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60
1
作者 栾维新 王海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在给定了海洋产业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海域自然基础的特殊性、海洋产业结构与陆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从技术条件和陆域产业向海洋延伸的可能性等方面分析了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间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海岸带地区由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域... 在给定了海洋产业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海域自然基础的特殊性、海洋产业结构与陆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从技术条件和陆域产业向海洋延伸的可能性等方面分析了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间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海岸带地区由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海陆产业联系的自然基础,而海洋产业对陆域的技术和空间上的依赖则决定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最后,作者从发展临海产业、海陆统一规划和协调海陆生态系统等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海陆经济 经济一体化 中国 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丽丽 孟德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研究发现:时序变动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变化特征,总体具有增长态势,但增长进程极为缓慢;空间差异上,耦合度空间分异不明显,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近一半区域属于中协调,中国海陆一体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中国沿海地区
下载PDF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伟光 盖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振兴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整体归纳为海陆经济巨系统,细分为海洋经济子系统和陆域经济子系统。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振兴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整体归纳为海陆经济巨系统,细分为海洋经济子系统和陆域经济子系统。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熵模型和一体化发展度模型建立海陆经济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巨系统系统熵值逐年降低,有序度增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度逐年提高。比较分析11个沿海区域的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度,根据数据走势探寻演进规律,得出其发展具有共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海陆经济巨系统 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福建省海陆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俪 魏远竹 游天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福建省海陆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在理论方面从正向关联和逆向关联2个角度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福建省海陆经济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耦合关系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福建海陆经济间耦合关系密切,互助性... 为了进一步明确福建省海陆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在理论方面从正向关联和逆向关联2个角度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福建省海陆经济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耦合关系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福建海陆经济间耦合关系密切,互助性相对平衡,很容易形成海陆统筹的发展模式,建议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促进福建海陆经济协调、有序地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耦合关系 福建省
下载PDF
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邢相勤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42-247,共6页
分析了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能达到理想结果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并在连云港与徐州、日照等大区域背景下 ,就连云港与徐州的双核结构、港口建设、临海产业的具体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海陆经济 一体化 临海产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陆经济效率与协调性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盖美 展亚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6期688-694,共7页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和关联性入手,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揭示其海陆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建立DEA模型对海陆经济的相对效率和构成进行测度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海陆经济协调度,揭...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和关联性入手,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揭示其海陆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建立DEA模型对海陆经济的相对效率和构成进行测度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海陆经济协调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利用陆域资源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高于陆域经济利用海洋资源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海洋经济对陆域资源的利用程度较好。(2)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海陆经济协调度近年来呈缓慢上升态势,但沿海6市两级分化趋势明显,其中大连协调度最高,锦州、营口、盘锦协调度不断优化,丹东、葫芦岛协调度逐年下降并与其他4市差距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 海陆经济效率 协调度 辽宁沿海经济
下载PDF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徐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7-33,共7页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是构成社会经济主体的两大领域,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从我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现实关系来看,二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海陆经济更是相互依存、...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是构成社会经济主体的两大领域,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从我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现实关系来看,二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海陆经济更是相互依存、互生共荣。因此,需要对海陆经济相关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与分析,以详实的数据对其关联性进行论证与测算,对二者的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海洋经济 关联性
下载PDF
基于海陆统筹的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评价及演进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乐萍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陆统筹提升到与"五个统筹"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奠定了海陆统筹的国家战略地位。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对海陆统筹进行了分析与诠释,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及关联性入手,选取DEA评价方法,构建了海陆经...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陆统筹提升到与"五个统筹"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奠定了海陆统筹的国家战略地位。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对海陆统筹进行了分析与诠释,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及关联性入手,选取DEA评价方法,构建了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模型,为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评价了思路。以辽宁省的"十一五"期间数据为基础,对辽宁省的海陆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进而对辽宁省的海陆经济协调持续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统筹 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DEA模型
下载PDF
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新民 张亚男 范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第2期136-144,共9页
采用共生度模型对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陷入瓶颈期。为此,应实施"重点突破"的扶持政策突破发展瓶颈。提炼出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影响因素体系,对问卷获得的数... 采用共生度模型对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陷入瓶颈期。为此,应实施"重点突破"的扶持政策突破发展瓶颈。提炼出海陆经济统筹发展影响因素体系,对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下的GDP增速、人民购买力水平,政策制度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税收优惠力度、政府参与度,科技环境下的技术成果商业化水平,金融环境下的资本市场风险水平和资本市场活跃程度,人才环境下的行业人员素质是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针对关键因素提出促进山东省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统筹发展 影响因素 企业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胜 李振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5X期30-31,共2页
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两种方法探讨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发展的协同性,并得出结论:在短期内,海陆经济静态布局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发展均有推动作用,协调的海陆经济布局有利于海陆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 文章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两种方法探讨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发展的协同性,并得出结论:在短期内,海陆经济静态布局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发展均有推动作用,协调的海陆经济布局有利于海陆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在中长期内,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存在相互拉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协同效应 格兰杰检验 面板数据
下载PDF
海陆经济竞合协同演化模型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欣 董月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9期90-95,共6页
文章分析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关联关系,从海陆经济发展中的竞合行为出发,运用复制者动态方程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竞合协同关系进行表征,获得系统的动态均衡点,并结合相位图分析法对各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解释,得到不同的演化稳定策... 文章分析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关联关系,从海陆经济发展中的竞合行为出发,运用复制者动态方程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竞合协同关系进行表征,获得系统的动态均衡点,并结合相位图分析法对各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解释,得到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而运用Matlab对海陆经济竞合策略进行系统模拟仿真,得到不同初始状态参数下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竞合发展的不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竞争与合作 协同演化 策略分析
下载PDF
海陆经济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慎典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267,共5页
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阐述了海陆经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建立原则和构造方法,介绍了仿真模型的基本结构、仿真方案选取和仿真结果评价等,并对海陆经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结构特点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仿真过程和仿真结果的分析则导出了... 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阐述了海陆经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建立原则和构造方法,介绍了仿真模型的基本结构、仿真方案选取和仿真结果评价等,并对海陆经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结构特点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仿真过程和仿真结果的分析则导出了海陆经济互补共进、市场与资源优化组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对立统一、增强系统结构力进化系统总体功能等理论、规律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系统 动志仿真 市场 资源组合规律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倩 杨勇 《中国渔业经济》 2016年第5期26-34,共9页
文章从"统筹"基本要素的角度阐释海陆经济统筹収展的概念,创新性的将共生理论引入海陆经济统筹収展研究,利用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构成的二维向量对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目前的状态迚行识别,在分析沿海地区海陆经... 文章从"统筹"基本要素的角度阐释海陆经济统筹収展的概念,创新性的将共生理论引入海陆经济统筹収展研究,利用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构成的二维向量对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目前的状态迚行识别,在分析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类型的基础上,对系统理想的演迚目标迚行判定,迚而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统筹収展的目标从共生的角度被描述为促迚海陆经济共生系统从连续型非对称互惠共生到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的相变。在上述基础上依据共生相变原理迚一步分析促迚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相变収生的切入点,幵据此提出推迚沿海地区海陆统筹収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海陆经济 统筹发展 目标 对策
下载PDF
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特征与范畴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铁桥 《中国经贸》 2014年第12期54-56,共3页
海陆一体化概念由我国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加以探讨,该概念内涵海陆经济一体化。但迄今学术界没有严格地区分海陆一体化和海陆经济一体化概念,且没有论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内涵。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海陆一体化概念由我国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加以探讨,该概念内涵海陆经济一体化。但迄今学术界没有严格地区分海陆一体化和海陆经济一体化概念,且没有论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内涵。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与范畴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的论述。深化对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探讨,既有利于揭示海陆经济一体化机制,又有利于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和实践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 特征 范畴 新论
下载PDF
美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铁桥 《现代商业》 2014年第18期280-282,共3页
美国是一个海洋强国,也是一个海洋霸国。其所以在国际海洋秩序中具有如此显赫地位,是同美国历史上及当代坚持不懈地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分不开的。总结美国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对于我国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乃至海洋强国建设,具... 美国是一个海洋强国,也是一个海洋霸国。其所以在国际海洋秩序中具有如此显赫地位,是同美国历史上及当代坚持不懈地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分不开的。总结美国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对于我国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乃至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美国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主要有:持续制定和落实海洋霸国战略和政策;高度重视海域综合治理;注重公众对国家海洋事务的广泛参与;持续出台多项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海陆经济一体化 经验
下载PDF
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云架构
16
作者 杜鹏 刘海廷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6,共4页
本文基于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的虚拟性、产业交叉性、复杂性等特征,深入研究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需求的内容,总结公共服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总体云架构,并从应用层面上构建... 本文基于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的虚拟性、产业交叉性、复杂性等特征,深入研究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需求的内容,总结公共服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总体云架构,并从应用层面上构建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架构,对于提高集群公共服务效率、培育集群文化、提升海陆经济互动虚拟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互动 虚拟产业集群 公共服务 网络平台
下载PDF
南海地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视角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英明 支大林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2,共8页
海陆产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海陆经济一体化是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基于此,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南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及其走势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度... 海陆产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海陆经济一体化是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基于此,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南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及其走势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度呈现海洋第三产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一产业的特征。其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从动态变化过程来看,2006~2015年南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这既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的原因,又有海陆功能区划不衔接、资源环境承载率下降的影响,需要从海陆产业结构协调、海陆空间布局优化、海陆生态环境共治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海洋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福建省海陆经济耦合发展可行性及实现路径分析
18
作者 周俪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19,56,共6页
福建省海陆经济呈现出耦合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方式具有较高的区域价值,针对福建省海陆经济耦合发展过程中在海陆经济关系、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规划和管理体制、实用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海陆经济的耦合发展... 福建省海陆经济呈现出耦合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方式具有较高的区域价值,针对福建省海陆经济耦合发展过程中在海陆经济关系、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规划和管理体制、实用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海陆经济的耦合发展,应当理顺海陆经济关系、统筹陆海资源开发利用、注重海陆生态环境保护、构筑区域合作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人员培养、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福建 耦合发展
下载PDF
基于DEA窗口模型的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冲 谢友才 《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3期96-100,共5页
通过DEA窗口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彼此支持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并据此计算出沿海11省市区的海陆经济协调度水平,揭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北、江苏、福建、广西、海南的海洋支持效率和陆域支持... 通过DEA窗口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彼此支持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并据此计算出沿海11省市区的海陆经济协调度水平,揭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北、江苏、福建、广西、海南的海洋支持效率和陆域支持效率的协调性较差。这表明5省区的海陆经济发展也相对不均衡。其中,河北和广西的协调性较差的原因在于陆域支持效率相对太低,而江苏、福建和海南则是由于海洋支持效率相对太低。沿海地区的协调度水平总体上处于波动性上升趋势,并且长期属于中级协调状态。省际间的协调度水平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也限制了中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窗口模型 海陆经济 海洋支持效率 陆域支持效率 协调度
下载PDF
广西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
20
作者 曹梅英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8期79-81,共3页
本文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广西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16—2020年,广西海陆经济系统的复合协同度稳步上升,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2016—2020年,海洋经济系统的有序度为0.215—0.813,陆域经济系... 本文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广西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16—2020年,广西海陆经济系统的复合协同度稳步上升,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2016—2020年,海洋经济系统的有序度为0.215—0.813,陆域经济系统的有序度为0.329—0.608,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复合协同度为0.117—0.408。2020年,广西海陆经济一体化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广西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分别是推动广西海陆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广西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广西海陆资源统一规划、强化广西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和完善广西沿海交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海陆经济系统 海陆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