正偏为主;峰度(Ku)1.9~12.4,表现为尖锐—正态。通过对沉积物粒级组成、粒度结构以及粒度参数随深度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渤海海峡地区水动力条件较强,波动频繁的环境变化信息,据此将BHS01孔上部沉积物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沉积层段,反映渤海海峡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从浅海相—河流相—浅海相的沉积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BHS01孔 海陆交互沉积 粒度特征
下载PDF
长江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复合地基孔压响应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彬 刘松玉 +3 位作者 经绯 居俊 李维 姬付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91-95,共5页
针对长江口北岸典型海陆交互相沉积土PHC管桩复合地基的孔压响应特性,在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选择现场试验段,对路堤填筑过程桩间土不同深度的孔压变化规律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并对该地区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同步调查。结果表明,... 针对长江口北岸典型海陆交互相沉积土PHC管桩复合地基的孔压响应特性,在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选择现场试验段,对路堤填筑过程桩间土不同深度的孔压变化规律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并对该地区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同步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地区地下水位受当地降雨和季节性波动影响剧烈,同一年内变化幅度可达1.6 m,在分析地基土超孔压时必须加以考虑。浅层土体渗透性较好,超孔压反应灵敏,受填筑过程影响呈锯齿状波动。深层软土渗透性差,超孔压随路堤填筑有累积上升的趋势。管桩复合地基加固区超孔压较小且消散快,下卧层超孔压较高且消散缓慢。因此,长江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地区复合地基下卧层软土固结特性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海陆交互沉积 复合地基 孔隙水压力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长江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成因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志彬 刘松玉 +2 位作者 周伯明 经绯 姬付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阐明长江口北岸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土性复杂、非均质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对软土层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历史上多次规模不同的海进海退及北岸砂坝并陆事件,长江口岸线往复移动,... 为阐明长江口北岸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土性复杂、非均质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对软土层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历史上多次规模不同的海进海退及北岸砂坝并陆事件,长江口岸线往复移动,形成了长江口北岸全新世沉积物黏性土或薄层黏土与粉、细砂互层、多韵律沉积特征;细观上海陆交互相沉积土层黏土与粉砂相互夹杂,极不均质;与冲湖相、海相和泻湖相沉积土层剖面对比显示,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在宏观上沿深度方向存在典型的不连续性;软土层竖向相关距离由高到低依次为海相、泻湖相、冲湖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证明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层的竖向相关距离最小、空间变异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地质成因 孔压静力触探 沉积软土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影响海陆交互相沉积物亮度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娜 徐兴永 +2 位作者 于洪军 姚菁 苏乔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对中国北方莱州湾南岸钻孔上部54m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亮度进行研究,探讨其作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环境指标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样品处理方式所得的亮度值探讨影响亮度的几个因素。测量分2次进行,分别使用Minolta CM-2002分光光度... 对中国北方莱州湾南岸钻孔上部54m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亮度进行研究,探讨其作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环境指标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样品处理方式所得的亮度值探讨影响亮度的几个因素。测量分2次进行,分别使用Minolta CM-2002分光光度计针对柱状原样及Minolta CR400/410色差计针对风干研磨后的散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亮度,尤其是经过风干处理后样品的亮度值,与碳酸钙含量及粒度两个古气候代用指标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可以将其作为碳酸钙含量的替代指标应用于海陆交互相沉积物的环境演化研究。而亮度值与碳酸钙含量不一致性,可归因于沉积物中非碳酸钙组分的性质及含量。粒度与亮度的相关性显示,钻孔砂质沉积中含有的大量深色的有机质使得钻孔中粒度0~31μm的部分比例越高,亮度会越大,而粒度>31μm的部分比例越高,亮度会越小。2次亮度值的对比表明,水分、氧化作用及研磨是沉积物2次测量所得亮度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莱州湾 亮度 碳酸钙 L*
下载PDF
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固结效应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晓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0-528,共9页
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是珠江三角洲内广泛分布的不良地基土,土类主要为含粉细砂的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基本力学特性较一般海相软土有所不同。基于广州南沙万顷沙组(Q4W)灰黑色淤泥质土的一系列室内试验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土体固结作用对... 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是珠江三角洲内广泛分布的不良地基土,土类主要为含粉细砂的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基本力学特性较一般海相软土有所不同。基于广州南沙万顷沙组(Q4W)灰黑色淤泥质土的一系列室内试验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土体固结作用对基本力学特性的影响,包括渗透特性、剪切强度特性、次固结特性、直接剪切蠕变特性、三轴压缩蠕变特性、回弹特性等,提出了考虑固结效应的量化分析方法。为适应工程需要,这些分析方法所涉及的参数大多可通过简单/常规的试验方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软土 固结 室内试验
下载PDF
海陆交互相沉积岩页岩气生储特征——以鲁西南含煤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兵艳 彭文泉 +2 位作者 张春池 胡彩萍 王会韬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2期10-17,共8页
鲁西南含煤区是山东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储存区,也是山东省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沉积岩发育和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本次以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沉积泥页岩为研究目标,对泥页岩沉积环境和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岩石物性特征、含气性特征等方... 鲁西南含煤区是山东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储存区,也是山东省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沉积岩发育和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本次以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沉积泥页岩为研究目标,对泥页岩沉积环境和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岩石物性特征、含气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组和太原组是鲁西含煤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最为发育层位,暗色泥页岩厚度100~200 m,有机碳含量为0.7%~3.5%,生烃潜量为0.5~6.0 mg/g,以Ⅲ型干酪根为主,镜质体反射率为0.7%~2.0%,脆性矿物主要在30%~60%之间,微裂隙发育,属特低—低页岩气层孔隙度和特低页岩气层空气渗透率,泥页岩解析气量0.15~0.30 m^(3)/t,最大吸附气量为2.33~2.88 m^(3)/t。认为鲁西南含煤区泥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演化程度、储集空间及压裂脆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陆交互沉积 泥页岩 储层特征 鲁西南含煤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特性浅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赖玉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7期169-169,172,共2页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沉积物中,软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其中大部分软土的沉积成因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这些软土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与其它沉积环境沉积的软土相比,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及高灵敏度等共同特性,也存在有一定的区...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沉积物中,软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其中大部分软土的沉积成因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这些软土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与其它沉积环境沉积的软土相比,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及高灵敏度等共同特性,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别,同时,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软土,由于沉积时期、沉积区域及组成成份的差异,不同埋藏深度、不同区域产出的软土层,其物理力学性质也存在着特性差异,这种差异之间不相关联,所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均需对软土层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充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特性 海陆交互沉积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海陆交互相沉积土中PHC管桩锤击沉桩施工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志彬 刘松玉 +2 位作者 周伯明 经绯 李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锤击沉桩产生的施工效应,在长江口北岸选择典型场地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静孔压大小、上升与消散速度受土层性质决定,沉桩引起的超静孔压沿深度增大程度软土层高于... 为了解海陆交互相沉积土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锤击沉桩产生的施工效应,在长江口北岸选择典型场地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静孔压大小、上升与消散速度受土层性质决定,沉桩引起的超静孔压沿深度增大程度软土层高于粉土、砂土层。沉桩结束30d后,25~40m长PHC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可提高约33.5%。施工结束后相同龄期时,桩体越长单桩极限承载力提高的百分比相对越小。锤击法施工时每米锤击数与按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所得管桩总贯入阻力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PHC管桩 施工效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贯入阻力
原文传递
青海西部可可西里湖地区晚三叠世诺利期地层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迎堂 郭通珍 +3 位作者 张雪亭 杨延兴 彭琛 彭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4-479,共6页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是可可西里湖地区最为发育的海相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内。通过1∶25万可可西里湖幅区域地质调查,在饮马湖、马兰山一带发现了三叠纪地层最高层位,取得了丰富的沉积岩相资料。采集到大量古...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是可可西里湖地区最为发育的海相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沉积盆地内。通过1∶25万可可西里湖幅区域地质调查,在饮马湖、马兰山一带发现了三叠纪地层最高层位,取得了丰富的沉积岩相资料。采集到大量古生物化石,其时代定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种种迹象显示,巴颜喀拉山群顶部这套陆棚-海陆交互相的进积型沉积应为该盆地闭合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 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 诺利期 陆棚-海陆交互沉积
下载PDF
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软土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彬 刘松玉 +1 位作者 居俊 周伯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35,共5页
利用压汞法对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不同深度原状样及某一深度流变样进行了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接线工程沿线下部软土以颗粒间微孔隙为主,孔径范围在0.02~5μm之间,其中21,26和30 m深处原状土微孔进汞孔径的峰值... 利用压汞法对崇启大桥接线工程下部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不同深度原状样及某一深度流变样进行了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接线工程沿线下部软土以颗粒间微孔隙为主,孔径范围在0.02~5μm之间,其中21,26和30 m深处原状土微孔进汞孔径的峰值分别为0.865,0.351和1.3μm;其次是少量的团粒内和团粒间大孔隙,孔径在5~200μm之间,呈多级分布特征.软土孔隙结构特征与其埋深有关,30 m深处原状样中仅含极少量的团粒内和团粒间大孔隙.经历固结压缩和蠕变变形后,软土的孔隙结构进行了重新分布,原状土中大孔隙含量明显减少.软土流变样微孔部分所对应的进汞孔径峰值减小,流变样内包含少量的颗粒内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沉积 软土 孔隙结构 压汞试验 流变试验
下载PDF
菲律宾达沃地区胶结土的岩土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坚毅 潘智锋 么玉鹏 《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6-348,共3页
菲律宾达沃地区广泛分布一层胶结土,处于一种由土向岩转化的过渡状态,既有土的特征,也有岩的特征。从地形地貌、区域河流、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着手,结合对胶结土的各项土力学与岩石力学测试指标,分析得出达沃地区胶结... 菲律宾达沃地区广泛分布一层胶结土,处于一种由土向岩转化的过渡状态,既有土的特征,也有岩的特征。从地形地貌、区域河流、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着手,结合对胶结土的各项土力学与岩石力学测试指标,分析得出达沃地区胶结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成因,并与我国洞庭湖盆地、三溏湖盆地发育的胶结土进行对比,得出胶结状态可进一步分级的结论,并对胶结土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土 土力学特性 岩石力学特性 海陆交互沉积 胶结状态分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