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沧桑巨变:渤海湾1.1万年来的海陆演化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商志文 王宏 +1 位作者 李建芬 施佩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286-289,共4页
在简述渤海湾1.1万年以来海陆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在海面变化、岸线变迁和地质环境演化等方面的重要发现,为渤海湾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的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渤海湾 海陆演化 海面变化 岸线变迁
下载PDF
浅论中国海陆演化
2
作者 周大良 《地球》 1994年第1期5-6,共2页
长期以来,大陆上升、下降和漂移,洋盆加深,海底形态不断变化。海侵和海退,大洋和大陆常处于不断的改变过程之中。中国海陆形势,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变化,发展到现在。太古代(距今38—26亿年),陆表海占绝对优势,陆核开始形成。
关键词 海洋 陆地 演化 海陆演化
下载PDF
略论海陆成矿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裴荣富 梅燕雄 +4 位作者 魏然 邹斌 赵苗 李振清 王浩琳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569,共5页
地壳通过不均一性分异形成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陆核及地块的形成、大陆裂解与增生、洋壳的新生与消减、陆-陆碰撞拼接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特征的海陆构造区。中国海陆构造演化经历了太古宙陆核形成、元古宙陆块形成、震旦纪至三叠纪联... 地壳通过不均一性分异形成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陆核及地块的形成、大陆裂解与增生、洋壳的新生与消减、陆-陆碰撞拼接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特征的海陆构造区。中国海陆构造演化经历了太古宙陆核形成、元古宙陆块形成、震旦纪至三叠纪联合大陆形成、中新生代联合大陆解体4个阶段,形成北方(准噶尔-大兴安岭)、北部(塔里木-华北)、南部(扬子-华南)、南方(冈底斯-喜马拉雅),东部(滨西太平洋)5个大陆及陆缘构造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元古宙裂谷(裂陷)带、显生宙大陆边缘是最重要的海陆成矿环境。海陆成矿有利因素的耦合对成矿至关重要,而最佳耦合的机制及其发生在海陆构造区的时空位置是圈定有利成矿靶区、引导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构造演化 海陆成矿作用
下载PDF
软土物化力学性质与海陆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探讨
4
作者 张鹏 王良奎 宋晶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第4期287-291,共5页
本研究围绕珠江三角洲番禺-南沙地区软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展开探讨。基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通过对相近地理位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深度软土的粒度成分分析,指出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同时采用化学成分阈值判定方法,对不同地区海陆演化... 本研究围绕珠江三角洲番禺-南沙地区软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展开探讨。基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通过对相近地理位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深度软土的粒度成分分析,指出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同时采用化学成分阈值判定方法,对不同地区海陆演化规律给予定量划分,借助软土沉积定量判定方法,为工程软土物理化学性质给予定量化建议。同时考虑力学性质,分析物理化学力学性质与海陆演化程度的关系,探讨软土的海陆演化程度与沉积时间、沉积环境相关,河道边软土的海陆演化程度较低,底部软土的海陆演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粒度成分 化学成分 海陆沉积演化
下载PDF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国璋 《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诞生的过程及其基本原理,进而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全球海陆演化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地壳发展 海陆演化 基本模式
下载PDF
Sub-basin scale inhomogeneity of mantl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vealed by magnesium isotopes 被引量:5
6
作者 Yuan Zhong Guo-Liang Zhang +3 位作者 Qi-Zhen Jin Fang Huang Xiao-Jun Wang Lie-Wen Xi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7期740-748,M0004,共10页
The South China Sea(SCS)is the largest extensional basi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was formed after rifting of the Euro-Asian continental margin.The nature of its underlying mantle remains enigmatic due to the lack o... The South China Sea(SCS)is the largest extensional basi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was formed after rifting of the Euro-Asian continental margin.The nature of its underlying mantle remains enigmatic due to the lack of sampling of the seafloor’s igneous crust.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Expedition 349 cored seafloor basalts of the southwestern(Site U1433)and eastern(Site U1431)SCS sub-basins.The recovered basalt samples exhibit different source lithologies and geochemistries.The Mg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eafloor basalts from these 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the origin of this large-scale mantle inhomogeneity.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te U1431 basalts have a mantlelike averageδ^(26)Mg value of-0.27‰±0.06‰(2 SD;n=10).Together with inhomogeneous Sr-Nd-Pb-Hf isotopic compositions,the Site U1433 basalts have an averageδ^(26)Mg value(-0.20‰±0.06‰;2 SD;n=8)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te U1431 basalts and normal mantle.Their heavier Mg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low206 Pb/204 Pb ratios(17.7)indicate that the Site U1433 basalts were affected by the re-melting of detached continental-arc lithosphere in the sub-ridge mantle.The coupling of Mg and Sr-Nd isotopes provides robust evidence that the mantle-likeδ^(26)Mg values of the Site U1431 basalts resulted from mixing between detached continental arc lithosphere and the nearby Hainan plume,with respective supra-and sub-normalδ^(26)Mg valu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g isotope,the mantles of the southwestern and eastern sub-basins are compositionally inhomogeneous,with their mantle evolutionary histories being distin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heterogeneity Mid-ocean-ridge basalt Magnesium isotope Hainan plum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