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类药物对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丹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8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究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儿童增服消化类药物对其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儿童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究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儿童增服消化类药物对其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儿童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E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体内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EOS、TGF-β1、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OS、TGF-β1、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儿童增服消化类药物能够有效增加儿童的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 消化类药物 免疫水平
下载PDF
消化类药物常见用药误区(上)
2
作者 王秋冬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6期12-13,共2页
消化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消化系统疾病的增多,其药物使用的范围和频率也在增加。但是由于消化类药物种类繁多,在使用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而且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损害。尤其是在... 消化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消化系统疾病的增多,其药物使用的范围和频率也在增加。但是由于消化类药物种类繁多,在使用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而且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损害。尤其是在使用中,有的临床医生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注意。文章作者归纳总结出5条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类药物使用误区,列举典型病例,并进行分析点评,可供大家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类药物 用药误区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医生 药物 药物使用 不良反应 使用误区
下载PDF
消化类药物常见用药误区(下)
3
作者 王秋冬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7期10-11,共2页
联合用药不合理导致疗效降低 例1患者,女,59岁。平时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偶尔会出现消化不良。目前用药:多潘立酮片20mg/次,3次/日;盐酸雷尼替丁片,150mg/次,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
关键词 用药误区 消化类药物 盐酸雷尼替丁片 十二指肠溃疡 用药不合理 多潘立酮片 消化不良
下载PDF
辽源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消化类基本药物使用调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锐 张四喜 宋燕青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基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政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吉林省辽源地区1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抽取仅包含消化类疾病诊断的处方,统计这些处方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 目的通过调查基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政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吉林省辽源地区1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抽取仅包含消化类疾病诊断的处方,统计这些处方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消化类基本药物品种及非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并分析形成上述指标的因素。结果二级以上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49.26%,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1.57%;被调研的所有医疗机构中,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为奥美拉唑。结论上述统计结果真实反映了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在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 消化类药物 基层医疗机构 处方分析
下载PDF
1996年~2002年南京地区医院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发荣 钱珊珊 周骏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了解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物的应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1996年~2002年南京地区医院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物的应用情况,重点统计销售金额列前20位药物的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 目的:了解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物的应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1996年~2002年南京地区医院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物的应用情况,重点统计销售金额列前20位药物的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7年中,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类药物销售金额在消化系统用药中一直居前列。结论:质子泵抑制剂、H_2受体拮抗剂是应用广泛的重要药物,铝碳酸镁的应用呈快速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 销售金额 销售数量 用药频度 分析
下载PDF
哪些中药不宜与助消化药合用
6
作者 张建国 《求医问药》 2009年第12期29-29,共1页
助消化类药物是人们家中常备的药物,具有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厌食等病症的作用。常用的助消化类药物主要有微生物制剂和消化酶类药物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包括乳酸菌素片、干酵母片、乳酶生片等。后者主要包括胃蛋白酶、胰酶、多... 助消化类药物是人们家中常备的药物,具有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厌食等病症的作用。常用的助消化类药物主要有微生物制剂和消化酶类药物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包括乳酸菌素片、干酵母片、乳酶生片等。后者主要包括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等。很多人在服用助消化类药物时,只是随意地服用,并不在意该类药物可否与其他药物合用,而事实上助消化类药物不宜与一些中药同服,否则会降低助消化类药物及同服药物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中药 消化类药物 微生物制剂 乳酸菌素片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药物
下载PDF
壳聚糖提取动物胰脏中胰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廷红 万海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工业上生产胰酶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丙酮沉淀法,这两种方法有很多缺点,如酶活低、生产成本高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出以壳聚糖为絮凝剂,沉淀分离动物胰脏中胰酶的新工艺。通过试验, 确定了包括提取温度、时间、壳聚糖的浓度、溶液pH等... 工业上生产胰酶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丙酮沉淀法,这两种方法有很多缺点,如酶活低、生产成本高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出以壳聚糖为絮凝剂,沉淀分离动物胰脏中胰酶的新工艺。通过试验, 确定了包括提取温度、时间、壳聚糖的浓度、溶液pH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动物 胰脏 胰酶 乙醇沉淀法 丙酮沉淀法 消化类药物
下载PDF
大麦,健身祛病
8
作者 孙书静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大麦 祛病健身 消化类药物 营养特点 消化吸收 方便食品 营养丰富 消化
下载PDF
服用哪些药不宜喝热水?
9
作者 小语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3年第07X期40-40,共1页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如下三种药不宜喝热水.
关键词 合理用药 热水 药效 消化类药物 维生素药物 止咳糖浆药物
下载PDF
哪些药忌用热水服
10
作者 韶彬 《新疆医药保健》 2002年第06X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热水服药 用药方法 止咳糖浆 消化类药物 金银花露
下载PDF
谷胱甘肽用药市场平稳增长
11
作者 蔡德山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物质。是消化类药物中肝病临床治疗药物中的重要品种。在学术推广的带动下,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平稳增长。随着肽类物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人体的健康事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 用药市场 谷胱甘肽 临床应用 消化类药物 半胱氨酸 治疗药物 物质 健康事业
下载PDF
快看,这些药怕热
12
作者 东明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8期51-51,共1页
助消化类药物 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菠萝蛋白酶、多酶片等酶制剂,此类药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遇热极不稳定而致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生物催化剂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关键词 消化类药物 怕热 菠萝蛋白酶 生物催化剂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化学本质 淀粉酶 酶制剂 多酶片
下载PDF
想瘦,用药需慎重
13
作者 杨东运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3年第10期47-47,共1页
快速的工作节奏,让都市女性们对运动和饮食减肥都有些望尘莫及,于是,她们把目光投向了药物减肥。然而,各式各样的减肥药品迷乱了她们的眼睛,如何比较,如何选择减肥药,成了她们关注的问题。现笔者就将目前主要的减肥药品种和各自的优缺... 快速的工作节奏,让都市女性们对运动和饮食减肥都有些望尘莫及,于是,她们把目光投向了药物减肥。然而,各式各样的减肥药品迷乱了她们的眼睛,如何比较,如何选择减肥药,成了她们关注的问题。现笔者就将目前主要的减肥药品种和各自的优缺点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药 肥胖 抑制食欲药物 抑制肠道消化吸收药物 副作用 增加能量消耗药物
下载PDF
送服药物饮水有讲究
14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0年第7期51-51,共1页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如助消化类药物、维生素类、止咳糖浆类、含活性菌类、清热类中成药,如用热水服用均宜使药物活性成...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如助消化类药物、维生素类、止咳糖浆类、含活性菌类、清热类中成药,如用热水服用均宜使药物活性成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类药物 开水送服 药物活性成分 饮水 止咳糖浆 化学反应 维生素 中成药
原文传递
这三种药不宜喝热水
15
《乡镇论坛》 2006年第04S期45-45,共1页
一般人吃药都会喝开水,但医学研究认为,服用如下三种药不宜喝热水。
关键词 热水 服药方法 开水 维生素 消化类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