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倾向性匹配分析
1
作者 张旭冉 高润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120-128,共9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42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30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乳腺科42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30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R软件进行倾向性匹配(PSM)分析平衡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造成的混杂偏倚,按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按1∶1进行匹配,共匹配到414例IDC患者。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Kaplan-Meier方法分析PSM后两组生存率。结果与IDC患者比较,ILC患者年龄大,淋巴结阴性比例高(P<0.05),HER2阳性比例低(P<0.05)。ILC患者的肺转移率低于IDC患者,单独骨转移率高于IDC患者(P<0.05)。ILC患者和ID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PR阳性ILC患者的DFS患者高于ER阳性PR阴性患者(P<0.05)。HER2阳性ILC患者的DFS和OS均显著高于IDC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分期是ILC和IDC患者DFS的预后因素(P<0.05),而年龄对IDC患者的影响更显著(P<0.05)。结论ER阳性PR阳性ILC患者的DFS优于ER阳性PR阴性患者。HER2阳性ILC患者的DFS和OS优于IDC患者。淋巴结分期是ILC和IDC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年龄是ID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 乳腺浸润性导管 生存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允利 韩卫军 +4 位作者 李奇 董都选 石萍霞 郑云 贾乐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讨论3例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的病理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获得正确诊断。结果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形态,其中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区占肿瘤体积<49%,细胞具有多形性... 目的讨论3例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的病理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获得正确诊断。结果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形态,其中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区占肿瘤体积<49%,细胞具有多形性,排列呈实性癌巢、管状、条索状结构;浸润性小叶癌区细胞较小而一致,呈靶环状、列兵式排列特点,二者移行混合存在。免疫组化:ER、PR和c-erbB-2(2+),CK5(-),CK8(+);导管癌区E-cadherin(+),细胞膜p120(+);小叶癌区E-cadherin(-),34βE12(+),细胞质p120(+);Ki-67阳性指数>30%。结论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异质性癌,以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混合存在为特征,易误诊为单纯的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乳腺非特殊性导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型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舒婕 籍敏 何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中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资料的IDC-L、ILC与IDC患...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中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资料的IDC-L、ILC与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共2957例乳腺癌患者入组,其中IDC-L、ILC与IDC分别有109、177和267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IDC-L相比,IDC患者多中心病灶和脉管浸润较少,而HER2阳性和Ki-67高表达较多(P<0.05);ILC患者发病年龄较大、脉管浸润较少(P<0.05)。IDC-L患者的5年无乳腺癌生存率(BCFI)(82.1%vs 90.7%,P=0.040)和总生存率(OS)(91.0%vs 94.4%,P=0.029)比IDC患者差;但与ILC患者(BCFI:84.1%,P=0.803,OS:92.6%,P=0.803)无明显差异。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分子分型是影响患者BCFI和OS的独立因素(P<0.05),IDC-L较IDC患者有较差的BCFI(HR=1.67,95%CI:1.02~2.70,P=0.042)及OS(HR=1.89,95%CI:1.04~3.45,P=0.037)。结论:IDC-L临床病理特征与ILC相似,但与IDC有较多不同;IDC-L预后劣于IDC,与ILC无明显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浸润性混合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GCDFP-15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和周围正常小叶中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皋岚湘 丁华野 +1 位作者 李琳 杨光之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1-24,i007,共5页
目的 探讨GCDFP 15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2 39例浸润性乳腺癌、2 1例导管原位癌、1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和 15 5例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单克隆抗体GCDFP 15染色。结果 浸润性癌总的阳性率... 目的 探讨GCDFP 15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2 39例浸润性乳腺癌、2 1例导管原位癌、1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和 15 5例周围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单克隆抗体GCDFP 15染色。结果 浸润性癌总的阳性率为 4 8 5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非特殊类型 )为 4 1 3% ,包括Ⅰ级 5 0 %、Ⅱ级5 1 6 %、Ⅲ级 2 4 3% ,Ⅰ级和Ⅱ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级 (P <0 0 5 )。浸润性小叶癌表达率为 76 5 % ,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P <0 0 1)。浸润性乳头状癌有 3 6例表达 ;黏液癌 2 4例表达 ;化生癌 1 4例表达 ;浸润性筛状癌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各有 1例均为阳性。导管原位癌表达率 81% ,明显高于浸润性癌 (P <0 0 1)。周围正常乳腺小叶表达率为 71 6 % ,明显高于浸润性癌 (P <0 0 1)。腋窝淋巴结内转移性癌有 4 10例表达 (40 % )。结论 ①正常乳腺小叶似乎在功能上和蛋白水平上与大汗腺有相同之处 ;②大汗腺分化程度与乳腺癌的进展和组织学分级成反比 ;③GCDFP 15是小叶癌非常实用的鉴别诊断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GCDFP-15 乳腺浸润性 导管原位 小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晓萍 陈小松 +3 位作者 杨兴霞 江琴 蔡李芬 朱娟英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614-1616,162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4 894例,其中ILC组156例,IDC组4 73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4 894例,其中ILC组156例,IDC组4 73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与IDC组患者比较,ILC组患者年龄较大,ER、PR阳性比例较高,Her-2阳性比例较低,Ki-67<14%的比例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IDC患者比较,ILC患者发病年龄较晚,ER、PR阳性比例较高,Her-2阳性比例较低,Ki-67<14%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冷敏芳 程文德 +1 位作者 肖小琴 刘峰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nfiltrative ductal/lobular mixed carcinoma,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深圳...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nfiltrative ductal/lobular mixed carcinoma,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收入的25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IDC-L 18例,ILC 20例,IDC 216例,观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情况。结果IDC-L、ILC及IDC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多中心病灶、脉管浸润、HER2状态、Ki-67表达方面具有明显差异,IDC-L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肿瘤直径>2.0cm较多,而IDC患者多中心病灶及脉管浸润较少,IDC-L与ILC患者的HER2阳性及Ki-67高表达比例均低于IDC,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更年期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中心病变、淋巴血管侵犯、HER2状态、Ki-67表达均是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无乳腺癌间期(breast cancer-free interval,BCFi)、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淋巴血管侵犯、Ki-67表达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ILC与IDC-L之间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似,但三者有明显差异,临床可加以区分,以便对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细胞粘附分子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安家 熊敏 李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和浸润性小叶癌(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和雌、孕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的意义。方法:采...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和浸润性小叶癌(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和雌、孕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 lobeled streptavidinbiotin, LSAB)检测了 42例乳腺浸润性癌( 32例 IDC和 10例 ILC)组织中 E-cadherin,α-catenin,β-catenin,γ-catenin和 ER、 PR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 IDC和 ILC中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的分别占 18.7%和 30%,α-catenin,β-catenin,γ-catenin在 IDC中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的分别为 75% , 43.8%和 81.3%,在 ILC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率为 70% , 50%和 80%。α-catenin和β-catenin在 IDC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γ-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与淋巴结转移病例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ER和 PR在 IDC中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除 E-cadherin外,α-catenin,β-catenin,γ-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表达明显缺失和减少。γ-catenin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可作为乳腺浸润性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预后指标。 ER、 PR与 E-cadherin,α-catenin,β-cate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乳腺浸润性导管 乳腺浸润性小叶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泽华 张一清 李金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8期1075-1077,共3页
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不同的表现类型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预后也可以不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病理类型,浸润性小叶癌也比较常见.占到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5%~15%。浸润性小叶癌一般通过侵犯周围组织,常表... 浸润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不同的表现类型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预后也可以不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病理类型,浸润性小叶癌也比较常见.占到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5%~15%。浸润性小叶癌一般通过侵犯周围组织,常表现为多中心、双侧病灶且肿瘤较大。其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通常表达阳性,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浸润性乳腺 肿瘤细胞 异质性疾病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济宇 谢力 +2 位作者 王永胜 李严霜 李玉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生物学特性 carcinoma 病理形态学 病理类型 乳腺 IDC ILC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小叶癌与乳腺原位癌之间的定量比较
10
作者 郑唯强 郑建明 +1 位作者 高莉 朱明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 鉴别 浸润性导管 小叶 原位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紫杉醇治疗研究
11
作者 李淑霞 吕鲜芳 何慧琳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5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紫杉醇治疗的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和30例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和非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紫杉醇治疗的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和30例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和非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各30例。术后收集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两组均采用紫杉醇TE化疗方案,对比两组化疗后近期疗效。结果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在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HER2和Ki-67表达状态方面,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在多中心病灶方面,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肿瘤最大径>2.0 cm、累及淋巴结者、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HER2表达阴性、Ki-67低表达占比显著高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紫杉醇TE化疗方案治疗后,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近期有效率(53.33%)显著低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存在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可作为该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依据,同时该类型乳腺癌使用紫杉醇化疗效果相对不佳,应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 临床病理特征 雌/孕激素受体 HER2 淋巴转移
下载PDF
柱状细胞病变、小叶性肿瘤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常与浸润性小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共存(英) 被引量:2
12
作者 Abdel-Fatah TMA 赵尔增 张建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细胞病变 肿瘤病例 小管 导管原位 低级 特殊类型乳腺 共存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沙 鲜于俊杰 +2 位作者 庞坤坤 魏修良 韩佳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1期903-905,909,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两者的异同,提高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术前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的70个结节和... 通过对比分析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两者的异同,提高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术前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的70个结节和浸润性导管癌的731个结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两组间的异同,明确各超声征象的诊断价值。两组在年龄、绝经状态、厚径、长/厚、病变类型、触诊、导管异常、形态及边缘表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83,P<0.001,R^(2)=0.082)。年龄较小者(OR=1.025)、长/厚较大者倾向于浸润性小叶癌(OR=0.619)。尽管多种临床和超声表现在诊断浸润性小叶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病例年龄和病灶长/厚比值在单因素和多因素中都有重要意义,对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乳腺钼靶X线检查表现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齐刚 彭泽品 +1 位作者 朱龙飞 李玲玲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13%),单纯钙化者2例(5.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07)。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乳腺钼靶X线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的X线表现
15
作者 钱民 张运福 +1 位作者 黄淑馨 段承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6例浸润性乳癌,其中小叶癌24例,导管癌182例。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对称致密影(37.5%),乳腺结构紊乱(25%)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主要X线表现,而浸润性导管癌(IDC)则分别为5.5%和2.1%。结合文献简要讨...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6例浸润性乳癌,其中小叶癌24例,导管癌182例。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对称致密影(37.5%),乳腺结构紊乱(25%)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主要X线表现,而浸润性导管癌(IDC)则分别为5.5%和2.1%。结合文献简要讨论了有关小叶癌的X线和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小叶 导管 诊断
下载PDF
乳腺钼靶X线对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国东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6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对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对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乳腺钼靶X线与穿刺活检诊断ILC与IDC的一致性,分析ILC与IDC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影像学特征和病灶特征。结果经穿刺活检确诊为ILC 17例,IDC 23例。经Kappa检验显示,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的Kappa值为0.899,一致性较好;IDC组单病灶、病灶位于中央区、单侧乳腺癌的发生率均高于I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钼靶X线影像学结果显示,IDC组肿块毛刺、边缘浸润率,钙化征率及边界清晰率均高于ILC组,不对称致密影、结构紊乱扭曲率低于I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腺钼靶X线鉴别诊断ILC与IDC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乳腺钼靶X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β-连接蛋白在鉴别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炜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β-catenin)在鉴别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病例5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按浸润性癌类型不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32...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β-catenin)在鉴别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病例5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按浸润性癌类型不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32例,浸润性小叶癌(ILC)组11例,混合型癌(IDC+ILC)组8例,比较3组β-catenin表达的差异。结果在32例IDC和8例混合型癌的IDC成分中24例β-catenin呈连续强阳性表达于上皮细胞膜上(阳性率60.0%,24/40),16例异常表达于细胞核和质(阳性率40.0%,16/40),且E-cadherin和P120均为细胞膜表达阳性(阳性率100.0%,40/40);而在11例ILC和8例混合型癌的ILC成分中β-catenin表达明显缺失(阳性率0.0%,0/19),并伴随E-cadherin表达缺失(阳性率0.0%,0/19)及P120细胞质表达(阳性率100.0%,19/19),β-catenin在IDC与ILC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在乳腺IDC和ILC中的不同表达模式在两种浸润性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接蛋白 浸润性导管 浸润性小叶 E-CADHERIN P120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小叶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18
作者 纪波 韩增辉 刘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浸润性导管小叶 超声诊断
下载PDF
β-连接蛋白在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在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行手术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结合浸润性不同分为IDC组(35例)、ILC组(16例)和IDC+ILC组(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组的β-连接蛋白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在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0例行手术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结合浸润性不同分为IDC组(35例)、ILC组(16例)和IDC+ILC组(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组的β-连接蛋白表达情况。分析比较β-连接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与IDC内的表达情况,β-连接蛋白于ILC内的表达情况,并分析β-连接蛋白与E-cadherin及P120表达情况的相关性。结果IDC组和IDC+ILC组的β-连接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C组与IDC+ILC组ILC成分内β-连接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C组细胞质/核异常表达率为37.1%(13/35),IDC组和ILC的β-连接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乳腺癌癌旁与残存的健康乳腺组织上皮内,E-cadherin与P120均呈现出连贯的细胞膜染色强阳性,阳性率均为100.0%(60/60);在IDC组35例与IDC+ILC组9例患者IDC成分内,E-cadherin与P120都表现为连续性的细胞膜染色强阳性,阳性率均为100.0%。经分析发现,E-cadherin、P120与β-连接蛋白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994、0.872,P<0.05)。但是在ILC组16例与IDC+ILC组9例患者ILC成分内,E-cadherin的表达程度均有不断弱化趋势,甚至出现缺失,和β-连接蛋白缺失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987、0.925,P<0.05)。但是与在IDC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上的表达形式不同,在ILD与混合型癌并发的病例内P120均呈现为细胞质棕黄色染色,β-连接蛋白表达缺失,两种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IDC、ILC内β-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有别,可以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 浸润性导管 Β-连接蛋白 E-CADHERIN P120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特点比较研究
20
作者 郭楚楚 朱娟英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10840-10846,共7页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22年6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03例,其中IDC组1746例,ILC组57...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22年6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03例,其中IDC组1746例,ILC组5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DC组与ILC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情况以及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IDC组患者相比,ILC组患者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Ki-67 < 14%所占比例较高,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患者所占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 浸润性小叶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