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oA/cofilin通路激活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参与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郭健雄 刘文静 +5 位作者 王小义 程厚之 张丽凤 廖素婵 李艳丽 黄俊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只)和RhoA抑制剂组(10只),后者予Rhosin盐酸盐腹腔注射30 d。剩余的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RhoA、cofilin、PSD-95、SYN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铝中毒模型组大鼠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RhoA抑制剂组大鼠的潜伏期较铝中毒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降低,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增高,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降低,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中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突触数量增多,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铝中毒模型组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RhoA抑制剂组的线粒体轻微膨胀,膜结构保持完好,线粒体形态及突触超微结构好于铝中毒模型组。结论铝中毒可通过激活RhoA/cofilin信号通路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RhoA/cofilin信号通路 学习 记忆 海马突触可塑性 突触相关蛋白
下载PDF
远端缺血后处理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小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路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霞 徐琳琳 王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 探究远端缺血后处理(RIPoC)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小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将60只7日龄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IPo... 目的 探究远端缺血后处理(RIPoC)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小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将60只7日龄C57BL/6j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IPoC组,每组20只。模型组小鼠通过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给予低氧处理建立HIE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颈总动脉外其余同模型组,RIPoC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行夹闭双侧股动脉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3个循环。造模后24 h,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法观察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突触体数量及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突触囊泡膜蛋白(SYP)、钙离子结合蛋白鉴定蛋白复合体S100A10(p11)、tPA、BDNF、BDNF前体蛋白(Pro-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肿胀、胞体固缩、模糊、丢失坏死严重,突触数量较少;脑梗死体积、Pro-BDNF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PSD95、SYP、p11、tPA、BDNF、TrKB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RIPoC组小鼠海马区组织神经元肿胀等损伤缓解,突触数量增多;脑梗死体积、Pro-BDNF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PSD95、SYP、p11、tPA、BDNF、TrKB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结论 RIPoC可能通过激活p11/tPA通路,促进Pro-BDNF向BDNF转化并激活BDNF/TrKB通路,提高HIE小鼠海马组织中突触可塑性,改善HIE所致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后处理 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路 海马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束缚应激对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3
作者 白华毅 刘婷婷 +3 位作者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海马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抑制 长时程增强
下载PDF
基于BDNF/TrkB介导的海马突触可塑性研究补肝散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硕 李伟 +5 位作者 王浩 王杰鹏 方芳 王少贤 王建 方朝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331,共9页
目的基于肝气虚理论和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衰老机制,观察补肝散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补肝散组,各10只。模型组、吡拉西坦组、补肝散组腹腔注射400... 目的基于肝气虚理论和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衰老机制,观察补肝散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补肝散组,各10只。模型组、吡拉西坦组、补肝散组腹腔注射400 mg/kg D-半乳糖制备衰老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造模当日始,补肝散组予以补肝散煎液灌胃(14.06 g/kg),吡拉西坦组予以吡拉西坦混悬液灌胃(0.40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0 mL/kg),每日1次,连续8周。取材前1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抓力实验检测大鼠抓力大小;八臂迷宫和跳台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素(SYN)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抓力降低,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和总记忆错误次数明显升高,平台潜伏期缩短,海马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SYN和PSD95表达水平显著下降,BDNF、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肝散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抓力增大,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和总记忆错误次数显著下降,平台潜伏期延长,海马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SYN和PSD95表达水平升高,BDNF、Trk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肝气亏虚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机制,调补肝气为其有效治法;补肝散可通过上调BDNF和TrkB水平以增强衰老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肝气亏虚 海马突触可塑性 BDNF/TrkB信号通路 学习记忆 补肝散 大鼠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黎 叶青 游咏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2012年6—8月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10只)、模型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制...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2012年6—8月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10只)、模型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通过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制做VD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ANDRO(200 mg/kg)灌胃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用Morris’s水迷宫评估大鼠认知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计量资料按完全随机成组设计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连续4 d水迷宫潜伏期模型组[(103.87±5.22)、(88.27±5.37)、(73.95±5.46)、(67.26±5.01)s]均长于治疗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均P<0.05),治疗组[(97.08±4.01)、(79.27±4.66)、(66.62±5.44)、(58.30±6.40)s]均长于假手术组(均P<0.05)。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组海马突触素灰度值比率分别为0.89±0.01、0.83±0.02、0.79±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7,P<0.05)。结论 ANDRO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与保护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海马突触可塑性 突触
原文传递
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查盈盈 徐爱萍 +2 位作者 郑超 张环环 汪萌芽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虚拟仿真技术优点卓越,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如今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教学。该文主要以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实验为切入点,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后虚拟仿真技术在... 虚拟仿真技术优点卓越,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如今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教学。该文主要以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实验为切入点,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实验教学 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鹿茸醇提取物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易化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贺文彬 张俊龙 +3 位作者 薛薇 胡金凤 王晓峰 陈乃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鹿茸醇提物对海马CA3区Schaffer侧枝-CA1区通路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刺激电极坐标和记录电极坐标,在体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本研究共包括3组实验,LRE和LRW... 目的研究鹿茸醇提物对海马CA3区Schaffer侧枝-CA1区通路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刺激电极坐标和记录电极坐标,在体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本研究共包括3组实验,LRE和LRW对基础突触传递的作用,实验分为两组LRE(500mg/kg)组和LRW(500mg /kg)组,每组各5只大鼠;LRE和LRW对强高频刺激S-HFS诱导LTP的影响,实验分为3组,即溶剂对照组(Vehicle)(n=8)、LRE(500mg/kg)组(n=5)和LRW(500mg k/g)组(n=5);LRE和LRW对弱高频刺激W-HFS诱导LTP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即Vehicle组(n=7)、LRW(500mg/kg)组(n=6)、LRE(100mg/kg)组(n=5)、LRE(250mg/kg)组(n=5)、LRE(500mg/kg)组(n=5)。结果单独给予20pulses100Hz的弱刺激不能诱导出长时程增强;灌胃给予鹿茸醇提物500mg/kg,作用30min后,应用同等强度的弱刺激能够成功诱导出长时程增强;而鹿茸水提物则无此作用。结论鹿茸醇提物能够易化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具有潜在的促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醇提物 海马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易化作用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谭来勋 孙圣刚 +2 位作者 段申汉 王细林 吴秀枝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年第3期158-160,137,共4页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过程中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规律。方法取健康初生、幼年和成年大鼠各10只,每只取脑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CA1区的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38免疫反应产物强度;HE染色法显示...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过程中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规律。方法取健康初生、幼年和成年大鼠各10只,每只取脑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CA1区的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38免疫反应产物强度;HE染色法显示神经元胞体。结果初生大鼠海马CA1区中神经元大量存在,但S100、GFAP和P38表达均少,幼鼠的表达增加,但仍显著少于成鼠的表达(P<0.01)。结论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与突触出现时间、突触数目增加及功能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突触可塑性海马 大鼠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SYNAPTIC PLASTICITY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 CEREBRAL ISCHEMIA RATS
9
作者 杨卓欣 于海波 +1 位作者 王玲 张家维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4年第3期33-39,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synaptic structure of hippocampal nerve felts and synaptophysin(SYN)express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Methods: Sixty Wistar rats were rand...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synaptic structure of hippocampal nerve felts and synaptophysin(SYN)express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Methods: Six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sham-operation group, cerebral ischemia (CI) group and EA group, each of which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1week (W) and 5W subgroups. CI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occlusion of the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Baihui'(百会 GV 20), 'Dazhui' (大椎 GV 14), 'Renzhong'(人中 GV 26) and 'Guangyuan'(关会 CV 4) were punctured and stimulated electrically. The brain tissue sections containing hippocampus region were stained with immu 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Results: After CI, the ischemic injury as degeneration of the presynapse compositions, decrease of the synaptic numeral density, and low expression of SYN were observed in hippocampal CA1 area. By the 5th week after CI, the neonatal synapses of Cl and EA groups appeared, and SYN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In EA group, the recovery of the numeral density of synapses was especially noticeable, being 93.8% of that of sham-operation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l group (P<0.01). Compared with sham-operation group, the calibrated optical density (COD) values of SYN increased to 70% in CI group, and 93.3% in EA group, and COD value in E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l group (P<0.01). Conclusion: EA can function in promoting synaptic regeneration and enhancing and perfecting the actions of the reconstructed synapses in hippocampal CA1 area in Cl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ischemia Electroacupuncture Synaptic ultrastructure Synaptophy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