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灵运诗文与般若空观及涅境界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8,共5页
谢灵运身处晋宋易代的动乱之世,为了安定自己惊恐忧惧的灵魂,因着与佛教的种种因缘关系,他企图以般若空观来观照事物,求得性灵真奥,实现"至乎一悟出,万滞同尽尔"的彻底解脱。为此他走进山水境界,企图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观照... 谢灵运身处晋宋易代的动乱之世,为了安定自己惊恐忧惧的灵魂,因着与佛教的种种因缘关系,他企图以般若空观来观照事物,求得性灵真奥,实现"至乎一悟出,万滞同尽尔"的彻底解脱。为此他走进山水境界,企图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观照来实现自己的"照寂""伏累"理论。获得对般若性空之宇宙本体的证悟。而长期浸染于涅学的常、乐、我、净美好境界,也培养了他喜爱明净、空灵、澄澈之优美意境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正是般若空观与涅境界所造成的心理定势,使他的山水诗不仅表现出一种高华、朗洁、纯净、明丽之美感,而且具有一种"理"的特征。而谢灵运诗文的不足,也与此有着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空观 涅槃境界 谢灵运诗文 山水自然
下载PDF
公元5-6世纪长安佛学界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
2
作者 袁志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7,共8页
佛性问题是公元5-6世纪长安佛学界探讨的核心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长安佛学界对佛性内涵的理解经历了由“客观真理”到“主观心性”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佛性为核心,倾向于“一心开二门”的真如缘起义理体系... 佛性问题是公元5-6世纪长安佛学界探讨的核心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长安佛学界对佛性内涵的理解经历了由“客观真理”到“主观心性”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佛性为核心,倾向于“一心开二门”的真如缘起义理体系;其次,将涅槃境界视为自我意识的升华,随着各派佛学思想的综合,逐渐从心性主体的角度来理解涅槃境界;再次,将“禅定为主,定慧并重”的修行方式作为成佛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的长安佛性思想对隋唐时期中国佛学思想主题的转变,以及中国佛教诸宗派的建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佛学 佛性论 涅槃境界 修行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