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DG区几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元艺兰 朴虎男 +1 位作者 吴光 崔松彪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6期334-337,344,共5页
目的本实验利用长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VD)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中几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性痴呆记忆认知障碍和海马DG区氨基酸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 目的本实验利用长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VD)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细胞外液中几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血管性痴呆记忆认知障碍和海马DG区氨基酸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50~300 g)随机分成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VD组)(n=6)。对照组不做手术,假手术组只剥离双侧颈总动脉但是不结扎,模型组剥离并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术后30 d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的行为学观察;训练结束后利用脑内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7种氨基酸类物质(包括天门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甘氨酸、牛磺酸、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 (1)VD组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VD组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谷氨酰胺、牛磺酸、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其余3种氨基酸无明显变化(P均>0.05);假手术组的海马DG区7种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能有效制备VD模型;(2)VD可能与海马DG区谷氨酰胺、牛磺酸、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dg区 氨基酸 微量透析 水迷宫
原文传递
基于Shh信号通路在海马及肾组织的变化探讨益肾调督针灸对SAMP8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新生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欣媛 杜艳军 +4 位作者 孙国杰 王丽 陈江敏 李蔚娴 吴文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27-7032,共6页
目的:观察针灸肾俞、百会、神门穴对SAMP8小鼠海马及肾组织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益肾调督针灸改善SAMP8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新生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月龄的SAMP8小鼠及同龄且遗传背景相同的SAMR1小鼠作为实验对... 目的:观察针灸肾俞、百会、神门穴对SAMP8小鼠海马及肾组织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益肾调督针灸改善SAMP8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新生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月龄的SAMP8小鼠及同龄且遗传背景相同的SAMR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SAMP8小鼠分为针灸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为6只同月龄SAMR1小鼠。针灸组百会穴、双侧神门穴进行针刺,双侧肾俞穴进行艾灸,15 min/次,1次/d。6 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d。疗程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别用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肾组织中Shh信号通路核心组成声波刺猬(Shh)、跨膜蛋白Smothened(Smo)、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1)蛋白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神经元核抗原(Neu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双皮质素(DCX)阳性细胞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针灸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P<0.01),跨越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2)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Shh、Smo、Gli1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针灸组小鼠海马Shh、Smo、Gli1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3)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肾组织Shh、Smo、Gli1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针灸组小鼠肾组织Shh、Smo、Gli1阳性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4)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显示,针灸组小鼠海马齿状回PCNA/NeuN、PCNA/DCX阳性细胞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Shh、Smo、Gli1蛋白在模型组SAMP8小鼠海马、肾组织中的表达不一致。针灸肾俞、百会、神门在上调海马Shh、Smo、Gli1蛋白含量的同时,可下调肾组织Shh、Smo、Gli1的阳性表达,双向调节Shh信号通路是益肾调督针灸改善SAMP8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新生障碍,进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双向调节 阿尔茨海默病 SHH信号通路 海马dg区 肾组织 神经元新生
原文传递
海马齿状回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朋 高俊涛 +2 位作者 王丹 王师 金清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7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1、VD模型组2、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各8只,后三组制备VD模型,后两组采用脑部微量注射法于大鼠海马D...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1、VD模型组2、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各8只,后三组制备VD模型,后两组采用脑部微量注射法于大鼠海马DG区分别注射生理盐水、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评估,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VD模型组1、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5.73±4.41)、(50.13±4.48)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1、假手术组穿越原站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67)、(7.67±0.88)次,两组比较,P<0.05。HE染色结果显示,VD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坏死的神经元。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8.23±7.38)、(57.46±4.81)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穿越原平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50)、(5.33±0.51)次,两组比较,P<0.05。结论海马DG区的D1受体激活可改善VD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dg区 D1受体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巴豆叶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3/DG区ERK5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潘佐泱 贾孟辉 +5 位作者 牛颖 贾戌生 马玉玮 李占涛 刘倩 岳云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目的:探讨巴豆叶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3/DG区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01 g·kg^(-1))及巴豆叶低(0.6 g·kg^(-1))、中(1.2 g·kg^(-1))、高... 目的:探讨巴豆叶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3/DG区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01 g·kg^(-1))及巴豆叶低(0.6 g·kg^(-1))、中(1.2 g·kg^(-1))、高(1.8 g·kg^(-1))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前30 min及造模后的6 d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天2次,Garcia JH评分法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测;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3/DG区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p-ERK5、p-ERK5/ERK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ERK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海马CA3/DG区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ERK5、p-ERK5蛋白表达水平及ERK5阳性细胞计数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海马CA3/DG区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1),而ERK5、p-ERK5蛋白表达水平及ERK5阳性细胞计数进一步显著上调(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除假手术组外,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海马CA3/DG区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1),ERK5、p-ERK5蛋白表达水平及ERK5阳性细胞计数在第1天至第3天呈上升趋势,第3天至第7天呈下降趋势。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核体不规则、细胞间隙增大、间质水肿、核质排列不清等细胞损伤,给予药物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巴豆叶高剂量干预7 d时效果最明显。结论:巴豆叶能上调ERK5通路蛋白的表达,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海马CA3/DG区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豆叶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CA3/dg ERK5通路 大鼠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低压低氧诱发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董小铷 张向楠 +5 位作者 李丹 李彬 王基野 孟姗姗 骆文静 张文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低压低氧暴露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红景天苷预防低压低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低压低氧小动物模拟实验舱,模拟海拔6000 m急性暴露,制备低压低氧脑损伤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呼吸频率改变,利用末端脱...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低压低氧暴露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红景天苷预防低压低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低压低氧小动物模拟实验舱,模拟海拔6000 m急性暴露,制备低压低氧脑损伤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呼吸频率改变,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DG区Ras同源分子家族成员A(Rho A)的表达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c-Jun氨基端激酶(p-JNK)的水平变化。结果模拟海拔6000 m急性暴露后,大鼠呼吸频率显著增加,低压低氧脑损伤引起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发生凋亡,大鼠海马DG区组织中Rho A表达下降,ERK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红景天苷干预可显著减少海马DG区神经元凋亡,并逆转Rho A蛋白表达和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引起海马DG区神经细胞凋亡,红景天苷对低压低氧暴露诱发神经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压低氧 海马dg区 凋亡 红景天苷 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