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环壬酯对烟碱诱发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刘卫 郭华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苯环壬酯 烟碱 诱发 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血流 抑制作用
下载PDF
BK8644对河豚毒素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揭艳玲 李树基 +3 位作者 行艳丽 龚芝 朱心红 高天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α-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α-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作用。方法建立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稳态可塑性离体模型,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突触内自发的mEPSC。结果TTX组mEPSCAMP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EPSCAMPA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BK8644组和TTX+BK8644组与对照组比较,mEPSCAMPA的频率和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TTX+BK8644组与TTX组比较,mEPSCAMPA频率降低(P<0.05),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K8644可对抗TTX引起的mEPSCAMPA频率升高,提示L-型钙通道可能参与稳态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钙通道 海马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梦瑶 向韵 +3 位作者 赵洪庆 凌佳 刘检 王宇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及幅度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7~19 d胚胎大鼠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及幅度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7~19 d胚胎大鼠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抑郁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空白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培养10 d后加入皮质酮(50μmol/L)和/或高糖(15 mmol/L)建立细胞模型,给予药物血清干预18 h,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神经元mEPSC,比较各组神经元mEPSC频率和电流幅度。结果经N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培养7 d后神经元纯度达95%以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抑郁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著上升(P<0.01);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降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膜片钳 大鼠
下载PDF
吗啡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卫东 张云红 +2 位作者 李玉荣 张树卓 杨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从离子通道角度研究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 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神经元。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吗啡对其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及谷氨酸诱发电流的影响。结果 :①吗啡可... 目的 :从离子通道角度研究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 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神经元。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吗啡对其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及谷氨酸诱发电流的影响。结果 :①吗啡可明显增强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 ,加吗啡后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sEPSC)的发放频率增加了 ( 2 0 7.8± 2 0 .9) %。此作用可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阻断 (P <0 .0 1) ;②吗啡对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EPSC)的发放频率及谷氨酸诱发电流的幅度没有明显影响 (P >0 .0 5 ) ;③吗啡可明显抑制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sIPSC) ,纳洛酮可拮抗吗啡作用 (n =13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吗啡对海马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不是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突触传递过程 ,而是可能由于抑制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间接产生的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大鼠 海马神经元 突触传递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EPSC IPSC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活动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程娟 张玉松 +3 位作者 李珍 张晨 刘悦雁 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间突触传导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品系24 h内的乳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间突触传导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品系24 h内的乳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和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结果对海马神经元分别用含0.67%酒精(对照组)或0.67%酒精和100μmol/L Res(给药组)的正常外液灌流或孵育,两组间海马神经元的mEPSC、mIPSC和eEPSC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100μmol/L Res对正常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活动无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海马神经元 全细胞记录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中枢兴奋性传递的突触后电位小波熵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爱华 顾建文 郑崇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 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提取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应用小波熵研究了EPSP所包含的信息.在计算了EPSP的小波熵、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后,发现EPSP小波熵与其幅度、上升和下降相速率等参数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是EPSP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参数.进而分析了大黄酸对中枢兴奋性传递的作用,发现神经元在灌流大黄酸前后小波熵参数值变化显著.研究表明,小波熵能较全面地表征EPSP信号特征,比传统参数更具代表性,并能较灵敏地反映神经元兴奋性改变,较好地反映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小波熵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胎鼠海马神经元NR及mEPSC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向韵 吴梦瑶 +6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检 雷昌 孟盼 张秀丽 凌佳 王宇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症状态下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症状态下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EPSC)频率及幅度的干预作用。方法取胎鼠(16~18 d)的海马,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随机把海马原代神经元分6组: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根据分组,于空白组加10%的培养液;其他5组加15 mmol/L的高糖和50μmol/L的皮质酮予以造模;造模后,空白血清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中分别加10%的空白血清、二甲双胍+氟西汀含药血清、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MK-801组中加10μmol/L的MK-801,同时干预18 h。蛋白NR2A、NR2B的表达运用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的mEPSC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来记录,并对比不同组间神经元细胞的mEPSC频率和电流幅度。结果经镜下观察及NSE鉴定,所培养的细胞是海马神经元细胞,阳性率在95%以上。经HCA检测,空白组细胞的胞体明显,形态完整,突触之间形成丰富的神经网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出现萎缩、突触断裂或神经网络消失,蛋白NR2A、NR2B的荧光值增强(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细胞突触间的连接恢复,蛋白NR2A、NR2B荧光值减弱(P<0.01或P<0.05)。膜片钳结果显示,对比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的mEPSC频率和幅度上升(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组的mEPSC频率和幅度下降(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抗D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受损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能够调控DD状态下的海马神经元蛋白NR2A、NR2B的表达及突触可塑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膜片钳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左归降糖解郁方
下载PDF
NMDA受体在培养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
8
作者 田映红 胡德辉 +1 位作者 李树基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4-637,646,共5页
目的观察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在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和外面向外模式分别记录突触内和突触外NMDA受体通道电流。结果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突触内NMDA受体通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N... 目的观察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在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和外面向外模式分别记录突触内和突触外NMDA受体通道电流。结果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突触内NMDA受体通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NMDA)幅度比培养1周神经元小,对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特异拮抗剂ifenprodil的敏感性远低于培养1周神经元;培养2周神经元突触外NMDA受体的单通道电流幅度和开放概率比培养1周神经元增大,但两者的电导和翻转电位无显著差异。ifenprodil降低培养1周和2周神经元突触外NN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电导和开放概率,且对培养2周神经元开放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NMDA受体通道电流在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有发育变化,提示NMDA受体NR2亚单位在培养1周的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均主要为NR2B亚单位;而神经元培养到2周时,突触内NR2B亚单位逐渐被NR2A亚单位取代,突触外仍主要为NR2B亚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NMDA受体 膜片钳 突触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单通道
下载PDF
海马锥体神经元树突中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向华 潘雅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海马锥体神经元树突上分布着多种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但这些通道在胞体和树突不同部位的分布密度以及在突触电活动中的功能意义各不相同。倒传递动作电位(b-AP)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树突中常见的功能电信号。本文简要介绍了近... 海马锥体神经元树突上分布着多种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但这些通道在胞体和树突不同部位的分布密度以及在突触电活动中的功能意义各不相同。倒传递动作电位(b-AP)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树突中常见的功能电信号。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海马锥体神经元树突上这些钾离子通道及其电活动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树突 钾离子通道 动作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下载PDF
酒精抑制海马神经元NMDA-诱导的离子流
10
作者 朱艾青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51-51,共1页
已知酒精能改变中枢某些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本文用电压钳技术发现,酒精可抑制海马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激动剂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离子流。在5—50mM 这个引起醉酒的范围,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到50mM 时,可使离子流的... 已知酒精能改变中枢某些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本文用电压钳技术发现,酒精可抑制海马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激动剂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离子流。在5—50mM 这个引起醉酒的范围,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到50mM 时,可使离子流的幅度减小60%,而对另二种谷氨酸受体激动剂海人酸及使君子酸诱导的离子流的抑制作用仅各为18%与15%。几种酒对 NMDA-诱导的离子流的抑制能力与它们的毒性呈线性关系。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 海马神经元 离子流 电压钳技术 海人酸 抑制作用 放电频率 线性关系 兴奋性突触 激动剂
下载PDF
七氟烷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华娟 滕永杰 +4 位作者 税林辉 周宁博 陈梦 黄若茹 刘柏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15只,S组暴露于3%七氟烷、30%O2、5%CO_2环境,C组暴露于30%O_2和5%CO_2环境,每天干预2 h,连续3 d。于干预结束前1... 目的观察七氟烷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15只,S组暴露于3%七氟烷、30%O2、5%CO_2环境,C组暴露于30%O_2和5%CO_2环境,每天干预2 h,连续3 d。于干预结束前1 h(T0)、干预停止(T1)、干预停止后1 h(T2)、干预停止后2 h(T3)测试大鼠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变化,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于干预停止后24 h(T4)、48 h(T5)、72 h(T6)应用水迷宫和旷场实验测试大鼠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并用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的突触面积和囊泡面积。结果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显示,与C组比较,S组T0大脑中动脉血管RI、PSV、EDV降低,T1以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逐渐恢复;七氟烷暴露后3 d,与C组比较,S组T4、T5潜伏期增加,寻找平台时间延长,穿梭次数减少(P<0.05);旷场实验显示,七氟烷干预后,与C组比较,S组T4、T5周围格活动增加,中央格活动时间减少,直立次数增加(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与C组比较,S组大鼠的突触面积、囊泡面积减少(P<0.05)。结论七氟烷暴露可扩张大脑中动脉,扩张血管的作用很快就消失;重复暴露于七氟烷的SD老年大鼠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并容易发生焦虑;七氟烷通过改变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而损伤SD老年大鼠海马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老年大鼠 认知功能 海马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大脑中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12
作者 许静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1,共1页
与海马区神经元活动相关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学习记忆的基础。研究应用大鼠海马脑片,检测缺血(缺氧,低血糖)对高频刺激诱导的突触传递LTP的影响。方法为经Schaffer侧支刺激神经元,在海马CA1区记录细胞外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 与海马区神经元活动相关的长时程增强(LTP)是学习记忆的基础。研究应用大鼠海马脑片,检测缺血(缺氧,低血糖)对高频刺激诱导的突触传递LTP的影响。方法为经Schaffer侧支刺激神经元,在海马CA1区记录细胞外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 局部脑缺血 海马脑片 大鼠 短暂性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元活动 海马CA1区
下载PDF
《神经科学动态》1988年4月号学习和记忆特刊简介
13
作者 徐秉烜 《生命科学》 CSCD 1989年第4期48-49,共2页
1988年1月号《神经科学动态》(Trends in Neurosciences)学习和记忆特刊登载了十篇论文,除第一篇题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科学:细胞、神经回路和行为”的导论外,其余9篇均为综述论文,介绍有关领域的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每篇还附有数十条... 1988年1月号《神经科学动态》(Trends in Neurosciences)学习和记忆特刊登载了十篇论文,除第一篇题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科学:细胞、神经回路和行为”的导论外,其余9篇均为综述论文,介绍有关领域的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每篇还附有数十条参考文献。现根据导论大意对该刊作一般介绍,然后依次列出各篇综述的题目、作者和内容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综述论文 学习过程 神经回路 突触结构 认知心理学 大鼠海马 哺乳动物脑 联合学习 神经元兴奋性
下载PDF
皮质酮复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玉波 徐林 +1 位作者 曾邦雄 李兴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的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方法制备Wistar大鼠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脂肪乳剂组、异丙酚组、皮质酮组、皮质酮+异丙酚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脂肪乳剂组...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的长时程抑制(LTD)的影响。方法制备Wistar大鼠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脂肪乳剂组、异丙酚组、皮质酮组、皮质酮+异丙酚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脂肪乳剂组、异丙酚组、皮质酮组、皮质酮+异丙酚组分别以100μmol/L脂肪乳剂、100μmol/L异丙酚、10μmol/L皮质酮、10μmol/L皮质酮复合100μmol/L异丙酚预孵脑片60min,然后给予低频刺激(LFS),记录LTD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海马CAI区锥体神经元给予LFS后,都产生LTD,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乳剂组给予LPS后10-40minEPSC值没有明显变化,异丙酚组、皮质酮组和皮质酮+异丙酚组给予LPS后10-40min的EPSC值明显降低(P<0.05),且皮质酮+异丙酚组给予LPS后10-40min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与异丙酚组和皮质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μmol/L异丙酚或10μmol/L皮质酮都使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TD表达易化,二药复合应用时则进一步增强LTD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CA1区 长时程抑制 复合异丙酚 皮质酮 mol/L Wistar大鼠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锥体神经元 脂肪乳剂 神经元产生 mol/L LTD 对照组 LPS 海马脑片 表达情况 复合应用 EPS 统计学 相比 C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