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温爽 刘天卿 宗华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输尿管和膀胱微乳头型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输尿管和膀胱微乳头型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和条索状,位于透明间质空隙内,间质空隙无内皮衬覆。大部分细胞团极向反转,核偏向外侧缘,成"内外倒置"状,极似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该肿瘤表达CK7、CK20、CEA、EMA及E-cadherin。结论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为高级别癌,易发生血管和淋巴道转移,预后差。其特殊的形态学变异和免疫组化特点,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1例病理观察和文献复习
2
作者 胡惠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4期2972-2974,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1例浸润性微乳头尿路上皮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核深染,有异型,胞质较丰富,透明或嗜酸性,可见核分裂,瘤细胞构成以...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1例浸润性微乳头尿路上皮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核深染,有异型,胞质较丰富,透明或嗜酸性,可见核分裂,瘤细胞构成以血管为轴心的纤细乳头,浸润区域部分瘤细胞呈小巢状,包含在组织收缩的裂隙中。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EMA显示特症性"外翻性"结构,CK20,CK7阳性。结论: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为高级别,高分期的尿路上皮癌,具有很高的转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3例报告
3
作者 龚蔚 潘铁军 +8 位作者 汪仁昊 刘波 田洪哲 谢秋波 孙进波 李杜 马明 张冠 伍依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33-935,共3页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icropapillary bladder cancer,MPBC)是一种类似卵巢乳头状的浆液性肿瘤,常表现为纤细的丝状凸起或紧密的乳头簇状结构,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的特殊亚型,在UC中占比0.6%~8.2%,肌层浸润性膀胱...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icropapillary bladder cancer,MPBC)是一种类似卵巢乳头状的浆液性肿瘤,常表现为纤细的丝状凸起或紧密的乳头簇状结构,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的特殊亚型,在UC中占比0.6%~8.2%,肌层浸润性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uscle invasive-micropapillary bladder cancer,MI-MPBC)有很高的转移率和复发率,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常伴有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具有高度侵袭性[1-2]。本文报道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3例MI-MPBC患者,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 乳头
下载PDF
膀胱微乳头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龚仪棠 武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2期1046-1048,共3页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将微乳头变异型列为尿路上皮癌的一个新亚型。膀胱微乳头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由于发病率较低,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在所有尿路上皮癌中发病率仅0.6%~8.0%[1],国内报道病例较少,由于此亚型侵袭性...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将微乳头变异型列为尿路上皮癌的一个新亚型。膀胱微乳头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由于发病率较低,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在所有尿路上皮癌中发病率仅0.6%~8.0%[1],国内报道病例较少,由于此亚型侵袭性强,预后差,正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例膀胱微乳头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目前资料回顾分析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以提高对该亚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尿路上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 郭爱桃 韦立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9—2011年间经病理诊断的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复习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 12年中诊断膀... 目的探讨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9—2011年间经病理诊断的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复习其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 12年中诊断膀胱癌患者4 325例,其中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4例(0.09%),均为男性,年龄45~68岁,临床上均表现为肉眼血尿。行膀胱全切术。4例外观各不相同,表现为平坦浸润型、乳头状、息肉样及溃疡型。组织学上3例为单纯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多个脉管内可见癌栓,其中2例伴神经侵犯及多处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经典型尿路上皮癌,仅局灶见微乳头变异型成分;诊断时4例中2例为pT4期,1例为pT3期,1例为pT2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4例肿瘤细胞HER-2均呈强阳(+)。结论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的高级别癌,具有高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易发生淋巴、血管转移,预后差。HER-2蛋白强(+)可能与膀胱微乳头变异型尿路上皮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乳头尿路上 HER-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
6
作者 刘红云 黄维清 +3 位作者 卫红军 张芳 姜维娜 陈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MP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CT示肾盂肿物。巨检... 目的探讨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MP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CT示肾盂肿物。巨检:肾盂及肾实质内见一灰白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瘤,2.5 cm×2 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肿瘤实体细胞排列成簇状、索条状或假腺样漂浮在干净的类似淋巴管的空腔中,管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乃属于收缩的纤维间质空隙。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立方形、长柱状,部分细胞表面可见纤毛;胞质嗜酸性、丰富,部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胞核呈圆形、椭圆形,中等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多见。在肾门淋巴结内及肾周脂肪囊内均发现转移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和CEA弥漫(+),EMA部分(+),c-erbB2弱(+),Ki-67阳性率为30%;CD10、vimentin和p53(-)。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且预后较差的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尿路上 临床病理
下载PDF
p120蛋白在膀胱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中表达的研究
7
作者 以敏 张锡流 +1 位作者 欧海玲 叶星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了解p120在膀胱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NPUC)以及浸润性尿路上皮癌(IUC)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HE、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48例膀胱癌标本,28例为膀胱NPUC、20例为IUC,10例为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120、E-cad、p6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病... 目的了解p120在膀胱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NPUC)以及浸润性尿路上皮癌(IUC)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HE、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48例膀胱癌标本,28例为膀胱NPUC、20例为IUC,10例为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120、E-cad、p6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病理分级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细胞膜p120和E-cad均(+),28例NPUC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7%(16/28)和36%(10/28),而IUC均出现两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中两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NPUC的表达差异显著(P<0.01和P<0.05),但与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及年龄差异不显著。结论p120在膀胱癌表达异常,有可能成为膀胱NPUC新的标记物,对判断肿瘤预后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0 浸润性乳头尿路上 膀胱
下载PDF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珊珊 葛凤林 +1 位作者 王雪迪 付尧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2075-2081,共7页
目的:研究具有微乳头型结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例根治性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41~74(平均63.9)岁,其中男16例,女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 目的:研究具有微乳头型结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例根治性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41~74(平均63.9)岁,其中男16例,女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形态学肿瘤由小巢状细胞聚集形成,周围可见明显的收缩裂隙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E-cad及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antigen,EMA)可见"内外倒置"结构排列。获得随访16例,失访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3个月,死亡7例,平均死亡时间为16个月。结论: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微乳头型结构成分同高级别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显著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乳头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层面的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谌科 胡俊逸 刘征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膀胱癌具有高复发率和易远处转移等特点,手术治疗联合化疗仅能有限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抵抗是肿瘤进展和复发的重要因素[1]。免疫检查点PD-1/PD-L1抗体的出现改变了肿瘤的常规治疗方式。2016年以来,5种不同... 膀胱癌具有高复发率和易远处转移等特点,手术治疗联合化疗仅能有限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抵抗是肿瘤进展和复发的重要因素[1]。免疫检查点PD-1/PD-L1抗体的出现改变了肿瘤的常规治疗方式。2016年以来,5种不同的靶向PD-1(pembrolizumab、nivolumab)或PD-L1(atezolizumab、avelumab、durvalumab)的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其适用于无法手术和远处转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cancer,MIBC)患者的二线治疗以及无法耐受铂类化疗且PD-L1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2]。尽管针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分子谱和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疗法的探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包括靶向PD-1/PD-L1在内的ICB疗法仅能使20%的患者获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肿瘤环境 肌层浸润性膀胱 高复发率 联合化疗 肿瘤进展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李晗宇 陈飞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0期181-182,共2页
目的研究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18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的发... 目的研究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18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的发病年龄区间为40-73岁,平均为(56.55±2.31)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7:1),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肿瘤形态学为小巢状细胞,患者出院后均行随访,随访过程中失联1例,随访时间为16个月,死亡8例,死亡时间介于6-14个月,平均为(10.34±1.48)个月。结论关于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预后不良,结构成分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以及脉管侵犯显著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对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乳头 尿路上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遗传学和预后因素
11
作者 姚宏 吴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7-390,共4页
关键词 遗传学 浸润性 尿路上 预后因素 不稳定 遗传稳定性 乳头状肿瘤 肿瘤浸润
下载PDF
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云帆 缪琦 +2 位作者 王淑芳 赵晓丽 饶晓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MPC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位于膀胱左侧壁的无蒂息肉状,组织学表现为尿路上皮下方浸... 目的观察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MPC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位于膀胱左侧壁的无蒂息肉状,组织学表现为尿路上皮下方浸润性生长的位于空白收缩裂隙内的微乳头芽结构,且浸润膀胱肌层,伴髂血管淋巴结转移,周围膀胱黏膜呈腺性膀胱炎改变,为膀胱原发性IMPC。结论微乳头结构的存在预示着高分级、高分期、进展快及预后差,病理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关注和重视各器官的微乳头型病变,有利于对该型病变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头状肿瘤 尿路上 膀胱
下载PDF
低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乳头状癌不典型CT、MRI表现一例
13
作者 黄海波 杨建均 +1 位作者 卢素洁 覃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2期215-215,共1页
患者男,48岁,因右中腹部包块伴腹痛、腹胀20 d于2012年7月23日入院。查体:右中腹部可扪及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压痛及反跳痛。
关键词 MRI表现 乳头 尿路上 浸润性 低级别 CT 腹部包块 反跳痛
原文传递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继圣 匡幼林 +2 位作者 苟欣 何卫阳 肖明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icropapillary bladdercancer,MPBC)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中一种罕见的变异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UC的0.6%~8.0%。MPBC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994年...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icropapillary bladdercancer,MPBC)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中一种罕见的变异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UC的0.6%~8.0%。MPBC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994年由Amin等首次报道,其具有高分级、高分期、易侵袭、易进展、预后差等生物学特性。由于其组织形态变化多样、病理诊断困难,故极易漏诊、误诊,国内相关研究甚少,且目前对于MPBC的治疗方式存在很大争议,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乳头 膀胱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 CARCINOMA 组织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变异类
原文传递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15
作者 张永强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59-360,共2页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类型,该病组织学结构独特、转移率及复发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提高对膀胱微乳头型尿路... 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类型,该病组织学结构独特、转移率及复发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提高对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认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乳头 组织学结构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病理资料 临床资料 转移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COL10A1高表达可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不良预后因子
16
作者 李菲菲 刘光涛 +1 位作者 刘娟 田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6-28,共3页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因子。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初步探索了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分期中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膀胱尿路上皮...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能的临床预后因子。方法:通过GEPIA数据库,初步探索了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分期中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中位表达值为2.855,而在正常组织的中位表达值为0.06,X型胶原蛋白α1链在III、IV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II期,且高表达X型胶原蛋白α1链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结论:X型胶原蛋白α1链可能成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 预后 X胶原蛋白α1链
下载PDF
对当前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分级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亮 张绍渤 +2 位作者 黄教悌 李宁忱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7-431,共5页
70%的初发膀胱肿瘤为非浸润性膀胱癌,而其中的70%为局限于黏膜内的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癌(pTa)。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概念已经确立。其预后取决于肿瘤体积、多灶性、复发状况、有无共存的原位癌和肿瘤的组织学分级。
关键词 肿瘤组织学 尿路上 浸润性 乳头 分级系统 浸润性膀胱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分级
原文传递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双侧卵巢良性Brenner瘤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珊 裴斐 廖松林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5-486,共2页
患者女,72岁。3年前因“右肾盂癌”行“右肾孟癌根治术”,当时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Ⅱ级”。2008年7月22日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2d”入院,行B超及膀胱镜检察均示膀胱右输尿管口处有一直径约1—2cm的肿物,CT示“右附件区一小类... 患者女,72岁。3年前因“右肾盂癌”行“右肾孟癌根治术”,当时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Ⅱ级”。2008年7月22日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2d”入院,行B超及膀胱镜检察均示膀胱右输尿管口处有一直径约1—2cm的肿物,CT示“右附件区一小类圆形囊实性病变,性质待定”。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行膀胱全切及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NNER瘤 膀胱镜检 尿路上 双侧卵巢 浸润性 乳头尿路上肿瘤 双附件切除术 无痛性肉眼血尿
原文传递
低度恶性潜能之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亮 张绍渤 黄受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0-522,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2004年分类[WHO(2004)/ISUP]对尿路上皮肿瘤分级标准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乳头状膀胱肿瘤分类中,新加入了“具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UNLMP)”条目。WHO(2004)/ISUP尿路上皮肿瘤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2004年分类[WHO(2004)/ISUP]对尿路上皮肿瘤分级标准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乳头状膀胱肿瘤分类中,新加入了“具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UNLMP)”条目。WHO(2004)/ISUP尿路上皮肿瘤分类系统与被广泛接受的WHO1973年分类相比,具有数项潜在优势:(1)详细定义了不同瘤前病变和不同分级肿瘤的形态标准,包括更加标准化地定义了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性肿瘤(NIPUT)的组织学分级标准,有利于提高病理医师间诊断的可重复性;(2)建立了统一的术语和一般性定义;(3)力图将肿瘤分类系统的术语设计得与尿细胞学术语更为吻合,使得细胞-组织学的对应关系更易于操作,为指导改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4)去除了模糊的分类级别,如TCC分级Ⅰ~Ⅱ,TCC分级Ⅱ~Ⅲ;(5)单独列出了具有高危险进展为浸润性癌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尿路上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 尿路上性肿瘤 分类系统 组织学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 浸润性 标准化
原文传递
恶性潜能未定的尿路上皮增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明 何向蕾 滕晓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3-495,共3页
膀胱尿路上皮的癌前病变/非浸润性肿瘤根据组织生长方式一般可分为乳头状病变(包括外生性和内翻性乳头状病变)和平坦型病变。在2004年WHO分类中,根据结构和细胞异型性的不同,乳头状的癌前病变/非浸润性肿瘤分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 膀胱尿路上皮的癌前病变/非浸润性肿瘤根据组织生长方式一般可分为乳头状病变(包括外生性和内翻性乳头状病变)和平坦型病变。在2004年WHO分类中,根据结构和细胞异型性的不同,乳头状的癌前病变/非浸润性肿瘤分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低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以及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平坦型的癌前病变/非浸润性肿瘤分为异型增生和原位癌[1]。随着对尿路上皮癌的分子特征以及生物标志物的不断深入认识,利用非整倍体DNA核型分析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许多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形态学上表现正常的尿路上皮或其增生性病变(包括平坦型尿路上皮增生和乳头状尿路上皮增生)存在与肿瘤相似的分子遗传学异常[2]。这些分子异常提示这类增生性病变可能是尿路上皮癌发生的前驱病变,尽管在细胞形态上没有表现出不典型性,但在遗传学水平上已经具有肿瘤的属性,从而在分子范畴内拓宽了尿路上皮癌前驱病变的范围[3]。为了适应这一变化,2016年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平坦型和乳头状尿路上皮增生合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尿路上皮增生( urothelial proliferation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UPUMP)[4]。本文将简要介绍UPUMP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尿路上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 增生 乳头状病变 平坦病变 尿路上 组织形态学 浸润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