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1例
1
作者 陈勇 张和平 +2 位作者 赵彩霞 张卫琴 王晴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10-510,514,共2页
患者,女性,40岁,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入院。外院体检宫颈TCT未见异常,宫颈HPV-18(+)。随后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活检病理提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破碎异型腺体不排除腺癌可能,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查。本院门诊拟“... 患者,女性,40岁,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入院。外院体检宫颈TCT未见异常,宫颈HPV-18(+)。随后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活检病理提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破碎异型腺体不排除腺癌可能,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查。本院门诊拟“宫颈病变”收住院。患者病程中无接触性出血史,无异常阴道流血,无腹痛腹泻及其他伴随症状。妇检查见宫颈上唇中度糜烂,宫颈11点触血(+),宫颈下唇轻度糜烂,多发纳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 HPV相关性腺 黏液 新分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张睿 林艳丽 +3 位作者 田晓琴 张蓓 游银萍 曲利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 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4例ISM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16、p63、p40、CK5/6、CK7、CAM5.2...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 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4例ISM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16、p63、p40、CK5/6、CK7、CAM5.2、MOC31等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ISMC患者HPV 16、18型感染各2例,镜下肿瘤形态多样,呈实性巢团状、假腺样、梁索状、乳头状、菊形团样、小簇状或单细胞结构。肿瘤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偶见奇异核,胞质内黏液多少不等。p16弥漫强阳性,CK7、CAM5.2、MOC31均弥漫阳性;p63、CK5/6、p40大部分阴性,仅个别病例在局部巢团内或周边散在阳性;AB染色阳性。4例首诊标本类型为活检及锥切各2例,诊断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3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行根治术后确诊为3例纯ISMC,1例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随访患者有1例出现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 ISMC病理形态学多样,在活检或锥切标本中易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混淆;患者预后差,易发生早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临床与病理分析(附12例)
3
作者 吴倩文 阳琼芝 +6 位作者 肖诗维 胡敏 徐鹏飞 王满香 樊利芳 岳君秋 郭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临床分期9例(75%)为Ib2期,2例(17%)为Ib3期,1例(8%)为Ⅲc2期;11例患者均在术后补充放、化疗,其中10例(91%)无复发,1例伴双肺多发转移;肿物最大径(32.4±5.5)mm;8例(67%)形成糜烂及结节状肿物,4例(33%)呈息肉样;镜下均可见典型的浸润性复层、实性、含黏液的癌细胞巢,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除3例(25%)为纯的ISMC外,9例(75%)均合并其他类型的浸润性癌;12例(100%)查见宫颈上皮原位病变,包括子宫颈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免疫表型ISMC表达腺上皮标记物,过碘酸酸酶/阿利新蓝染色(PAS/AB)染色阳性;10例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6例(50%)为18型,4例(33%)为16型。结论:ISMC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本文报道病例平均年龄偏大,临床分期偏早,虽然存在脉管癌栓,但随访至撰稿前仅1例发现转移,本文数据可为临床对该肿瘤的认识提供参考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腺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陈雪 曾郁 +1 位作者 毕小涵 张素霞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对一种新命名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宫颈黏液腺癌——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进行病例分析,为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更多临床和病理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ISM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 目的 对一种新命名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宫颈黏液腺癌——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进行病例分析,为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更多临床和病理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ISM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ISMC肿瘤细胞表现为结构模式和细胞形态的多样性。肿瘤细胞胞质内含多少不等的黏液,瘤巢内外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均发现凋亡小体和有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16和CK7呈弥漫强(+),PAX8、p40和CK5/6巢周少量(+)。结论 ISMC是一种少见、具有广泛形态学谱的HPV相关腺癌。PAX8、CK5/6和p40独特的表达模式使其可以作为ISMC诊断的有效标志物。ISMC预后较差,即便检测到少量ISMC成分也应在诊断中注明其占比,此点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黏液 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李君 刘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59-360,356,共3页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浸润性癌,由Lastra等^([3])于201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与SMILE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被认为是SMILE的浸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浸润性复层黏液 宫颈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研究
6
作者 李厚强 庞宇 +4 位作者 孙欢 俞训彬 童康梅 陈新 施小龙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3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ISMC)的病理特点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和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8例宫颈ISMC病例,分析其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评估PD-L1表达,混合捕获2(HC2)技术检测人... 目的探讨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ISMC)的病理特点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和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8例宫颈ISMC病例,分析其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评估PD-L1表达,混合捕获2(HC2)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结果ISMC主要为内生浸润型生长(12例),平均直径为31 mm,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B期为主(13例)。ISMC具有侵袭性病理特征,以指状浸润间质(Silva C型)为主。镜检癌巢由含黏液的肿瘤细胞构成,癌周细胞排列成栅栏状,14例见中性粒细胞浸润。ISMC显示组织学多样性,9例合并其他癌成分,包括普通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所有病例p16、癌胚抗原和CK7弥漫阳性,5例PAX8阳性,2例WT1阳性,1例p53突变型表达。16例进行PD-L1染色,其中8例肿瘤细胞阳性率>1%,15例免疫细胞阳性率>1%。HC2检测显示ISMC具有高危HPV感染。统计学未发现PD-L1表达和侵袭性病理特征有关联。随访截至2023年3月2例患者死亡,其余未见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ISMC是罕见的HPV相关型腺癌,具有侵袭性病理特征和复杂形态学特点,易误诊。免疫治疗可能适用于ISMC患者。提高临床和病理医生对ISMC的认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Silva分型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原文传递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杨文婷 陈芳 +1 位作者 韩靖 陈水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4例患者检测出高危型HPV,余1例未行该检测。ISM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上皮巢内见数量不等微小囊腔形成,周边上皮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囊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坏死物或黏液分布。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P16和CK7均弥漫强阳性,CEA(4/5)阳性,CK5/6和P63阴性或局灶阳性,AB-PAS特殊染色显示有黏液。结论ISM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组织学的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黏液型,与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和鳞状细胞癌相比,ISMC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正确识别ISMC对临床和病理医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 高危型HPV病毒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连花 马强 +1 位作者 付萍 马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于子宫颈处见一暗褐色菜花样新生物,大小2.0 cm×2.0 cm,似侵犯肌层。镜下肿瘤细胞类似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肿瘤排列呈巢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可见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成分。肿瘤表面可见SMILE成分,局部可见SMILE累及腺体成分。PAS及AB染色阳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16及CEA弥漫强阳性,CK5/6及p63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ISMC是近年来提出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SMILE的浸润性肿瘤,尚未收入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病理学实体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性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冬梅 林丽燕 +2 位作者 陈雪燕 朱伟峰 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39,4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可见经典的ISMC形态,实性癌巢由胞质内黏液多少不等的复层上皮细胞组成,边界较圆钝,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类似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转移灶与原发灶形态一致或癌巢较不规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16、CEA、CK7、CK8/18均阳性,ER、PR、PAX8和Syn均阴性,CK5/6、p40阴性或灶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70%~80%。结论子宫颈ISMC是新近命名的HPV相关的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预后较其它HPV相关腺癌差,识别子宫颈癌中ISMC成分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HPV相关腺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海凤 林维真 +1 位作者 周璐 张娜娜 《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子宫颈肿瘤”及“病理诊断”为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2020年3月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例女性患者50岁,因阴道排液、出血就诊,盆腔MRI示子宫颈局部肿物考虑子宫颈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提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18型阳性。病理活组织检查肿瘤呈乳头状增生并局部呈实性巢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透亮,可见黏液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及P16弥漫强阳性,CK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部分阳性,P40、P63阴性,Ki67约90%阳性,黏液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阳性,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SMC。文献复习22例,多数病例中出现阴道流液、出血等症状,发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8岁,随访1.5~126个月,其中5例因疾病进展死亡,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ISMC是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的浸润性癌,子宫颈ISMC非常罕见,正确识别及诊断子宫颈ISMC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巧云 沈苗苗 王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宫颈腺癌中的罕见类型,现已收录入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宫颈腺癌中的罕见类型,现已收录入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ISMC相关的原位病变、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回顾相关文献,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 浸润性复层黏液 人乳头瘤病毒 病理诊断 原位病变 免疫表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幼玉 潘冰川 史连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808-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普通型中分化腺癌1例,ISMC合并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及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胞质丰富,部分嗜碱性,部分胞质空亮,内见黏液,核异性明显,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易见。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CK7、CEA、p16均弥漫(+),Ki-67高增殖指数,1例CK5/6及p63为(-),另1例CK5/6及p63为局灶(+)。结论 ISMC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与HPV感染相关,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主要依赖于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利杰 张森 +3 位作者 吴文清 陈晶晶 顾萍 翁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PAS染色,应用qRT-PC...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PAS染色,应用qRT-PCR法进行HPV检测,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22例子宫颈ISMC患者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47岁,平均45.9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或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质丰富,部分胞质空亮,胞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黏液,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细胞均无角化或细胞间桥形态出现。所有病例均可见腔缘的核分裂象或凋亡小体(22/22),多数病例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17/22)。免疫表型:p16均弥漫强阳性,CK7、CAM5.2、CEA弥漫阳性或部分阳性,CK5/6、p40、p63散在阳性或阴性,PAX-8部分局灶阳性,ER、PR阴性。PAS染色均可见多少不等的细胞内黏液。qRT-PCR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电镜显示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可见胞质内空腔及大小较一致的黏液空泡,核膜清晰。肿瘤细胞间以缝隙连接为主,未见桥粒结构,并且缺乏细胞张力丝。多数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年轻患者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保留双侧附件或双侧卵巢,术后辅助放、化疗或联合放化疗。22例患者中有21例存活,1例死亡(术后6个月)。结论ISMC是与HPV感染有关的、少见的子宫颈腺癌,具有HPV相关型腺癌的形态学特点,易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混淆,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PV相关型腺 浸润性复层黏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例
14
作者 向丽萍 袁静萍 +3 位作者 吴小艳 刘琳 向彩萍 张修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2-1403,共2页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左后壁见混杂结节信号。实验室检查:HPV 18、58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病理检查眼观:例1,子宫颈外口光滑,未见明显肿物。例2,子宫颈外口糜烂,切开可见大小2 cm×2 cm×1 cm的灰白色肿物,未侵及子宫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的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腺癌合并有基底样细胞特征的腺癌1例
15
作者 廖鹏飞 王晓丹 +2 位作者 邓丽萍 廖巍俊 刘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9期883-883,885,共2页
患者女性,42岁,以接触性阴道出血就诊,HPV检测为HPV18型阳性,阴道镜发现宫颈前唇3 cm×2 cm×2 cm的赘生物,质地较硬。临床怀疑为宫颈平滑肌瘤,遂行宫颈活检。后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腺 HPV 宫颈肿瘤 P16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孙国敏 张琴琴 +2 位作者 巫永志 徐国祥 刘银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ISM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伴有促纤维结缔反应。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巢状...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ISM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伴有促纤维结缔反应。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巢状或假腺腔样。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含少量黏液。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癌巢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P40及P63均呈局灶核阳性并分布于病变靠近基底部。特殊染色PAS及AB显示少数肿瘤细胞阳性。结论:ISMC为侵袭性癌,组织形态学上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MILE)类似。宫颈ISMC较为罕见,了解ISMC特征性病理表现及免疫表型,有助于临床病理医生正确诊断该疾病以及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宫颈复层产黏液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苹 徐佳佳 +2 位作者 王国庆 赵雪寒 张丽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SMC和1例单纯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和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SMC和1例单纯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和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临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肿块切面多为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或稍硬。镜下ISMC肿瘤细胞排列呈复层,巢团状、实性片状,无明显腺样结构,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胞质内含多少不等的黏液,瘤巢中央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CK7弥漫强(+),CEA、IMP3(+),CK5/6局灶(+),Ki-67增值指数25%~70%;p40、ER及PR(-)。HPV检测显示,1例为高危型HPV-16(+),3例为高危型HPV-18(+),余1例未进行检测。结论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具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的浸润性癌,发病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目前研究认为,属于浸润性腺癌的特殊类型,治疗和预后与普通型腺癌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宫颈复层产黏液的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8
作者 代娇 董春鸽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具有ISMC成分的7例宫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36~58岁,中位年龄45岁.大多表现... 目的 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具有ISMC成分的7例宫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36~58岁,中位年龄45岁.大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接触性出血.肿瘤细胞巢团状,也可见岛状、实性、小梁状及腺样等少见结构,有1例呈现少见的较大腺腔样结构,肿瘤细胞叠瓦状、镶嵌样复层排列,可见多少不等的胞质内黏液,部分基底细胞呈栅栏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p16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63基底层细胞少量阳性,消化后PAS示多寡不一的黏液滴阳性.结论 ISMC因其独特的组织学特点为病理医师熟知,对于少见的形态需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黏液 病理诊断 免疫表型 特殊染色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刘迎 尹嫚 +1 位作者 杨林青 王云飞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9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S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4岁,经期延长半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于外...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9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S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4岁,经期延长半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于外院行宫颈癌筛查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33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示非典型腺细胞,不能明确意义。妇科检查见宫颈膨大,质硬,直径约3 cm×4 cm;全腹部CT平扫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宫颈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ISMC,大小2 cm×2 cm×1 cm,癌侵及宫颈管壁近全层,并累及神经,脉管内查见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16(+),P63(+),细胞角蛋白5/6(CK5/6)(+),CK7(+),细胞核增殖相关指数(Ki-67)(+,>75%)),最终确诊为ISMC。结论ISMC易误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可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强 金玉兰 何春燕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ous-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4例宫颈SMILE患者,... 目的探讨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ous-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4例宫颈SMILE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HPV感染状态以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患者年龄27~35岁,平均30岁,所有患者发病部位均位于宫颈。其中单纯SMILE 1例,SMILE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1例,SMILE合并HSIL和普通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insitu,AIS)2例。镜下细胞排列成复层,可见明显的细胞内黏液,细胞拥挤,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细胞核轻至中度异型,可见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未见明确腺腔结构,可累及腺体。在宫颈其他区域还可见到HSIL和普通型AI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4例均弥漫性强表达P16,Ki-67染色提示其增殖指数较高。复习文献发现,国外学者报道的SMILE病例中,大部分伴有HSIL或AIS,单纯SMILE病例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免疫组化方面,国外学者发现IMP3在AIS及SMILE中呈局部阳性表达,而在良性腺性病变中呈阴性表达,这提示IMP3在SMILE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SMILE是一种少见的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的宫颈原位腺癌的特殊组织学亚型,其病理形态学特征与HSIL、普通型AIS及宫颈腺体增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SMI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位腺 浸润性复层黏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