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与浸润性小叶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与预后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邹佳黎 吴培新 +1 位作者 唐雪杰 刘蜀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12期47-49,共3页
为了浸润性导管乳腺癌(IDC)与浸润性小叶乳腺癌(ILC)的鉴别诊断与预后评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350例IDC患者和40例ILC患者,分为两组,均进行了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IDC组的钼靶X线和超声检... 为了浸润性导管乳腺癌(IDC)与浸润性小叶乳腺癌(ILC)的鉴别诊断与预后评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350例IDC患者和40例ILC患者,分为两组,均进行了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IDC组的钼靶X线和超声检出率均高于ILC组(P<0.05);两组肿瘤位置、多中心多灶性、同时性双乳癌发生率和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率都具有差异,IDC的两年内存活率明显高于ILC(P<0.05)。ILC的预后更差,病理学检查对乳腺癌分型可以使组织分型更准确,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ILC患者的保乳手术后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浸润性小叶乳腺癌 鉴别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PD-L1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浸润性导管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蕾 陈平 +3 位作者 潘燕 柴琳琳 陈海涛 兰建云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浸润性导管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浸润性导管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检测PD-L1的表达,TILs中CD8、CD4、CD3、CD20、CD68、FO... 目的分析浸润性导管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浸润性导管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检测PD-L1的表达,TILs中CD8、CD4、CD3、CD20、CD68、FOXP3的表达。分析PD-L1的阳性率与TILs中FOXP3、CD8、CD4、CD3、CD20、CD68的阳性率的差异,以及PD-L1的阳性率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结果 TILs标记抗体CD4、CD20、CD68阳性表达数越高,PD-L1的表达阳性率越高(P<0.05)。同时,FISH检测Her2阳性率以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Lumina分型与PD-L1的阳性表达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导管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量与TILs中各种亚型的表达量相关,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超声在浸润性导管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特异性征象研究
3
作者 刘时香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总结浸润性导管乳腺癌(IDC)患者超声影像下的特异性征象,分析超声血流参数与IDC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提高超声在IDC鉴别诊断及病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IDC患者设为D组,60例浸润性小叶乳腺癌(ILC)患者设为L组,均予以... 目的:总结浸润性导管乳腺癌(IDC)患者超声影像下的特异性征象,分析超声血流参数与IDC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提高超声在IDC鉴别诊断及病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IDC患者设为D组,60例浸润性小叶乳腺癌(ILC)患者设为L组,均予以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成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特异性征象及血流参数指标(RI、PI、PSV),并分析超声血流参数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超声特异性征象上,D组患者肿瘤位置非中央区者比例高于L组(P<0.05),肿瘤形态不规则者比例高于L组(P<0.05),边缘毛刺者比例低于L组(P<0.05),微钙化灶者比例高于L组(P<0.05)。在RI、PI、PSV指标值上,D组与L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RI、PI、PSV指标值上,相较于Ⅰ~Ⅱ期者,Ⅲ~Ⅳ期者更高(P<0.05);相较于高分化者,中低分化者更高(P<0.05);相较于未发生淋巴转移者,发生转移者更高(P<0.05)。结论:在超声影像下,IDC特异性征象主要表现为肿瘤位置主要位于非中央区,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毛刺、微钙化灶出现较多。且通过对患者超声血流参数的分析可为IDC病理特征的判断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超声 特异性征象 血流参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4
作者 刘芳 刘海涛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1期125-125,共1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9例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9例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34例患者ER、PR、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59%,44.12%,50.00%;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结论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ER PR CERBB-2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潜在核心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茂珍 权毅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从分子层面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识别潜在致病基因和分子机制。方法分析来自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的微阵列数据集(GSE29044)。GEO2R工具筛选出IDC与正常乳腺组织间D... 目的从分子层面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识别潜在致病基因和分子机制。方法分析来自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的微阵列数据集(GSE29044)。GEO2R工具筛选出IDC与正常乳腺组织间DEGs。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同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使用Kaplan-Meier在线绘图仪生存分析工具来评估枢纽基因的预后价值。结果筛选出398个DEGs,其中有110个上调差异基因和288个下调差异基因,从PPI网络中鉴别出HMMR、CDK1、PBK、CCNB2、TPX2、AURKA、DLGAP5、NUSAP1、TOP2A和CEP55等10个枢纽基因。枢纽基因在IDC中均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总体存活不利相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IDC的DEGs和信号通路可以帮助识别IDC潜在致病机制,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HMMR、CDK1、PBK、CCNB2、TPX2、AURKA、DLGAP5、NUSAP1、TOP2A和CEP55均在IDC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总体存活不利相关。此外,它还可作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合成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浸润性导管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枢纽基因
下载PDF
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金属硫蛋白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瑜 俞乔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3(MT-3)在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MT-3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手术标本112例,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3(MT-3)在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MT-3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手术标本1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3的表达,并分析MT-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T-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9%)(P<0.05)。MT-3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TNM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及其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MT-3低表达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3.3%)相比,MT-3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性降低(62.8%)(P<0.05)。[结论] MT-3在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金属硫蛋白3 预后
原文传递
Low-Grade and High-Grad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s of the Breast Follow Divergent routes of Progression 被引量:1
7
作者 Yun NIU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eh》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23-127,共5页
Low-grad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s almost diploid, and has frequent losses of chromosome 16q, which is shared by other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mammary gland such as flat epithelial atypia (FEA), atypical duc... Low-grad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s almost diploid, and has frequent losses of chromosome 16q, which is shared by other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mammary gland such as flat epithelial atypia (FEA),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 and lownuclear 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The genetic alterations accumulate in a stepwise fashion as the precancerous lesions progress to invasve ductal carcinoma. This supports the linear progression model of breast cancer from FEA, through ADH, to low- nuclear grade DCIS as non-obligate early events in low-grade IDC evolution. In contrast, high-grade carcinoma tends to aneuploidy with complex genetic alterations--most importantly, frequent gains at chromosome 16q. Frequent losses at chromosome 16q in low-grade IDC and gains in the same arm of the same chromosome in high-grade IDC imply that these lesions are two end outcomes of different disea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do not lie in the same continuum of a process. Therefore, low-grade and high-grade IDC are two distinct diseases with a divergent route of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t epithelial atypia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histologic grade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